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柏岳]为“滩簧”立传
——关于《滩簧考论》
  作者:柏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9-01 | 点击数:4846
 



《滩簧考论》,朱恒夫 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

 

  在学界,滩簧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3至11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清末以来,滩簧发展为戏曲,如沪剧、苏剧、甬剧,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滩簧兴起于清代中叶,是一种由说唱曲艺嬗变为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形态。它源起于吴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弹词、说因果、唱春、宣卷、昆剧以及其它花部剧种的影响,在它成为剧种之后,又自觉地向京剧、话剧、电影艺术学习。尽管它有多种名称──对白南词、南词、滩头、花鼓戏、串客、鹦歌戏等等,但“滩簧”的称谓是最普遍的。

  上个世纪初至60年代,它拥有许多观众,尤其是社会底层的百姓;曾孕育了锡剧、苏剧、沪剧、杭剧、姚剧与甬剧等,为戏曲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的从民歌到说唱曲艺再嬗变为戏曲的表演艺术,在诸多戏曲剧种中,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对于戏曲的发生、发展的研究极具学术价值,它在其历史上的成功经验亦能为今日振兴戏曲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出于这样的认识,朱恒夫教授于2003年申请了国家哲社艺术类科研项目──《长江三角洲滩簧的调查与研究》,与江浙沪的同仁一道,对滩簧的过去进行深入的调查,对滩簧的剧本、表演、舞美、音乐、演员、剧场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对滩簧的未来发展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专著《滩簧考论》,得到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赞扬。

  《滩簧考论》通过滩簧裔氏剧种的成长之路的探讨,揭示了戏曲若要保持生命力,必须和城市化的社会趋势同步的发展规律。

  清末民初,乡村经济凋敝,农民纷纷破产,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外逐食。而对长江三角洲的人们来说,上海是他们首选的地方,因为上海在国内外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却得到了畸形的发展,工商业与城市服务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江浙一带失去土地的农民,借助于刚刚修建的铁路为他们提供的交通便利条件,纷纷涌入上海。常锡籍的人多了,便自然地就有了常锡滩簧的市场。同样的原因,苏滩、湖滩、姚滩、甬滩以及肇始并活动于上海周边农村的本滩也随即在上海市区登场。在都市商业化的引导下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各地滩簧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尤其是上海本地的滩簧,它与剧院联手打造大型的剧目,在现代舞台上演出;它学习电影、话剧与京剧的管理体制,突破了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之间搭班的模式,建立新型的剧团,采用编剧制。在此基础上,它用独特的表现形式──“西装旗袍戏”,摹写上海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反映人们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于是,它成了最早进入“剧种戏”阶段的戏曲表演艺术。

  全书由作者从田野调查或舞台观摩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深入分析,归纳出滩簧在不同的阶段的剧目特色与声腔发展的道路。滩簧在其小唱阶段的曲目,多表现青年男女的恋情、思情与欢情;描述生活百态,并劝讽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对弱小者予以深深的同情;而其结构简洁,易听易懂,其内容含有大量的“赋子”.对子戏时期的剧目,具有滑稽性、知识性与表演上的民间性的特点。同场戏时期的剧目,都赋予了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并具有了教育的功能,题材也扩展至社会的各个方面,追求情节的奇特与曲折。剧种戏剧目,则洋溢着时代精神,人物形象鲜明,戏剧冲突则较为强烈。滩簧音乐源起于江南的民歌与俗唱,然而,它从不固步自封,不断地从姐妹艺术如曲艺或其它剧种中吸收音乐的养分,不断地改良,特别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有一批新文化工作者加盟剧团,使得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保持剧种音乐原核的前提下,编创新腔,强化剧种的音乐特色,帮助杰出的艺人形成富有个性的唱腔流派。
 

  ■柏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2-08-25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葛涛]声音记录下的变迁
下一条: ·[于常青]神话与历史:殷商意义世界钩沉
   相关链接
·[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冯俊杰、王潞伟主编:《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小剧种反映大时代,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文化部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文化部非遗司山西长治非遗剧种培训班开班
·毕兹卡的阳戏·[乔宗玉]《孟姜女传奇》:澧州大鼓动京城
·“郭汉城对中国戏曲的贡献”研讨会召开·百年侗戏述说百年故事
·京剧演员急需更多平台“炫彩青春”·[杨金源]民间戏曲作为重建在地社会符号之区域民俗事象研究
·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戏友戏迷在,戏曲不会亡”
·山西平遥一老农出版20万字古戏台研究专著·[王馗]古老剧种如何传承——以戏传艺 延续古老品格
·[刘恒]“百戏”影响中国戏剧的形成发展·哈佛大学东亚系伊维德教授访问记
·[刘恒]戏曲地域文化研究离不开传播学、接受美学视角·[刘恒]传统赛社演出形态的变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