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小型集市、传统街市更有人情味
  作者:莎朗·佐京 李纯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9-09 | 点击数:7958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莎朗·佐京  图/莫非

  ◆莎朗·佐京是纽约文化与建筑的书写者,她的研究领域涉及消费社会与文化、美国与法国的经济新秩序和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日前,佐京教授在复旦大学访问之际,就她著作中的概念如象征经济、她的新书与简·雅各布斯著作间的关系、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本报记者 李纯一

  作为城市的使用者,我们知道城市并非本该如此、并非一日造就。但是,除此之外,很有可能现有的城市景观已经宠坏了我们的眼睛乃至感受--标准化的麦当劳成为熟悉感与安全感的来源,周末里人人都去一站式封闭购物中心“赶集”,公共建筑具有唤起或压抑某些感觉的隐喻。类似于这样的城市故事,不仅在纽约,也在上海发生。

  但是,佐京认为,相比上海以政府决策为主导的模式,纽约的城市规划必须公私合作,所涉及的问题要复杂得多--“要搞清楚怎样建造基础设施来帮助开发商,如何帮助开放商获得土地等等”,并且,“要以舒适原则来平衡权力和奢侈非常困难,纽约市的城市规划相当薄弱,对政治家来说,很难达到这种平衡。”不过,纽约在立法建造“廉租房”这一点上“不同于其他美国城市”,佐京说,“纽约没有毁坏市里的公共房屋,而是尝试修复这些公屋或社会住房。现在仍有大量居民住在这些租金低廉的房子里--而芝加哥、亚特兰大等地已经把它们都拆了。”

  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低收入人群聚居的大街区,其居住环境往往十分糟糕,公共设备也不甚理想。不过,佐京展示了曼哈顿、布鲁克林一些商业区新出现的混合出租办法--“开发商将廉租房与面向市场出租的公寓整合在了一起。目前我们还不能肯定它能否一直这样良好运转下去。比如说开发商建了一幢房子,里面有600套公寓,它自愿提供比方说160套作为廉租房给低收入家庭;当然并非所有开发商都愿意这样做。作为回报,市政府会同意开发商建更高的楼,造更多公寓。”

  还有一种模式也可以防止某些街区的衰落或者被放弃--“纽约市还在建设新的公共房屋,有很大一片街区,而且还有不少高价房靠近公屋。这在二三十年前不常见,如今却是值得研究的案例--这些靠近公屋的房产,价格并没有受到影响。此外,我要强调的是,美国政府正在制定政策来开发住房,推进城市规划,将低收入者从市中心迁往别处,使他们不集中在一个街区。”

  莎朗·佐京(Sharon Zuki n)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为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她是纽约文化与建筑的书写者,此外,她的研究领域涉及消费社会与文化、美国与法国的经济新秩序和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她因《权力地景》一书获得赖特·米尔斯(C.Wri ght Mi l l s)社会学研究奖,并且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学会社区与城市社会学的罗伯特和海伦·林德(Robert and Hel en Lynd)成就奖。佐京著有《裸城:真实都市空间的死与生》(2010),《购买点:购物如何改变了美国文化》(2004),《城市文化》(1995),《权力地景:从底特律到迪斯尼世界》(1991),《阁楼生活:都市变革中的文化与资本》(1982,1989),《马克思与铁托之外》(1975)。她还与迈克·索尔金(Michael Sorki n)合编文集《世贸中心之后》(2002),与保罗·迪马乔(PaulDi Maggi o)合编《资本的结构》(1990),还编有《产业政策:美国与法国的商业与政治》(1985)。去年年末,佐京教授在复旦大学访问之际,就她著作中提及的概念如象征经济、她的新书与简·雅各布斯著作间的关系、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文汇报:您的《城市文化》(Cultures of Cities)一书,是研究文化与城市关系的代表作。您在书中所定义的“文化”是复数,其内涵究竟是什么?

  佐京:在这里我想要表达的是,城市中的文化始终是复数形式的,不会只有一种文化、单个群体的文化或是由国家强加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城市是巨大且多样的,这是其最基本的定义。文化就是讨论城市多样性的一种方式--不仅是人口的多样,还有活动、语言、风格和兴趣的多样。因此,在美国的城市里,文化有三种含义。

  一是最基本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喝水、酒、茶还是咖啡,穿怎样的衣服等等。二是指文化群体,也就是你祖上是来自欧洲还是美国,有时候甚至是宗教意义上的--这是一个混合的类别,界线并不明晰。我们称之为族群(ethnicity)或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不过这两个词有一些分别。族群是政府或其他人在看待你和你的群体时用的词;族群认同则是你自己由自己的来源所选择定义的。

  所以,当你来到一个人口相当多样的国家或城市的时候,你可能会在相对狭隘的国家、地区认同之外,为自己创造一种新的族群认同。比方说,有位来自安徽的移民,他来到纽约,但没人知道安徽在哪儿,于是他会说,我是中国人,不过最后他会说,我是亚洲人。从1960年代起,美国的人们发展出一种谈论族群的不同方式,即强调每个人都是美国人,因此人们不再会说我来自安徽、我来自中国、我是亚洲人,而会说,我是亚裔美国人。这就变成一种认同--族群文化在你迁移到大城市以后会变得不同。

  文化的第三种含义,是作为一个产业的文化,这可以包括创意产业,以及新闻、美术、雕塑、写作、戏剧、音乐等等,在大城市里,都会有一个金融中心和媒体中心,创意产业工作者有许多市场。这个产业可以是只有一个人的油画工作室,也可以是广告社或者报业集团。

  一些高附加值物品的生产回归到大城市

  文汇报:大城市也是您所说的发展“象征经济”的地方?在《城市文化》里,您提到把文化视作“生产基本商品的一种方式”,通过符号创造活动来开展文化产业。

  佐京:确实,我很强调族群和文化产业领域真正的多方面发展,或者在城市里拥有金融中心和媒体中心,因为这是人们发展象征经济的地方--人们在市场里创造、交换符号。在上海或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各种文化认同都获得多重市场的发展。然而,在族群意义上的文化也即作为传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与创造性意义上的文化之间,必须努力做到平衡--就像人们在权力间寻求平衡一样,我们一方面追求奢华,另一方面也要求舒适。因为,在现在的城市里,每个人都风风火火、急着要卖东西,即便他们正在售卖的是一种文化--这样的城市对于想要追求良好生活方式的人们来说可并不舒适。我想,上海的市长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上海是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但是现在多少有点迷失,许多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作为族群特征的文化、作为传统的文化,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里已经消失了,人们所拥有的空间和时间都非常少,没法发展不同种类的文化。现代化通常都会导致单质化。

  文汇报:象征经济依赖于符号,那么除文化产业之外,人们是否也在逐步脱离物质生产--而这一般来说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佐京:多年前我在法国和美国研究产业变迁的问题。那时候我不相信经济可以脱离制造工厂而存在。但是正如全球化让我们看到的,生产、制造的场所已经变得不同,许多制造工厂都迁离出了城市。比方上海就不再有那么多制造工厂,现在搬到中国其他地区,甚至搬到越南。我们看到物质生产制造在地理上的变迁,而与此同时,一些高附加值物品的生产则回归到大城市。

  在纽约布鲁克林,一个增长的产业就是食品生产,但不是那种生产成千上万升牛奶的大工业,而是非常专门、有特色的食品生产,可能是一个人拥有一家小小的烘焙店,售卖时下流行的纸杯蛋糕。如果你看到这里有家纸杯蛋糕店,你就知道这地方是属于中产阶层的。因为纸杯蛋糕除了小孩子都喜欢以外,是一种有点精英化的小点心。手工制作的冰淇淋也是一个例子。

  像这样的食品生产店家,上个世纪时都搬离出纽约城了,甚至还有许多食品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但是现在,城市里开始出现想要自制食品的人,甚至还有关于都市农业的讨论--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里,人们可以在花园里自己种蔬菜。甚至还有建筑师和规划师在想像,是不是能建个人工生态塔,里面有土壤、有水,然后就能实现本地的食品生产。总之,现在一个普遍的趋势是,作为初级物质资料生产之一的食品生产,已经回归了城市。

  纽约从未有过重工业经济--曾有过一些汽车制造厂,1960年代之前纺织业和印刷业在纽约地位较高,就像上海曾经也是纺织业重镇一样。但是因为地价昂贵,也因为工业逐步自动化,到1970年代的时候,这两大产业的规模就越来越小。

  那么,大城市是不是有一天会脱离物质生产呢?我认为现在生产的空间已经大大扩张了,人们都一定会认可这种地理上的变化。飞机、汽车、轮船还是要有人生产,但并不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会走这个模式了--如果有许多人在先进技术生产领域工作的话。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2-04-1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陶立璠:民俗学意义上的摄影价值及其判定
下一条: ·如何解读音乐人类学
   相关链接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
·[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
·[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重庆:端午街市热闹开街· [郁喆隽]“佛系”是对“单通道社会”的暧昧抵抗
·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顾忠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世界图像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