【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年内在滇启动
  作者:记者 张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4859
 


  中新社昆明5月13日电 (记者 张丹)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13日透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中,计划今年在云南省开展。

  当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国际母语日研讨会正在此间举行,世界各国都在为保护语言多样性积极努力。“中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民族众多是主要原因,因此少数民族的语言保护至关重要。”田立新表示,在中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其中15个少数民族还是云南独有,民族语言资源丰富,因此将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首先选在云南。

  田立新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最大的特点是“有声”,也就是实地采集真实语音并建立真实话语及其转写文本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依照统一规范,采集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的有声资料,并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长期保存,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和有效地开发利用。

  据了解,云南省已于2010年开始实施“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加强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云南省2010年发布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和通晓本民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每年将投入2000万元设立25个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经费,主要用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抢救保护、民族文物、古籍的整理、濒危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

  田立新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的建设由云南开始,进而将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区域进行试点,最终在全国各个省份全面开展。(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13日 16: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吕军]让口头文学传下去
下一条: ·国际非遗论坛今天开幕 将发表《成都倡议》
   相关链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张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语言能力·[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