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广东民间歌会斗歌
  作者:记者 黄丹彤 叶平生 通讯员 陈益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3 | 点击数:4663
 


     昨晚,广州番禺化龙镇原生态的茂德公草堂大池塘荷叶飘香,歌舞升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活动暨广东省第二届民间歌会”在这里拉开帷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副主席白庚胜,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歌会。本届歌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番禺区化龙镇政府和南村镇政府等单位承办。32支比赛的队伍昨晚决出了12个铜奖,今晚将在南村决出金奖和银奖各10个。

    喜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为本次歌会的重头戏。据介绍,“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开展4年,举办“广东省民间歌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届民间歌会将召集全省各地的民歌好手,唱响五彩缤纷的岭南民歌,代表首先参与改革开放的南粤人民,歌唱新时代,歌唱新生活,以民间艺术的特殊形式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果。

    客家山歌、粤东渔歌、沙田歌、咸水歌、唱春牛、粤西山歌、珠海高堂歌、湛江艇仔歌、潮汕歌谣、开平民歌、韶关采茶调等等,十几种广东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珍品聚集一台。与2003年首届广东民间歌会相比,本届歌会有更多选手参与。全省21个地级市全部派出了参赛队伍,共有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32个节目参加角逐。 (来源: 广州日报 )

  文章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2008-09-13 15: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青海积极抢救少数民族民歌
下一条: ·首张数字化家谱光碟亮相玉林市图书馆
   相关链接
·[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
·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王维娜]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 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
·[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
·[余文星]中国非遗与文化外交的关系研究·[彭伟文]“都鄙一体”的广东社会
·[关溪莹 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关溪莹]广东省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文化生态研究
·[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沉痛悼念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刘志文先生
·佛山秋色民俗活动举办·广东将办戏曲喜剧特邀展
·[李婉薇]追寻民俗印记:论戴望舒的广东俗语及小说戏曲研究·[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
·粤港民间组织的非遗保护实践·广东江门:“仓东计划”唤醒古村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