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高丙中:奠定民族志的科学范式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9-04 | 点击数:4942
 

  
  高丙中在《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田野工作的一个技术要求是坚持做详细的笔记。马林诺斯基认为,民族志日记应该系统地贯穿于考察的整个过程中。要记录土著的行动,也要记录土著的观点、意见和说法。要记录常态,也要记录特例。既要记录直接的所见所闻,也要记录模式化的思想行为,还要做图表、纲目。他甚至提到特别微妙的经验之谈:在村子里发现某些琐碎的事件,人们进食、交谈、干活的特别方式等,反复出现,就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在一进入社区考察时,就尽早地记录各种印象,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某些微妙的特征在新奇时会给人以深刻印象,一旦习以为常就会被忽视。

  田野笔记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保证研究者诚实、客观的职业伦理问题,所以后来特别受到专业教育的重视。马林诺斯基特别强调了民族志的可信性所赖以建立的真诚性和透明性:每个人在田野工作中所采取的方法或有不同,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你都有必要向读者交待清楚。马林诺斯基把这界定为方法上的真诚问题。举物理学这样比较严格的科学来说,科学家在撰写实验报告时都会对全部实验安排做出详细描述,都会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测量的方式、观测数据、观测所花时间的长度、每次测量得到的近似数等做确切说明。对于民族志,这类数据的坦诚说明或许更为必要,但不幸的是,以前这类说明根本不够。在已有的大量的人类学著作中,没有专门的章节或段落向我们介绍,作者是在何种条件下进行观测、搜集信息的。因此,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些材料是由直接观察得来的,哪些是由土著人讲述的,哪些是作者基于他的一般常识与心理领悟而推论的。结果是我们没有办法相信作者。反过来说,如果作者要我们相信他的著作,他就有义务让他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对读者透明化。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3-16 10:47:3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专家新解民俗文化与传承
下一条: ·朝戈金:给未来精神生活保存一份资源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陶子煜]当局者观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学“术”问题
·[康丽]从性别麻烦到范式变革:中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