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朝戈金:创立中国史诗研究新范式
  作者:杨绍琛 孟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4 | 点击数:2015
 

朝戈金近照。资料图片

      他在民俗学研究的道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开创了我国史诗研究的新范式;他致力于展示我国史诗独特的魅力与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并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推向全世界。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朝戈金。

      1958年,朝戈金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巴·布林贝赫是著名蒙古族诗人、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内蒙古乃至全国文学界都颇有影响。父亲研究蒙古文学时营造出的学术氛围,给朝戈金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1978年,朝戈金考取了内蒙古大学。在读本科与研究生期间,他学习了汉语言文学。

      在我国已经被发现的史诗中,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最为著名,并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史诗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标志。有了史诗,这个民族就会在文化上形成很强的文化认同感。”朝戈金说。

      尽管我国拥有数量丰富的史诗资源,但由于对史诗研究与保护起步较晚,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史诗研究一度走上了并不适合口传史诗的研究方向:用研究书面文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口头传承的史诗。在我国史诗研究削足适履地进行了十几年之后,史诗研究最终进入了瓶颈期。

      朝戈金认为,史诗虽然是文学,但仅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还很不够,“特别是现代活态传承的史诗,它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很复杂的。”朝戈金说。

      1995年,朝戈金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系统学习口头程式理论。在哈佛,他得以近距离聆听国际民俗学界大家的声音。国外对史诗研究之深入、理念之新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意识到,用口头文学的“他山之石”来解决我国史诗研究的转向问题,他们这一代学者责无旁贷。

      从美国回来之后,朝戈金又师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在钟敬文门下读书期间,除了聆听钟敬文先生的真经传授,他还有幸接触到季羡林、启功、张岱年等学界泰斗,他们深深地影响了朝戈金。

      结合田野调查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朝戈金提出了口头史诗诗学的新理念和新范式。这与当时民间文学研究的主流理念范式大不相同。

      2000年,40岁的朝戈金完成了学术研究上的一大突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结合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将口头程式理论中国化,使其不再是一个水土不服的外来理论,由此开创了中国史诗研究的新体例,打破了我国史诗研究长期以来在方向、理论上的局限。

      这些年来,朝戈金走过许多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他一方面直接感受到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惊异于传统文化的消失速度之快。“我身心俱痛,于是成为较早在中国提倡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文化的学者之一,并将这个理念付诸行动,启动了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的搜集和抢救工作。”朝戈金说,这与他的游学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不是受到美国哈佛大学“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理念影响,我国的档案库建设不太可能在20年前就提上工作日程,并启动实施。

      在朝戈金和团队的努力下,史诗文化逐渐回到国人的视野中,并找回了它独特的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资料室内,藏有大量史诗资料,包括音像文档和抄本刻本等。藏族史诗《格萨尔》和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民间文化是汪洋大海,它随时会给你惊喜。”朝戈金说。

      由于工作职责所在,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方面,朝戈金进行过深入的理论思考,也有很多研究成果。作为《民族文学研究》的主编,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分卷”副主编,他对少数民族文学总体面貌的认识,部分体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分卷”的词条增删和改写中。

      这些年来,除了在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领域的著述和译事,朝戈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评估和制定工作模型方面也付出颇多。作为中方专家,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遗项目评审做了不少工作,牵头组织了我国部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

      “这些工作对于提升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工作与我的个人著述比起来,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朝戈金说。

      如今,朝戈金除了担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外,还兼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等职。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向学界和社会传递着中国学者的思考,力图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7年10月13日 第11版: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专题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传统节日文化
下一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
·[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朝戈金]哭虎彬·[冯文开]史诗研究中国学派构建的现状、理据及路径
·朝戈金、高丙中当选美国民俗学会“荣誉国际会士”·[冯文开]史诗研究七十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
·非遗应该如何被保护和创新?朝戈金等5位大咖这样说·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进一步做好非遗工作
·[朝戈金]口头诗学·[冯文开 廖明君]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
·以学术自觉推进中国史诗研究·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