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田东江]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也不是“中国爱情节”?
  作者:田东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8 | 点击数:5082
 


  七夕的内涵是多重的。众所周知,它还有妇女向传说中的织女学艺求巧的一面,委实没有必要一味地在“情人”或“爱情”上打圈圈。

  昨天是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也许是借着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有人称之为“中国情人节”。但也有人———有位民俗学家说不对,应该叫“中国爱情节”,为什么呢?因为牛郎织女属于“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这样的“举证”不仅有趣,而且要令人喷饭了。在名目上纠缠不休,毫无实质意义,不管七夕今天该叫什么“外号”,如果我们打算传承它的话,用其中的什么来丰富现实生活,就是“情人”或“爱情”吗?

  七夕在从前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其内涵也确有“爱情”的一面。秦少游脍炙人口的《鹊桥仙》,据说就是借神话传说来倾吐自家内心压抑已久的呐喊。在此之前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人们也耳熟能详,说的则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在香山居士的臆想中,二人在七夕时还相互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臆想的东西自然很难经住考证。陈寅恪先生就说,唐朝那个时代泡温泉,“其旨在治疗疾病,除寒祛风”,不像咱们今天,“以为消夏逭暑之用者也”。因此,玄宗之临幸华清池“必在冬季或春初寒冷之时节”,夏天他是不会去的,史书中也的确没留下相应的记载。那么,“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当然,寅恪先生的“小心求证”,只是否认了香山居士的“大胆假设”,并无否认七夕内含“爱情”因子之意。

  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相对单一,七夕的内涵是多重的。众所周知,它还有妇女向传说中的织女学艺求巧的一面,所以又叫做乞巧节。读一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就可以见识那时的七夕该是怎样的丰富多彩了。“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这不是跟过年差不多热闹吗?到了七夕那一天,更不得了,大街小巷“皆卖磨喝乐”。两次提到了磨喝乐,这是什么东西呢?“乃小塑土偶耳”。河南禹县出土过一个白釉加彩男童子,骑坐在鼓形绣墩上,敞怀坦腹,手持荷叶,被专家认为最接近磨喝乐之作。伊永文先生猜测,磨喝乐这个原本人身蛇头蟒神的舶来品,到中国变成眉清目秀之男儿后,“也许因其含义无量,慧力无边,所以民间都膜拜它”吧。

  与此同时,人们还“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更有特色的是,“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至于乞巧,自然也是重要环节,“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这当中,“望月穿针”实际上是试巧,“得巧”实际上是卜巧,都是乞巧的方式,这一天往往以“弄巧”亦即较量技艺,从而使节日的氛围达到高潮。

  七夕的内涵如此丰富,委实没有必要一味地在“情人”或“爱情”上打圈圈。诚然,中国的制衣业如今那么发达,生产的服装份额占到了全世界60%左右,弘扬“乞巧”变得不太现实了;然而七夕的乞巧既可以实指———果真是女红,也可以是虚指———指代心灵手巧,也就是聪明。如果给弘扬七夕找一个发力点的话,何尝不可以从此入手?如果尝试着把宋朝时的七夕内涵发掘一下,以女性为节日的主体,比赛一下怎样“谷板”、怎样“花瓜”、怎样“果实”、怎样“种生”,那该是怎样的妙趣横生?

  “七月新秋风露早,渚莲尚拆庭梧老。是处瓜华时节好。金尊倒,人间彩楼争新巧。万叶敲声凉乍到,百虫啼晚烟如扫。箭漏初长天杳杳。人语悄。那堪夜雨催清晓。”欧阳修的这阕《渔家傲》,道出了彼时七夕的意境。在传统节日中,元宵节已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中秋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大有传统节日的振兴惟做“情人”文章之势,黔驴技穷,莫此为甚。至于山西和顺、山东沂源、河南鲁山等地又在争夺所谓“牛郎织女发源地”,权当笑话看吧。

  (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10-08-17 09: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文珍] 传统文化须敬畏
下一条: ·黄友义:倡导中外搭档翻译作品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