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冯骥才认为《非遗法》出台有三方面意义
  作者:中国文化传媒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8 | 点击数:4094
 

      中新社天津2月26日电 (田齐 辛文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2月25日表决通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26日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称,《非遗法》的颁布实施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冯骥才指出,《非遗法》首次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更加充分和鲜明;这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冯骥才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分钟都在消失,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已基本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文化保护体系。《非遗法》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有着鲜明的文化自觉,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冯骥才说,“文化遗产的终极保护是全民保护,只有人民觉醒了,开始热爱自己的文化了,那些最原始、最自然、最具有原生状态的文化基因,才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法》的颁布实施,对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自觉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到《非遗法》的内容,冯骥才坦陈,首部《非遗法》或许在概念、学理,特别是可操作性方面,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对于境内文化遗产破坏行为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没有明确《非遗法》的执行、监管部门”等,期待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细则。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1-02-27 11:21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雄文]晨钟暮鼓的文化价值
下一条: ·国图上网今起免费 复制善本古籍取消底本费
   相关链接
·冯骥才:文化的疼痛与守护·冯骥才: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
·[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视频]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揭晓 冯骥才、乌丙安获终身成就奖
·[陶立璠]冯骥才“四驾马车”与文化遗产保护·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
·《非遗法》颁布五年落实情况喜忧参半·冯骥才:《平安夜》的民间记忆和历史记忆
·非遗保护、文化认同与非遗教育·[冯骥才]传承是非遗的生命
·冯骥才:绚烂的民间文艺的鲜花在海宁盛开·冯骥才:中国再有逾千个传统村落即将列入“保护清单”
·冯骥才:文化领域慎用“开发”二字·[马知遥]冯骥才:让中国文化获得了世界声誉
·冯骥才谈古民居:我非常反对“开发”的观念·冯骥才:节日内涵被偷换了 决不只是吃喝送礼
·[马知遥]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民间力量·【征稿启事】“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天津大学2013年10月)
·[冯骥才]让灿烂的口头文学永远相传下去·[冯骥才]为李福清院士祈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