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李公明]吃,就是……权力与自由
  作者:李公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8 | 点击数:7852
 



  每个人都有关于吃的经验,但只有一部分人会有兴趣专门研究吃;而在这部分人中间,绝大多数是烹调师、营养师和美食家,很少有人文历史学者。但是,只有这些学者才能告诉我们人类的吃与其自身历史和现状的最丰富、最复杂的关系,只有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联手,我们才能尽量全面地、真正地了解人类“吃”的真相。

  在澳大利亚最北端的北领地,我曾经领略过当代土著人的“吃”。在北领地卡卡度国家公园的管理员迈勒斯的带领下,我们去考察罗兰基地区的岩画与生态环境。在丛林中,迈勒斯指给我们看一种生长在灌木上的紫黑色小果实,说那是土著人的食物。我大胆地品尝了一下,那只有指尖那么大的果子略带点酸甜。

  后来在澳大利亚中部爱丽斯泉附近的沙漠丛林中,我看到一位土著大娘把一条蜥蜴扔进火堆,过了一会把那被烟火熏黑、变得硬邦邦的蜥蜴扒拉出来撕开,张嘴就吃。这情景与我们在农村当知青时在田边烧烤田鸡、青蛙来吃几乎一样。除了袋鼠、鸟类、蜥蜴之外,过去澳大利亚土著人主要的食物是昆虫和植物。一位土著大伯采了几粒黄色小果实让我品尝,吃了之后感到又麻又辣,舌头好像有点发胀。实际上,今天土著的“吃”已经不再依赖野果和蜥蜴,看着她们坐在大树下的草地上娴熟地用餐刀在面包上涂果酱、冲咖啡,深感“吃”真的是人类社会与文化进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丁·琼斯的《宴飨的故事》(陈雪香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是关于人类吃的食物考古学专著,书中运用了大量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研究的成果,分析和描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今天网络时代人类如何获得、制作和分享食物的历史图景。分享食物的重要性最早在远古史研究中被学者们注意到。哈佛大学格林·艾萨克1978年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他的食物分享假说,认为塑造人类行为的动因主要是协作地获取和分享食物。“采取食物分享有利于发展语言、社会互助和智慧”,因此,“营地是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在此分享食物”。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认为 “食物分享假说是在那些用以解释是什么力量使得早期人类走上通向现代人之途的学说中最可信的”;另一位古人类学家理查德·波茨也认为:“家庭基地、食物分享假说综合了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如此多的方面——互惠体系、交换、亲属关系、生计、劳动分工和语言,它对人类学家来说是重要的。”(参见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0月)马丁在他这本《宴飨》的“自序”中更是指出:“今后,世界史前史将不只是围绕宏伟的纪念碑、宫殿和神庙展开的叙述,而且还会包括不同社群分享食物的各种方式。”马丁的研究不仅是有关史前的食物分享,而且延续到今天由食物宴飨所连接的地球村时代。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09-4-19 2:44: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曹幸穗]犁与文化
下一条: ·[何明修]革命的节庆,节庆的革命
   相关链接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张多]践行“大文化遗产”观:活态遗产多类型协同保护的中国经验
·[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程启芳]楚州十番锣鼓的审美经验研究·[毕雪飞]东渡的传统:作为方法的牵牛织女传说
·[巴莫曲布嫫]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王晨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晓涛]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户晓辉]民俗学如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康丽]从性别麻烦到范式变革:中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柳倩月]恩施市太阳河乡“民歌兴乡”的实践经验与发展建策
·[梁达平]来自英国的村镇经验·[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
·[陈立仁 李铁琦]地方小吃民俗在抗疫新态势下的传承创新·[刘文江]“类民俗”与城市经验文化
·[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萧放 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