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晓葵]解读日本战争纪念碑:刻在石碑上的日本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7 | 点击数:18630
 

 
 

曾参加侵华战争的大泽雄吉,临终前将写好的碑文交给女儿,要女儿为他立碑,向中国人民谢罪。
结果遭到家人的反对。12年后,大泽的遗愿才得以实现

热海市伊豆山的“七士之碑”,下面埋葬着东条英机等7位甲级战犯的骨灰,
日本首相吉田茂题写碑铭。1971年曾被炸毁,碑体上的裂痕清晰可见


  每一个到过日本的人,只要稍加留心,都会发现并惊异于日本的纪念碑之多。从这些纪念碑中不难看出,日本社会对二次大战的对立认识:一端是死心塌地地拥护战争,另一端则是彻底反省战争,承担加害责任。这两端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无限大”。由于无法统一自身的历史认识,当面对中国以及亚洲受害国的时候,日本发出的信息往往是模糊和自相矛盾的

  深夜盗骨

  1948年12月24日深夜,驻扎在日本横滨的美军正沉浸在圣诞前夜的欢乐之中,横滨市内的久保山火葬场发生了一起偷窃案。三个黑衣人蹑手蹑脚地潜入火葬场,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在残灰坑里掏了些东西后匆忙遁去。此前一天,依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东条英机(第40任首相)、板垣征四郎(原陆军大臣、关东军参谋长)、木村兵太郎(原缅甸方面军司令官、陆军次官)、土肥原贤二(原第12方面军司令官)、武藤章(原第14方面军参谋长)、松井石根(原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广田弘毅(第32任首相)7人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他们的尸体被运到横滨久保山火葬场火化。由于担心会被人拿走作为象征物,美军对这些人的尸骨严加看管,甚至传说要抛撒到太平洋里。眼看这7人的骨殖就要灰飞烟灭,甲级战犯小矶国昭的辩护律师三文字正平、横滨市火葬场附近兴禅寺的住持市川伊雄、火葬场场长飞田美善心有不甘,遂有深夜盗骨之举。

  七士之碑

  11年后,1959年4月19日,在距离东京约100公里的热海市伊豆山,树起了一座纪念碑,名为“七士之碑”。碑下埋葬的,就是当年那3个人偷盗出来的7个甲级战犯的骨灰。当时骨灰偷出以后,无处保存。盗灰者和7个战犯的家属想起在伊豆山有一座观音立像,名“兴亚观音”,是南京战役总指挥、甲级战犯松井石根从中国战场归来以后修建的。据说他因为与军部不和,占领南京不久,就被召回日本,后退出军队。1939年前后,他让旧部从当时的激战地南京大场镇带回战场上的血土10坛,烧制成一座观音像,起名兴亚观音。旁边建观音庙,设祭坛祭奠在南京战役的战死者。而他本人就在这座观音像的附近置地建屋,谪居于此。观音庙的住持伊丹忍礼是松井的狂热支持者。1949年5月3日,广田弘毅的儿子、东条英机的妻子、武藤章的妻子和三文字正平等人来到伊豆山,谎称是朋友的骨灰,请求伊丹暂时保存。伊丹心知肚明,把骨灰藏在观音下的石缝里。1951年9月8日,《旧金山条约》签订,1952年4月28日开始生效,美军对日本的控制逐步放松,便有了这个“七士之碑”。

  “七士之碑”旁边,还有一座乙级、丙级战犯的纪念碑。在旁边的观音堂里,还特别为当年东京审判时主张日本无罪的印度律师帕鲁设置了牌位,以感谢他对日本的“公正”和“良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北方网-南方周末 2007-10-11 12:5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晓葵]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
下一条: ·[王霄冰]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
   相关链接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