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民族院校负责人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作者:夏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1 | 点击数:4690
 


  本报讯 近日,全国民族院校负责人集聚中南民族大学,研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探索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之路。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和政府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完善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研究基地。研讨会上,针对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南民族大学校长雷召海认为,民族院校以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创新的方向,以打造特色学科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要立足地域优势、贴近不同民族、选择不同侧重点,构建以地域、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特色科学和特色研究方向。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说,民族院校要切实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认识到它的功能和作用;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要注重凝练研究方向,形成学科特色;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大力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对民族地区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学科体系。

  首届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主办,中南民族大学承办。                (夏静)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4-21

上一条: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下一条: ·无锡倡议:呼吁科学保护文化线路遗产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潘思薇 王晓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视域下非遗文创开发研究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张焱 陶丹丹]比较艺术学视野下桦树皮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
·[王渭清 赵磊]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与共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共建数字生态,探索产业创新|腾讯互娱数字生态伙伴大会圆满落幕·[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