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于家乡兴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关于家乡兴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兴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主要是民间文学类的王昭君传说,民间音乐类的薅草锣鼓、兴山围鼓、兴山民歌。
    关于昭君传说,在兴山最有名的就要数昭君村了,昭君村背靠纱帽山,面临香溪河。现完整保留的昭君遗址、遗迹有:昭君纪念馆、昭君宅、娘娘泉、楠木井、紫竹苑、后花园、昭君书院等20余处,这其间有昭君生活遗迹,但大多为人们怀念昭君所留下的传说、故事、神话。新编制了一台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原生态的歌舞表演,有蒙古迎亲仪式、兴山围鼓、地花鼓、薅草锣鼓、山歌、编钟舞、汉代宫廷仕女大型歌舞《昭君美人村》、《昭君别乡》等。目前,出于旅游目的,昭君村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原有风貌,但同时也可以使昭君文化得到根多人的了解、认同。
    兴山薅草锣鼓被农民亲切的称为“农戏”,其功能是在劳作时调剂精神,提高功效,故有“一鼓催三工”之说,兴山薅草锣鼓不同于其它任何地区的薅草锣鼓,因为它具有严谨的程序性和严格的时序性,在形态上仍完整的保存着原始的面貌。兴山薅草锣鼓腔调极其丰富,体裁多样,题材极其广泛,曲式结构复杂,是套中有套的大套曲,同时它也是兴山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详情参见[http://www.gdbj2008.com/heritag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44]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由1个鼓1个嘣子组成),大锣、马锣、叶子(大铙)各1面,唢呐1-2支。以鼓为主。围鼓曲牌依体裁形式分,有由民歌小调进入围鼓形成的“玩曲类”,有由兴山花鼓戏、陕南八岔戏等地方戏曲曲牌进入围鼓而形成的“地方戏曲类”,还有道教音乐曲牌进入围鼓形成的“武曲子”类(又称“神曲子”、“正曲子”)。演奏特点主要表现在唢呐的吹奏及击乐的握捶之上,唢呐用八个音孔吹奏,不用循环吹奏法,鼓及马锣的握捶方法,击鼓手形以及鼓者的演奏“手份”都十分讲究。演奏起来音调明朗,气氛热烈,时而欢快奔放,时而清新婉转,使人百听不厌,它已成为兴山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兴山民歌是兴山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据考证,兴山民歌明确的历史已有800多年。而从苏东坡听黄州人群聚讴歌,"其音亦不中律吕", 可推知此歌韵律已流传900多年;刘禹锡《在建平听里中儿联歌》说:"聆其音,中黄钟之羽",更是可将其历史上溯至中唐。再与曾侯乙编钟三度定律结构一致的特点来看,其历史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特别是1992年出土的商周青铜"猪磬"的三声结构关系与兴山三度三声腔民歌的结构几乎相同,这也为其源远流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兴山民歌的常见曲目有《征东》、《征西》、《薛刚反唐》、《十送》、《十想》、《五更》等。兴山古歌音调奇特,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不易歌唱。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这个独特的音阶证明了在荆楚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一个与乐器考古发现的律制相一致的口传文化。兴山民歌的独特不仅在于其音调本身的听觉效果,还在于其独特的审美情操。兴山民歌历来给"外来人"的感觉就是"悲",让人觉得那是"哭死人的调子"。从汉武帝立乐府到唐太宗制雅乐,都有楚音"哀伤"、"悲"的记载;所有对竹枝歌音调的描写,都是千口同声、毫无例外地唱"悲苦、愁绝"之调。直到今天,人们也认为兴山民歌"音悲"。其实这种认识是与楚人的感觉大相径庭的---楚人反以此音为乐!这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审美心理不同罢了。所谓的反"悲"为"喜",正是荆楚古歌的美学特征。兴山民歌揭示了荆楚古歌的原貌,为中国传统音乐并未失传提供了无可辩驳的铁证,证明了中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遗传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