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曹峰]“法与习俗”视野下的睡虎地秦简研究
——工藤元男与他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
  作者:曹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09 | 点击数:7780
 

  【摘 要】目前为止的睡虎地秦简研究,多将法律文书与占卜文书分开研究,割裂了其间的必然关联,工藤元男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从“法和习俗”两重视角,运用法制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睡虎地秦简作出了完整的、客观的考察。此书指出,秦对南郡坚持实施秦法,但同时也不得不重视那些在基层社会中已经扎根的‘活的法律,(习俗)。《日书》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秦法是如何渗透到楚基层社会中去的;由于受到习俗的抗拒,秦法的实施被迫经历了怎样的屈折历程。

  【关键词】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日书;法制史;社会史

  【作者简介】曹峰,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084)


  在先秦史和出土文献学界,日本早稻田大学工藤元男教授是非常知名的学者。多年来他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培养了大批学生,和中国学者保持着非常密切的交往。和绝大部分研究中国学的学者一样,对第一手材料的亲自整理、精细研读是日本学者的风格。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听过他在研究生院开设的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研读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师生们专心致志的程度、讨论问题的严密、收集材料之广泛、研读进展之缓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门课是从1997年开设的,而译注的全部出版问世是2007年[1],前后跨度在十年以上。他们似乎并不急着出成果,而一旦刊出,则大多经得起推敲。工藤教授第一部作品也是译注,那是他和另外两位学者共同完成的《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这本书前后花了八年。在整理《战国纵横家书》的同时,受律令制研究会之托,他专门负责解读睡虎地秦简中《日书》部分。这项研究同样坚持了许多年,虽然译注最终没有结集成书,但其成果连续刊登在了早稻田大学的杂志《史滴》等刊物上。从刊登于《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的译注看,工藤教授指导下的早稻田大学简帛研究会在《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之后,研读的重点是尹湾汉简,这是工藤团队最近结束的又一个持久战[2]。在我的印象中,工藤教授对中国新出土文献的了解非常及时,非常敏感,研究成果也非常多,但并不等于他们会因为资料增多,需要加快速度而放弃质量。他们将译注一篇篇认真地做下去,但决不粗制滥造,而且译注只是研究的第一步,这之后便是各种论文。但这些论文所使用的译文往往是他们自己做的,成果建立在对材料的充分把握之上。

  当然,工藤教授也不是一位仅仅埋首于文献的人,作为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的所长,他与中国大陆多所研究机构有频繁的交往,曾与四川大学、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进行过宝墩遗址、芒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前,他曾多次深入到汶川等地山区,从事羌族的民俗调查,试图从中找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信仰的线索。近年来,他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合作从事楚简与秦简的研究,以一个外国学者的身份,在中国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负责“楚简中的宗教与方术”等课题,共同整理出版了《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一书[3]。最近,工藤教授率领其团队,又参与了“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以“日本秦简研究现状”为名,按“总论”、“律令的编纂、继承”、“司法、刑法”、“官制”、“地方行政制度与文书行政”、“家庭制度”、“算賦、徭役、兵役”、“田制、农业”、“牧畜、禁苑”、“商业”、“工商业、货币”、“爵制、身份制度”、“对外关系”、“地理”、“学术、思想”、“日书”的分类,发表于《简帛》第六辑上[4],显示出工藤团队综合把握以及深度研究的坚强实力,得到了中国大陆学者的高度评价。

  在介绍工藤教授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5](以下引述本书文字,只在文中注出页码)前,笔者之所以花大量笔墨描述工藤教授的研究历程,其实正是为了突出此书的学术特色,那即是他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文献整理、大量的田野调查以及综合而系统的研究基础之上。他的研究历程造就了此书最为显著的两个视角,那就是法制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眼光。

  睡虎地秦简出土已经快40年了,由于其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学者们为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在中国大陆、台湾及国际汉学界产生了不可计数的研究成果。此书出版于1998年,作为反映工藤先生的代表作,出版之后,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今天把它翻译出来,可以让历史学界、出土文献学界更系统、更完整地了解工藤先生的学术观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中日之间的学术交流。那么,在睡虎地秦简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的今天,在与睡虎地秦简相关资料大量出土的今天,我们阅读此书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它能够提供我们哪些参考价值和特殊眼光?作为一名曾亲身接受他教诲的学生,作为反复阅读此书,努力领会作者意图的译者,我想我的了解可能会更深刻一些。

  睡虎地秦简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类资料,二是占卜类资料——《日书》。虽然国内外研究睡虎地秦简的学者为数不少,但能够把睡虎地秦简的两大内容作整合研究者其实并不多,也就是说,学者们往往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工藤先生早年的兴趣在法制史,当老一辈著名学者、主持律令制研究会的池田温教授点名由他来整理、解读《日书》时,他有过抵触情绪,因为当时《日书》方面的出土资料远远没有今天这么丰富,而可供参考的文献及前人成果又太少,所以难度极高。然而,工藤先生没有退缩,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投身其中。大约一年时间后,他开始理解《日书》的世界,这之后便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了。在解读《日书》的过程中,他也没有放弃自己以往的兴趣,那就是对法制史的研究。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书籍正是这两种兴趣的集合。此书包括序章和终章在内,共12章,其内容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考察丁秦国内史、都官等官职制度,考察了伴随秦国疆域扩大形成的国际次序等问题;后半部分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结构分析,探讨了《日书》这种民间术数的占法原理,以及由《日书》反映出来的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秦国在占领地区的统治特征。序章、第十章、终章的讨论则兼有两方面的性质。

  所以,如果我们用概括的语言去描述睡虎地秦简的重点,那就是“法和习俗”,墓主生前就是以这样两种视角去观察他所统辖的地域的;而我们今人也只有用同样的视角去考察,才是完整的、客观的、准确的。这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其实很难。因为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把法律和习俗、宗教的问题分开处理,因而在不自觉中,我们肢解了古人原本有机的、完整的思维。然而工藤先生独特的学术道路,某种程度上却迫使他走上正确复原古人眼光的道路,成就了他今天的学术成果。在“写在中文版出版之际”中,作者提到了研究对象从秦律转换到《日书》之际,其思路是如何成形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所考虑的问题是,能否建构起一个可以同时讨论秦律和《日书》的共通的’场‘。过去对睡虎地秦简的使用方法,过分集中于秦律等法制资料,研究《日书》者仅限于古文字学或思想史方面的人。然而,既然是同样出土于11号秦墓中的简牍资料,那么彼此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关系,应该存在着可以通观睡虎地秦简全局的视角。我在此采用的是Annales(年鉴)学派的社会史研究法。就是说,在秦占领统治下的南郡这块区域,统治者秦和被占领者楚是如何对峙的?秦法是如何渗透到楚的基层社会中去的?或者说,由于受到习俗的抗拒,秦法被迫经历了怎样的屈折历程?我设定了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通过’法和习俗‘的视角来展开讨论。我进而试图对生存于基层社会的人的心性作出分析,对他们日常的精神世界作出可视化的尝试。这样的尝试是否成功,还有待于读者的判断,但至少还没有人依据这样的方法论、从这样的视角去分析睡虎地秦简,我想,这就是本书对学界作出的一点贡献。”(第2—3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12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万建中]客家山歌需要有人作专门的研究
下一条: ·[王永波]哪吒形象历数朝而定型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
·[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陈爱国]蚕桑习俗中的“蚕花”考释:基于蚕虫“生命力”的视角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洪娟]中古敦煌祈赛习俗观见敦煌与西域之文化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