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10小组研讨

彭忆丽 2015213535

1.
①在《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篇经典故事,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格林兄弟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②儿童成长的要素,所需的品质和如何应对成长考验:《白雪公主》 中恶毒的皇后分别用漂亮的胸带、闪闪发光的梳子、鲜红的苹果诱惑公主,达到杀害公主的目的。这一故事主要线索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对于公主来说,她一直处于经受诱惑和考验的过程中,这里内涵包含了儿童成长所需品质中的必须坚定地抵制诱惑和必须坚定地去战胜考验这一点(当然这其中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也告诉儿童在战胜磨难时他人的帮助也非常重要);再者,对于王后来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起初是有可能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王后这个角色上去的。随着故事的展开,情节的深入,王后内心的黑暗和白雪公主内心的善良的冲突愈加强烈,儿童内心冲突达到高峰并最终选择了认同白雪公主。王后的诱惑和主人公的考验在较量,使孩子在身临其境中,去表达对善的颂扬、对恶的谴责,并同时激发他们对自身的思考,揭露自己的”恶”,最终使我们去除本性中“恶”的成分。
而上面这两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从小到大我看过很多童话和动画片,其中不乏善与恶的较量的故事描写。起初,自己对两方的态度比较平淡,而伴随者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冲突达到高峰时期,自己便会对恶人恶事产生极强烈的厌恶感,我想这可能也说明了类似这种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中如何面对考验的启发,即对善的颂扬、对恶的谴责,建立起正确的是非价值观。

TOP

彭忆丽

2.
①《青蛙王子》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个美丽的公主,很喜欢玩一个金球。结果有一天,金球掉进深深的水里,一只青蛙帮公主捞起球来,但是要公主亲他一下。公主首先答应了,但是等青蛙把球捞上来以后公主就反悔跑了。青蛙跟着跑到公主家里,这事就被国王知道了,国王说别人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你你不能言而无信。青蛙要和公主一起吃饭,还要在她的床上睡觉,公主生气一下就把它扔向墙角,青蛙一落地就变成了王子,最终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②儿童成长的要素,所需的品质和如何应对成长考验:首先是国王对公主的话以及公主是在听取国王的意见遵守诺言后才最终得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从这些体现出儿童成长所需的品质中的诚实守信;再是公主在接受青蛙的帮助后却拒绝青蛙的请求的行为在故事中是不被认可的,从这些体现出儿童成长所需的品质中的懂得感恩;公主一心想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而直接答应了青蛙的要求,这是在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承诺别人的要求的表现,这启示我们不能轻易对他人做出承诺,一旦做出了就要尽量完成。

TOP

藏族和汉族儿童成长的民间故事对比研究访谈报告2 (汉族部分)

负责人:彭忆丽 苏若尧

(一)访谈背景:
1.历史渊源:汉族和藏族都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且他们具有悠久的历史交流关系。事实上,这种交流关系早在4000多年前的西藏昌都卡若文化时期就已经存在。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汉藏两族通过经济往来、宗教、通婚等方式保持着交流关系。相应地,汉藏两族在生活习俗、物质生活、精神世界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了诸多共性,而反映在文化中,便形成了“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局面。其中被汉藏两族民众反复讲述的民间故事也不例外。
2.现实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量的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被人们知晓,丰富多彩的藏族故事被政府记录下来。21世纪藏族民间故事更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有效保护。研究藏族民间故事以及将其和汉族民间故事进行对比的研究愈来愈多。

(二)访谈目的:
本次访谈以调查对汉族同学对于汉藏民间故事之间的了解为主要目的,直观了解汉族同学对于两族民间故事的印象与喜好,并试从中分析民间故事在成长中的表现与影响。


(三)访谈意义:
本次访谈是对于汉藏民间故事在汉民族学生中认知与了解程度的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是对于汉藏儿童成长民间故事分析过程中的有力依据。并且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当代汉族大学生对于汉藏文化的态度,使得日后对于汉藏民间故事的研究有着方向性的建议。而访谈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其反应出的各个故事背后产生的联系是不同的,这也有利于对汉藏民间故事在社会历史流变与个人成长中的分析。

(四)访谈时间:2017年12月7号—2017年12月11号

(五)访谈对象:6名大三在校生

(六)访谈内容:
1.在您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汉族民间故事是哪一个?为什么会使您印象深刻?
生A:《白蛇传》,因为许仙与白娘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十分的有趣,并且出现了很多形象与主角同样丰富的次要角色,比如法海与小青。这四个角色都具有很典型的特点以及多样的人生经历,使得《白蛇传》这个故事的冲突与矛盾十分地令人回味与深思。

生B:《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还是一个走出了国门的文化符号,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其中梁祝的爱情故事无论是同哪个国家的爱情故事相比都毫不逊色,并且“化蝶”的这一形式使得梁祝的故事更加的美丽和更加具有鲜明特点。

生C:应该是《宝莲灯》吧,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关于这个动画,这个故事里的曲折和矛盾其实是很有震撼力的。

生D:《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这个故事融入了较为真实的历史事件,能让人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当时孟姜女的那种无助和秦国的暴政是多么的惨无人道。尤其是结尾处惊天动地的哭泣,让人在觉得无比震撼的同时又唏嘘不已。

生E:《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想象力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并且这个故事中与恶人的智斗十分精彩,看起来十分有意思。尤其是神笔真是一个有用的道具,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生F:《鲁班造伞》吧,还挺有道理的。


2.您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自己民族的民间故事吗?哪一类型的?
生A:我还想多了解一下动物故事类的民间故事,因为不同的动物在民间所具有的意义是不同的,如果能更多地了解动物故事类的民间故事,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能加了解民间的动物文化。

生B:我还想多了解一下世俗故事类的民间故事,世俗故事能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生动有趣,是普通人生活和心理的另一种写照,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生C:我还想多了解一下传奇故事这类的民间故事,这种故事不仅富有人情味,而且内容十分丰富,这类故事往往很有特点并且往往会是以正义战胜邪恶为结局,看着十分痛快。

生D:我还想再了解一下世俗故事,这类的故事往往以现实为基础,但是却将想像和人们的愿望付诸其中,使得这种故事在充满了显示气息的同时变得十分有灵性,使得这种世俗不再是单纯的世俗,而是一种被诗化的世俗。

生E:我还想再多了解一些幻想故事,这类故事往往使情节超出人们的想像,并且将神奇的想像物质化,成为变化多端的法宝,并且这些法宝多是善人所用的,用来惩恶扬善或使生活变得美好。

生F:我还想再了解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这类故事看上去千篇一律,但其实细究起来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3.您喜欢民间故事的原因?
生A:民间故事的内容十分精彩,并且数量很多种类也很丰富,像是一笔发掘不完的宝藏,可以让我时时都有新的收获,并且获得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

生B:很多故事都脱胎于民间故事的框架,这是我对民间故事产生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我喜欢的故事都能从民间文学中找到雏形。并且民间故事十分有趣,生动地展现了多彩的民俗与生活。

生C:民间故事有趣啊,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还依然十分吸引人。民间故事总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又因为不完全是来源于生活而是充满了想像,因此变得更加的有趣。

生D:民间故事是我从小都接触的故事类型,给了我成长很大的影响,在了解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我也在了解这个世界这个民族和整个人生,民间故事中所包含的智慧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生E:我喜欢民间故事是因为民间故事中有很多知识,这些知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很有用,这些智慧是是先辈的结晶,也是民间故事在口口相传中所积累的。

生F:喜欢还是因为民间故事有意思吧,读着不会烦。



4.在您成长过程中是否听过或读过有关藏族的民间故事?具体是怎样的故事呢?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        
生A:有,我最有印象的就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这个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这个故事是我小时候我爷爷讲给我听的。讲的是唐代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求亲使者,然后一直努力促进汉朝和吐蕃友好关系,将汉族的一些技术带给吐蕃,并促进当地发展的故事。当时我听的时候特别崇拜文成公主,因为我觉得她去了吐蕃,肯定那个地方有很多好玩的,而且还能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感觉很厉害啊;除了这个,还有稍大一点的时候,在图书上看到过一个藏族故事《鸟姑娘》,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一只小鸟被男子捉了后养在家中,但是悄悄地在替男子做家务,后来男子发现了就毁掉了鸟姑娘的“羽衣”并且与鸟姑娘成了亲,两人从此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还有一个也是关于动物的,讲的是一只兔子特别聪明善良,但是它在野兽中又是最弱小的,所以她经常受到狮子欺侮。但是她并没有直接向狮子屈服,而是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向狮子报了仇。但是很久了具体怎么报仇的我也不是记得太清了。

生B:小时候最有印象的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但是只是在电视剧上看过,对藏族民间流传的这个故事具体是怎样的也不是很清楚。后来通过课本知道除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还有金城公主进藏的故事;不过后来听一位藏族的同学说过一个她们家乡那边流传的一个关于青稞来历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王子,在山神的帮助下,从蛇王那里盗取珍贵的青稞种子,但自己不幸被蛇王施魔术变成了一只狗。这只狗带着青稞种子来到一家人家,并得到了这家姑娘的爱情,恢复了人身。他们辛勤耕耘,从此人们才有了青稞。还有一个关于爱情的,我记不太清故事的名字了,大概讲的是男女主角的爱情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尸体被烧成了灰烬,仍被女土司分开。,然后两人分别变成花,变成树和鸟,直至最后分别变成茶和盐,女土司便才再也无法拆散他们了。

生C:对藏族的故事了解比较少,有印象的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的故事。起初听两个公主入藏以及他们对藏族的贡献时,觉得特别敬佩羡慕他们,后来就觉得其实他们挺惨的,这么小便离开故乡,远离亲人,会很惨吧。

生D:小时候家里藏有挺多书的,然后比较印象深刻的就是自己读《中国民间故事选》的时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就是藏族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一只弱小的青蛙确是大白马的主人,而在雪山脚下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妈妈,于是善良的青蛙决定做她的儿子,帮忙她干家务,青蛙的聪明才智和非凡能力让老妈妈很惊奇,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接着青蛙又靠自己的才智和善良将邻居家漂亮女儿娶了过来,并且最后青蛙也变成了英俊的小伙子,和姑娘、老妈妈幸福地生活了一起。

生E:一个奴隶与龙女的故事,是讲一个勤劳、善良的奴隶与海王的女儿结婚,很美满。奴隶主非常嫉妒,就千方百计的破坏他们。聪明美丽的龙女与勇敢勤劳的奴隶最终战胜了残暴的奴隶主,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生F:文成公主



5.在你接触到的藏族民间故事中,有没有和我们汉族民间故事中很相似的故事呢?如果有,能请你讲一下具体哪些地方相似吗?
生A:刚刚我讲的《鸟姑娘》的故事,其实当时我在看的时候就觉得和我们很熟悉的田螺姑娘很像了,都是刚开始女主角不是人身,但是主动承担起了帮男主人做家务的工作,并且正是因为自己的付出变成了人身,收获了幸福;还有关于兔子报仇狮子的民间故事,其实印象中我们小时候流传的汉族民间故事中也有很多关于弱小动物通过自己的才智战胜强者的例子,比如 同老鼠靠自己的智慧跻身战胜猫跻身十二生肖之列的故事等。同时汉族民间故事中也有很多关于兔子的民间故事,例如龟兔赛跑等。

生B:对于刚刚讲的《青稞来历的故事》这种变人身再和人结合的爱情故事,我感觉在我们小时候接触到的民间故事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白蛇传》里面的白蛇李素贞和许仙的爱情等;还有最后变成茶与盐的爱情故事,这让我联想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中梁祝纷纷化蝶的情节,都带有比较强的悲剧效果,小时候看梁祝电视剧的时候真的很心疼他们。

生C:文成公主是汉族公主入藏的故事,应该在藏族和汉族的民间都有流传,所以应该是汉藏都有的民间故事。

生D:青蛙骑手的故事中小青蛙就是一个勇敢、善良、正义、智慧的勇士,他表面上虽弱小但却不断地靠自己追求自己的幸福,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这和很多汉族民间故事中塑造的人物还是很像的,比如愚公移山里面的愚公,所有人都觉得他一个人的力量绝对做不到而嘲笑他,可是他却一直没有放弃。愚公也有一种不服弱,与外在环境作斗争的精神;另外,青蛙骑手的故事中也表达出一种相互温暖,互帮互助的精神,我觉得这传达出藏族人民对人间美好的向往之情,这也是汉族人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

生E:我觉得奴隶和龙女的故事和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里面都是现实中被他人压迫的男主人公却能得到仙女龙女等的亲睐和爱情的故事。

生F:文成公主




6.在你接触到的这些很相似的汉藏两族的民间故事中,你是否觉得他们有所不同?如果有,你觉得这些不同是什么呢?
生A:其实刚刚讲到的小时候听到的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后来再通过课本介绍去看时,发现同一个故事,藏族流传下来的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增添很多细节。比如文成公主在故事中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她从汉族带来了绿的、蓝、黄的、白的和黑的五种颜色的羊;又如描写金城公主进藏决心的坚定,说她带的一个神奇的宝镜,在西宁附近的地方打碎,变成日月山,阴挡了退路,她便勇往直前,终于到达了拉萨等。
《鸟姑娘》的故事和田螺姑娘的故事也有不同,例如人物身份和故事情节有差异,前者是被捕的鸟,是男主人自己捉回来的;后者田螺姑娘是神女。天帝知道男主人公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勤劳节俭,安分守己,所以派她下凡帮助他。
对于兔子战胜狮子的故事,我感觉藏族故事中尤其突出对兔子聪明伶俐的形象,而在汉族故事中这一点虽有但是不明显。

生B:《青稞来历的故事》中盗蛇王青稞让我联想到嫦娥偷灵药。同样盗的行为受到惩罚,但是故事背后的民族心理民和族历史传统不同:前者惩罚者是蛇王,而后者是西王母;前者盗的对象是青稞,而后者是长生不老的灵药。

生C:我个人感觉藏族的这个故事情节更丰富具体一点,毕竟发生的地点也主要在藏族地区。

生D:我觉得青蛙骑手的故事中说了很多青蛙如何靠自己砍柴,放牧等,传达出靠自己的聪明追求幸福的精神,且强调的更多的是其与恶劣环境的斗争;汉族民间故事中类似题材的故事更强调的是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作斗争。

生E:藏族民间奴隶与龙女的故事中男主人公是被奴隶主压迫的奴隶,而牛郎织女中牛郎更多的是被家庭哥嫂以及封建地主压迫的放牛郎;奴隶与龙女两人的爱情更多是受到奴隶主的阻碍,而牛郎织女的爱情则更多是因为人与神之间的阻隔。

生F:文成公主是汉藏两族都有的民间故事,但是不清楚汉藏中有什么不同。



(七)访谈结果分析:
1.汉族同学对于汉族的民间故事了解度较高,知识也更加丰富,但对藏族故事也具备一定的了解。
2.汉族同学对于汉族民间故事里的爱情因素较为感兴趣,而这些爱情故事多体现了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对生活与爱情的印象与愿望,而且梁祝爱而不得的爱情模式也是通俗爱情故事中的一个经典模板。
3.汉族同学对民间故事的兴趣来源于民间故事本身的丰富性以及代表性,这也是民间文学在民间传播的优势所在。
4.在个人成长中,民间故事往往很早就出现在了一个人的人生中,并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对一个人施加影响,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民间故事中正面意义的故事较多,大多都是关于惩恶扬善、智慧或者拯救的故事。
5.同样是爱情题材,在对爱情的阻碍上,汉族故事往往受到来自宗族的压迫,而藏族则经常受到宗教的妨害,这与汉藏自古以来产生的文化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反抗的过程中,虽然汉藏都具有反抗意识,但是汉族故事的抗争多是潜隐的、软弱的。而相比之下,藏族故事的多次变形不仅使故事具备了三段式的结构, 情节更加曲折,而且有很强的复仇意识。而故事最后“变形”这一共同的主题则反应了汉藏对于民间爱情的讴歌与同情, 例如梁祝以“化蝶”为结尾,而文顿巴和美梅错则化成了茶与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变形的对象上,汉族的变形对象更加具有美感和虚无感,而藏族则更注重现实与生活。
6.而在人与非人的恋爱中,经常以动植物都化为人形为方式。在这类故事中,往往强调非人的一方对人类这方的付出与贡献,以此作为获得爱情与幸福的方法。7.在人与非人的恋爱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即落魄男主人公得到神女的爱情。这种类型的故事不论在汉族还是藏族中都表现了被统治阶级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期待被拯救,寻求另一种方式的逃脱。同是它在汉藏故事中也存在差异:在汉族中更多表现为因天规戒律以及人与神身份巨大差异而导致的爱情受阻;在藏族中则更多是奴隶主的压迫和破坏导致爱情受阻(和藏族当时社会制度有关)
8.而在动物故事中,弱小的动物往往会凭借聪明才智战胜比之强大百倍的动物,这体现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对命运的抗争。
9.在表现人顽强不屈,坚持不懈争取自身幸福的题材故事中藏族民间故事很多都是展现人与恶劣环境作斗争,这和藏族人民长期所处恶劣环境有关;而在汉族民间故事除了与环境作斗争还有很多是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斗争。
10.而汉藏故事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藏族故事内容细节更加丰富,而同一类形象在汉藏故事中也会被赋予不同的身份地位与重要性。在面对偷盗等错误行为时,惩罚都会降临,但汉族神话与西藏神话的不同在于,被偷盗的青稞是西藏特有的,长生不老的灵药在汉族历史中则具有普遍性。

TOP

彭忆丽

关于课堂展示形式:
首先,本次小组作业主题为与儿童成长有关的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学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且每个人在童年经验不同,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也不同,所以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也是先基于实际调查结果再结合相关文献而得出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次课堂展示我们采取的是PPT展示的形式,且PPT展示内容着重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以及调查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思想。
由于我们小组最终选取的主题是“藏族和汉族儿童成长中的民间故事对比研究”在研究此主题时就必须在汉藏两族间做一个对比,而为了更好的对比,就必须探讨对影响汉藏两族儿童成长的民间故事中,那些属于同一类型的故事在汉藏两族中有什么相似性,又有什么差异。所以在PPT展示中最重要的是要将这种对比显示出来,所以PPT展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分别是汉族和藏族对儿童成长影响较大的民间故事的特点以及这种影响的特点。后一部分则主要是将前两部分进行对比研究。

TOP

彭忆丽

家乡有趣民间故事介绍:
《第一顶高帽》(南丰县)
    从前,有个秀才考中举人,被选为外班,要去做官。临动身前,他想起老师的苦心教导,便来向老师辞行。
    老师虽然听说学生中了举人,可在他眼里,举人仍然是个不很懂事的学生。所以他们在相见时,老师担心地说:“听说你要到外面去做官,人常说‘官场艰险’,你一无依靠,二无亲朋,那场合你应付得了吗?”
    举人笑笑说:“老师,我不怕。我一是行事站稳脚跟,二是准备好了一百顶高帽子,待人接物,上下应酬,根据各人情况,说些好听的话,把高帽子给他们戴,保管上下都满意。”老师生气地说:“你身为县官,不严于律己,谁会听你的奉承话,戴你的高帽子?”
    举人顺着说:“老师,像你这样正直,不喜欢别人奉承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要是都像你一样就好。”老师听到学生夸奖,便有几分高兴,说:“看来你是有长进,事看得准,能应付种种场面了。”
    举人暗暗笑了:我第一顶高帽子就给了老师戴。
   
故事来源:
讲述者:周德全  男48岁  南丰县干部  初中
    采录者:胡丹
    1986年5月采录于南丰县文化馆467.

TOP

彭忆丽

家乡有趣民间故事介绍2:
《单子还在我手里》(南丰县)
朱家老爷屋里养了个儿子,傻傻呆呆,吃肉不知肉是什么东西。一天,这位傻呆公子走到街上,看见好些人围着肉案买肉,他也走过去看。他见卖肉老板用刀割油腻腻、软乎乎的东西,卖给别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肉案老板这东西吃得吃不得。卖肉老板听了感到好笑,没好声地说:“吃不得还敢卖!”傻呆公子又问怎么个吃法?卖肉老板告诉他:“吃法多着哩!油煎吃得,蒸的吃得,炒的吃得,氽的吃得,炖的也吃得。”傻呆公子觉得吃法太多,记不清,就请卖肉老板开张单子,把各种吃法写在上面。卖肉老板拿出一张纸,写好了交给他。
    傻呆公子付了肉钱,一手拿着纸条,一手提着肉,心里乐滋滋地往回走。走到半路他要屙屎,急得上厕所,便将肉放在厕所门边。哪晓得来了一只狗,见到肉,叼起就走。旁人看到叫他赶快去追狗:傻呆公子满不在乎,笑着说:“不要紧,它叼去也无用,不晓得怎样个吃法,单子还在我手里呢!”
   
故事来源:
讲述者:邱美孙  男  57岁  南丰县干部  初中
    采录者:之凡南丰县文化馆干部
1987年1月4日采录于南丰县礼堂内

TOP

彭忆丽

家乡传说介绍:
东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有记载说:“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故事梗概就是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个年轻的女子,他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于是匍匐前去,拿到她们中间一个女子的毛衣,藏了起来。等他走到跟前时,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只有这个姑娘不能飞走。这个青年就把她带回去作了妻子。后来,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知道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女儿也接走了。
由于故事的发源地为古豫章新喻县,经考证为现在的江西新余市仙女湖。且新余仙女湖,就是因为“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县的传说而得名。现在在仙女湖仙来岛上,还留有孝子庄、檀郎居、还姻树、通仙桥、拜仙台、布仁坊等遗址,并留下美丽的传说。

TOP

彭忆丽

家乡民间歌谣介绍:
田歌也称作农歌,是民歌的一个分支。它是秧田歌、插田歌、耘禾歌、耨草歌等农村歌谣的合称。稻农插秧、除草、耘禾、收割、车水、挖地时传唱的这种民歌,曾广泛流传于长江、珠江流域广大南方农村。在这些地区,农民一般要种两季或三季,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此,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以唱歌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自发要求。  萍乡市芦溪县历史上曾经有过插秧唱田歌的风俗,那不是插秧的人唱,而是田主请来歌师坐田头唱,为插秧者解闷解倦。解放后这一习俗就消失了。
为数不多仅存的田歌就有比如说《插田歌》这种类型:
“早上起来暗茫茫,泼开露水扯早秧,  左手扯来右手张,拿根湿秆来捡秧。     
上只乌鸦叫一声,下只乌鸦侧耳听,  两只乌鸦同叫起,大家耍笑闹阳春。
……
日头落山坳里黑,唱只歌儿谢列客,  列客今年就莫怪,明年春上又相接。”

TOP

彭忆丽

对月神崇拜的思考
月神崇拜,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崇拜。由于嫦娥奔月神话的广泛流传,嫦娥便成了月神。从根本上说,月神崇拜是社会现实需要的产物。
首先,由于中国的月神是嫦娥,而我们一直流传着后羿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嫦娥在此之前盗走不死之药并且吃了,因而奔入月中成为月精的故事。因此对月神的崇拜表达出古人渴求长生不老的祈愿,体现出一种不死观念。在月神崇拜中,掌管天庭的玉皇大帝统治天庭所有王臣,长生不老,神威通天,正好与人间九五至尊天子的身份权威一致,为了神化个人的存在,稳固统治与民心,统治者将自身与天上神仙视为一体,接受天下臣民顶礼膜拜。为了像玉帝一般成生不死,古代君王孜孜苦求灵丹妙药,不惜误食殒命,因此,月神崇拜符合统治者臣服民心的政治需要。
再是,月神是中国古代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由于在原始社会落后的条件下,人们不能使用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农作物生产,只能以祈求神灵保佑的方法来寄托心愿。当人们种植农作物之后,自然会经常观察作物的生长。在空气湿润的地区,晚上露水很大,各种植物的叶子上一般都有露水。原始时代的人们不明白露水的来源,以为是月亮柔和的光线带来的露水。
因此古人认为,月是水的根源,月神是雨的主宰,在特定的日子祭月焚巫可以感动月神,为生民带来充沛的雨水和吉运。对月神的崇拜体现出月神带有的丰收观念。
在干旱季节,农作物和牧草在烈日下被暴晒了一天之后,显得疲惫不堪,但过了一个夜晚,又显出生机勃勃的样子。于是人们以为月亮有恢复生机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神性。因此,无论认识上的正确与否,其反映出在低下的生产力之下,人们渴望农作物丰收的美好愿望。     
最后是,在原始社会,生存状态恶劣,医疗技术落后,人的存活率低下,因此,人们渴求通过上天的庇佑能让其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其往往将这种心愿寄托于遥不可及的神秘的上“天”,又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高于男性,《吕览▪精通篇》:“月者,群阴之本也。”古人崇拜月亮祈求繁衍子嗣,必然是将月亮视为女性,将月亮与女性相联系。而且,月亮圆缺周期的变化,容易让人想起女性怀孕后渐起、分娩后重新平复的肚子,因此,大家将“主宰之天”喻为带有女性意味的“月神”形象,希冀用崇拜祭祀月亮的方式将其神秘生殖力传递到自己身上。对月神的崇拜体现出繁殖的观念。

TOP

彭忆丽

关于汉藏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文成公主故事内容特点的对比:
汉藏两族儿童普遍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很熟悉,且大体故事情节结构都一样。但是具体情节和内容也有差异。藏族流传下来的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增添很多细节。比如文成公主在故事中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她从汉族带来了绿的、蓝、黄的、白的和黑的五种颜色的羊;又如描写金城公主进藏决心的坚定,说她带的一个神奇的宝镜,在西宁附近的地方打碎,变成日月山,阴挡了退路,她便勇往直前,终于到达了拉萨等。

TOP

彭忆丽

关于汉藏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爱情受阻类型故事的对比:
同样是爱情题材,在对爱情的阻碍上,汉族故事往往受到来自宗族的压迫,而藏族则经常受到宗教的妨害,这与汉藏自古以来产生的文化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故事最后“变形”这一共同的主题则反应了汉藏对于民间爱情的讴歌与同情, 例如梁祝以“化蝶”为结尾,而文顿巴和美梅错则化成了茶与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变形的对象上,汉族的变形对象更加具有美感和虚无感,而藏族则更注重现实与生活。

TOP

彭忆丽

关于汉藏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人与非人的类型故事的对比:
不论是汉族还是藏族,在人与非人的恋爱中,经常以动植物都化为人形为方式。在这类故事中,往往强调非人的一方对人类这方的付出与贡献,以此作为获得爱情与幸福的方法。例如藏族民间故事《鸟姑娘》和汉族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在人与非人的恋爱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即落魄男主人公得到神女的爱情。这种类型的故事不论在汉族还是藏族中都表现了被统治阶级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期待被拯救,寻求另一种方式的逃脱。同是它在汉藏故事中也存在差异:在汉族中更多表现为因天规戒律以及人与神身份巨大差异而导致的爱情受阻。例如汉族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在藏族中则更多是奴隶主的压迫和破坏导致爱情受阻(和藏族当时社会制度有关),例如藏族民间故事中《奴隶与龙女》的故事。

TOP

彭忆丽

关于汉藏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偷盗受惩罚类型故事的对比:
《青稞来历的故事》中盗蛇王青稞让我联想到嫦娥偷灵药。同样盗的行为受到惩罚,但是故事背后的民族心理民和族历史传统不同:前者惩罚者是蛇王,而后者是西王母;前者盗的对象是青稞,而后者是长生不老的灵药。
在面对偷盗等错误行为时,惩罚都会降临,但汉族神话与西藏神话的不同在于,被偷盗的青稞是西藏特有的,长生不老的灵药在汉族历史中则具有普遍性。

TOP

彭忆丽

家乡地方传说介绍
庐山的来历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鄱阳湖的岸边住着一户姓匡的人家,有匡氏兄弟七人,老大叫匡俗。
这一年,江南接连暴雨,洪水到处泛滥成灾。匡俗率领众人日夜筑堤坝,疏河道,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奋战,终于降伏了洪水。可是,他的六个兄弟在与洪水搏斗时先后死了。匡俗难过得昏倒在圩堤上。等他醒过来时,四周没有一个人,只见到处是被洪水冲毁的村庄、田园。他慢慢爬起来,吃力地向前走去。走呀,走呀,天断黑了,前面是一片汪洋。望见对岸隐隐约约好像是村庄,他恨不得马上飞过去。可是,没有船,怎么办?
匡俗正在发急,忽然天空中飘来一朵五彩祥云。这朵彩云越来越近,最后飘到匡俗的身旁,突然彩云不见了,变成一头灰白色的驴子站立在他的面前。匡俗一见十分惊喜,赶快跨上驴背。灰驴抬头长啸一声,纵身向水面驰去。不多一会工夫,就来到对岸。匡俗帮助灾民抢救牲畜财产。他帮了这村帮那村,日夜不停歇。累了,就在驴背上打一会儿磕睡。就这样,灰驴跟着他跑了六六三十六个昼夜,来到鄱阳湖口,匡俗擦擦眼皮,抬头一望,前面依然是汪洋一片。只见中间数丈高水柱喷涌着,洪水继续猛涨,四处村庄田园已被淹没,牛
羊在水中挣扎,人在水中呼救。
匡俗见此情景,心如刀绞,万分焦急!他跳下驴背,走近细看,原来这里有一个海洞,洪水就是从这个海洞中喷涌出来的。他想,只有塞住海洞,才能平息水患。这时,他身边的灰驴突然呜叫起来。匡俗知道这海洞不是一般人能治住的,非得借助神力。这驴子本是从天而降,何不求它助一臂之力?主意一定,匡俗便转过身来,对着驴子深深一拜,说:“仙驴,你为解救人间百姓之难,降到凡间,陪我走了六六三十六天,不辞劳苦,真是感恩不尽!眼前灾祸未除,你能显显神通,堵住海洞吗?”
仙驴昂了昂头,踢了两下后蹄,望着匡俗。它知道这海洞是东海龙宫破了一个洞,只有跳下水去用自己的身子才能堵住,别无他法。它想到要离别匡俗,心中实在不忍,匡俗还要四处奔走,为民治水,没有坐骑,如何是好?
匡俗治水心切,他见仙驴站着不动,再次躬身哀求:“万望仙驴拯救苦难的百姓!”
仙驴仰天长嘶一声,四脚一跪,卧倒在地上。匡俗一见,心中不禁大怒,想:贪生怕死的畜生!要你何用?便举起鞭子,猛抽了一鞭!
谁知,仙驴修炼尚差一日之功,就等这一鞭之力!只见它四脚腾起,嘶叫一声,踏水飞奔而去。
不一会洪水慢慢地退了,原来海洞被堵住了!一座大山从海洞处升起来了。匡俗站在远处望去,只见大山犹如一头熟睡的驴子。他连连向大山拜了三下。从此他就居住在这座山上,一直没有出来。
人们为了纪念匡氏兄弟和仙驴,就把这座大山取名叫做“匡驴”,并在山上建了“匡氏庙”。
不知过了多少年,秦始皇来到这里,听了庙里的老方丈讲述当年匡氏兄弟治洪救灾和仙驴堵海洞的故事。一时高兴,要亲自书写“匡驴”二字挂在“匡氏庙”前。谁知,他写完两个字,拿给手下官员去制御匾时,手下官员暗暗叫苦,原来皇上把“匡驴”的“驴”字少写了“马”旁,成了“匿庐①”二字!他们深知皇上的脾气,就是错了,也不能指出纠正。于是,将错就错,制成了“匡庐”二字的金匾挂在匡氏庙前。到了宋朝,赵匡胤做了皇帝,上“匡庐”山时,看到匡庙前挂的这块匾上有个“匡”字跟自己的名字相同,心中不快。于是命人取来御笔,重新写一块金匾,当他拿起笔写字时,想找个别的字把“匡”字代替,可是想了半天,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字来。他干脆不要“匡”字,只写了“庐山”两个字,制成金匾,把秦始皇的御匾换了下来。
所以庐山至今有两种称呼,一是叫庐山,一是叫匡庐。

[ 本帖最后由 清秋pyl 于 2017-12-31 23:50 编辑 ]

TOP

彭忆丽

家乡民间歌谣介绍
江西山多,过去交通闭塞,造成了“江西地不平,十里九样声”的现象。各地的山歌都以当地方言歌唱,形成了多元的风格。赣南各县及永新、莲花等这些地区的歌谣保留较多古汉语,如永新称呼老爷爷为“老盲人”,送客人慢走叫作。潇洒行”等,因而比较粗犷、古朴。
江西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先民数千年前就在赣江流域渔猎和耕作。因此江西歌谣绝大多数是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人们的疾苦、习俗礼仪、儿童的生活教化和农村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等等,农耕文化的特色比较浓厚。例如《人勤肥足产量高》“拿铳打鸟要有硝,种田就要下肥料。人要吃饭田要肥,人勤肥足产量高。”
江西传唱的民间歌谣主要有兴国山歌、生活歌、劳动号子、小调、灯歌、茶歌、情歌、儿歌、风俗歌、红色歌谣等几种主要类型。此外,在情歌、劳动歌、生活歌、灯歌、茶歌、风俗歌中都有一定的生活深度,都强调真情实意,而情歌的情深意切尤为突出。
江西的红色歌谣,是民间文学的瑰宝。在编纂《中国歌谣集成·江西卷》过程中,投入采风并集录歌谣万余首,其中《红色歌谣》甚多。在北京终审时,专家们直接赞誉“江西红色歌谣全国为冠”。 江西是红色革命故都。在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江西出现了大量的用原有曲调填配新词的革命历史民歌,例如《雇农苦》、《工农求生路》、《盼解放》、《求解放》、《杜鹃红》、《我投朱毛上山来》、《革命志不改》等。它反映了一个时代,记录了惊天动地的变革。赞扬了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讴歌了为革命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