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郝苏民]30年坚守,为学科建设“爬坡”
  作者:郝苏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08 | 点击数:4843
 


  

  在一度贫瘠、落后,而文化蕴藏却丰富多彩的中国大西北,我们,一个不完全凭旨趣却有共识的追梦共同体,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东风,先后自愿聚集在时代机遇的起跑线上,有高人开启,沿袭蜘蛛结网、风雨不息和接力坚守的方式和精神范式,我们在与时间赛跑:30年来,有人屈于志趣欣然加盟或另选追逐空间;也有新人接棒,以高学历低调式、甘坐冷板凳磨砺修炼为追求,终成进行式队伍的领头中坚。一茬茬,换了的是一个个面孔,保留下的是与时俱进路上共梦者的薪火传递。于是,矢志不移者便同舟共济以智为尊,崇尚为人治学不以职务分上下,从而和谐、互助、共容。视此为漫漫人生历程的一种相依共进。

  这个学术取向的组合是文化多元,长梦相濡享五彩缤纷;成员必含老中青,但以青年为核心,不以“老大”管束,而用学术民主统领。团队是大爱的集体,目标是人人:鼓励各有专长绝活,团队荣誉须共同尊重,长幼互爱唯求真理,排斥门户,但怀乡情,视野含天下,实干为追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是学科建设的轴心,要不断开拓,凭个人出精品,目的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学派的特色理性早日显世,你我他须奋进。因为:成员拿手的“武艺”,团队不衰的长盛,才能实现共同节日的狂欢永生……

  为响应各民族当家做主、一律平等的政策,适应民族工作需要,培养民族干部、专业人才成为一切的首要,民族高校的创办应运而生。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前身)就是在当时背景下成立的第一所民族院校。“文革”前26年的办学是强调族群性,也突出了区域性。无疑,以中国民族学、社会学学派理论培养的学生为主体的高教体系,应视为入轨的运转。否则,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足可用原有大学,无必要创建新校。当时习仲勋、彭德怀等党政军负责领导到校给师生作报告时,往往要讲到,有人问西北民族学院是什么样性质的学校呀?我们说,西北民院就是:西北的——民族的——学院!这里强调的是“民族”!1984年,西北民族大学(原西北民族学院)创办建校史上首个“西北民族研究所”。成立“西北民族研究所”,其意义让我们领悟到:民族型高校(非民族地区高校)的所谓“特色”,主要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建设上的体现。

  民族学院类型高校群的产生,确系教育史上最崭新灿烂的一页。“崭新”所指是出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国内族群文化的历史性认同和科学解读,以及从科学视角上全新完整揭示和建构社会各层次和国家高层次的文化—社会关系;推进各民族及其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在教育学科上填补旧中国高校整体体系上的“空白”。但其他高校中的理工科教育(自然科学)体系,就本体功能着眼,既对世界各国、地区,也应对我国民族学院“特色”而言,都无二致,因为有必要建立所谓 “民族化学”、“民族数学”之类,以区别民院与普通高校的不可替代性吗?

  然而,西北民族学院从成立伊始的1950年,直至1984年前,却未曾自然地有过科学意义上成体系的民族学理论研究和文化意义上的特色专业建制与教学队伍组建,充其量,是作为政治学延伸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课程,学科建设上这种“空缺”,责任并不都来自学院本身与奉命办学者个人,它与当时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所遭境遇一致不无关系。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贯彻执行,的确对民族学者是一个极大鼓舞,而1984年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的创办,也应是本院学人学术心愿的首次圆梦!然而须知,这已是学校成立近25年之后的事了。

  “文革”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性,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曲折性。希冀创建社会学、民族学的敢想者们也出现了认识分歧,历史转折关头老校如何“新生”?民族学院型高校不可替代性特点究竟何在?实践的实证该急速补缺、扩建哪些必有的学科?哪些专业由普通高校去办会更有条件?……这些本为办学内行领导和热爱民族教育的教职员工所关心、关注的事项,因权益作祟等原因而纠缠不前;其时“年年五月换领导”的不得已,也让“行家”们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

  后来事实证明,有了“民族研究所”,不等于就能健康地开展 “民族”、“研究”(不同道难以同行)!经过彷徨、几经“阵痛”,终于在1998年10月,借全国教育界连续改革热潮启动和校方领导的支持,西北民族研究所的“自觉者”们,不得不另起炉灶,重开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学科建设。

  这个人类学、民俗学名称出现,为西北民族大学办学近半个世纪后填补了不应阙如的专业旷日持久的学科空白;也在西北民族学院首出系所合一的教学实体,把科研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不久,在费孝通教授力荐下,我们又与北京大学合作,在西北重镇举办第六届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研班。

  1990年,我们曾首获民间文艺学(含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次年即招生。再加上人类学、社会学教学点的逐步开拓,打通了三门学科的交叉;确定了重视田野作业、打好基础建设的发展思路(聘请当年有“魁阁”经历的西北唯一前辈学人谷苞为“田野”主讲);对来自各专业本科的新生入学,必经“始业课”的专业启蒙,作为学前“补课”;同时,强调母语优长、汉文共用的同时,学好外语;导师尊重研究生旨趣和特长定其专业研究方向。实践的延续果然局面顿开。至2014年6月,共招收了10多个民族的研究生157名,已获得学位者150人。毕业者中近三分之二成为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考博生源,他们分散于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作博士后。至今,其中有的已成长为名校硕、博士生导师。从2004年开始,又开始招收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学博士生,至2014年已有23人获博士学位。这一集中现象是西北民族大学创办以来其他院系、专业未曾有过的。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人、训练队伍的同时,积累了百万字以专业要求采集到的田野民俗志资料。

  这个系(所)乘全国形势好转带来的时运,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直至“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我们把民俗学的整体学科建设、发展路子,跨相近学科优势,既交叉渗透互促发展,又各自保持相对学科独立的轨迹,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学养丰厚、“多元一体”的学术视野提供空间,以适应转型期人才市场多样需求。我们的《西北民族研究》成为CSSCI刊物,获得学界广泛认同,也成为这三个学科硕博生和专业教师们喜爱的一块绿色平台;正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之机,努力办成“文化走出去的”学术品牌。

  2014年11月2日,欣逢费先生104年华诞,我们专业历届的部分同窗、导师、曾帮助过我们的各校先生友好们,顺着晚年费孝通先生推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思路,研讨涉及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建设践行的里程。我们在西北兰州的大聚会,又在学校领导关照下,成为一次十分宝贵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纪念并得以顺利举行!此时,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大家在时代的潮流中,由担当之心卖力干了共同想做的正经事;我们曾愉快地团结奋进在一起,我们珍惜这一切,流金岁月的结合,长歌当哭成就了我们心灵深处难舍的学术友谊和永远难忘的标示。我们感谢时代!感谢前辈们!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10月24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语言文学研究是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脉
下一条: ·董晓萍:用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民众
   相关链接
·[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郝苏民教学人生与学科建设访谈记·[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郝苏民]中华文明凝聚力与传播力·[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
·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
·郝苏民:我的学术深深扎根在西北大地·《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
·[郝苏民]“一带一路”视野里的回望与自我担当的心声·社会各界沉痛送别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
·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讣告:柯杨先生千古
·沉痛悼念陇上学人柯杨先生·柯杨:现在的人不但不会生活 尤其不会生存
·沉痛悼念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刘志文先生·[毕雪飞 岩本通弥]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教授访谈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