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反思】美国宗教在衰退?

【反思】美国宗教在衰退?

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宗教学者及相关人士的关注,这就是:“美国是一个由基督徒和穆斯林、犹太教徒和印度教徒,以及无信仰者组成的国家。”专家分析,在历届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美国人中包含着“无信仰者”,这是第一次。敏感的解读者则进一步指出,这实际是美国社会宗教信仰出现衰退的反映。
  或许是要印证奥巴马的说法,今年3月,美国基督教三一学院发布了“2008年美国宗教认同调查”(ARIS 2008)的数据报告,一系列重要数据都显示了美国宗教衰退的迹象。这次调查的时间是2008年的2月到11月,回答者的数量高达54461人。在这份调查报告的扉页上,以表格形式凸显了最重要的发现,主要内容有3项:一是基督徒比例的降低,二是制度化宗教的衰退,三是无信仰者的增长。
  美国一直被认为是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家,因此,基督徒的数量问题是美国宗教调查的首要问题。调查显示,2008年,76%的美国成年人自认是基督徒;而在1990年,这一比例是86%。换句话说,在过去的18年,美国基督徒在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10%。
  这一发现与以往的某些说法有较大差距。过去经常引用的一些数据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神学思想较为开放的主流基督教会日益衰退,而保守的福音主义教会保持了增长,一减一增,美国基督徒在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了稳定。但2008年的调查发现,福音主义教会的增长并未能有效地弥补主流教会的衰退,美国基督教的“整个蛋糕”实际上是缩小了。
  调查者进一步预计,“紧接着主流教会的全面衰退,在未来10年内,福音主义基督教将面临崩溃的命运。这个变化将会彻底改变西方宗教和文化的面貌。”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过去的半个世纪,福音运动将自己等同于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产生了所谓的文化战争,使得福音主义在道德、社会和政治议题上耗尽了资源,却没有产生真正服务于时代的福音神学。
  对制度化宗教的排斥是当代美国宗教的另一个特点。有30%的美国人认同自己有“灵性追求”,而无“宗教追求”。灵性追求大致等同于终极关怀,换言之,接近3成的美国人承认自己有信仰层面的追求,但并不将其归于宗教。与此类似的是,在基督徒中,所有的宗派性教会都在衰退,而无宗派的基督教会则有所增长。这也许意味着美国人开始对于制度化、排他性较强的教会有所抵触。这也似乎印证着宗教世俗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即宗教信仰日益成为个人的私事。
  这项调查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在各种人群中,无信仰者的比例增长最快,现在已经达到美国人口的15%。所谓无信仰者,包括无宗教喜好者、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这部分人的比例,1990年占美国总人口的8.2%,2001年则急速增长到14.1%。与这一发现相呼应的一个数据是,27%的美国人并不期望在他们死后有一个宗教葬礼。在日常生活中,出生与死亡是最能体现宗教习俗的仪式,1/4以上的美国人不再期望死后有一个宗教仪式,这是令人很震惊的现象。
  另外,无宗教信仰者的地理分布也在扩展。传统上无信仰者是分布在美国的西北部,现已延伸到拥有深厚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东北部。这一点与笔者的观感也是吻合的。如笔者本周所在的西雅图,与美国南方很大的差别是,在城里很少见到教堂。而去年初我在波士顿参访教堂时,只有几个人做礼拜的场面,也曾经使我大为吃惊。
  美国宗教的出路何在?调查者的预计是:家庭教会运动。宗教信仰将重新落实到人们的心灵,而不再是依靠教堂数量、牧师薪水、教会出席人数等指标。这使我不由得想起1年前与美国德克萨斯州流浪汉教会牧师交流得出的结论:美国基督教出了大问题,非改革不可。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