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摆手舞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摆手舞

记得上小学六年级时过六一 ,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我们土家族的摆手舞,每天放学后老师给我们排练,男生一队女生一队的站立,现在记得那个鼓点 大概是这样:锵、咚咚   锵、咚咚   锵咚—咚    锵咚咚。呵呵!节奏有点像现在的三,一拍一个动作。  具体动作介绍参考一好♥网友的描述:
     开始:拜火
   1、团圆手(四次):团圆手---向右展翅---击掌两次
   2、车轮手(二次):车轮两圈---团圆手两次---展翅两次------------ 过门:展翅两次
   3、抖格子(四次):抖四拍---团圆手四拍---揣荷包(右-左-蹲)------------ 过门:展翅两次
   4、拜观音(四次):拜四拍---跳拜---蹲拜---展翅两次(手不收回)---跳拜一次
   5、双摆(八次):前12拍不动---左三拍---右三拍---绕三拍---双手前后拉三拍
   6、缠腰(三次):上三拍---下三拍---缠三拍---起三拍。其中缠两次后一次走六拍-----过门:展翅两次
   7、大团圆手(八次):团圆手四拍---上打右手四拍---斗牛手八拍(右-左-右)---------过门:拍手八次
   8、打浪(四次):1、2拍打左手---3、4、5拍绕"∞"---6拍停---7、8拍斗牛手
   9、舍巴:
   团火----结束
      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