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邢莉和她远去的游牧民族
  作者:袁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9 | 点击数:3417
 


  虽然生长于北京,但身为蒙古族人的邢莉,自幼便因着家族渊源,而接受着蒙古文化的教育。而在成为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后,她更是将蒙古文化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

  最新出版的《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是邢莉最与众不同的一次写作尝试。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她,将民俗放在了整体的历史进程的背景下去探讨,并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和草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中国经营报》:这本书为何要选择从明朝开始的节点?从明朝到当代这一段时期,对于游牧民族及其文化,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邢莉:这个节点其实就是游牧民族的一个转折点——从鼎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在成吉思汗时代,游牧文化随着政权的扩张而达到了顶峰。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图片里展现,几十头马车拉着一个巨大的蒙古包——我们称之为蒙古包的宫殿——在游牧。直到元朝,游牧文化还可以说是独立的、未被冲击的文化体系。而那个时代,我们也称之为“大游牧时代”。而在明朝替代了元朝以后,各种原因导致了游牧文化开始被农耕文化所冲击,蒙古族也分支出两个方向,其一是坚持游牧的支脉,我们称之为长袍蒙古;而转向农耕的支脉,就被称为短袍蒙古。

  所以,可以说,明代开始是蒙古族的巨大转折点,而我这部书主要的脉络就是从其“变迁”谈起。当然,大规模的变迁是从清代中期开始的,这个时候,有很多的自然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政治原因。

  《中国经营报》:你是最早提出草原文明的人,而此次所书写的游牧文化是否就等同于草原文明呢?

  邢莉:应该说,游牧文化是草原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草原文明并没有作为独立的体系与中原文明并列,顶多被认为是半文明,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往对文明的认知是人本位的,所以人类过得是否富裕安稳便成了重要的衡量指标。在那种标准看来,游牧民族是落后的、原始的。而如今的文明评判标准,着重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那么草原文明,尤其是游牧的生活方式,对自然及生态的保护作用就立刻显现出来。游牧民族不会去破坏土地和生态,他们哪怕辛苦自己,也要遵循草原的生态规律。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问妈妈:我们可不可以不游牧?妈妈回答,不可以,因为我们的游动保证了草原母亲的呼吸。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体现在思维模式上。比如在汉语里,草是一种贫贱的东西,这是由于农耕过程中,草是需要被拔除的。所以汉语里的草菅人命、草民等,都是贬义的。而在蒙古文化里,多是歌颂草的,视草原为母亲。这进而发展出不同的价值观。这些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也对如今如何保护草原的探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位海拉尔的老牧民告诉我,蒙古族哪怕成吉思汗也是不留坟墓和墓碑的,是因为蒙古族认为,不能在草原上留下任何伤痕。蒙古族人的价值观,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自然为本的。

  《中国经营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游牧民族也都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而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会不会也导致草原文明及游牧文化的消失?

  邢莉:如果定义草原文化,我认为就是依托于草原的生活方式,草原作为基本并必须的生产资料的地位没有改变的话,草原文化就依然存在。但是就游牧文化来说,的确有这种可能,而当下就处在这种文化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我的书里展现的是蒙汉融合的一个过程,因为游牧的地区并不是说一下子被占领的,而是逐渐的,通过移民而导致的缓慢的过程。当然,我的书中也提到了几个关键时期,包括清朝的旗县分治,以及建国后的分草场,都是使游牧文化逐渐衰落,及向农耕文明转移的标志之一。

  分草场其实就是通过一种行政命令,使游牧的生活方式固定下来了。但是草场固定了,反而不够用了,随着放牧数量的加大,固定面积的草场总是不够使的,而且又没有时间进行自我修复。早先去调查的时候,碰到一户已经很富裕的牧民,他家有很珍贵的白马和白骆驼。他说他正要出去,要跑到很远的边境去放牧,因为居住的地方分的草场根本不够用。所以,研究游牧文化,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会对当下我们该如何进行草原的保护和畜牧业的发展,起到指导意义。

  这其中不仅仅包括生态环境的治理,也包括游牧民族的人员安置等问题。硬性把他们搬到可以定居的地方,他们是否可以适应,未来干什么,都是需要注意的。

  (本书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4年08月09日 02:0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下一条: ·不放过田野记忆中的任何一个原始符号
   相关链接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
·[詹娜]喀左蒙古族民间叙事群体生成的动力解析·[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中国蒙古民俗研究百年历程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李泽鑫]初访喀左——蒙古族特色民居
·[包海青]论近现代蒙古族叙事民歌发展原因和动力·[叶舒宪]文化传播: 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
·[乌丙安]近代蒙古族著名作家尹湛纳希·[江帆]蒙古族民间故事长河的“双子”灯塔
·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王宪昭]论蒙古族神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
·[赵秀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音巴雅尔考证·[乌兰其其格]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关于民歌审美意识的地方性表述
·[乌春雷]东蒙地区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与实践研究·内蒙古蒙古族非遗数据库一期工程通过验收
·[色音]蒙古族萨满文化:变容与保护 ·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田野║ 从民俗生活实践走近地方文化: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文化考察记·《蒙古族文学资料汇编》出版座谈会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