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锡诚]中国式的智慧和幽默
——《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序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1 | 点击数:7620
 


  北京市延庆县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达岭长城的传说”,于2008年6月 7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在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总长度为8851.8公里,从东向西行经我国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城传说中,率先在国家的层面上得到了保护,这件事无论在北京市、还是全国,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长城传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作为我国古代伟大防御工程,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遗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其次,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在其持续两千多年漫长的修建历史里,沿线地区的广大民众围绕着修建工程的坚苦卓绝、建筑技术的智慧结晶、防御功能的历史贡献,以及与长城相关的史事、人物、风物、逸事等,创作了无以数计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从民众的立场构建了长城的文化内涵,述说着我国北方的民众社会史,成为认识长城、乃至认识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诚然,八达岭长城只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部分,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只是万里长城传说的一个部分,尽管如此,北京市延庆县的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学工作者们,在2006年启动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所搜集记录下来的这些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在长城所经过的十个省区中起了带头作用。摆在我面前的这部《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文稿,就是主编们从这次普查中搜集记录的传说中遴选出来的精品(部分传说为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搜集来的)。笔者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万里长城全线的传说搜集出版,那将是一部民众眼中的万里长城史。

  一般说来,传说是描述某种自然物(如山水地貌、风景名胜、物产风物)、人物(历史人物或社会底层人物如工匠等)、事件、习俗的故事。传说总是依附于这些自然物、人物、事件、习俗,并以其为核心;或受到这些自然物、自然现象、人物、事件、习俗的触发,从而根据自己对这些自然物、自然现象、人物、事件、习俗的了解、感受和认识,并赋予一定的想象编织出一些故事来。这些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在民众中口口相传,并在流传中添枝加叶,于是,关于某个自然物、自然现象、人物、事件、习俗的传说就形成了。传说的发生发展,如同滚雪球,在滚动中粘连,甚至会把另一个(种)传说的情节也附会进来。这种情况在八达岭长城传说中并非鲜见,如《小丫头与秦始皇》的主要情节,可能是借用了或套用了“孔子回车”故事;《佛爷洞的故事》,显然是著名的烂柯忘归故事的移植或套用。因此,距离作为传说核心的事物、人物、事件、习俗发生的时间越远,被人们添加到传说中来的情节也就越丰富。

  八达岭长城传说的滥觞与嬗变,也大体遵循着这一规律。要么是触发于万里长城的修建这一历史事件,以及在八达岭长城修建过程中发生的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要么依附于八达岭长城这一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以及在关城、敌楼等险要建筑物的修建中发生的奇异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大体是自明代以降就在世代居住在八达岭一带延庆县的民众(主要是农民)中被口头创作出来并代代流传的叙事作品。这些传说虽然“流淌”过了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如此漫长的历史,却并没有像某些时政歌谣那样被老百姓所遗弃,被时代所淘汰,它们还依然鲜活,依然为老百姓记忆在心中、传承在口头上。从这些在21世纪之初,主要是从农民口头讲述中记录采集下来的八达岭长城传说的文本中,我们读出了下面这些信息:民众在这些传说中倾注了自己的爱憎情仇;表达了民众的政治观点和伦理道德;显示了民众的智慧和知识;传达了民众的理想和憧憬。譬如,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民众有民众的看法,史家有史家的看法,统治者有统治者的看法。民众在传说中表达的看法,与史书上写的并不一致、甚至迥然有别。史书上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功莫大焉。老百姓不是史学家,他们无法对其功过是非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他们所看到的和述说的,则是血淋淋的事实,是秦始皇暴君的一面。传说描述秦始皇使用一切残忍的手段施于筑城民工,涂炭生灵,包括埋尸于城墙之中,如孟姜女迢迢千里送寒衣,而丈夫范喜良劳累而死,尸体却被埋在了墙体中(《孟姜女的传说》、《血斑石》、《白花石》)。为了不让民工们有片刻的休息,秦始皇不惜在民工中施放蚊子和苍蝇等毒虫(《蚊子和苍蝇》)。民间传说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是弥足珍贵的。

  这些主要流传于社会底层、不见经传的口头叙事传说,是民众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就其内容而言,长城传说应属于地方风物传说,但又不完全是狭义的地方风物传说,还包含了人物传说和史事传说,生活故事和幻想故事,道佛仙人传说和民间俗信传说。因此不妨说,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说群”。由于这些传说产生和流传于我国北部的多民族文化交汇之地,其内容构成的丰富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该传说群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性文化特色。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10-1-20

上一条: ·[李霞]民俗学向哪里去?
下一条: ·[刘锡诚]秦越之风 江汉之化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任雅萱]民间的“正统”:明清时期姜太公风物传说的时空结构 ·[陈泳超]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
·[王尧]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张金金]“无份”与“有份”
·[杨晓红]附会与挟君自重:民间传说中的帝王形象存在·[王焰安]韶关客家民间传说类型概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