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李汐]我们需要仪式感么
  作者:李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29 | 点击数:4447
 

  那些生活中的仪式感

  转眼高中毕业14年,这几天有两三个好事的同学,给大家在微信里建起了群。于是十多年未联系的我们,吵吵嚷嚷着要开个同学会。更有甚者提出要给大家制作统一的T恤,上面写着母校的名称和当年每个人在班上的绰号,并照一个集体照,聚会当天甚至还设有签到台,真是堪比婚宴还隆重。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当小王子第一次遇到狐狸时,狐狸告诉小王子,相识是需要一定的仪式的,这很重要。是的,在这个张扬的时代,相识和重逢都需要潮水般的仪式感。

  一、何为仪式感?

  在薛艺兵的《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中,写到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仪式既不是物质范畴的事物,也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而是付诸于实践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

  文中举例说,当原始狩猎部落的一群人杀死一只野山羊,将整只羊放在燃烧的火堆上烧熟后分食时,我们只会认为这种行为是他们为果腹而进行的一次日常活动,不会把它当作是一个仪式。然而,当有一天这群人同样杀死一只山羊,用羊血洒地。将羊尸焚烧。于此同时还跪拜天地,口中念念有词。显然,他们这次并不是为果腹而进行的日常行为,而是超出日常行为方式的一次不寻常的活动,这就是仪式。加拿大仪式学家格兰姆斯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了仪式行为的起源,认为仪式的根源来自生物的和自然的现象。他所说的“仪式化”,是指某种类型化的、重复的姿势和姿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动物所共有的、具有表现性的行为方式。格兰姆斯以鸭子攻击敌人时表出的一系列典型动作为例,说明了“仪式化”的起源是动物因条件反射而自然流露出来的某种固定姿势或姿态。当人类将自己的某种姿势或姿态赋予意义,将它变成交流的手段或表演的形式而使其功能性的实用价值退居次要地位时,这种姿势或姿态就已经被“仪式化”了。格兰姆斯所谓的“仪式化”,实际上是指具有仪式意味的人体动作,这类动作的起因是人类心理和生理反应的自然流露。具有仪式意味的这种“仪式化”动作,不同于具有实效功能的劳动、攻击或防御动作,也不同于具有实用价值的日常生活动作,而是超越实效和实用目的的非常态行为,动作的目的在于表达某种情感或表现某种意义。

  于是,薛艺兵在文章中推导出这样一个初步的结论:即仪式行为是不同于生活常态行为的一种超常态行为。也就是说,和日常生活中正常状态的行为相比,仪式行为无论从行为频率到行为目的都具有超越常态的特征。就行为频率(发生的次数)而言,日常生活行为每天都在发生,而仪式行为只是偶然或定期举行;就行为目的而言,前者是为了基本生理需求(如衣、食、住、行)而进行的实用性行为,后者并非具有生活实用价值,而是表达某种精神价值(如信仰、社交)的行为。

  格兰姆斯在其《仪式研究的起点》一书中,根据仪式的实际用途,将仪式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仪式化(Ritualization)、 礼仪(Decorum) 、典礼(Ceremony) 、巫术(Magic) 、礼拜(Liturgy)和 庆典(Celebration)。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把仪式看作是人类宗教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宗教就是由信仰(思想方面)和仪式(行为方面)两个范畴组成的。他说,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整个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领域,一个领域包括所有神圣的(sacred)事物,另一个领域包括所有凡俗的(profane)事物。作为宗教构成因素的仪式,属于神圣事物,如果仪式不具有一定程度的神圣性,它就不可能存在。他还认为:“无论是谁,只要他真正参与了宗教生活,就会很清楚膜拜给他带来的欢乐、内心的和平、安宁和热烈等等印象,对信仰者来说,这些印象便是他的信仰的经验证明。膜拜并非只是把信仰向外转达出来的符号系统;而是能够把信仰周期性地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手段的集合。不管膜拜在于身体力行,还是在于精神活动,它总是行之有效的。”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分析和描述了澳洲中部地区的部落族群在宗教典礼集会中的情态和心态表现。他说,澳洲社会的生活是在两个不同的周期中交替过渡的:一个是人们为了获得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不得不分散进行的打猎和捕鱼的日常生活;另一个是族群集中举行宗教仪式的集体生活。这两种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前一个阶段中,经济生活占据优势,它一般是非常乏味的。为了谋食而进行的采集或渔猎并不是能够唤起活跃激情的工作。社会的分散状态使社会生活单调、萎靡而且沉闷。但是只要集体欢腾一开始,一切就都改变了。任何有点重要的事件都可以促使他们完全出离自身。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也列举了印尼巴厘人在仪式中神灵附体时生理、心理的超常状态,他说:“巴厘人陷入极度的游离恍惚状态,并做出各种惊人的举动——拧断活鸡的脑袋、用匕首捅自己、疯狂地四处摔自己、说粗话、表演非凡的平衡技术、模仿性交动作、吃粪便等等一比我们多数人人睡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神灵附体是各种仪式的关键部分。在有些仪式上,会有五六十个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在五分钟到几小时之后苏醒过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意识,尽管记忆缺失,却相信自己已经有了一个人所能有的最奇特的让人深深满足的体验。”

  引发人们的行为偏离通常生活状态的, 不仅仅是狂热的宗教激情和宗教仪典,其它非宗教的、相对斡静的仪式,同样会引发仪式参与者的生理和心理超越通常生活状态。

  德国出生的人类学家人阿劳德·凡·盖尼普将所有仪式概括为:“个人生命转折仪式”(包括出生、成年、结婚、死亡)和“历年再现仪式”(例如生日、新年节日),并将这些仪式统称为“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英国著名仪式学家爱德蒙·利奇评价说,盖尼普的命题在实践方面比涂尔干(划分神圣与凡俗)更加有用。关于“过渡仪式”,盖尼普提出了仪式过程的三个阶段论,即:隔离阶段、阈限或转换阶段、重整阶段。

  人类学英国曼城学派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进一步对仪式三阶段中的中间阶段(即所谓的“liminal”)作了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在其名著《仪式的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特纳集中讨论了过渡仪式。过渡仪式通常指与个人生命周期有关的、在人生几个重要转折点上举行的仪式,如出生礼、成年礼、结婚礼、丧葬礼等。因此也叫“生命周期仪式”。而特纳认为,过渡仪式不仅可以在受文化规定的人生转折点上举行。也可以用于部落出征、年度性的节庆、政治职位的获得、秘密社团的加入等社会性活动上。在仪式过程中表现出社会正常关系的彻底颠倒(如穷人扮演富人、富人扮演穷人,王公暂失权势,民众作威作福等等)。然而,仪式一旦结束,人们的社会关系又回到日常结构中。相比之下,在隐秘性的阈限阶段中,阈限人无贵贱之别,直到阈限期结束后,地位和身份才重新发生变化,使男孩变为成年汉子,使普通人成为酋长等。在特纳的眼中,仪式活动之外的社会生活基本上是封闭和无人性的,而人性只能在仪式中才得以发现。可以说,特纳所说的“阈限”,相当于涂尔干所说的“神圣”(sacred)。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涂尔干强调宗教仪式的神圣性特征,用“神圣”与“凡俗”这对概念来区分仪式与日常生活;特纳强调世俗仪式的反结构特征,用“阈限”这一概念将仪式过程与日常生活加以区别。

  以上都是学者们对仪式所作的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提出的理论。而就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流行的仪式感来说,应该就是指这些仪式化的动作完成后,其所作用于行为主体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吧。

  二、生活中的仪式感

  仪式感从古自今,在中国社会都不乏其存在。而对于女性来说,旧社会的仪式感比较注重形式的复杂庞大,其最重要的莫过于婚嫁时的各种仪式。从穿鞋到跨火盆,再选择象征性的枣生桂子,一步步都小心谨慎,生怕出了闪失而误了终身。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就一直认为是自己在花轿上落了鞋子,因而没能得幸福的婚姻。却全然不知,自己的丈夫是因为抵制包办婚姻,而拒绝接纳她。因此,那时的仪式感在当事人心中是产生了一种祈福式的心理暗示。

  而如今,纵观周围身边人,大家在朋友圈里晒出的让人羡慕标榜的仪式感,并没有复杂的程序化过程和隆重的仪式场景,需要的就是一点聊以自慰的感觉,大到参加了一些活动仪式,小到或许就是遇上了一场美食,晒出来的仪式感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敏感。

  朋友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每当开学就抱怨工作压力大,教师工作的各种辛苦,对工作不满的小情绪在朋友圈中频频被吐槽。然而一到寒暑假,她就会迫不及待地换上各种艳丽的服饰,一会儿文艺清新的沙滩漫步,一会上演狂野的吉普女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美图调色后,在朋友圈晒出旅行模特的感觉。一时间,仿佛换了一个职业和人生一般,这种和日常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照片,突然就有了一种文艺和让人艳羡的仪式感,让别人看了点赞,而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仿佛又回到了安静与心满意足。完全没有了之前工作中的喧嚣,杂乱,无序,甚至沉沦。村上春树说,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这种小确幸就能产生一种让人心潮澎湃的仪式感。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慢慢地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宛若变成盛宴。这诗意的仪式感,仿佛告诉人们,在接下来的一天,你做什么都已不再重要,这样的开端已经让苍白的生活光华熠熠。于是现代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匆忙而凌乱的脚步,呐喊出了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各种莫名须有的狂欢节被商家创造出来,闺蜜节、造物节、光棍节、情人节......只要消费者需要的节日,我们都能给。而大家也乐此不疲的享受着其中的小确幸,感受着其中仪式般的乐趣。

  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礼仪”社会,上到皇帝祭天,下到个人的成人礼,仪式不仅有着极为严谨的结构,还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庄重的戏曲、歌舞、神话艺术。如今,仪式已经走下了那神圣的祭台,落入了凡俗的网络世界。在这世界中,仪式感唾手可得。

  同学会如期举行,怀旧的场合布置,青春统一的印字白体恤,大家觥筹交错中,追忆那些年。第二天,朋友圈上纷纷晒出完美的照片,大家不谋而合的称赞昨天办得很成功,仪式感十足。好吧,那些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是否就是缺少了生活的仪式感?

  参考资料: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

  文章来源:“社会学吧”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26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赵柒斤]古人的“吃伏”与“晒伏”
下一条: ·[刘倩]中国传统艺术也需要策展人吗?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