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
——以清明祭祀为例
  作者:田兆元 刘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06 | 点击数:4765
 

摘要:高校联盟进行清明节日文化祭祀,使清明节日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高校文化形成多方位互动,同时也实现了节日文化与节气文化的融合。这是对中国清明节日文化的一次整体性传承与传播,重新建构了当下清明节日文化谱系。清明节日文化的高校联盟重构实践及谱系建构,促使高校主体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性建构,并自觉、积极挖掘高校空间的文化传统,对高校整体人文环境的塑造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联盟;清明祭祀;谱系建构

作者简介:田兆元(1959—),湖北宜都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神话与传说研究。刘慧,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项目:2017年节日文化传承(30400-10202-552100/049)


  清明是中国人重要的祭祀节日。慎终追远、祭奠先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祭祀文化源远流长,祭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现代考古发掘显示,先民的祭祀活动极为频繁,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自然神、民族始祖神、先贤名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乃至家族先辈等,都曾是祭祀的对象。有学者指出,社会需要系列的神圣礼仪来强化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有国家层面的先烈祭祀和民族祖先祭祀,有微观层面的家庭先祖祭祀,还需要建立中观层面的高校与企业先贤祭祀。从弘扬传统节日开始,高校校园将提升其文化境界。以清明节为例,吃青团、扫墓园、踏青……传统民俗文化处在不断的传承之中。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但是,在现代社会,莘莘学子多求学于异地,往往不能回归故土,亲身感受清明传统习俗。因此,需要建构高校空间的清明祭祀文化,以更好地传承其文化精髓。鉴于清明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当下高校非遗保护的现状,本文提出以“高校联盟”的模式来分析清明节日文化的建构实践,并对此实践活动提出反思。

一、传统清明祭祀的内容

  建构当代清明节日文化,首先要厘清传统清明节日的内涵。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2007年,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自唐代建立国家礼仪以来清明节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通过一些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有25个民族有清明节过节传统,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核心内容。全球化语境下的节日文化,呈现出了“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纪念日、新兴民间节日、新兴地方节会以及外来节日等多种不同类型节日文化共存的局面”,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语境下,节日文化的变异与融合更加复杂。因此,针对特定的节日文化,如清明节,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建构模式,以有效的方式传承与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二、由单一走向联盟:中国高校联盟实践清明祭祀的缘起

  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高校便成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实践空间。综合十来年的高校传承非遗实践,有学者指出,“以传承实践的主体为线索,中国高校非遗传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承为核心的理论准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传承为核心的多点发展阶段;以学科为主体、社会传承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阶段。相应地,就实践形态而言,中国高校非遗传承可以分为三大类:非遗文献的知识形态、非遗组织的社团形态和非遗调查的田野形态”。

  从传承主体及传承形态来看,中国高校的非遗传承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模式,高校传承主体的自觉传承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样的传承基本上还是“非遗进高校”的模式,即将社区文化引进高校;从传承空间来看,各传承主体基本上也是立足于本地的文化传统,没有在空间上形成良性的互动,是属于单一的文化传承模式。

  于是,有学者以传统节日文化的校园传承为例,指出高校社区文化传统的建构不能是个别院校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高校社区的联盟,要将传统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火种”广泛地播向国内高校,形成“燎原”之势,这是高校社区的文化使命。因此,为了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使得广大学子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时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领和谐文明的校园风尚,华东师范大学率先举行了“缅怀学术先贤,传承民族精神”的校园民俗活动。

  自2015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大学等8所高校,发出清明节“纪念大学大师,继承传统文化”的倡议,内容如下:

  大学大师成就了大学传统,他们以博雅的学识、精深的涵养、开放的观念,承继优秀传统,成为人类不朽的精神导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师已逝,风骨犹存。上下求索,光照千秋。我们联名倡议:中国高校师生行动起来,缅怀各校已故学术先贤,学习他们的道德风尚、学术精神和理想志趣。以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一篇祭文,表达学子情怀。以激情满怀的青春,传播中国智慧,参与和引领世界文化前行!

  自此,华中师范大学开始了祭祀先烈恽代英与先贤光未然的活动,江苏大学祭祀创校先贤张之洞,山西大学祭祀创校前辈,形成校园先贤祭的呼应之势。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加入高校联盟,至此,倡议学校达到12所。中山大学祭祀孙中山先生,赣南师范大学祭祀先圣孔子与赣南革命先烈,高校联盟祭祀清明的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7年,西南大学以校园网络文化先行为主题,祭奠了该校杰出科学家与国学大师,揭开了长江流域高校清明祭祀先贤的序幕;北师大也开启了祭祀陈垣校长的旅程,于是形成了20多所院校的中国高校清明文化传承网络联盟。山西大学、山西师大、大同大学等山西地区高校的集体参与,体现出寒食清明文化发祥地的传统弘扬。上海高校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强势参与,形成了上海高校清明节文化传承新风,体现了浓厚的海派文化氛围。另有梧州学院以孔圣祭祀为校园清明传承创新联盟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与此同时,新建民俗学硕士点的南京农业大学举办了清明文化论坛,对实践活动进行了学术反思。至此,中国高校成功建构了联盟关系,以共同传承清明节日文化。

三、高校联盟传承与清明节日文化谱系建构

  高校联盟模式从参与主体至祭祀仪式内容重新建构了清明节日文化谱系,整体地呈现了当代清明节日文化形态。民俗学的谱系观念是强调民俗文化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强调互动性的一种研究思路,是一种有关联的集体行为。民俗谱系关注人类的某些共性,尤其关注民俗生活的现实联系与互动。可以说,没有互动就没有谱系,互动是谱系的重要存在形式。

  用谱系的概念来分析高校联盟的清明祭祀活动,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一是对核心内涵,即清明共同习俗与文化价值观的共性传承;二是祭祀空间的建构;三是祭祀主体的身份建构;四是对祭祀仪式的传承。

  (一)传统清明节日的传承性建构

  传统清明节日内涵丰富多样,有踏青、插柳等民俗活动,还有神圣的祭祀活动。在高校校园空间,哪些元素可以恰当地进行传承呢?华中师范大学与赣南师范大学依托高校发展与革命先烈的历史渊源,进行了神圣的先贤、先烈祭祀活动。

  2015年4月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纪念恽代英烈士诞辰120周年祭典于喷泉广场恽代英塑像前冒雨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代表宣读了活动倡议书。倡议书表示,要继承先烈重塑学识精湛和人文关怀的大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革命气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庄严肃穆的乐声中,华中师范大学国旗护卫队向恽代英烈士敬献花篮,教师代表进行了花篮上缎带整理仪式。在场全体参与人员向恽代英行鞠躬礼。另有学生代表宣读了祭文,并朗诵了恽代英烈士纪念诗歌《致校友》。

  在同一时间段,赣南师范大学的师生祭奠了先贤孔子及革命先烈。赣南师范大学的清明节活动以“祭先人,承美德,扬文化”为主题,学生们在黄清喜、穆昭阳等老师的带领下到孔子塑像前进行祭拜。整个仪式分为九个环节:司仪宣布祭拜活动开始、参祭人员按古礼步入广场、拭擦塑像尘埃、司仪宣读祭文、每人鞠躬祭拜、献花、集体瞻仰、深鞠躬、退场。师生们虔诚祭拜,以表对孔圣人的追思之情,体现了“感受圣人情怀,弘扬传统美德,传承高尚师德”的节日内涵。之后,赣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源协会、红色班级“瑞金班”、国旗护卫队、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师生代表与赣州市湖边实验小学联合组织了祭奠清扫毛泽东主席岳父贺焕文之墓的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祀先贤圣人及革命先烈是传统清明节的重要内容,当代的高校空间革命先烈祭祀在形式上相对现代化,比如,参加人员大部分衣着为深色系列的正装或便装,以鞠躬为主,有祭文和诗歌朗诵,在传承清明节日文化的同时进行了适当的建构。

  (二)校园先贤祭祀仪式的建构性传承

  华东师范大学的“清明校园先贤祭祀”活动试图从仪式上尽可能地建构中观层面的校园祭祀,以丰富校园清明文化活动为主,以创校校长———孟宪承先生为祭祀对象。

  自2014年首次举办“孟宪承先生清明祭祀”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学习了祭文写作,设计了礼仪程序、献花、行礼。在焚香奠酒礼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巧妙加入了戴柳这项清明民俗程序。清明戴柳是最为古老的礼仪,相传介子推是在柳树下为火所焚,戴柳是纪念介子推,通过这个仪式,记忆并弘扬了忠孝精神;同时,柳树生命力旺盛,戴柳即预示先贤精神永生,也是对于每个祭祀者的生命礼赞。2015年,该祭祀活动又增加了上海地区清明饮食文化———青团,并购买传统服饰———汉服,穿着汉服的学生遥祭大夏先贤,重读大夏迁校碑文,感悟前辈在抗日战争时期参与国家拯救的伟大壮举。2016年,这项仪式活动增添了燃香环节,至此,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先贤祭祀便具有了神圣性,与国家层面、家庭层面的祭祀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清明祭祀谱系。

  (三)地域性传统文化嵌入性建构

  非遗保护具有地域性特征,这也决定了“非遗进高校”的地域特征。因此,清明节日文化进入高校空间,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地域文化传承的烙印。以长江大学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荆河戏传承为例。长江大学于2009年成立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在近十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与当地文化事业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尤其是与荆州群众艺术馆下属的荆河戏剧团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机制。极具地域文化表征的荆河戏,是荆楚地区的本土戏种,有长达600余年的流传历史。基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传统,长江大学于2017年清明前后,分别举行了“长江大学荆河戏传承基地暨荆河戏剧团师生见面仪式”、“荆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竞演比赛等,同时,长江大学荆河戏传承基地的学员也参与了“戏曲进校园”巡回演出和2017年湖北省高校戏曲精品展演之荆河戏专场演出。“长江大学建立健全了荆河戏表演体系,推动了荆河戏成果理论化、科学化、影像化和数据化发展。特别是自长江大学业余荆河戏剧团成立以后,荆河戏传承和保护工作得到快速发展,荆河戏剧团的组织结构也日益科学化。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复兴传统文化的号召,在湖北省率先成立校园荆河戏传承基地,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启了全新的校园师承模式。”

  “非遗进高校”常常需要依托特殊的时间节点,才能进行更好的传播。作为传统节日文化与二十四节气兼具的特殊日子,清明节无疑是进行地域文化传承传播活动的好时机。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清明节祭祀活动中,可以增加对地域已逝文化名人的祭祀仪式。例如,长江大学清明期间的荆河戏传承活动可以增设“缅怀荆河戏传承人”环节。对地域文化名人进行纪念与缅怀,能够引导高校师生更为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背后传承人的故事。祭祀地域文化名人的匠人精神,也是对所属行业的敬意表达,比如戏曲行业、传统手工艺之剪纸行业、蛋雕行业等,如此,可以进一步丰富高校清明祭祀文化的内容。

  (四)祭祀空间的流域性建构

  传统祭祀空间具有严肃、神圣的特征,同时具有相对封闭性与独立性。而高校联盟模式下清明祭祀呈现出流域性特征,也是文化的流动性、互动性交流。每个地方都有流域,流域和流域之间是结成网络关系的,人类文明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一个的流域网,把流域和流域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整个人类文明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格局就弄清楚了。因此,流域文化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文化整体观的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从长江下游华东地区的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到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的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再至长江中上游重庆地区的西南大学,形成了空间上的互动。另有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山大学的南北呼应,整体构成了清明节日文化在空间上的网络化互动,从而能够在文化实践中进行文化的对比研究,达到清明节日文化的整体性空间谱系建构。

  除了现实空间关系的建构,西南大学还立足于互联网空间,设立了“网络中国节”。为发挥高校空间传统文化研究优势,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响应中央网信办“网络中国节”活动,西南大学于2017年开展了“中国节·西大结”系列活动,该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传统经典文化网络行为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网络的覆盖面与传播力,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方式,充分延展网络创造力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除了启动仪式、学术讲座外,该校还开通了“清明时节忆先贤,传统文化聚正气”专题网站,制作了纪念吴宓先生和侯光炯院士的微视频和H5页面微场景,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还将线下学术活动制作成网络微课,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努力打造学校传统文化品牌和新型网络文化阵地,营造风清气正、高雅纯粹的校园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大学的几位同学也应邀参与了西南大学的部分清明活动,达成了线上和线下、中部和西部相统一的互动模式,促进了高校、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新型清明祭祀空间的建构,使原本独立、神秘的祭祀空间转为公共空间,充分发挥了高校空间的公共文化传播功能,并赋予其多样的文化意义,使之具有了新的功能。

四、结语:高校联盟传承传统文化的反思

  清明节日文化的谱系建构,既包括对其内涵、仪式、空间等的建构,还包括形式谱系的建构。形式谱系是民俗的结构形式,既包括民俗的核心形式、延展形式和变异形式,也包括其语言形式、行为形式和景观形式,当下还包括媒体形式。形式谱系的建构贯穿于谱系建构的各个方面,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文化建构主体对文化形态及相关价值的认同。清明祭祀文化的谱系建构,是祭祀主体基于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所属高校社区文化等的认同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自我身份的一种建构。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学子对学校开创者的认同性祭祀;华中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江苏大学学子对创业者张之洞的认同等,这些文化认同是清明祭祀谱系得以成功建构的关键所在。高校联盟进行清明节日文化祭祀,使清明节日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高校文化形成了多方位互动,是对中国清明节日文化的一次整体性传承与传播,重新建构了当下清明节日文化。清明节日文化的高校联盟重构实践,促使高校积极挖掘自身的文化传统并自觉传承,对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刊载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6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张多]田野突发事件与田野伦理
下一条: ·[石圆圆]乡土书写的“诗性”之辩:从宫本常一的田野调查谈开去
   相关链接
·[段友文]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建构与乡村价值发现·[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
·[肖永明]清明祭祀文化散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