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乌春雷]东蒙地区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与实践研究
  作者:乌春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1 | 点击数:2646
 

 

 
东蒙地区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与实践研究
乌春雷
(东蒙艺术馆)
 要: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文化成就来自中国大地上各个民族不断的辛勤创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少数民族的功劳。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东蒙地区的传统文化是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它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礼仪、节庆习俗、婚姻状况以及审美追求。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进了特殊的民俗内涵,受到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保留着古朴自然的风格。采取有力的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文忠祥]民和土族婚礼歌演唱模式及社会功能初探
下一条: ·[乌兰其其格]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关于民歌审美意识的地方性表述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