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作者:许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1-14 | 点击数:26300
 

  2023年11月9日,由青岛大学后勤管理处、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社主办,胶州市文化馆、青岛雨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万柿大集——青岛大学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西院办公楼东侧柿子路举办。霜降柿子红,时至秋日终。本次活动既是青岛大学马光亭教授《民间文学》课程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教学,又是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是全人类共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盛举。

  多年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家马光亭教授的《民间文学》课程与青岛大学全体师生一直倡导与坚持的。活动现场,马光亭教授为在场师生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文化内涵,强调了活动纪念《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的重要意义。“本次活动是纪念《非遗公约》通过20周年、与全人类共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盛举。今天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在世界文化的高度和层面,与全世界人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世界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鲜活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霜降、立冬都属于二十四节气。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中华民族时间智慧的凝结与展现。霜降的时候,柿子红了、熟了;到了立冬,人们便把柿子摘下来做柿饼。红红火火的柿子是霜降、立冬这两个时段最重要的物候,是大自然的标志物,是大自然的logo。所以,我们今天采摘柿子,不仅是为了好玩、好吃,更是为了身体力行地传承二十四节气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在场师生更近距离地感受非遗的魅力,胶州市文化馆范立恩馆长携胶州各项非遗传承人老师们,走进青大校园,传承非遗文化。国家级非遗项目胶州秧歌、茂腔,市级非遗项目胶州八角鼓,以及胶州民歌、胶州吹打乐的传承人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表演结束后,在场的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更换提前准备好的服装与道具,向胶州秧歌的传承人老师们学习胶州秧歌,身体力行传承非遗文化。

  胶州树叶刺绣、剪纸、孔子六艺园文创、胶东风干鸡、福润泽桃酥、孙氏脂渣、鲅鱼酱等具有及胶州特色的非遗项目也参加了本次“万柿大集”,让青大师生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其口腹之欲也收获了满足。

  除此之外,久香园非遗面塑、青岛大学张传允老师精美的剪纸作品、浮山书店的叶雕作品、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社自制文创、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柿染、“好柿发生”等均参加了“万柿大集”活动。漫步在“万柿大集”市集中,青大师生面对面、深入地与胶州文化、青岛文化交流,感受非遗的魅力。

  “万柿大集——青岛大学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举办,使高校师生不仅体会到了采摘的喜悦,更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胶州是青岛文化的支柱之一,本次活动是实现地方与高校,双方联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非遗魅力的一次尝试。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