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文化遗产:英姿飒爽走向世界
  作者:记者 连晓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12 | 点击数:4756
 

     

      长城于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入选的6个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由多种遗存及其所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景观特征。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

     

      2017年7月8日,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1987年12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1985年刚刚加入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中国首次申报的长城等6个项目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在摸索中开展遗产申报,到在世界遗产体系中发挥重要影响,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

      向世界讲述深厚璀璨的中华文明

      我国入选的世界遗产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遗产类型多、价值内涵丰富,共有52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最古老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可上溯至70万年前,最“年轻”的鼓浪屿则是近现代文化遗产的代表。

      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在约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覆盖了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澳门的广阔疆域。其中既包括古建筑、古遗址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又有文化景观、遗产线路等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更表达了世界各文明之间的交融和成长。

      据统计,2016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境外游客近650万人次。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更成为外国政要、社会名流访华游览的首选。2014年至今,我国已在2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7项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向世界人民生动讲述了古代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活力与自信。

      提升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中国影响力

      除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外,30年来,我国不断拓展文化遗产领域内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合作,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经验和理念推向国际。我国除多次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外,还承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并在中国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和相关国际权威机构共同制定并出台了《西安宣言》《北京文件》等重要文件,对亚洲地区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我国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中牵头,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成功,成为我国首个跨国联合遗产申报项目,对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推进丝绸之路其他廊道跨国联合申遗具有示范意义。

      发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引领性作用

      30年来,我国通过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请和保护工作,提高了文物保护水平。同时,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带动了我国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体系的发展。

陕西是文物大省,陕西省文物局坚持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标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我们参照申报世界遗产时需要提供的遗产地管理规划,完成了全省1046个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编制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监测体系。”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表示。

      1987年,甘肃省境内的敦煌莫高窟和作为长城组成部分的嘉峪关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围绕确保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核心,甘肃省以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为重点,着力打造示范区样板。在敦煌研究院的带动下,我们在从文物保护技术到文化遗产数字化、遗产地检测和开放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实践。嘉峪关完成了建关以来的首次保护维修,也开启了遗产公园的建设工作,遗产整体风貌得到了有效保护。”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的引领下,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则表示,未来,敦煌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蕴藏在敦煌石窟中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大力推动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为增强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文化遗产不断深入地融入现代生活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还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遗产地发展的难题。伴随申遗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大运河1011公里申报范围内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共接待游客近3亿人次,其中,北京故宫、颐和园,云南丽江古城等年游客量均超千万。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说:“山东拥有齐长城、泰山、曲阜‘三孔’、大运河4处世界遗产,给本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了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

      北京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通过实施一系列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展示利用、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表示,当前北京正处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为做好全市的文物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护、传承、利用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重要职责。”她说。

      长城作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由多种遗存及其所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景观特征的世界遗产。如何在保护长城的同时使其融入当今人们的生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要将自然环境、景观特色、建筑细节、历史遗痕等纳入长城的展示范围,汇聚现场攀登、徒步体验、远眺观景、陈列展示、数字展示等多种手段,让人民在亲眼欣赏和亲身参与中感知悠久历史、品鉴灿烂文明、认同传统文化。”

      相关链接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保护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中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公约。1987年12月,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泰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6个中国遗产项目申报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2项,其中文化遗产36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项、自然遗产12项,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

      回顾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30年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1987年—1994年

      1987年,我国成功申报6项世界遗产,实现历史性突破。在1990年、1992年、1994年,又有共8项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中国开始发挥在世界遗产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于1991年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并于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届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副主席。

      ● 1995年—2005年

      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连续快速增长,新增了16项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遗产类型不断丰富,开始采用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系列遗产、文化景观等概念进行申报,成功申报了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庐山国家公园等世界文化遗产。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先后在我国苏州、西安举办,表明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 2006年—2012年

      21世纪以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申报名额、申报条件和保护的要求逐渐严格,促使我国在世界遗产申报策略上做出改变。通过重新审视遗产资源,精心遴选申报项目,大胆尝试新类型遗产,继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同时,针对“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颁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原则、标准和措施,推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步入成熟和理性期。

      ● 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大运河、丝绸之路等大型系列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承德避暑山庄、长城等一批保护维修工程成功实施。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建立,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果。世界文化遗产日渐惠及民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增长点。同时,我国对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展了对外援助,积极参与在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尼泊尔加德满都等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重建,向国际同行展示了文物保护领域的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1-11 第8版: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小剧种反映大时代,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下一条: ·民间游戏能否唤回当代孩子日常乐趣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