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
  作者:陈思 杨慧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7-19 | 点击数:60159
 

   2023年7月8日上午,由中国民俗学会和云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东陆园顺利开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涛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研究员,云南大学副校长廖炼忠教授,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张剑源副处长,云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赵永忠、院长王卫东、党委副书记何丹娜、副院长陈芳、副院长王新,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董秀团出席开班典礼。云南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和博士生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本次“高研班”学员有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3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名青年教师(含在滇)。

  顺利开班后,从7月8日至14日,13位知名学者受邀来到云南大学,为本届研修班的成员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讲座授课。

  7月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以《口头文学研究:新概念、新方法、新趋势》为题,为本次高研班研修课程带来了首场讲座。朝戈金研究员表示,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关系的讨论长期占据学科论域的核心,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更新与再建关于民间文学的共同知识迫在眉睫。如果仅将口头性视为与书面相对的文学生产媒介,就会面临文学生产者类型归属的矛盾。通过钩沉国际学术史脉络,朝戈金研究员重新对口头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在集体性与个体性的复杂关系中,他梳理了20世纪以来俄国的“江格尔”搜集、“荷马问题”研究,以及罗曼·雅各布森、林达·黛格、本雅明等西方学者关乎个体性问题的论述。同时,朝戈金研究员关注个体性与具身性的关系,强调演述人的身心统一。围绕演述问题,朝戈金研究员主张以口头性为核心的民间文学是涉及演述性、交流性、公共性、过程性的活动。演述者及其演述为受众所限定,在互构中彼此作用。在文本问题上,弗里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口头与文本之间双通道、双媒介的互缘关系,指明了“口头文学研究”向文学传统的回归。最后,就学科趋势而言,朝戈金研究员表示,囊括了古典学、语文学、修辞学、美学的文学传统是一体的;“口头文学研究”只有认识到口头传统的古老和常新,坚持主体性立场,才能推进与人类学传统,结构主义、符号学传统合流的趋势,拒绝画地为牢,不使学科丧失生命和自由。

  7月8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研究员以《文科论文写作与投稿:期刊编辑视角》为题,讲授了文科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再到投稿这一知识成果公共化过程中的关节要点与规避事项。许晓明研究员的讲授首先从《民族艺术》的办刊情况、特点与经验开始。作为实力强劲的核心期刊,《民族艺术》以“跨民族、大艺术、多学科”为办刊方向,主打人类学关照下的艺术研究,其发展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勃兴交融共进,关注前沿,坚持问题优先。接着,许晓明研究员结合大量实例细说了此刊如何选稿与为何拒稿。如稿件需符合刊物风格,作者应在其研究领域专注、深耕,围绕问题“做深做透做足”;忌重复研究,学术性不足等。同时,许晓明研究员结合《学术论文编写规则》新国家标准与正、误实例,从标题到结语逐节讲解了如何完成一篇符合编校规范的学术论文,并颇具洞察力地点出论文写作需处理好的四大关系,如跨学科方法与基本学科立场的关系等。最后,许晓明研究员强调了投稿环节的数个细节问题,并以“学术没有捷径,唯有厚积薄发”等真诚的话语勉励学员。

  7月9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毛巧晖教授,以《追溯民间文学的另一脉络——以‘延安时期’为中心的学术史梳理》为题,讲授和探讨了如何认知与梳理学术史的问题。毛巧晖研究员首先就学科史、学术史、思想史三者进行了区分,并指出认识到历史情境的不可复原与材料、视角的有限性是学者做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毛巧晖研究员聚焦于学术史书写相关的三大关系,就长时段与短时段的关系,突出了短时段、多学科的学科史书写;在中心与边缘问题上,认为学术史书写集中于中心地域和主流学者,遮蔽了学术发展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在史料与转述方面,既强调了回归原始资料的必要性,又提醒了口述史方法的主观性和操作上的互证性。毛巧晖研究员认为,对学术史的理解应该要意识到被书写者抽离的历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应结合学科史尤其是思想史来理解学术史。

  7月9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文学院董秀团教授首先引领学员们回顾了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及少数民族文学近百年的学科传统。学科肇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历代名家辈出,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当前,学科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继承前辈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果,开辟出新可能。接着,董秀团教授以《民俗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以云南石龙村村民日志为个案》为题,进入了课程讲授。“村民日志”是云南大学于2004年开始实施的项目,其中大理州剑川县石龙村的村民日志记录持续到2022年后终止。董秀团教授先讲述了石龙村白族调查基地工作站建立的过程,介绍了当地丰富的民俗活动与代表性歌者舞者。然后,她介绍了四位日志记录员的生平与日志故事,与研修班学员们共读对比了同一时间不同记录者笔下的村民日志,以及同一记录者在不同时间记录的村民日志。以李绚金书写的婚床变化、本主崇拜、宝石山歌会为例,董秀团教授指出了其书写在时间之流与全景式书写、从事件描述到文化阐释、内外视角的交互融通三个方面的典范性;认为村民日志推进了民俗主体对民俗生活的自觉关注与反思,呈现出了当下“民俗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

  7月10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康丽教授以《概念张力与研究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为题开展讲座授课,以期建立以概念张力为基础的学术自觉与共同体意识。讲座内容共围绕四个话题展开,第一部分着力于作为非遗概念生成史前提的国际框架,从《老鹰之歌》这一非遗缘起事件讲起,逐层梳理了非遗定义在不同法律与公约文件中的意涵与指向,点明其逐步走向国际合作与在地赋权的过程,强调概念引用的整体性与完整性。第二部分探讨非遗概念的复杂性与背后工作体系的张力,指明非遗概念化过程的演进性与开放性,主张作为保护理念的遗产化进程中主体的赋权,而作为学术概念的非遗研究则应多学科合力,将非遗视为理解文化传统在当代进行知识与意义生产的一种方法。第三部分关注国际的、普适性的框架与理念落地多元的国别与地方社区时必然的矛盾与抵牾,康丽教授将其称为“适应性症候”,讨论从国际理念、国家实践到学科思考之间的磋商与可能性。第四部分则从伦理层面出发,康丽教授提倡研究者们在文化研究热潮中的逆向思考与公共履职,在学术实践和学者介入的公共实践中提升反思的自觉。

  7月10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进行了以《中国节日与中国时间——节日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为题的讲座授课。以《寒食帖》等作品在中日流转间的情感故事为开场,刘晓峰教授引出时间与人生的话题,提出节日是赋予时间文化属性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刘晓峰教授讲授了多个中日节日比较研究个案;并从柳田国男的问题出发,结合阴阳观念论证了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内在结构。刘晓峰教授认为应从一年的整体性与结构性来考察节日,并从节日出发看中国古代世界。同时,刘晓峰教授主张建构非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结合丰厚的考古遗址,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时空文化体系。中国古代时间是依循自我的逻辑起点生长起来的一棵大树,有关中国时间的研究范式,应当以这一时间文化的发生与成长内在的逻辑为核心,重点关注中国时间的结构性、整体性以及重视运动与转化的节点。

  2023年7月11日上午,受邀专家学者、研修班学员、主办单位教师及班务人员共同参访了多个昆明文化标志地。参访活动从国家一级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开始,重点考察了古滇国青铜器、南诏大理国宗教艺术、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等。午间于昆明官渡古镇就餐后,大家依次参观了妙湛寺金刚塔、妙湛寺山门和戏台、东西双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乌铜走银非遗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云子制作技艺非遗馆,以及土主庙等。最后,大家来到了云南文学艺术馆民间文学与民族音舞展厅,在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体验中展开了积极交流,为当日参访行程画上了句号。本次考察活动紧扣授课内容,从非遗项目到少数民族民俗、从节庆到村落、从文献到文物,深度体验了昆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多彩文化创新。

  7月12日上午,云南大学文学院李道和教授以《古代民俗研究中的文献考释方法》为题进行了讲授。讲座中,李道和教授通过例释,首先以文献讹误强调了阅读原始古籍文献的重要意义;继而讲解了如何运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知识,完善和提升对文献材料的阅读、取用和引证。围绕文献考释,李道和教授主张以考辨材料为基础,以阐释材料为目的,在阐释上应结合文学、史学、思想(哲学)史、民俗学、故事学多学科研究。以民俗学方法为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如果具有民俗学的视野与思维就能判断某种记载是否实际反映了某种民俗事象,如寒食与求雨风俗等;故事学视角则有助于故事类型判断,如鲧禹治水实际是造地。此外以《〈琴操·龙蛇歌〉考释》作为综合研究的范例展示了古代民俗研究中的文献考释方法的严谨度与阐释力。最后,李道和教授从“广博、名著,啃读、启迪,核查、记录,善疑、深思,创新、人我”等方面向大家传授了读书和研究的方法,并就文献民俗学研究学员们展开了充分交流。

  7月12日下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学礼副研究员以《当仪式和节庆遭遇影像时(影像民族志沙龙)》为题,配合多种民族志影像进行讲解,当影像记录设备作为记录仪式和节庆的工具时,记录下来的影像就被作为诠释仪式和节庆的媒介。在这个记录和诠释的过程中,掌控影像记录设备的人和影像记录设备跟前的人,都成为了展现仪式和节庆过程,揭示仪式和节庆内涵的主体,影像呈现着主体之间的多重关系。陈学礼老师提出,记录者应该“志”在当下,忠实于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个(些)人那件事,避免导演(安排/组织)和扮演(协商/沟通)的过度介入。因为经过场面化和表面化拍摄的影像是对作为传统生活的仪式和节庆的切割;记录者也无法做到原原本本和完全的真实。仪式和节庆影像往往都是文化持有者和记录者合作、共构的结果,一个真正意义上良性互动的实现,实际上是一种理解的达成。

  7月13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巴莫曲布嫫结合高研班的学员教师角色和教学模块要求,分别讲授了《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课程设计与问题导向》与《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工作模型与问题视角》两大主题。在第一个主题中,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口头传统”方向搭建起的课程体系,巴莫曲布嫫研究员讲授了“口头传统田野研究”教学计划与大纲。在教学引言部分,巴莫曲布嫫研究员指出“田野研究”是口头传统方法论的重要构成,强调田野中的研究自觉意识与研究者的自我意识,注重田野与文本的双维互动和系统搭建。在课程主体部分,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强调须树立田野方法的整体观念,并详实讲解了12个工作步骤等;课程重点探讨演述、建档、呈现、阐释四大环节,严格把关文献阅读与田野研究报告;在课程大纲方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主要围绕“视野与方法”等四大模块,结合中外文经典文献介绍,层层推进。在第二个主题中,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以玛格丽特·弗洛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会议上所发表的《口头传统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其进行编译、例释与拓展,旨在为口头传统建档的过程性设计工作模型,拓宽和深化研究者的认识和理解。该问卷涵盖了语言、口头传统的文类/体裁、创编人和创编等九个部分;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基于深厚的理论修养,结合中外研究实例,在内容上进行了增补完善与合理例释,并在结尾的“未能讨论的问题”部分为学员们呈现了口头传统研究的诸多可能性。

  7月13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施爱东教授围绕《“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这篇学术史文章的写作过程进行了分享。在选题上,施爱东研究员表示自己有意从学科话语的可对话性与交流性出发,选择了“四大传说”这一为其他学科及公众耳熟能详的对象;进而提出问题:“四大传说”这一新兴的“文化知识”是如何被发明,又是如何由点及面地占领知识界,继而成为全民共同知识的?施爱东研究员将寻找证据,回答问题的历史钩沉过程喻为“破案”过程。这一过程首先从以读秀、知网为主的数据库检索开始,扩展到各大主流报纸数据库,并按照相近性更换检索词,如“四大传说”与“四大故事”;接着是基于数据突增来判断关键时间节点,寻找标志性事件,找到了1983年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围绕会议史料与会议后的概念传播,施爱东研究员推测出多条可能的线索,借助文献、当事人的口述记忆等逐条深挖与验证,最终将该概念的发明指向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民间文学吴语协作区,罗永麟先生的“四大民间故事”研究从寂寂无闻到浮出历史。基于罗先生与四大民间故事的学术经历,施爱东研究员提出作为知识生成模式的“烟花商模型”,由生产期、存储期、推销期与燃放期构成,罗先生就像一名烟花商,孜孜不倦推了20年的事业,终在1983年灿烂绽放。

  7月13日晚,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涛教授立足于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科本位与学科建设,以《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术发展》为题开展了授课。叶涛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来所见证的学科发展历程与学科史教育不足的问题,指出学科史及其教学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叶涛教授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将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百年学科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未形成学科意识的史前史(20世纪初叶)、以《歌谣周刊》为学科起点的探索期(1922-1949)、民间文学异军突起的蛰伏期(1949-1979)、以七教授倡议书为标志的民俗学学科恢复建设爆发期(1979-1997)、以民俗学确立二级学科位置为标志的发展期(1997至今)。通过这一对学科史的回溯与划分,叶涛教授总结出注重历史传承和注重文学特性的两种不同取向的学术传统。最后,叶涛教授就民俗学学科发展与非遗保护运动之间的关系指出,民俗学者在非遗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审慎处理民俗学学科建设与非遗学之间的关系。叶涛教授充满学科关怀的讲演引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多位学员就自己所在院校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7月14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陈泳超教授以《“历史演进法”与传说学方法论——以孟姜女为中心》为讲座题目,针对施爱东批评顾颉刚孟姜女研究范式的核心问题在于“一源单线”的理论假设,以及“片断、偶然的文字记载,永远无法复原故事流变的路线图”等观点进行了商榷与探讨。首先,陈泳超教授指出施爱东的“同题故事”概念模糊了故事学和传说学的分野,故事和传说在名实关系、完型叙事的要求以及心理逻辑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继而,陈泳超教授从记录史可拟构出相对合理表述系统以此扪触、映现观念中真实的生命史的价值;认为传说学不同于故事学以情节优先,而是强调核心名词规约效用的特质,说明了“一源发生”在传说学领域的合法性,同时传说的历史演进应该呈现出“一源多线”的构型。基于以上论题的探讨,陈泳超教授认为,我们应通过对情境的推原,考虑时代的和地方的可能语境;并建立多个维度的子系统,实现文体、知识的生产与流通,从而实现从记录史到生命史的方法论跨越。

  7月14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作了题为《问题与方法:吴歌研究演进的回顾》的讲座。郑土有教授认为从吴歌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1949年前的吴歌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是“吴歌是什么?怎么发展的?”所使用的方法为“历史学,考据考证以及语言学”;第二个阶段即1949年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是对吴歌价值和意义的探讨,方法上则综合了音乐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第三个阶段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研究,此时“吴歌是如何产生的,内部结构如何?”成为了主要探讨的问题,在方法上则以程式理论,表演理论,母题研究为主。通过对吴歌研究演进的回顾,郑土有教授呈现了研究中问题与方法交替推动研究不断深入的密切关系。郑土有教授指出,一个学科或一个研究对象,有的问题是自始至终存在的,如体裁界定的问题;有的问题则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现”的。郑土有教授尤其强调,青年学者们应该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对学术史的充分把握中发现问题,个案研究也应服务于整个学术史的问题。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发展的根本,“问题”促使新研究方法的萌生,研究方法服务于“问题”。

  7月14日下午,讲座结束后,结业仪式在云南大学东陆园映秋院如期举行。中国民俗学学会会长叶涛教授作为研修班课程的全程见证者,对学员们积极学习的热情表示赞赏,相信经过学者们的传经送宝后,他们定能有所收获。叶涛会长代表学会对云南大学文学院及前来授课的专家教授表示了衷心感谢,并热切希望在座的青年骨干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传播研修班的精神和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热情,为学科的发展和兴旺贡献力量。云南大学文学院赵永忠书记也充分肯定了此次研修班的开展过程和意义,对学员们的顺利结业表示了祝贺。最后,叶涛会长、郑土有教授、陈泳超教授、赵永忠书记、董秀团教授共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大家在云大标志性建筑会泽院前合影留念,为期一周的第二届“高研班”圆满落幕。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下一条: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泰山文化与泰山文献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预备通知·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在复旦大学举行
·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开班·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即将开班
·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1)预备通知·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
·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新时代中国故事创作高级研修班开班
·2018年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第二届云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生暑期论坛公告
·中国文联第二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报名通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