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本网公告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本网公告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大会报告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21 | 点击数:3494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以北京大学歌谣运动为标志,中国民俗学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可谓命运坎坷,几经沉浮。在经历了数次兴衰之后,1970年代末中国大陆民俗学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学科复建,百废待兴。专业性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的建设成为当时紧急而迫切的事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钟敬文先生与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杨成志和罗致平七位教授联名发起签署“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

  1983年5月,酝酿多时的中国民俗学会正式成立。从此,学科、学术、学人、学会“四位一体”建设格局正式形成,中国民俗学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中国民俗学会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

  一、四十年来,中国民俗学会成绩斐然

  在这四十年里,中国民俗学会始终秉持团结学人、建设学科、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在组织学术活动、开展民俗调研、建设交流平台、强化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会员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

  纵览学会的成就和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词,即“聚人心”“助发展”“强合作”。

  (一)凝聚人心,促进团结

  学会已经成为中国民俗学领域最重要的凝聚人心的公益性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中国民俗学会在过去四十年里,凝聚了一大批民俗学学者、民俗专家和民俗爱好者。广大会员是学会乃至整个民俗学学科最为宝贵的财富。在凝聚人心、团结会员方面,学会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会自身组织建设;二是聚集大量优秀会员。

  学会自身组织建设方面,包括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和体系建设。第一,作为学会的法规,《中国民俗学会章程》按照国家管理部门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修正,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保障完成学会的各项业务活动;第二,学会的组织架构,随着学会的成长与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第三,学会在二级分支机构设立方面,也日益成熟,2015年7月《中国民俗学会二级研究机构管理条例(试行)》颁布,成为学会对二级分支研究机构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学会会员数量增长迅速,从1983年刚成立时的数十名会员,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数千名会员,就会员人数而言,目前中国民俗学会已经成为同类学会的佼佼者。此外,学会会员来源越发多元化,除了科研院校民俗学学者之外,还特别注重吸收年轻学子、地方文史工作者、广大民俗爱好者,使学会切实成为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影响力大的全国性民俗学专业群众组织。

  (二)助力学科,繁荣学术

  学术在促进民俗学学科建设和民俗学学术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学会始终与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别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和学科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办网络论坛等方式培养民俗学专业人才;二是不断完善的学术年会制度,成为民俗学领域一年一度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宴,诸多学术思想在此碰撞出耀眼的光芒,极大地强化了民俗学学术共同体的团结意识和学术交流,繁荣了民俗学学术发展;三是积极促成和开展各种民俗调查活动,积极促成和协助各类出版物出版,积极建设中国民俗学会网站和相关微信公众号等,为促进民俗学话语体系建设积累了知识、丰富了信息、提升了社会声誉。

  (三)强化合作,扩大影响

  过去的四十年,学会充分发挥了全国性学术组织的优势,在强化国际和国内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国际合作方面,学会自成立以来,就特别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学会已经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芬兰、爱沙尼亚等国家的民俗学组织建立了各层级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就人才培养、学术调研、专题研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

  目前,中国民俗学会已经与美国民俗学会建立了制度性交流平台,通过每年举办学术论坛,双方定期互派青年学者学术访问的形式,为两国民俗学者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中国民俗学会与日本民俗学会也签署有合作协议,两国学会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双方不定期互派学者参加彼此学术年会,已经成为中日两国民俗学的学术交流常态。尤其值得提出的是,2017年8月9日,由中国民俗学会、美国民俗学会、日本民俗学会联合发起的“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正式成立,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俗学者提供了一个广阔多样、深入充分的学术交流平台。

  国内合作方面,学会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兄弟学会合作,组织举办各类学术研讨和田野调研活动。这里举三个例子:(1)自2009年以来,学会与嘉兴市人民政府合作连续十几年共同主办嘉兴端午节学术研讨活动,是一个学术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成功典范;(2)自2010年开始,学会与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合作,相继举办多次昆仑文化主题的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大批相关领域的中青年学者以此为平台,交流学术思想、交换学术观点和增进学术友谊;(3)2007年以来,学会与学苑出版社以及台湾地区相关学术机构共同打造的“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论坛”,经过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努力,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多期,并成为展示两岸民间文化研究成果、交流两岸民间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对于拓宽两岸民间文化研究领域的交流,尤其是促进两岸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两岸学界在民俗学领域最高层次的对话机制。

  二、四十年来,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民俗学会在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深度介入非遗保护实践和助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在参与和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中国民俗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2004年下半年,学会受中央文明办的委托,完成了《中国节假日体系研究》的专项课题。200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民政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受文化部及国家发改委的委托,中国民俗学会完成了“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论证工作。2007年12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由国务院正式颁布,除原有的春节外,又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三个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是中国民俗学会和民俗学人关注当下、参与社会的最好的注脚。

  又如,2015年1月30日,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经过长达10天的激烈辩论后,最终同意以学会名义,向国家版权局寄送《中国民俗学会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的几点意见》,无疑彰显了学会同仁在相关国家事务方面的学术担当。

  (二)深度介入非遗保护实践

  中国民俗学学科和民俗学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二十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事件。学会老中青三代学者长期深度地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些年来,学会在时间民俗、岁时节令、传统知识及仪式实践,乃至非遗各主要领域都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术梯队、积累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为深度介入非遗保护实践创造了条件。

  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民俗学者和民俗学会力量的介入表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一是2004年时任学会会长刘魁立先生受文化部相关领导委托,成立课程组,承担起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其中《申报评定办法》反复修改之后,以附件的形式列于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成为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中最早的指导性文件之一。

  二是2014年11月28日,在法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中国民俗学竞选成功,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新成立的“审查机构”。其后,在2015-2017年三年时间里,中国民俗学会全面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审工作,并最终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这说明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在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民俗学的国际声誉。其中,2015年成立“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团队”,通过切实参与委员会审查机构的项目评审工作,稳步推进了学会自身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在发现、储备和培养掌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话语系统和工作语汇的专家队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三)助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民俗学人和中国民俗学会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在四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学会始终秉持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所需与自身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比如2008年,中国民俗学会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主办、上海古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生肖吉祥物卡通形象设计有奖征集”活动,收效良好,极大地弘扬了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又如,2021年春节期间,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参与了支付宝“集福”活动,与支付宝一起寻找生活的仪式感,尝试让传统年俗融入当代生活的新方式。再如,自2021年起,中国民俗学会与颇受关注的大型国产游戏《王者荣耀》联手推出“荣耀中国节”等系列文创活动,借助游戏载体和数字化的力量,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活化传统节日,挖掘优秀节俗符号,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唤醒国民记忆,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四十年来,民俗学学科体系渐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民俗学学科得到了恢复,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学会与学科共同成长,共同推动民俗学学科体系渐趋完善。

  (一)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后,原来是中国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民间文学被拆分至“中国古代文学(含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民间文学)”和社会学一级学科下面的“民俗学(含民间文学)”。这造成了民俗学学科归属的模糊,而民间文学则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调整,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可以自主设立二级学科。借此政策,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增设了民间文学的博士点,为学科生存求得一线生机。

  21世纪以来,传统复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学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尽管学科归属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但在外力助推下,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呈现出兴旺的势头。如今,这一学科广泛地存在于全国各教学和科研领域,分布于文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文旅产业、国际汉语教育等院系中,并以民俗学、民间文学、俗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目遍地开花。这种局面一方面体现了在制度制约下,学科发展力量分散,缺乏整合性的弊端,体现了民俗学徘徊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也使民俗学具备了跨学科、跨专业的优势,各学科点根据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建设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学,推动了民俗学的多元发展。

  针对学科发展中的机遇和瓶颈,中国民俗学会顺势而为,积极投身于学科建设的讨论和实践中。通过组织、举办、协办大量的会议和论坛,广泛参与到民俗学学科建设、学科话语的转型、学科理论的创新、学科人才培养等诸多问题的讨论中。近年来学会及成员积极参与到中国民俗学会年会、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敬文沙龙、“中国民俗学70年: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等会议中,以多种学术研讨的形式,邀集学界同仁对学科建设的核心话题深入讨论,内求反思,外图发展,对学科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人才培养与学科平台建设获得长足进步

  自学会成立以来,中国民俗学会的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受过系统民俗学知识专业训练的中青年成为会员中的主力军。中青年人才梯队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民俗学会就通过举办培训班及组织实地调查等方式,推动青年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两次全国民俗学讲习班(1983、1987)、全国中青年民俗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87)、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1996)等学术培训和研究,在培养民俗学中青年力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一系列学科点的设置和大量师资的投入,使民俗学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为学科的后续发展,为民俗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个制度化保障的平台。目前,全国形成了十余个博士点,数十个硕士点,每年大约有二三百名受过系统民俗学训练的博士、硕士走向社会、走上研究岗位。中国民俗学会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积极参与相关的人才培养活动。学会不仅积极支持每年一度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还分别于2021、2023年,与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合作,举办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协办了一系列与民间文化研究有关的暑期学校。这些活动承担起了青年学者共同体的建设和教师、研究人员的交流培训等责任,为学界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不少学员如今已经成为民俗学、民间文学界的中坚力量。

  教材体现了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成果,民俗学教材的建设亦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创会会长钟敬文先生曾经亲自主持编写了《民间文学概论》与《民俗学概论》两本经典教材,成为学科理论的基石。近20年来,各类民俗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现出了学科的蓬勃活力。自2022年度始,中国民俗学会与安徽人民出版社合作,集中学会的青年精锐,启动了一系列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工作,包括民俗学基础理论、学术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以及各门类分论共计12本,预计于2024年统一推出。这批具备学科前沿性,填补研究生教学空缺的教材将在民俗学的学科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期刊和出版是学术共同体得以发声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学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各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在《民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民族文学研究》《文化遗产》等刊物中均可见到他们的身影。其中《民俗研究》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权威期刊,有力提升了民俗学在人文科学界的站位与影响力。而《中国民俗学年鉴》的创刊,也为总结学科成绩、展示学科风貌提供了重要平台。此外,《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中国民俗学会大事记(1983—2018)》等著作的出版,也及时记录、展示了民俗学界的优秀成果和重大学术事件,为学科建设与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科理论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经过全体会员的不断努力,中国民俗学界在理论建设和个案研究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仅以课题而论,在学会的会员中,有不少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重大或重点项目立项,如“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调查与跨学科研究”“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中国艺术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此外,还有一批涉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俗数据库建设、民间文学研究史、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等领域,以及歌谣、传说、故事、宝卷等体裁的重要课题得以立项。而学会参与的“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五卷本)、《中国端午节》(六卷本)等书系,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均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继承和坚持前辈学者所开创、积累的丰厚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中国民俗学者结合学科发展和时代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当前的中心任务:立足现实,以“朝向当下”的学术眼光和整体性的视野,对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的民间文化进行全面探讨,深入研究其历史传承与当代变迁,总结和阐发其内在规律与现实功能,为深刻理解民间社会做出本学科的贡献,同时努力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这一追求在近年年会的主题上得到了集中提现,如2020年的“危机与抉择:疫情下的民俗与民俗学”、2021年的“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2022年的“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针对民俗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的情况,数代学人在回顾中外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科理念的深度反思,关注民俗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前沿问题,从而不仅极大地强化了本学科的建设,而且为推进与相邻学科的对话以及国际同行的交流,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新世纪以来,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理论阐释能力的概念,如“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全观诗学”“实践民俗学”“个人生活史”“家乡民俗学”“传说动力学”“民俗协商”“劳作模式”“礼俗互动”“故事法则”“神话主义”等,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标志性概念,有力地增进了民俗学在人文学科中的能见度。

  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一直立足于本土的文化传统。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着手于对中国民俗学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阐释与解读,力图从中提炼出本土化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如对“风俗”“方俗”“礼俗”“采风”“家乡”等概念的再阐释,对早期中国民俗学多元探索的重新挖掘等,从本土立场出发,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展开有深度的阐释,有效激活了传统资源,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当然,本土的原创性理论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离不开与海外理论的对话与比较,当下学界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建设,在对话的环境中建设具有中国气派、开放胸怀的民俗学学科。

  四、奉献精神:学会存续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国家级群众性学术团体,始终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我们只在创会之初,由当时的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划拨过几千元会议款项,此后,我们几乎没有得到过国家的财政资助,一直靠着自筹款项维持学会运营。学会成立四十年来,几代民俗学人为学会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学会的发展呕心沥血、献计献策、无私奉献。比如,2005年,贺学君老师以学会的名义为北京高碑店“首届华夏民俗文化节”进行策划咨询和联络,为学会赚取了5万元的项目管理费,这在学会财务史上是破天荒的。

  在学会成立之初,前辈学者中,创会会长钟敬文先生为学科的发展精心策划,对于学会的工作身先士卒,为我们后代学人树立了榜样。以刘魁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民俗学人,积极拓展民俗学的学术空间,提高民俗学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扩大民俗学学科在学界和社会的影响做出积极贡献。以朝戈金先生为首的中生代民俗学者,把中国民俗学深度融入到国际民俗学发展的大潮中,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国家文化建设事务和国际民俗学界发出中国民俗学的声音。

  进入21世纪以来,民俗学学科获得独立学科地位之后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民俗学人进入学界,并逐渐成长为学科发展的有生力量。新一代民俗学人接受了系统的民俗学专业教育,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希望所在。近二十年来,由二百余位新一代民俗学人所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是学会各个网络平台和一年一度年会事务性工作的中坚力量。

  我们学会是在全国同类学会中最早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组织,现有的学会网络平台包括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博客、民俗学论坛BBS、中国民俗学会微信服务号、民俗学论坛微信订阅号、中国民俗学会微博等。截止今年9月底,仅中国民俗学网一个平台,总访问量已经超过1.8亿次,信息数据量达到18670条。这些平台的维护没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完全依靠志愿者团队的各位青年学子,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代代传承,保证了各个平台的有效运营,各位志愿者的学术关怀更是保证平台学术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基础。

  自2008年以来,一年一度的学会年会,从最初参会代表一二百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五百人,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中国民俗学界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学会年会的顺利举办,得到了会议合作方的大力支持,但是历年来,年会会务工作的主力军还是由学会的志愿者团队构成。年会组织工作的网络化服务、年会学术论文审阅与发布的无纸化形式,也是由志愿者团队参与完成的。如今,早期志愿者中的部分佼佼者,已经成为学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队伍中充满活力的后继学人。

  我们的网络平台和学会组织管理等事务性工作的数字化服务,之所以能够得到高水平建设,离不开与学会密切合作的“中研网”的大力支持。中研网从技术到人力、从软件开发到日常维护、从甲方乙方转化为里外不分一家人,是我们学会发展不能够忘记的亲密的合作者。

  学会成立四十年来,由几代学人共同培育形成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志愿者团队所传承的志愿服务意识,是我们学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学会能够得以良性发展、不断壮大的精神力量所在。

  五、新起点:未来学会的形势与展望

  在这四十年里,中国民俗学和民俗学会互相成就,共同成长,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四十年转瞬即逝,如今我们又迈上了新的征程,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有以下展望。

  (一)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基础理论

  学科建设是学术得以发展的前提。毋庸置疑,困扰民俗学的学科危机和体制束缚一直存在,针对当下的学科格局,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学科归属问题,理顺学科管理体制,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使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能按照自身的特点发展。考虑到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科特点及从业人员的学科归属等老大难问题,学会也一直在努力争取尽早使民间文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确认,使民间文学这一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文学形式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研究和发育。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科规范。鼓励跨学科协作,推动民俗学、民间文学、俗文学、人类学、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的对话协作与理论互鉴,在对话中夯实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保持批判性与独立性

  民俗学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社会参与意识,一如既往地参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记录和保护工作,同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批判性,对当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与相关的学术话语建构,进行冷静观察、分析和批评;更重要的是要把主要精力回归到本学科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在属于自己的学科领地辛勤耕耘,避免出现“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

  (三)推进网站建设

  学会网站既是学会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目前学会的主要信息,包括年会和各种学术活动的通知、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学会官网向外发布的,甚至学会的会籍管理、论文投稿、年费缴纳等,都是通过学会网站得以实现的。在一这方面,中国民俗学会应该是全国同级学会中最先进、最便捷、管理得最好的。接下来,要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推进中国民俗学网的建设,做好民俗学的社会宣传与知识服务工作,促进民俗学学术的网络交流,以互联网和新媒体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增进会员对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四)加强巩固对外交流

  中国民俗学界已经与众多国家的民俗学组织建立了各层级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相关交流受到一定限制。随着疫情过去,学会有必要加大国际学术交流力度,巩固制度化交流机制,就人才培养、学术调研、专题研讨等方面展开广泛对外合作,在国际民俗学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五)完善年会建设

  一年一度的年会是民俗学界重要的学术交流场合,要做到兼顾学术讨论的专业性和大众参与的积极性。每届年会需要确定一个主题,以凸显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同时又需要确保讨论的开放性,团结最广大的基层民俗工作者。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年会的议程设定、成果发布、学术讨论等环节,加强媒体宣传,以扩大学会和学科的社会能见度。

  (六)加强会员会籍管理,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我会现有在册会员3700余名,但是,常年参加学会活动、按期缴纳会员费者不足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在册会员中存在着为数甚多的“僵尸会员”。为此,学会会员部和秘书处曾经采取多种措施,如进行会员会籍登记、要求会员再注册等方式,对会员进行甄别管理。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凡是由学会主办的活动,我们都将严格区分缴费会员和不缴费会员,凡是两年以上不缴纳会费的会员,一律视同非会员处理。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学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会员之间的联络,学会今后将会加大会员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会员管理的要求和《中国民俗学会章程》中关于会员会籍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会员管理工作。

  (七)挖掘学会潜力,加强志愿者管理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自从2008年组建以来,到今年已经16个年头,他们为学会的服务工作和网站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学会的影响与日俱增,他们是学会的有生力量,也是学会的未来希望。接下来,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扩大志愿者队伍,在责任心和学术能力等多方面提升志愿者的整体素质,打破学校隔阂,将志愿者队伍视作学会未来的后备力量,在各学术平台上尽学会所能,予以更多的扶持。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民俗学会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未来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兼具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学科的建设,增强学科的实力,强化学会的凝聚力,为中国民俗学迎来下一个辉煌的十年!

  (本文参考了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写、施爱东执笔的《中国民俗学会大事记(1983-2018)》、朝戈金《新中国民俗学的历程》等,由李向振、祝鹏程撰写初稿,叶涛、施爱东修改定稿。)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下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2年9-2023年4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