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把握住戏曲的根与魂——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主题研讨会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张欣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6 | 点击数:175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化部艺术司委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组织举办“2017艺术热点系列主题研讨活动”,聚焦“十三五”时期的艺术创作方向,密切关注各艺术门类创作的热点现象、思潮,引领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发挥艺术评论对艺术创作的引领作用,为艺术创作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推动艺术创作健康发展。

      近日,“2017艺术热点系列主题研讨活动”的首期研讨活动——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就戏曲类现实题材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其今后的创作方向、传承发扬把脉开方。

      致力打造现实题材戏曲精品

      近几年来,现实题材戏曲作品数量越来越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建立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良性机制成为当下戏曲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要坚持“打造艺术品”的高标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推动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不仅是中央倡导,也是时代使然,因为它关乎着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它对当代生活的作用力问题,关乎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等都需要打造现实题材戏曲的精品。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康式昭认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将作品按照艺术规律打造成精致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满足于制作成应付差事的地方宣传品;第二描写英模人物要生活化、接地气,不神化、不拔高,不能脱离生活的逻辑,要符合人物的真实性;第三要淡化争奖情结,树立保留意识——要将艺术作品保留在舞台上、保留在观众心中、保留在戏剧发展的历史中。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教授周育德从如何打造舞台艺术品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要从现实出发、从生活出发,遵循艺术规律,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与众不同的戏曲性元素,提炼出艺术的美。最关键的是要把人物写活,对人物要有深刻的理解,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把人物形象树立起来,征服观众,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动,在这种享受和感动当中,产生思想的共鸣。

      现实题材戏曲创作面临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认为,当前的现实题材戏曲创作需要再继续努力,不应满足于这个戏已经演出或者已经得到什么奖项荣誉了,但是一些创作者囿于功夫不够、修养不够等问题,修改提高还面临一些困难。因此,从评论的角度,对现实题材戏曲创作要有适当的宽容,从创作者的角度,要进一步完成现代戏曲审美的转换,在创作过程中勇于不断创新,打造艺术精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指出了当下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几个局限性,首先是针对“现”“实”两个字的局限,立足于“现”,往往拘泥于琐碎化的表现,而忽视了艺术化的表现,立足于“实”,往往会趋于个案化的表现,而忽视具象化的表现。其次是出现题材偏窄化的倾向,忽略了在大主题之下的多元性的表达。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年鉴》戏曲卷主编柯凡认为,目前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舞台艺术表现上,首先,对传统艺术程式、艺术技巧的运用不是很充分;其次,跟国家院团相比,基层的编、导、演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地域发展也不平衡;再次,一些基层院团在多媒体、声光电等方面,存在运用不合理的现象;最后,有些戏还比较粗糙,缺乏打磨。

      现实题材戏曲创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仲呈祥认为,第一,传承和创新不能偏废一方;第二,要遵从艺术规律,比如行当的齐全、核心唱段的设置、戏剧冲突的安排、传统程式的现代化转换等;第三,现实题材的戏曲创作要防止对数量的盲目追求,要强调质量;第四,作家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第五,要在戏曲化程度上下功夫,特别是现实题材的戏曲,不能最终呈现为话剧或是别的什么艺术样式;第六,刻画人物要聚焦于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彻底摒弃长期以来制约我们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好走极端的单向思维,要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完美统一起来。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赵伟明谈到现实题材戏曲作品创作的原则时说,现实题材戏曲创作首先要坚守社会主义文艺阵地,其次是要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是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是要高扬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把握这些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要牢记:第一,历史地把握现实题材,就是要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题材;第二,现实地把握现实题材,就是要避免公式化、简单化;第三,审美地把握现实题材,就是要观照中国戏曲寓教于乐的特点;第四,能动地把握现实题材,就是要求创作者打开胸襟和视域,挖掘更多的文化题材。

      王馗认为,现代题材的戏曲创作第一要写人,要倡导每一个院团根据自己熟悉的独特生态,写这个生态里的人;第二要写情,要写作家熟悉的情;第三要立足于戏曲音乐表演的本体,这种本体就是艺术化;第四在进行主旋律创作时,要遵循艺术规律,发挥流派的特色,增加现代戏艺术的魅力;第五,不仅要立足于现代,更要立足于以后,既要传承中国戏曲优秀传统的延续创作,还要在舞台的呈现和思想的立意上观照将来的观众。

      柯凡认为,大多数的现实题材作品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内容也很丰富,题材与现实贴合得很紧密,非常接地气,反映了很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因此她认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首先要牢固掌握传统,把戏曲的根和魂留住;其次在思想上要有现代感,思考的逻辑要符合现代的审美习惯;再次应该刻画人物的情感、人性,要深刻挖掘出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报》 2017-09-06,第3版:理论评论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强调加强人文交流
下一条: ·戏曲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关链接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中国戏曲志·澳门卷》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闭幕 近19万观众感受“沉浸式”戏曲艺术魅力
·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杭州拱墅首届大运河戏曲节:让老传统成为新潮流
·[吕珍珍]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宋俊华]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
·[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 博物馆型保护的戏曲样式如何变为动态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