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满泥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和网络相遇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网络学术会议召开
通过互联网络,来自全世界50多位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学者和200多名民间文化爱好者于7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大学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举办了以“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为主题的网络学术会议。据称,这是中国人文学科领域内的第一次网络学术会议。
按照组织者的初衷,“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本拟于今年4月初在北京大学召开,但由于sars的侵扰,会议一再延宕,最后,经多方商量协调,组委会决定于2003年7月10日——16日召开网络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以学术史为资源,对民间文化研究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发展、演变与承继加以反思。此次会议的论题涉及到神话研究,史诗研究,民间故事的叙事分析研究,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等诸多领域。
参加这次网络会议评议的论文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在征稿过程中,组委会要求来稿直接由e-mail发送,论文必须与会议主题有关。组委会收到来稿后,即匿名送交有关专家评审,最后由该期论坛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共同决定是否录用。论文一俟录用,即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公布,公开接受各方人士点评,入选论文作者有义务对所有评点意见给予答复。经过严格评审,有14篇专题论文入选。组委会遂定于7月10日——16日每天晚上8点到10点均各自讨论两篇文章,每篇文章讨论1小时。每次讨论,先由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发表简短的介绍和说明,然后由指定主持人综合已有的各项意见,并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主持人还负有协调该场讨论之责。此后所有登陆会员即可自由跟贴、发贴。
民间文化研究积淀着千百年民众文化的丰厚底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而兴起,在几经沉浮之后流传至今。遗憾的是,当今的学术阵地颇见萎缩,既无核心期刊作为喉舌,也无专业沙龙作为阵地,青年之声尤难聚鸣。鉴于此种状况,为方便广大青年学者和民间文化爱好者进行学术交流,几位研究民间文化的青年学者创办了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络学术论坛。该论坛于2002年9月22日正式创建,其组织者有吕 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民间文学室研究员)、李扬(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叶 涛(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刘晓春(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钟宗宪(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宗迪(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陈岗龙(北京大学东语系副教授)、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副教授)、施爱东(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搜狐文化 2003年07月14日00:30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