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让那熟悉的旋律在生活中响起——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歌的复兴之路
  作者:记者 韩业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11 | 点击数:3858
 

  “大了红的公鸡毛了腿的腿,吃不上些东西白跑那个腿……”“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啊嘚呀呀呔……”仅仅一代人的时间,这些国人曾经十分熟悉的民歌旋律,如今在年轻人中已经变得十分陌生。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歌,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已被遗忘至社会的角落。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歌如何传承,如何发展,如何振兴?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结业汇报演出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民歌的复兴之路”专家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办,与会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切莫将民歌“高贵化”

  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长期从事民族艺术创作传播,他们创作的说唱剧《解放》、舞剧《一把酸枣》等作品,运用了大量山西民歌元素。但近些年,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团长王京荣渐渐有了种“快把民歌的家底挖完了”的感觉。这背后反映出,民歌在当代的传承困境。

  “民歌的土壤始终在民间,有人的地方就有民歌。”尽管很多民歌濒临失传,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仍然反对将民歌作为“被拯救的对象”,“因为民歌是群众自然情感的流露,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创作出来的。”

  王京荣也担心动不动就给民歌贴上“非遗”的标签,会让民歌逐渐“高贵化”,那样离人民群众就会越来越远,更加不利于其传承和传播。

  民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烟火气。《诗经》中最早的民歌作品如《硕鼠》《采薇》《七月》等,或揭露阶级压迫,或写战争,或写农民劳作与生活,反映的社会生活面非常广阔深厚。“可惜的是,这样的传统没有很好地延续下来。因此,中国民歌要振兴,首先要了解传统民歌的内涵、优点和宝贵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拓展深化对生活反映的广度与深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恒刚说。

培养歌手的即兴创作能力

  在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结业汇报演出上,学员们用嘹亮的嗓音演唱了大量传统民歌。

  “学员们与其说在唱民歌,不如说在表演民歌,展示的仍然是歌唱技巧。民歌歌手最重要的能力是即兴创作能力,而非像复读机一样去唱大家都熟悉的歌曲。”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说,过去人们说话无法表达情感的时候就唱出来,“逮什么唱什么,这才是民歌”。

  由于“逮什么唱什么”,往往同一个调调唱出了不同的歌词,从而形成了区域民间音调。区域民间音调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经过长期积淀,反映这个区域特色的调调。项阳在广西调研时,曾遇到一位“民歌大王”,他用八个调调创作了一本民歌。“谁说民歌的歌词是固化的?民歌就是同一个调调不断延伸,不断创新,不断地向前走,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在项阳看来,培养歌手的即兴创作能力,就要深入研究挖掘民间区域音调,增强歌手在民歌音调的基础上的创作能力。比如,抗战时,陕北有一首民歌《骑白马》,歌词是“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而《东方红》就是根据这首歌的音调进行填词再创作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威也强调,民歌要注重原创,要长成参天大树,根必须深扎在传统的泥土里。

接地气,也要看天气

  谭维维的一首华阴老腔混搭摇滚一夜爆红,让人看到传统与现代并非尖锐对立,而存在融合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这些年,民歌传承一直面临着是改编融入时尚化元素,还是保持纯粹状态的争论。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安潮指出,民歌传承应该坚持多样化模式,原生态的民歌可以保留,同时也应该吸收新的时代元素。对于民歌歌手,可以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李长鸿认为,民歌要接地气,也要看天气,天气就是不同时代、不同语境。民歌传承传播,在坚守艺术品质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演绎,以符合更多新听众的需求。比如,可以在民歌中加入当下流行音乐元素,使民歌更具吸引力,有利于民歌的传播推广。

  音乐文化产业研究专家郑君胜建议,民歌的传承推广要有新思维。在呈现上,除了室内的舞台表演,还可以把舞台放到室外,比如可以把民歌的舞台放到山间、湖畔、田间。在民歌记录上,要运用综合手段,除了传统的记谱,还应更多运用影像记录手段。此外,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民歌的传承和传播可以适当引入产业手段,比如开展民歌网络直播、开发民歌衍生品等。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8-01-11(第09版)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20卷本《中华民俗文化精粹》致力打造民俗百科全书
下一条: ·小剧种反映大时代,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张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使命及其传播路径研究
·[袁瑾]一带一路上的蚕桑丝织文化交互传播机制研究·[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