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文祥]东乡族研究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作者:陈文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1 | 点击数:6359
 

 

内容提要:自清代以来,国内学者对东乡族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深度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资料,国外学者对东乡族的研究同样热度不减,一些研究成果频频出现。针对东乡族研究现状,我们总结提炼了当前研究的几个特点,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对东乡族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乡族;研究现状;特点;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7)04-0146-04

东乡族,世代居住于我国河州东乡地区,其宗教同于回族,语言接近于蒙古语,文化上自具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以世代居住的“东乡”作为民族名称,建立了东乡族的地方自治机构。以此为契机,学术界对东乡族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客观分析国内外东乡族研究的现状及其特点,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粗浅看法。
 
一、国内东乡族研究概述
 
对东乡族进行学术性研究,虽然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但在此前的历史文献中,我们还是零星见到有关东乡和东乡族的记载。下面,我们按照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进行简要概述。
1.清朝时期。在学术界,虽然学者们多认为东乡族是在元末明初形成的,但在清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基本上没有明确的有关东乡和东乡族的文字记载。直到清代,有关文献始有记载,但比较零散。目前有据可查的文献资料有《东华录》、《清实录》、《清史稿》、王全臣《河州志》、《河州采访事迹》(又称《河州续志》)、《钦定兰州纪略》、《和政县志》、《甘肃全省新通志》、《劳薪录》、《甘宁青史略》(成书于清,刊印于民国)等。这些史料记述的大部分是有关东乡族反清活动和清政府镇压的内容,但也反映了东乡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状况。主要特点有:第一,数量少。由于东乡族在历史上一直属于“回回”这个大概念而没有被独立地划分出来,因此有关资料多混同在回族史料中,比较明确的关于东乡族的资料很少,有的仅仅是一两句话。第二,分布散。据考证,有关东乡族的文献记载多散落在各个文献中,不仔细搜集很容易被忽略。如,《和政县志》有关东乡和东乡族的记载仅有十余条,且分别散落在四卷本中。第三,内容集中。有关东乡族的史料,主要是他们参与回民起义和清政府残酷镇压的内容。如《清实录》,记载的全是关于清军在东乡地区的军事活动或清政府要求镇压东乡族的内容。第四,重复性强。有时同一文献会出现多处重复。如《钦定兰州纪略》有关东乡族的20余处记载中,仅与“但如唐家川、洪济桥等处从逆回民,则剿洗不可不尽,断勿少存姑息,以致养痈遗患”,表达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就有6处。第五,客观性差。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有关东乡族的记载多是以一种仇视或诬蔑的态度撰写的,还有一些记载明显是错讹,因而客观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需要我们在运用史料时加以考辨。
2.民国时期。该时期的文献资料多是学者通过游历或考察的形式形成的。通过游历或考察,对生活在河州东乡地区的这个“异质性”群体有了一定的认识。比较有名的作品有马鹤天的《赴藏日记》,载《新亚细亚》1936年第12卷第2期;李安宅的《论回教非即回族》,载《新西北月刊》1939年第2卷第1期;白云的《西北回教问题》,载《西北论坛》1940年第8卷第23期;吴景敖的《清代河湟诸役纪要》,载《新中华》1943年(复刊)第1卷第5期等。他们主要论述了东乡族的来源,普遍认为东乡族源于蒙古人,同时涉及到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此外,民国时期撰修的《续修导河县志》,也有关于东乡族的文字记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朴]羌族边缘区人口的演变及构成特点
下一条: ·[吴帆 吴毅]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
   相关链接
·[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严曼华]民间故事复合母题的复合特点及其限度·[叶大兵]温州拦街福的历史、特点与当代复兴
·[崔开欣]晋南地区丧葬的研究·[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撒拉族民间叙事文学的母题及口承性特点探微·[岗措]藏族传统节日的地域性特点
·[王洁]“海门山歌”研究现状及展望·[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模式初探
·[余鼎君]江苏常熟民间小庙的祭祀活动及其特点·[黄任远]赫哲族伊玛堪音乐特点浅析
·[宫云龙 徐晓伟]郭洞文昌帝君信仰田野调查报告·[戴欣佚]江户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书籍贸易特点研究
·[陶德臣]两宋时期的饮茶风俗·[徐彬 孙黎丽]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