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Olonkho,一部流传了12世纪的古老史诗
  作者:Vladimir Sergueev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2 | 点击数:4874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俄罗斯联邦,雅库特地区
呤唱者Olonjosut

 

 

    在雅库特地区世代相传、曾在苏维埃时代遭到禁演的Olonkho史诗,差一点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个萨满教民间口头流传的传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很久以前,有一名来自地下世界的 女巫,名叫Sarakhana。一天,她从天上、地下和人间抢来三个小孩。这些被女巫收养的孩子变成了狼,他们试图夺取英雄Tchougdaan Boukhatyyr的领土。英雄同狼人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这些战败者搬来了自己的“兄长”——妖怪Dyghyïdaan Beghe前来助战,英雄且战且退。
 
    Olonkho史诗无数版本之一的Kyys Debilii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个版本在俄罗斯联邦东北部萨哈林共和国的雅库特地区世代相传。这部诗史从当地的战争题材传说中吸取精华,同萨满教民间艺术密切相关,记载着雅库特民族史诗般的历史。如同古希腊神话传说,Olonkho中的上帝将最初的人类安排在人间的土地上。上帝统治着天上世界,天上人间的交界处由凶猛的魔鬼巨人守卫。地下世界则由妖怪统治着,它们是人类的敌人。这部口头流传的诗史以战争故事为背景,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思想。



 

地图:雅库特地区,俄罗斯联邦

一部歌唱的史诗 

    同其他大多数史诗不同的是,雅库特民族史诗Olonkho不是口头叙说,而是采用歌唱作为表述形式。每个人物的特征和动作都有其特定的旋律。诗史的演唱者唱出英雄的语言,故事的其他部分则采用一种近似于伴唱的形式来快速朗诵。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地夹杂着马嘶、鸟鸣和其他动物的叫声。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声音,演唱者可以使听众通宵屏息聆听。

    旋律体现出了Olonkho史诗的东方影响,这些旋律是土耳其-蒙古民族的最古老、最瑰丽的艺术珍宝。专家们还从Olonkho史诗中发现了与印度的拉加音乐、中亚的马科姆艺术和阿塞拜疆的木卡姆艺术相同的音素。正是这些音素组成了了格列高利教皇钦定的单旋律圣歌。此外,这部雅库特音乐传说还与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等地的akyn传统民歌有相似之处。

    二十世纪初,雅库特史诗经历了一个繁荣时期。根据Olonkho史诗改编的一些剧目被搬上了舞台,其中包括《年青的骁勇战士Beriet Berghen》(1906年),以及《马背英雄Kulantaï》(1907年)。苏维埃时期标志着一次倒退。这部口头流传的诗史被视为历史余孽,遭到禁演。诗史被迫转入地下,但它顽强生存了下来。正因为如此,过去在雅库特曾有数百名演出者诗史演唱者,而今近剩下了两位: 96岁的Daria Tomskaia,住在Ene村;77岁的Piotr Rechetnikov, 住在 Tcherkekh村。Kyys Debiliïé取材自Olonkho史诗,其编剧兼导演Andreï Borissov肯定地说:“在焦虑不安的时候,Olonkho史诗所体现出的安然祥和有助于抚慰心灵。”

 
一部濒于失传的传说 

    由于这部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濒于失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时宣布Olonkho史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后又采取大量主动措施,确保诗史能够得到保护,并通过了一项关于《保护、研究和传播雅库特英雄史诗Olonkho的各项措施》的法令。该法令特别规定,在共和国内启动《2006至2015年Olonkho十年计划》,向“健在的史诗传人”Daria Tomskaia和Piotr Rechetnikov发放津贴,并决定建立一家Olonkho研究中心和一个Olonkho剧场,并每年举办一次题为“Olonkho土地的世界文化”的民间艺术节。此外还特别注意青年人的文化传承问题,由教育部负责制订关于Olonkho史诗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Vladimir Sergueev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6年5月刊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编织多彩文化
下一条: ·苗乡侗寨情 多彩贵州风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
·[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
·[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文学的变迁·[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