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
灾难谣言的形态学分析
——以5·12汶川地震的灾后谣言为例
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 要:历来大灾之后,必然谣言四起。谣言的兴起契合了灾后民众对于不明朗信息的高度渴求,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有不断放大的趋势,当它放大到一个“可能的最大值”的时候,就会逐渐趋于稳定。稳定的灾难谣言都有相似的形态特征。依据形态差别,我们可以把灾难谣言分为预报谣言、灾情谣言、灵异谣言、问责谣言四类,每一类都可以归纳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谣言公式(完全式),完全形态的谣言有时是以分散叙事的方式,经过多次信息的综合来成型的。一般来说,谣言所涉及的内容距离传播点越近、时间越仓促,就越不需要背景交待,其形态越趋向于省略式。相对于故事形态,灾难谣言的“在地化”特征更为明显,对传播语境的依赖性更强,而功能数量相对较少,功能顺序的排列不够稳定。
关键词:地震谣言;预报谣言;灾情谣言;灵异谣言;问责谣言;故事形态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