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周晴 宫清华]清代以来粤北排瑶林农景观的变迁
  作者:周晴 宫清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14 | 点击数:5138
 

摘   要:排瑶是对聚居于今广东省北部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排瑶的专称,其在清代以八排瑶为中心向涡水河、金坑河上游的森林地带迁徙。清末以前,排瑶较少有人工林的栽培,清末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始经营林业,以杉木栽培为主,并总结出一套林粮间作的生态模式,但1950年代以来的林业政策导致了排瑶聚居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破坏。排瑶的农田景观主要有旱地与梯田(水田)两种,清末以来主要是旱地的扩展,清初梯田景观并不常见。1950年代以来梯田大面积扩展,但梯田离排瑶的居住点一般都较远,且耕作技术较粗放。

关键词:排瑶;景观;森林;梯田

作者简介:周晴,广州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宫清华,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6ZDA12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东新语》中的动、植物志研究”(项目号:13CZS066)。


  八排瑶,简称为排瑶,是对聚居于今广东省北部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排瑶的专称,由其较大的村寨、即“排”有八个而得名。八排名称分别是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军寮排、火烧排、大掌排、里八洞排和马箭排。明代八排已经相当强大,不断在粤北地区向外拓展,衍生出更多聚居点,至清道光年间,已发展至八排一百四十冲,即除8个大型聚落外,另有140个小聚落。排瑶通过特定的环境行为与活动对周边景观进行良好地管理。排瑶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特色农林景观形成的过程。

  粤北排瑶独特的经济与景观特点,长期以来吸引了许多民族学、人类学者的注意。1930年代中山大学北迁期间,有大量人类学、民族学学者开始对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乡村聚落进行了调查研究。1938年,岭南大学师生数人曾到连南油岭村做调查,并就亲属制度、经济、宗教和语言等专题撰写了报告。1950年代以来,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也对粤北瑶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李默1950年代开始搜集粤北地区瑶族的经典和文献,结合其他历史文献资料对粤北瑶族历史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他认为秦汉之际粤北已有瑶族先民的活动,并在宋代以前就较大规模南迁两广,八排《瑶经》反映了秦汉统一岭南的征战。宋代开始,粤北瑶人已从事定居的农耕。中山大学人类学的研究团队,近年来仍然继续在连南排瑶聚居区进行传统民族文化与生态民俗方面的调查。在上述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2014年8月以来,笔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地区进行了调研与访谈。下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对清康熙年间以来排瑶林业、农业景观形成与变迁的历史地理过程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排瑶族群文化的特点。

一、地貌特征与迁徙过程

  排瑶聚居于粤北喀斯特地带,海拔高程一般为500-800米,岗丘起伏,由喀斯特山地、丘陵、峰林、台地、洼地等多种地貌类型组合而成。这里的水系,道光《连山绥瑶厅志》曾如是说:“连州三江者,一为连水,一为镬水,一为沿陂水。其沿陂水多伏流,导自连州土狗塘,至交盃山下,行二里许,合镬水为一江,其镬水发源连山黄帝源,北过军寮,又东过油岭两瑶排界,又北至军田迳,会众小水为一江。”镬水即流经排瑶分布区的涡水河。沿陂水为涡水河支流,流经东部喀斯特地貌区,故多伏流。曾昭璇发现粤北瑶族聚居于喀斯特地貌环境:“瑶山因由坚硬之石灰岩构成,故与四周地方之石灰岩接触,常有一明显分界存在,岩壁峭峻,高出高原或平原数百公尺不等(400-1000m),由是言之,瑶山无论自任何方面观之,皆为一雄伟山体,其外貌之峥嵘,已使汉人不敢深入山中。”据廖炯然考察,排瑶大型聚落普遍利用喀斯特地貌特征以做防卫,如油岭排将村落建立在石灰岩陡崖之后:“坐西面东,两山环合,山层级高下相承,瑶人次第居处,前峙高良石山背,层嶂耸立如屏……山溪汛通油岭者有两路:其北路三里至石关,一名大滴水,又五里至滑岭,路险隘,又三里至水东坳,又三里至米筛井,关石崎岖,瑶人往往于此设伏。又二里至羊角井,又二里至下石关,又二里至上石关,瑶每于关上坠石击伤官军。”南江排,如油岭排,借助石灰岩险要地形,经过重重石关才能到达村庄,“南江排(旧名行项排):坐西面东,奇峰矗立,瑶屋庐层叠居半山上,左密林,右深坑,前白面山,山上白色。排之东二十二里为长塘汛……由长塘汛三里至黄泥墈,路险为瑶人设伏处。又二里至八角冢,又三里至都司坪,又南行三里过石关,至李子坳,又一里过石关,路俱险隘”。军寮排地势更高,利用石灰岩巨大山体做屏障,“军寮排在马箭东南,距马箭七里,三里至平瑶岭,两侧高山深谷,中有巨石,矗立当道,石上如梯级者百二十”。

  排瑶的迁徙特点是以东部三大排为中心向周边迁徙。八大排繁衍和迁徙的过程,由于东部喀斯特峰林地貌环境限制,首先是向西部迁移,建立了西部的五大排及其他众多小排。胡耐安曾遍历当时连阳三属之各大排,发现当地瑶民大都上溯至十五代而止,即元明之际迁徙至连南地区,其中油岭排是瑶民最先到达之地,大掌岭排、三排等都自油岭排繁衍而成。排瑶聚落移民扩展的方向大致是由东三排向东、东北和西南迁徙,再由西五排向北、东北、东南及西南迁徙。据我们在油岭的访谈,油岭村是由位于东部喀斯特峰林区的山间小平地的散村,即称“卡坪”的地点不断移居山岭而形成的大型聚落。因喀斯特地区水源条件的限制,瑶民从喀斯特峰林区的定居村落向油岭大排迁徙的过程一直延续。油岭、南岗、横坑排位于东部喀斯特高原的边缘,周围没有大的河流,水源以山涧小溪为主,如南岗北面的法罗(音译,下同)溪发源于田坑,长约十七华里;在东面,七星溪发源于埂断坑,长约二十华里;东南面,佬龙溪(来龙坑)发源于人寨(茛萁溪),流经地堂洞、横埂等地,全长约二十多华里。田峒的稻田,在非雨水季节就靠以上几条溪水灌溉。山腰梯田则靠山上石缝间的小量流水灌溉,全瑶排群众饮水,亦靠这些流水。这些喀斯特地貌干旱地区难以形成大型聚居聚落。

图1 清康熙至道光八排瑶迁徙示意图

  清康熙至道光年间是排瑶小排小冲迅速发展阶段。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所修的《连山县志》列瑶排称:“大掌岭、火烧坪、里八峒、军寮、马箭,尚有散瑶如大坪岭、天塘尾、藤吊岭、八百粟、新寨、茅田、龙水尾、鱼寨冲、六碓冲、盘血山,以上散瑶俱各排分出,其在州者则有油岭、横坑、行墙三排。”当时八排之外散居聚落数量尚不多。康熙四十至四十一年间,清王朝对排瑶进行了大征剿,之后大量排瑶向外迁徙。康熙“征剿”之后,李连章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出牧连山知县,其所著《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八排外复有二十四小排,“延袤二百余”,并扩展至四十冲。至道光年间,排瑶聚落在八大排之外又扩展出一百四十冲。对此,道光《连山绥瑶厅志》记载曰:“连山之瑶以万数,五排最大,连州之瑶以万数,三排最大。其小者名为冲,在三江之东,自龙尾寨以东,南为冲四十三,西自龙水尾以西,南为冲九十三。中自犁头塘以西为冲四,皆八排之所分也。”清同治年间,小排又有所增长,据同治《连州志》记载:“瑶本盘瓠之后,即辰州五溪诸蛮,宋绍兴间有州人廖姓仕粤西,携瑶仆男妇十余人归连,遣入山谷耕种,厥后丁口蕃息,分为八大排,外三排属连州者曰油岭、行祥、横坑,内五排属连山者,曰军寮、马箭、里八峒、火烧坪、大章岭,后又分为二十四小排,近增至五十余小排,间有滋生较繁,为排较大者,然皆八排支派。”

  迁徙至各地的排瑶仍是聚族而居,至民国时期增加到170多个小村落,面积扩展到北江流域上游的森林区。民国《连山县志》曾记载当时排瑶村落与人口分布情况:“共计八大排五小排,一百三十余小冲,在连山者五大排三小排七十二小冲,人口约六万余……环连皆瑶也,宜善以东三江以西,金坑、白芒以南北,周围四百余里,崇山峻岭,绝壑深林中,土墙瓦屋,聚族而居……其族类之名分大曰排,小曰冲,排者派也,冲者种也,冲隶于排,尤言某派之种也。排之大者八,小者七,其冲一百七十三。”如图1所示,清代排瑶迁徙的特点是以八大排为中心向北江支流的涡水河、金坑河上游的森林地带迁徙,这些地区属于宜林山地。排瑶迁徙至这些地区定居,周围的山地为定居于此的排瑶公有,排内成员可自由垦殖未开垦的荒地。1950年代左右,这种山地在八排瑶区约有148万多亩,排瑶人均可占有50余亩。

  总体来说,排瑶族群迁徙是以八排为中心的扩散过程,如廖炯然总结:“至今军寮、马箭、里八峒等三排,已非昔日之昌盛,而各小排冲亦有较各大排为繁殖者,惟各大排仍为各小排冲蕃衍之所宗。”如进一步考察有清一代排瑶迁徙过程中的生计模式,不同历史阶段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排瑶对于森林经营与管理的模式在清代以来的变迁,也导致了景观的不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庆]嚼杨枝:历史上的洁齿习俗
下一条: ·[梁青]当代日本民间叙事研究的走向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郝佳琦]三国孙夫人投江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温小兴 程锐]红色故事的景观化:路径与逻辑
·[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
·[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王晓葵]从“文物保护”到“遗产化”时代·[王倩倩]边疆生态景观与乡村旅游
·[刘爱华]乡村振兴语境下民俗旅游景观化趋向审视:婺源篁岭的个案研究·[李银平]民间信仰空间变迁与传说叙事圈层构建
·[李敏丹 林敏霞]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景观叙事转化·[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程鹏]景观生产与仪式展演:社区文化营造的典型路径·[刘晓春]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