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蒋原伦:电子时代的民俗
  作者:蒋原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3 | 点击数:3879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电子时代的民俗。电子时代民俗是指互联网上奉行的某些礼仪、习俗和风尚,比如说电子贺卡、手机拜年,还有网上灵堂、电子算命,甚至还有电子社区婚礼等等,因此他们不能算是原本意义上的民俗,基本上是兼收并蓄,互通有无,各地风俗在一起,置于历史的流程,网上的民俗虽然保留是某些传统的利益,但是其具体做法上已经是大相径庭。

  电子民俗是当今的这种时尚,是传统的人际关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多重媒体交叉,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和时间,也加快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交际是需要欲望和心理理由的,而传统民俗则为交往提供了平台和充分的理由,也是为我们提供新力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电子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风俗不仅起死回生,还有扩张的趋势。这种情形简单地以复古的名义好像是无法涵盖的,并且人们总是根据现实的情形对传统或者抛弃或者拥抱,不管是抛弃还是拥抱加了许多新的东西,比如以前是烧纸钱的,现在就是烧别墅、汽车、电脑、手机等现代产品,在婚礼中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加时髦而喜庆的效果。

  今天的风俗是受西方冲击并和西方世界纠缠和互动中走过来的,中国人对西洋风俗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这里的关键不是人们对西洋风俗有多少了解,而是作为交集的方式,它必然称为一种特殊的补充,特别是他和商业文化结合在一起时候,他简直有点呼风唤雨的态势,洋风俗进入中国有了娱乐性质和新的交往功能,如果说本土风俗是中国人之间情感交流最丰厚的一块资源,他悠久的社会心理做基础的话,那么洋风俗为我们年轻人拓展脚步的社交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与民俗有关的节庆可能是和交往最佳的时刻,而未来的风俗节日是年轻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很好的实际。

  由于电子民俗存在是为了人际交往或者灵魂沟通而建立的,要有群体来完成,也因此有的学者将民俗研究对象界定为群体的传统,也就是说来的人越多,就越意味着成功。我认为电子民俗给人们交际提供了自由参与平台,重要功能就是一方面为人们交际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不便和尴尬或者产生沉闷的状态,在电子民俗中,正是免除了亲缘关系的束缚。(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文为“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8年12月19日 12:23

上一条: ·[刘爱梅]也谈华夏上古龙崇拜的起源
下一条: ·史长义:民间文艺传统与当代文学创作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