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申遗与保护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

[陈勤建]民间传说中的风物保护
  作者:陈勤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25 | 点击数:6080
 

 
  已列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的保护如何落到实处?我以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做好这类传说中相关风物的保护。民间传说的传承形态一般而言,是口头性的。但是,回到现实中整体考察,我们发现,它往往与特定的风物是粘连在一起的。保护民间传说,离不开其间风物的保护,风物是民间传说遗产保护的重要内涵。但是,对其风物的保护在现代化的当下,要注意维护与民间传说相应的历史地域场景的原真性,在对其适度的开发利用中,更要坚持文化创意中的保护性理念和措施,促进保护的深化。

  为什么这样说?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概说认为,中国民间传说:“由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其中“一是人物传说。这类传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他们的事迹和遭遇,也表达了人民的评价和愿望。传说人物还包括有帝王将相、农民的领袖、文化创造中的名人、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此外还有姓名不见于史籍的人物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歌仙刘三姐的传说等。二是史事传说。这类传说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如梁山泊传说、杨家将传说、义和团传说、贵州苗族张秀眉起义传说、红军长征传说、八路军抗日传说等。三是地方风物传说。这类传说叙述地方的山川古迹、花鸟虫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往往赋予叙述的对象以富有意义的或富有情趣的说明,表现了人们热爱乡土的感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想和信念。有关西湖保俶塔、初阳台、来凤亭的传说,台湾高山族日月潭的传说,蒙古族马头琴的传说,傣族泼水节的传说,都是在传说中说明其来历。

  上述这些说法,为入门者提供了识别民间传说的粗浅知识,但是,作为对民间传说整体的学理认知,显然是不够准确的。在民间传说中,除风物传说外,人物传说,史事传说,也或多或少,都有风物的粘连。因为,人物和史事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风物场景中展演的。特别是影响深广的民间传说,流传中更是与特定的风物场景发生组合。如梁祝的传说自从在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等建筑。

  这类特定的风物也往往是该类传说的中心点。如宁波梁祝传说中的梁祝墓,宜兴梁祝传说中的读书台,杭州白蛇传中的雷峰塔,镇江白蛇传中的金山寺等。日本民俗学大师柳田国男先生,早就发现了这个特征,他在《传说论》专著中说:“传说的中心必有纪念物的存在。自然、神社、寺庙、古冢以及其他的灵地、家族的本冢,原本就是信仰的相关,因而各自占据了可谓是传说的花坛之地位。村落成为中心之一,在于其作为发生地之外廓:奇岩、老木、清泉、桥、坡等的每一样,或许原本是类似于大纺织品中的一个图样之物,如今却大部分独立出来,并成为了传说的纪念物。”没有善卷洞傍依托的自然风物读书台,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求学三年,就不靠谱;没有了西湖畔千年古塔雷峰塔,何以激起人们对白娘子的被塔镇的想象和同情!由此可见。风物在民间传说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物。而是引发一个传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举足轻重的核心所在。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织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不仅仅是口头语言传承文字观念的表述,而且是与相关的风物一类纪念物一起存在,一起展示,一起流传的。

  董永与七仙女的民间传说,其神奇幻想的爱情内涵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契合了中国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深受民众的喜爱。该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等。这些风物遗址已成为董永与七仙女的民间传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保护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下功夫保护好传说的口承故事群、传承人之外,还要同时保护好传说赖以展演的中心场景——风物,这已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文章来源:求是理论网-人民政协报 2010年10月11日 08时57分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诺布旺丹]“格萨(斯)尔史诗传统”申遗始末
下一条: ·[刘锡诚]什么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任雅萱]民间的“正统”:明清时期姜太公风物传说的时空结构 ·[陈泳超]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
·[王尧]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张金金]“无份”与“有份”
·[杨晓红]附会与挟君自重:民间传说中的帝王形象存在·[王焰安]韶关客家民间传说类型概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