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
  作者:许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0-23 | 点击数:7681
 

摘要:流行于中越边境的壮族“霜降节”是壮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节日庆典活动,同时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在边疆民族地区被广泛接受共享的典型表现。壮族“霜降节”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深刻反映了稻作文明,是壮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霜降节”为例,管窥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和困惑,梳理壮族节日与产业化的关系,探讨促进各类相关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科学融合,相互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边疆壮族集聚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用最大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边疆民族地区 壮族霜降节 生产性保护 产业化


一、前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成果丰硕,尤其是保护实践过程中提出的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使非遗项目保护的整体性得到很大促进,其目的在于让非遗文化保护及文化产品不断适应大众需求,贴近大众生活。这样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在生命力,实现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壮族霜降节流行于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是壮族人民在每年霜降期间为了庆祝晚稻成熟、期盼来年丰收的世代相承的重要节日。壮族霜降节源于壮族稻作文化,是壮族独特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在边疆民族地区被广泛接受共享的典型表现,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当地民众对壮族霜降节的热情不亚于传统节日春节,范围远及云南及越南等东盟国家。2014年,壮族霜降节列入国家级第四批非遗项目目录;2016年11月,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之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广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零的突破。

  壮族霜降节具有其独特属性,一方面是它的产生与当地稻作族群的生产规律和中国传统节气时序相关,是一种地域文化、节气文化,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是稻作文明的重要体现,同时还蕴含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印记,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壮族霜降节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有着范本式指导意义。

二、大新下雷霜降节考察概况

  壮族霜降节主要流行于广西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等县的壮族德靖土语地区,至今已有340余年历史,其中,以大新下雷镇“霜降节”最为典型。每年的农历九月霜降期间,正逢壮族地区晚稻成熟收割,壮族乡民们将新收割的稻米做成制成“煮米”、“糍那”等各种小吃,犒劳自己和家人,招待亲朋好友,也趁着农闲时拜访亲戚,看戏对歌,同时自发组织在霜降节气期间贩卖交换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具,为来年春耕做准备,形成远近闻名的“霜降圩”。

  正是由于壮族霜降节的节点性和生活化,其极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得壮族霜降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新常态的今天能得以完整保护传承,并被赋予了新时代新内涵。从最早的壮族先民在稻米成熟之后自发组织进行农产品交换,到如今的霜降边关风情文化节,从最简单朴实的圩日集会,到现在节日化产业化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壮族霜降节的典型属性和内涵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但也存在一些发展矛盾和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对壮族霜降节进行生产性保护,让民族节日文化和传统节气文化在新时代历久弥新,让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改革创新的成果,享受到实惠,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实地走访与访谈相结合展开了对大新下雷镇霜降节的考察。

  (一)大新下雷霜降节发展基础

  1.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辐射力强

  广西崇左大新县下雷镇地处中越边境,又是桂滇古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下雷还处在大新、天等、靖西、德保四县交界的边缘地带,是沟通这四县的枢纽,云南文山、广南、富宁到南宁的货车沿桂滇古道均经过下雷镇。据考证,由于下雷社区田地较少,行商逐渐代替稻作形成传统营生方式,而下雷镇又正处于周边几个交通不便、离商业中心相对较远的乡镇的核心位置上,发展商业得天独厚,对外辐射能力强。由于这些地区有着相近的语言与文化,民间传说“霜降节购买的东西耐用和吉祥”,给霜降节奠定了浓厚的商业氛围,300多年延续至今而形成的下雷“霜降圩”小有名气,自成气候,民众认同感强。如今,随着广西崇靖高速公路的开通,从各地至下雷镇路途更快捷,下雷镇作为壮族霜降节的主会场和发源地喜迎八方来客,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有利于霜降节的这一边关节庆品牌文化的传播推广。

  2.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类型多样

  壮族霜降节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它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类型。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壮族霜降节渐渐地由简单的欢庆丰收节庆活动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全民文娱的综合性大型民俗活动,影响范围广泛,参与民众具有跨地区性与跨国性特点,“霜降圩日”这一传统商贸活动也成为了中越边民及临近区域民众友好往来的平台,同时吸引区内外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下雷镇自古为广西边陲重镇,有着悠久的壮族土司文化,当地流传着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故事,霜降节中对女英雄“娅莫”的崇拜仪式,就来源于反侵略的传统及缅怀先人不忘本的朴素情怀,民族认同感强。相传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之妻岑玉音为湖润土司的女儿,曾和其夫于明代一同骑牛抗倭,因为岑玉音是骑着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称为“娅莫”。岑玉音英勇有谋,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多次率兵抵御入侵之敌,曾于霜降之日大败倭寇,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之后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群众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庙进行拜祭。现如今,每年“下雷霜降边关风情文化节”最大型的民俗活动就是娅莫像巡游及朝拜仪式。

  壮族霜降节也是文化展演的大舞台,为壮族民众农闲期间的文体娱乐、青年男女交际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传统的霜降节有舞龙舞狮、斗鸡耍猴、对歌唱土戏等活动,年轻人以山歌会友结朋,形成著名的“霜降歌圩”。发展到今天,当地政府和社区还组织篮球赛、拔河比赛、山歌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壮族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节日文化性和参与性强,历史悠久

  下雷镇壮族霜降节持续三天,分为“初降”(或称头降)、“正降”与“收降”(或称尾降)。人民吃汤圆、杀鸭宴请、烧香供祖先,以示五谷丰登,节日气氛浓厚。初降敬牛,各家各户一大早就开始杀鸡宰猪、包粽子、做糍粑等准备吃食款待来访的亲戚朋友,客商们更是早早摆摊,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琳琅满目。第二天为正降,主要是祭拜娅莫和巡游活动,游神结束后,便进入闻名的“霜降圩”。旧时生活条件欠佳,每到霜降节,壮族民众才会舍得把省下一年的钱拿出来购买新的生活生产用品,吃些好吃的,图个吉利,因此,人人尤其老少都特别盼望着霜降节的到来。正降晚上,是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时间,在广场空地搭起舞台,演上土戏(壮戏)听听戏,年轻人三三两两地对起山歌,对歌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三天的尾降,形成规模宏大的霜降歌圩。

  以年的第届下雷霜降边关风情文化节为例,有“唱支山歌给党听”山歌邀请赛,有边关风情霜降节文艺晚会,有爱国民族女英雄娅莫巡游和朝拜仪式,还举行广西体育节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同时,还有攀岩比赛、篮球、拔河、壮族斗鸡、踩高跷、打陀螺、打尺子等系列传统文体项目。

  (二)大新下雷霜降节开发现状

  近年来,大新县下雷镇在壮族霜降节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下雷镇政府把打造壮族霜降节文化品牌列为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开展壮族霜降节的资源普查工作,邀请专家开展研讨活动,专题研究壮族霜降节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工作,重在打造霜降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构建特色小镇发展新模式,每年举办“下雷霜降边关风情节”。

  除此之外,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注重壮族霜降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对壮族霜降节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专题普查,进一步搜集挖掘整理壮族霜降节相关资料,摸清壮族霜降节的历史家底;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和工作网站,以全面反映壮族霜降节的基本面貌,并制定可持续的、生产性的保护方案,推动壮族霜降节的有效传承和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研究成果编纂出版。

  在非遗动态保护方面,建立壮族霜降节传承基地,命名一批壮族霜降节传承人,建立壮族霜降节文化生态保护村;举办壮族霜降节传承骨干人才培训班,资助扶持壮族霜降节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建立具有特色的壮族霜降节传承保护体系;聘请老一代传承人为教师,在学校开设壮族霜降节课程方式,开展壮族霜降节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经济补贴等方式,提高壮族霜降节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影响,调动他们传承壮族霜降节的积极性;同时,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壮族霜降节保护意识,借助霜降节不断提升节日活动知名度。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刘正爱]在田野中遭遇“非遗”
下一条: ·[李耕 张明珍]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延展与共度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