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高有鹏]《山海经》与中国古代黄帝神话群
  作者:高有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6 | 点击数:6658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地理文化典籍,神话是其表现历史发展与地理观念的重要内容。
就目前所发掘到的材料来看,古典神话遗址所反映的《山海经》神话原型内容,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以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密集。其中,又极为密集地分布在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带,形成了独具中国古典特色的神话群。
与《山海经》神话原型相关的中原神话群主要有如下几种:黄帝神话群、女娲神话群、伏羲神话群、大禹神话群、夸父神话群、炎帝神话群。
其中,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要属黄帝神话群和大禹神话群。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河南在历史上长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黄帝族、大禹族在这一地区形成强大的政治集团,所以存留下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中的神话遗址。这些神话主要保存在中原偏僻地区,与大都市的车水马龙相比,这里相对稳定,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可以保存下较为朴实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中的黄帝是一位显赫的部落联盟领袖。在中原地区,黄帝神话群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主要有炎黄之战、涿鹿之战、创造发明、建立国家、与王母斗智、练兵讲武、访仙得道、炼丹、升天等,集中在河南的新郑、新密、灵宝等地。
传说依附于一定的自然景观,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古典神话遗址。如,新郑称为“轩辕故里”,传说黄帝生于新郑寿丘,此地原来建有轩辕观。民间传说黄帝的父母即公孙少典和附宝,居住在具茨山姬水河边的一个山洞里。附宝在野外感白光而孕,后生下肉团,轩辕黄帝从肉团中出世。后来,人们将具茨山改名“轩辕丘”,在上面修了一座祖师庙,也叫轩辕黄帝庙。附宝感光受孕处有一块石头,人称“天心石”。黄帝成年后,四处寻找猛将良相,如力牧、大鸿、风后、常先、大隗等,这些人的名字成为今天这一地区的地名(或山名)。如,大鸿就在新郑、禹州、新密交界处,新密则有力牧台、大隗镇。在新郑的风后岭极顶东侧,有王母洞。传说黄帝曾和王母有交往。在新郑县城南关外,有一条双洎河,传说黄帝曾在这条河边试才,选出一个孩子主王位,一个辅政。
在新密同样有许多黄帝神话遗址,如云岩宫是传说中黄帝的行宫、寝宫。当地百姓讲,黄帝曾在此处担土修城,被人道破天机,留下“庙岗”、“大岗”两堆土成为今天的山岗。“破鞋岗”则是传说黄帝将鞋子扔在此处变成的,也有人说是鞋子中的泥土堆成的。云岩宫景色秀美,当地有一首歌谣唱道:
 
南京到北京,
比不过云岩宫。
三百(柏)二十(石)一座庙。
王母娘娘坐空中。
石头缝里长柏树。
老龙叫唤不绝声。
 
所谓的、“三百”是三棵柏树的谐音,“二十”是两块石头的谐音。三柏二石都是河水中的树木和石块,庙即云岩宫神庙。王母神洞在峭壁上,王母离地而居,所以叫“王母娘娘坐空中”。“老龙叫唤不绝声”是指云岩宫院内的大峡谷中有一条激流穿过,发出激越的声响,犹如龙鸣。在云岩宫附近还有许多地名传说都与黄帝的活动相关,如养马庄(养马处)、仓王庄(储粮处)、饮马河、马脊岭(遛马处)。大鸿山上还有传说中的避暑宫、御花园、梳妆台、擂鼓台。云岩宫存有唐独孤及的《云岩宫风后八阵图记》碑文,从另一方面说明黄帝传说历史的悠远,在神话与史实之间并非全是人们假想而成。在大隗镇有明代碑文记载,黄帝曾在此访广成子。又有奶头山,传说流出的玉奶不尽。所有这些,若我们比照《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峚山”有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等内容,便不会有太多奇怪的感觉。
在灵宝阌乡东南荆山铸鼎塬上,有传说中的黄帝陵。这里原有黄帝庙。传说黄帝当年在此铸鼎立国,此庙保存有唐虢州刺史王颜撰文的《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文序中。有“黄帝守一气衍三坟,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兹原,鼎成上升”的内容。据载,汉武帝时,荆山铸鼎塬就有黄陵神庙,配祀香火以祭黄帝。可以设想这就是汉代的黄帝陵会。至今每年冬天,当地百姓在此祭祀黄帝,应是庙会遗俗。这一地区的神话传说中,黄帝是朴素的人间君主,骑龙升天时,被百姓拦扯住。有九孔莲藕的遗址,相传它就是黄帝所骑龙须所化生。黄帝陵在这里还叫葬靴冢,据说和陕西桥山及甘肃、河北等处的黄帝陵一样,都是黄帝的衣冠冢。当然,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陕西黄陵名扬中外,人们就忽略了其他处的黄陵神话遗址。
在巩义一带还有黄帝得河图洛书的“遗址”。传说当年“黄帝东巡过洛河,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在此发明历法、房屋,令仓颉造出文字,祭祀天帝。至今,洛口村北寨门还有对联“休气荣光连北阙,赤文绿字焕东周”,颂扬黄帝在洛河畔祭禾、沉璧的文化盛事。
与《山海经》相比,黄帝神话在这里有了更多的仙味。应该说,关于黄帝的神话,源自《山海经》,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渐渐融入其他的文化因素。这正是一般古典神话嬗变的基本规律。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9日)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罗秀兴]玉林风俗歌谣:一条永不停息的历史长河
下一条: ·[张建立]茶道溯源
   相关链接
·[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
·[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
·[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
·[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杨洋]以女性身体为载体的创作:基于《山海经》异兽造型美妆短视频的分析
·[谭佳]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
·[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李牧]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
·[刘宗迪]怪物是如何炼成的·[刘宗迪]《山海经》是如何成为怪物之书的?
·[尹荣方]“九尾狐”与“禹娶涂山女”传说蕴意考·[林安宁]深入浅出释经典 融通中外论新学
·[刘宗迪]《山海经》与怪物阐释学·[刘捷]从《天地瑞祥志》看《山海经》的接受与传播
·刘宗迪:《山海经》是怪物之书吗?·[刘宗迪]《山海经》是怪物之书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