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云南运用人类学建六大民族文化生态村
  作者:记者 保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1 | 点击数:5298
 


      正在此间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上,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对外展出了云南全力打造的六大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理念及进展。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尹绍亭二十九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展览中所展出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已成为中国运用人类学的一次重要开拓,并受到海内外专家关注。

      云南具有无可比拟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此次展览中,云南省正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力开发打造民族生态文化村,旨在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并促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此次展出的六个民族文化生态村包括和顺文化生态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巴卡基偌小寨、月湖民族文化生态村、南碱傣族民族文化生态村、可邑彝族民族文化生态村。据介绍,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以民族文化传习馆及博物馆为中心,主要是向外界展示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倡导当地人学习当地民族文化,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还能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以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尹绍亭称,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就已经出现了将社区文化和生态进行了整体保护和展示的“生态博物馆”。而云南打造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在中国当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以文化为中心的乡村和谐发展的理论和开拓探索的实践,其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与人类学研究宗旨密切相关,也正是中国运用人类学的一次重要开拓。

      尹绍亭表示,与欧洲不同的是,云南多数民族地区面对着贫穷的现实,民众素质相对落后,因此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村必须要提倡民族人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经营,不能过分的政府参与,避免对当地文化的破坏。

      对于云南推行的民族文化生态村,也引起了参与此次民族学人类学大会的海内外专家的关注。大会主办方将在会议期间,组织相关代表前往月湖民族文化生态村和可邑彝族民族文化生态村参观考察。(完) (来源:中新网;记者 保旭)

  

  文章来源:新华社云南频道 2009年07月30日 08:52:22

上一条: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学术考察
下一条: ·“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