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白若思]回忆恩师李福清先生
  作者:[俄]白若思 (Rostislav Berezkin)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03 | 点击数:8119
 


资料图片


  李福清先生的研究方向很多,所取得的成果巨大;但对我们俄罗斯人来说,他最大的贡献是推广中国文化,提高俄罗斯汉学在世界汉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李福清先生(1932.9.7-2012.10.3)去世了。消息传来,我扼腕叹息!尽管知道他病重,但传来这样的噩耗还是觉得突然,令人难以接受。

  李福清先生是俄罗斯优秀的汉学家,我与他本人相识于2004年,之前读过他的一些书,对我的学术研究与整个生活影响很大。说起读他的书,这要追溯到1991年春天,当时我在圣彼得堡与外婆逛涅瓦河大街书店,看到了李福清先生编著的一本书——《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拿来翻看,甚是喜欢,于是请外婆把书买下。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刚上学不久。这部书是一本画册,当年由他与中国学者王树村先生联名出版,有俄、中两种版本,我当时看的是俄文版。画册里有许多中国近现代的年画,风格各异,既有粗犷的,也有优雅的。而且画面颜色大都很鲜艳、生动,引起了我的兴趣。由此,也知道了李福清先生这个人。至于我对中国年画的兴趣,这要追溯到我的生长环境。我生长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那里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比如陶瓷、漆器、景泰蓝、青铜器、绘画等。圣彼得堡在十月革命之前是俄罗斯的首都,沙皇贵族与一些学者收藏的艺术品都存放在博物馆并对外展览。因为这些艺术品中包含许多来自中国的藏品,由此,我开始对中国文化有些了解。年画也是博物馆的收藏之一,而李福清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这些中国的民间艺术。

  画册里收的年画,其中还有不少画的是西洋人,我对这些画印象深刻:当时我喜欢画中国的风景与中国人,根据自己见过的旧时艺术品来画自己心中所想象的中国;而年画中的洋人恰恰是当时中国人心目中西洋人的样子。那时,我对李福清先生其人所知不多,但我通过他的著作稍稍了解了中国的通俗文化与艺术,获益匪浅。

  不久,我又读了李福清先生的其他著作,包括他编译的《中国各民族的童话》、《东干民间故事传说集》等,这些书使我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高中时我已决定要考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学汉语和中国文学,因此,十六岁时看了《三国演义》的俄文译本。当时我已知道李老师是举世闻名的汉学家,而他在研究《三国演义》及相关的文化领域贡献极大,于是我也看了他有关《三国演义》的著作。

  大学本科期间,我开始阅读一些中国的通俗文学作品,那时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李福清老师。李老师是我的同乡,也是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人,但是他1955年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毕业后,就到莫斯科的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所工作了:当时莫斯科汉学专家紧缺,所以请他去那里。李福清先生在高尔基世界文学所工作了五十多年,升为亚非文学部门的负责人。虽然他住在莫斯科,但经常去圣彼得堡查资料或者开会。

  见李福清老师之前,我猜想他应该是一位很严肃的学者,第一次见面时才发现他很热情,很幽默,并且喜欢指点年轻人。当时谈起学术中有关中国通俗文学研究的一些课题,他对我选的研究方向表示有兴趣,支持我在该领域的研究,后来我又多次去莫斯科请他给予进一步帮助指导,以至于再后来他和我一起做课题并分享很多研究资料。期间,他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事,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

  李福清先生的人生经历极其丰富。先生于1950年进入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学习中文,当时苏中两国还没有签订交流协定,学校没有中国老师,也没有汉语口语这门课,学习中文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书,李先生说他当时主要读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在那时,著名俄罗斯汉学家、列宁格勒大学教授阿列克谢耶夫(又名阿理克,1881-1951)去世了,但是他的学术方法对李福清先生的学术生涯影响深刻。当时苏联的学生还没有机会来中国留学,但李福清老师决心要学纯正的汉语口语,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暑假期间去苏联的中亚地区,向那里的回族(俄罗斯称为“东干族”)居民学习语言。当地东干族居民是清朝时期移民到俄罗斯的,他们说的语言不是普通话,而是甘肃方言和陕西方言,因此李福清老师学说他们的甘肃话,虽然不是北京话,但毕竟是汉语口语,所以对他后来普通话口语的学习帮助很大。当时,李福清老师在一个叫“米粮方”(据说,原名为“米粮川”) 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人居住的集体农庄打工。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了各种各样有关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民歌,并将之记录、整理,以便研究这些传说、故事和歌谣。受这件事影响,他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有关中国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继承了他前辈老师阿列克谢耶夫的研究传统。之后他多次赴中亚,继续学习那里人所说的语言,收集相关研究资料。通过这些努力,他成为东干族文学与文化的专家,同时得到东干族人的信赖。例如,1977年,李福清先生与两位东干学者合作,选编了《东干民间故事传说集》,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在书中他为每一篇故事传说写了详细的附言,对其中的故事与相关的文学作品(小说、戏曲)作了比较研究。记得当时他给我讲了不少当地东干族居民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包括孟姜女、韩信传说、男学生与女学生(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那些传说故事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中一部分只在民间流行。有些田野调查的相关资料至今也还没有出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出版日报》 2012年11月22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平凡]贾芝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拓展
下一条: ·[倪锺之]寻访木鱼书:李福清的曲艺版本研究
   相关链接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讲座预告】白若思:海外中国宝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北大,2019年9月22日周日14:00)
·段宝林著作《中国民间文学》在俄罗斯出版·[杜国英]俄罗斯神话学派的神话理论及现代性思考
·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王文超]科学史与民俗文化:艾伯华早期汉学研究述略(1927-1937)
·[王霄冰]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研究的构想与思路·[郝苏民]中华文明凝聚力与传播力
·《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张万民]《诗经》早期书写与口头传播·[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俄罗斯]李福清:《神话与民间文学——李福清汉学论集》·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院士论文集《神话与民间文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玉冰]为神像“开光”·通讯:华俄后裔的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逝世·杜德桥与汉学结缘的多彩人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