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立法保护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

承继薪火相传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呼之欲出
  作者:赵文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5-16 | 点击数:6250
 


  专家、委员关注民族精神血脉,情怀深深让人感动

  挽住民族记忆的背影,抢救濒危的文化遗产,让人类社会创造的非物质文化代代相传;遵循人类口头文化的艺术规律,传承文明的精神血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获得生生不息、长远发展的潜能。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使命。

  曾参加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申报指南》等相关工作规程制定和编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巴莫曲布嫫说:“口头传统”在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世界许多文化在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大多仅依赖于人类的记忆,通过口头方式使其主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得以世代相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各民族固有的文化形态面临着空前的消亡危险,如不抓紧时间抢救保护,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些无形文化遗产,更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生存方式。

  近些年来,连续几届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都有委员们关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提案和呼声。

  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多次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今年“两会”期间,他又提到:“我国的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正在被商业大潮一点点吞噬,曾经伴随了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正在被人们一点点遗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冯骥才说:“我已经为此喊了20多年,今后我还要喊下去。”

  全国政协委员资华筠说:“我们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也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把人类很多的精神植被破坏了,它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艺术家的根,是他们研究的资源,这部分东西的宝贵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需要引起注意。”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在一次小组讨论时发言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仅进行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不能够满足我们心灵的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也一直在撰文,呼吁保护民族节日、提升民俗,以强固民族精神。

  曾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作过题为《一个新课题---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陈醉,在今年“两会”期间仍没忘振臂再呼:“在某种意义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消亡”,“为了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全国政协委员李燕说:“过去,推开一扇老门,看到的是400年的历史,听到的是一个民族独有的语言。而今天,在牛仔裤和流行音乐的面前,民族个性文化难觅踪迹”,“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模糊,甚至在消失,如不加紧抢救、保护,就是对历史的犯罪,对文化遗产的犯罪。”

  近些年来,政协委员尤其是全国政协委员这类的提案尤其多,他们的呼声得到了文化部的积极回应。他们为推动相关立法,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大量心血,功不可没。

  政府部门完善法律保护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时刻,加快立法进程、依靠法律普遍约束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已形成共识。

  全国人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也即将出炉: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已经形成,今年年初又成立了工作小组协调各方,以加强这部法律的立法进程。

  据介绍,即将出炉的这部法律主要涉及到继承人的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和相关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等几个方面,它将为濒危的中国方言、服饰、戏曲、民俗文化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在国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法律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们对法律的出台表示出了极度的期盼。陈晓光委员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没有了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许多文化的消亡将无法避免。陈醉委员认为,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将使对濒危的中国方言、服饰、戏曲、民俗文化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有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 2005-05-0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我国首部非遗保护法呼之欲出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