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作者:中国民俗学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17 | 点击数:7035
 

 

柯 杨
(1935-2017)


兰州大学文学院并转柯杨先生家属:

  惊悉兰州大学著名学者,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学会原副会长柯杨教授不幸于2017年5月16日逝世,噩耗传来,风云变色,我会上下不胜悲痛。

  柯杨先生是蜚声国际的著名民俗学者、民间文艺学家,德高望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中国民俗学界备受尊崇。先生的离去,是中国民俗学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界的重大损失。

  威虎离去了,影形依然健步在林间;雄鹰飞去了,翅响依然振荡在天边。柯杨先生的学问和人品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柯杨先生千古!

  望柯先生家属节哀。

  中国民俗学会

  2017年5月17日


本网刊布的柯杨教授文选与关联文章:点击文章标题可查看全文

·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
·讣告:柯杨先生千古
·沉痛悼念陇上学人柯杨先生
·柯杨:学术档案
·柯杨:现在的人不但不会生活 尤其不会生存
·柯杨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工作60年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环保与时俱进 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
·[柯杨]西和乞巧歌探微
·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再度呼吁:别把“七夕”过成“情人节”
·[柯杨]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著作——简评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
·[柯杨]心灵的对歌乃生存的必需
·[柯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法律责任
·[柯杨]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修改稿)
·[柯杨]花儿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柯杨]源远流长的甘肃民俗文化
·[柯杨]陇东民间艺术:在传统与现代间行进
 ·柯杨:守望民俗50年
·[柯杨]关于深化民俗学田野作业的两点思考
 ·莲花山“花儿会”:朝山者的诗与歌
·[柯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三个难点及对策(提要)
·[柯杨]论伏羲神话传说的文化史意义
·[柯杨]飞鸿远去 浩气长存
·[柯杨]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夫真欲住仇池!”
·[柯杨]自觉──钟敬文先生人格魅力之本
·[柯杨]发现自己 发扬自己
·[柯杨]认识陇东乡土社会的一本好书
·[柯杨] 中国的山魈和巴西的林神
·[柯杨]敦煌遗书中有关伏羲神话的记载与甘肃民间活态神话之比较
·[柯杨]民俗主义对“花儿”研究的启迪
·[柯杨]民俗学应用研究漫议
·[柯杨]老子学说与环境伦理
·[柯杨] 研究宜求新 开发应求变
·[柯杨]文化背景·方言与其它
·[柯杨]“香道”小议
·[柯杨]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
·[柯杨]解读现代人心 满足精神需求
·[柯杨]简论古代文化遗址的开发及相关问题
·[柯杨]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
·[柯杨]永靖民间傩文化来源浅说
·[柯杨]简论春节的内涵与价值
·[柯杨]剪纸艺术的创新之路
·[柯杨]民间文化产业化的三点思考
·[柯杨]传统民族节日与国际文化交流
·中国人的“年味”在传承中不断变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邓启耀:梦得寂寞 ——怀念李亦园先生
下一条: ·社会各界沉痛送别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
   相关链接
·“西北花儿与高原民俗文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西北“非遗”花儿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姜学龙]西北民歌“花儿”英译的模式、策略与方法
·[韦仁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西北“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王知三]关陇花儿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思考
·[李言统]传统的现代性适应·[英]史若兰 杨晓丽编译:《花儿:丝绸之路上的民间歌谣》(英文版)
·[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戚晓萍]论民歌“花儿”在松鸣岩区域的活态传承
·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戚晓萍]苏平“花儿”音像制品年谱及其“花儿”社会影响管窥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
·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包孝祖]花儿起源于吐谷浑《阿于(wu)歌》考
·[赵宗福]学理性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实践——《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序·《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