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非遗保护:守护祖先的财富
  作者:记者 王仆 严宏涛 袁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06 | 点击数:4271
 

 
  近年来,凉山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精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列为全州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凉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及文化发展纲要,并将民族文化资源列入我州五大资源之一,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并始终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基本规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健全和完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2004年7月20日,州人民政府八届24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了凉山州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委员会。2006年6月,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机构职责,将“申遗委员会”调整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随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又在原州文化局成立的“专家委员会”基础上新成立了“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暨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

  2006年7月,凉山州文化局向州编委递交了《关于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请示》,提出新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的要求,州委、州政府领导作了明确批示,同意科室的设立。随后,州编委发文正式增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其职责为规划、指导、保护和管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负责我州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科室的设立有力推动了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县市也建立了相关机构的情况,其中美姑县成立的“中国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成员除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外,还有日本、美国、德国、捷克、波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使研究彝学的事业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

  形成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和保护基地。从2002年开始,我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各类重要节庆和民间文化活动遍布城乡,各县市结合实际,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会,布拖县和普格县年年都举办了“彝族火把节”,美姑县创办了“彝族毕摩文化节”、雷波县创办了“中国彝族民歌节”,昭觉县创办了“中国彝族服饰节”,喜德县创办了“母语文化节”等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作出了有益尝试和积极努力。布拖县和普格县的彝族朵洛荷原生态歌舞参加了文化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表演,并获得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委会颁发的“太阳神鸟金奖”和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盐源县组织的摩梭甲搓舞也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获得“文化遗产日奖”。

  2006年以来,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命名雷波县为“中国彝族民歌之乡”;命名布拖县为“彝族火把节之乡”。省文化厅和州文化局先后授予美姑县“美女之乡”和“彝族毕摩文化之乡”、授予喜德县“彝族漆器之乡”、授予普格县“彝族火把节之乡”、授予布拖县“彝族火把节特色文化之乡”、授予雷波县“彝族民歌之乡”、授予会理县关河乡“民间器乐艺术特色之乡”、授予冕宁县和爱藏族乡“藏族民歌之乡”、授予盐源县泸沽湖镇“摩梭特色文化之乡”、授予昭觉县“彝族服饰特色文化之乡”。

  形成一批抢救保护资料和研究成果。2005年以来,以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的挖掘、抢救、整理、翻译工作硕果累累。检查、核对《彝文典籍系列丛书》7卷约6万余字;筛选、录入《中国彝文典籍译丛》的彝文古籍93卷约45万字;充实《四川彝族谱牒选编》资料200万字;翻译、审改、校对《四川彝族谱牒选编》460万字;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学者编辑、翻译、审定了《勒俄特依》、《训世经》、《妈妈的女儿》、《姿子宜乍》、《尔比尔吉》、《幺表妹》、《甘嫫阿妞》、《彝族克智》、《彝族挽歌》、《彝族过年歌》、《物种起源》、《招兵经》、《赎魂经》等13卷彝族典籍丛书。这些都是彝族文化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巨作,对于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毕摩中心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毕摩经典著述搜集、整理、规范、校勘及译注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心以《美姑彝族毕摩文化调查研究》期刊为阵地,编辑出版了《田野调查》、《学术专辑》和《论文专集》。与国外学者合作出版了《凉山彝族驱鬼经》、《彝族民族宗教经籍汇编》等巨著。为《中国民族宗教经籍汇编》整理了16卷经书,出版了《彝族尼牧概论》、《彝族历典》、《大凉山美姑民间艺术研究》等书籍,以内部资料形式出版了《年算经》,《美姑彝族挽歌》、《彝族谱牒》等书刊。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凉山毕摩》。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进程。为了建立科学、规范、持久、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确保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使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应凉山州九届人大代表集体提案,州九届人大于2008年已将制定《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入2008-2012年“四五”立法规划重点项目。2010年5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来源:凉山日报;本报记者: 王仆 严宏涛 袁蕾)

 

  文章来源:凉山新闻网 2010-08-05 12:42:00

上一条: ·“拆弹红条”:金华年轻人怕伤感情不敢用
下一条: ·迷失在中国的“中国情人节”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