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中国人在春节更加回归传统
  作者:孙晓胜 徐艳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18 | 点击数:4527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 题:中国人在春节更加回归传统  

  身着崭新的黑色西服,梳着略纷乱的新潮发型。2月14日虎年大年初一的清晨,刚刚返回山东聊城老家不久的李广和父亲一同站在祭祖的队伍中,按大小辈分站定位置后,一起向先祖的牌位行跪拜礼。

  在这个尊崇礼仪的孔孟之乡,许多地方仍保留着祭拜祖先的整套仪式。在互联网的维系下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在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依然千方百计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回归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

  面对摆满贡品和香坛的供桌,李广随父辈谨慎地跪拜。然后,在族中长辈的带领下,一行十几人开始了给全村长辈拜年的行程,这个过程要持续两个多小时。

  平常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李广对此并不感到枯燥无味,“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人的教导下学习怎么行跪拜礼,以前只是把这些当作一个形式来做。但这些年在外面工作,反倒觉得家里的这些传统习俗对自己来说是一笔独特的财富,传统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就蕴藏其中。”

  在“一票难求”的春运中,一些工作生活在都市的游子患上“恐归症”,还有人选择“不归”,留守在城市或是旅游过节。相比之下,有更多的人甘愿历经千辛万苦踏上回家的路,只为过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在深圳一家报社工作的邓彦在牛年的腊月二十六便和家人一起坐飞机赶回重庆老家。在他看来,回乡祭祖不仅是一种对祖辈的尊重,更是一种自己对故乡归属感的追寻。“落叶总是要归根。在外面城市里,没有家的感觉,只有回到家乡才能让我觉得血脉相通。”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涛认为,中国传统的礼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载体,人们在践行跪拜、祭祖、穿民族服装这些礼仪的同时,更是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可和重视,体现了民族自信心的不断增强。

  “近30年的经济发展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重新认识的机会。从国家角度讲,传统节日被纳入了国家法定假日,这既给大家创造了体验传统的机会,更营造了一种氛围,对国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叶涛说。

  山东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程胜利表示,我们应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和现代合理结合。“现在对传统的重视是一种好的现象,是从文化虚无到文化自觉的一种转变。我们对传统的态度经历了盲目自信、极度否定的过程,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我们眼界更为开阔,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这种新的定位要在‘太强调’和‘太自卑’之间寻找到一种中和,从而达到对自己的重新肯定。”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15日10:2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立春”吃春饼萝卜 “寡妇年”没科学依据
下一条: ·董晓萍:民俗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