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内核机理与理论对话
  作者:熊凤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4 | 点击数:6536
 


摘要:乡土性的内核——村民同“土”与“乡”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决定了乡土性的外延在不断地经历流变,由“静止型的原生态”正走向动态型的流变过程。村民同土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从直接收益走向间接收益,再走向彻底脱离,村民同乡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单向的从经济层面脱离走向行政层面脱离,再走向社会层面脱离,村民同土、乡关系变化的复杂性,决定了乡土性的流变不是“传统—现代”的直线单向式,而是不断地经历消解与重构的复杂辩证过程。

关键词:乡土性;消解;重构


  费孝通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①。葛兰言认为,“乡土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中国的文明脱胎于上古乡土的社会关系中,从它的性别关系和原始仪式中提炼出了最早的关系和礼仪”②。可以看出,研究中国社会不能不关注于“乡土性”,乡土性的研究是中国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一、文献综述

  现有对乡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费孝通教授的经典论述及其后续发展,二是“传统—现代”的分析视角。

  (一)费孝通教授对乡土社会的经典研究与后续发展

  费孝通教授在名著《乡土中国》中,对传统乡土社会有过经典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概念,代表性的有差序格局、血缘和地缘、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等,围绕着这些乡土性的核心内容,还有不少学者的后续研究。

  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这种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社会关系是按着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建构的。”③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历深刻变迁,“差序格局”正在变得多元化、理性化。利益因素的突显丰富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利益原则全面渗入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血缘、感情一起构成了差序格局的三个维度,并且其比重日益增大④。姻缘关系和拟似血亲关系扩展了“差序格局”的边界⑤。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原有乡土社会中存在的差序格局出现了理性化的趋势⑥。

  血缘和地缘:“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⑦血缘与地缘是乡土社会联系的最重要纽带,但在农村社会转型中,“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亲属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亲族性社会关系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会呈现出弱化的趋势”⑧。

  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客观上要求法治。“法治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程度”⑩,需要“送法下乡”。

  长老统治:“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11)农村社会经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维系老人权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逐渐瓦解,老人的权威地位从动摇走向消失(12)。

  (二)“传统—现代”的分析视角

  在传统—现代的二元框架中,具体到乡土性的研究上,把乡土性认为是传统性,把城市性认为是现代性。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村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农民来到城市务工,逐渐获得现代性。周晓虹通过对北京“浙江村”的研究证实,城市生活体验使农民的乡土主义、保守主义、平均主义、封闭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传统小农意识大大减弱,农民的人格和现代心理的现代性在快速生长。他认为“城市及城市文明应该能够赋予一个人在其间生活的最起码的现代特质”(13)。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研究表明,工业化对传统文化变革和现代文化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那些转移到工厂去的人们比那些仍留在乡村的耕田的人更加现代……工厂本身是一个有效的现代性学校……工厂所提供的组织经验一贯地促使人们发生改变,使他们在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面有资格成为更加现代的人”(14)。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强调了人口流动在获得现代性上的重要作用,郭正林、周大鸣通过对华南一个以外出务工为主的自然村落的剖析,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民获得现代性有巨大作用。他们指出:“对于不发达的村落社会,农民体验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现代性程度,基本的途径和动力就是外出务工。”(15)蔡志海认为,在流动过程中,农民工已经开始向现代转变,包括发展能力的培养、商品经济意识的萌发、社会网络的重构、制度文化与行为规范的习得(16)。对冲破原先地缘限制的农民工来说,在城市从事的不同职业不但使他们更多地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培育了冒险精神、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及强化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城市不同职业的体验,“培养了他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得以在他乡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培养了他们敏锐地观察、捕捉外部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谋生技能;扩大了他们的人生视野”(17)。这实际上是农民工竞争能力的增强以及现代性的增长,易于他们对传统观念的背弃。

  从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乡土性的外延及其变迁,而对乡土性的内涵——村民同“土”与“乡”的关系——论述极少。实际上,乡土性的外延及其变迁是由乡土性的内涵决定的,深入地探讨村民同“土”与“乡”的关系,有助于对乡土性更加深刻、完整地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12月31日 10:4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吴相洲]学科视野下的乐府学
下一条: ·[罗红光]常人民族志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
·[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以清朝杨炳《习武序》为个案
·[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孙宇梦 沈昕]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情民谊重构路径探索
·[宋赫]“乖讹-消解”理论视域下的相声包袱构造·[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李小玲]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与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张多]抖音里的神话:移动短视频对中国神话传统的重构
·[唐穆君]乡村文化的变迁及价值重构研究·[刘桃 包先康]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
·[梁玉婉]消失与重构:儿童的仪式再生功能·[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