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从招财猫传统到借势宠物消费
——非遗传承新业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14 | 点击数:14344
 

   我们身处21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因此,有人会问,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遗产”,真的有必要在今天保护、弘扬和发展它们吗?

  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传统文化是人民大众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出来的成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他们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还有很大的学术、文化、艺术、情感等价值。

  比如,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包含大量有积极意义的成分,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解释自然与人类自身仍有进步意义;传统的文学艺术创造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仍不在少数,它们在今天依然是重要的美育资源;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术、社会组织方式、民俗传统等,是形成我们的历史认同感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指明了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笔者看来,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和传承的一切文化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指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这些文化往往也是长期发挥正能量的文化。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形成并长期存在的文化,并不都是优秀文化。有些文化在创造之初或许具有进步意义,但随后逐渐演变为代表腐朽没落势力的文化,失去了进步意义;还有的文化事项,历史上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由于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更有一些文化,以今天的价值观看,从创造之初起,就是以压制人性、反人道为导向的,它们也不属于我们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

  今天,当我们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指的是中国各个民族所创造和传承的优秀文化。从范围上说,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从民族属性上说,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从阶层属性上说,包括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从传播形态上说,有书面文化和口传文化等。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的又一次升华,而且特别提到“创造性”和“创新性”这两个特性,强调“转化”和“发展”这两个归旨。

  既然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如此多方面的价值,为什么还要对它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呢?笔者认为:一则,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随时发生着或快或慢的、时显时隐的各种变化;有时候是文化的内在特质发生变化,有时候是外在表现方式发生变化,还有的时候是人们对特定文化的阐释和解读发生了变化。总之,变化是文化的恒常存在方式,一成不变的文化反倒是不存在的。二则,文化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当然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但文化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规范和引导人们按照特定文化的范式而生活。三则,文化是人们有意无意创造和传承的。人们并不总是做文化的奴隶,很多时候还会做文化的主人。人们不仅经常被动地接受特定文化,也往往会主动地改造文化。历史上众多的改革乃至革命,都是试图推翻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的努力。四则,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在许多情况下是自发完成的。一个文化事项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属性,就是一种转化。今天,人民大众作为文化的持有人和实践者,被新时代的条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积极能动地推动文化的变革和创新,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文化事业在新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只是一个号召,不止于停留在纸上、存活在人们观念中的尚不可及的远景,而是在火热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处发生的充满活力的时代大潮。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带来了无数新的契机和新的可能。例如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景观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大数据、海量存储、便捷搜索等,带来新的学术维度和新的学术生长点。各领域之间亘古未见的广泛合作和交互影响的时代已然来临。

  以笔者比较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而论,其历史轨辙、现实遭际、地方知识、美学品格、传承规律、实践方式、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都在通过迥异于传统的方式和平台,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和接受。声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等,即便没有取代传统非遗的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已经成为非遗传承和传播的新业态、新走向。能够大为便捷地接触到非遗,就为人们的学习和欣赏、继承和发展、改编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方面,转化和发展的成功事例很多。在艺术领域,可以举出改编自传统故事大获成功的影视作品;在商业转化领域,可以看到传统习俗信仰与当代生活的对接,如招财猫的传统就借势宠物消费潮流形成商业热点,如传统刺绣工艺大踏步进入高端时尚设计等,都是随处可见的事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让人们在享受舒适便捷健康的当代产品和服务时,不会失去历史连续感,不会失去文化基质的承传、文化养分的汲取,并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8年4月27日 7版:文化时空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乌丙安:把技艺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下一条: ·张勃:共建共享过七夕
   相关链接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李颖]与动画IP联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路径探索
·[鲍园园]李子柒短视频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价值·[苏长鸿]社区再造:论作为社区的大学及其非遗传承的意义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徐建峰]重视非遗传承,振兴锡剧乡韵
·非遗传承人冉艺飞:传承古技艺助力脱贫攻坚·[王学思]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动人故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