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学术研究】乌丙安 等 | 都市民俗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方法探讨(5.10)

       2013 年 8 月 26 日至 27 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召开。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围绕都市民俗学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形成了若干富有学术洞察力的见解和共识。

       民俗学是一门现代之学,但长期以来一直将研究对象阈于传统民俗,忽视现代。而相应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使我们的视野一直局限于乡土社会,对都市民俗视而不见。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飞速进行,乡村社会日益缩减,而城市生活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流模式,都市民俗学应运而生。中国的都市民俗学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都市民俗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一、都市民俗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移民热潮,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加剧,这一社会文化的变化,引起了英美等国民俗学者对民俗在文化认同和文化同化中重要作用的关注和思考,20 世纪 60 年代都市民俗学逐渐在英美等国兴起。都市民俗学的兴起,不仅是研究领域由乡村到都市的转移,也是民俗学顺应现代化潮流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一种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仲富兰(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都市与乡村一样,都是民俗研习的田野。快速的城市化,使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更多地投注于城市空间。民俗的主体是人,不论是老居民还是新移民,他们都在城市空间里劳作与互动,互动的结果,不仅扩展了都市民俗新形态,更使都市民俗学的人文精神得到了提升。世态复杂、人口嘈杂、社区庞杂、行业驳杂,特别需要民俗学者将目光关注到都市民俗学的课题中来。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城市是人类未来的主要居所。人类告别洞穴生活是一次飞跃,进入狩猎游牧与农耕时代,揭开文明灿烂的篇章,但是,城市却最终成为人类的主流栖息空间,这是世界大势。中国民俗学诞生于传统的农耕时代,最终也必然将走向城市民俗研究的道路。

      从 2010 年以后,我们已经有 50% 以上的地区进入城市社会,现在每年以 1% 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进入高峰时期的速度可能将加快,农村将大幅度的萎缩、减少,而城市将有很大的发展。城市社会如何构建成一个和谐社会,城市民众如何建立自我认同,城市民俗产业如何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如何安顿我们的人心,如何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面对这些问题,都市民俗学任重而道远。

       蔡丰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人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大量的人群集聚在乡村到大量的人群向城市转移,这个人群中的社会基础就决定了都市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大量人口的生活方式改变,居住地发生改变,文化生态也随之改变,所以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也要因此而改变。当然,现在有很多乡村民俗现象依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但是我们要抽出足够的精力来研究都市民俗学,而且这个领域我们几乎和世界上先进的国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不管是美国也好,还是英国也好,他们的都市民俗学不会比我们早多少,而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可以说为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研究都市民俗学非常有意义。

       耿敬(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民俗学怎样来确定它的学科地位,怎样走出一条新的学科发展道路,真的是不能逗留于传统的民俗研究的范畴。我们对农业民俗的研究是最好下手的、资料最多的,也是在我们文化认知里头最真实的东西。然而,我们在丰富的民俗资料海洋里头顺手一捏就能拿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别人的资料或者是民俗事象来做分析。中国民俗学真正的新的活力在于都市民俗学,在于完全不同于传统民俗在城市的延续,而是完全来自新的都市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民俗现象。这些民俗现象有人的情感,有一种日常生活的逻辑在里面。我们知道现代都市民俗学不会再像传统民俗学那样,它的支架是有固定的据点,比如说它有空间的固定性、有时间的固定性、有人群的固定性。这是现代都市新民俗研究最困难的一点,所以大家都不去碰这一块,但是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了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困惑。为什么会有都市传说,为什么大家会建构来自城市的新的传说。我觉得中国民俗学对这一块的回避,没有为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就没有办法带来新的建构。因此这个学科的成熟需要更多从都市民俗学对都市生活的研究中获得启发。

二、都市民俗学研究的内容


       早期的都市民俗学仅仅是将研究对象从乡村扩展到都市,作为区域民俗学的一类而与乡村民俗学相对应,在理论方法上,并没有多少创新。然而,随着乡村日益都市化,乡村与都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化、多媒体、网络等对都市和乡村都有影响,此时都市民俗学的研究已经超越了都市这一区域的范围,研究对象也由关注传统民俗转为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生活,此时的都市民俗学是取空间上的都市化与时间上的现代化的并集,不仅对传承于都市空间范围的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也关注在都市化及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兴民俗事象和新问题。

       耿敬:我觉得都市民俗的落点在于都市的概念上。都市有两种,一种是历史上各大古城,它脱离了农业的生产方式,但没有脱离农业社会结构。另外一种是社会工业化以来建立的新的社会结构,是经济结构转型之后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都市民俗的研究应该面对我们新的生活。美国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有很多东西给我们非常大的启示。比如说他们做一个行业的研究,做一个新的现代城市的基督教的教堂内部歌曲的变化的研究,做关于地铁中人们唱歌习惯的一个研究。这些研究都是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其实这些研究在上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美国提倡民俗新式改革后,传统民俗作为一个历史学的附属就开始走向对现代生活的关注,在这样的变化中民俗学的研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民俗学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的历史学或者对历史重构意义上的民俗传播的话,这个学科是要死掉的。

       陈志勤(上海大学副教授):日本都市民俗学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就陷于停滞,后来他们的研究还是回去找传统,一个原因是没有开拓出新的研究方法。另外就是发现都市民俗都是从乡村里带过来的,所以就无所谓都市民俗,无所谓乡村民俗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俗本身的概念有了改变,有了新的内涵。民俗学以前研究农村遗留物、过去的事情,但是后来民俗它可以研究农村,也可以研究城市,它可以研究过去也可以研究现在,包括未来,所以也就无所谓说都市民俗、城市民俗或者说乡村民俗。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民俗学界都不怎么说都市民俗,而是说都市的民俗。另外,都市的民俗又研究一些新的文化现象,这个领域如果我们不在意的话,我们就会脱离这个社会。我觉得我们在这里理解都市民俗,名称其实不重要,内涵更重要。日本所说的都市的民俗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都市化的民俗,我们今天应该和早期的都市民俗学有个告别了。我们现在开始发展的可以称作是后都市民俗学。

       仲富兰:都市民俗学研究什么东西?还是要研究当下。上海的文化,包括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是这样,一个是面,一个是里。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概貌,看看面是可以的,但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这还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到这个里,要了解城市的里子。像东方明珠就是上海的面,那么里子在哪?里子就是弄堂,所以上海这个城市如果在高空在飞机上航拍就会看到,弄堂的小区把城市的建筑与建筑之间隔成了很多小的通道,就像毛细血管一样,那么几千万人就生活在这里。所以既要看到上海的面子、上海的体面,又要看到弄堂里生活的艰辛,交通的闭塞、环境的狭小、人口的密集。弄堂它不仅是物质的,更是一种弄堂文化、人生的故事,反映了文化的变迁。尽管弄堂是物质的,但里面展现的东西是非物质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居住环境,才形成了上海人的性格特点。在上海的弄堂里,既有传统的文化,但同时又较早地实现了个性解放,这两者是较好的融合了。上海这个地方是南宋建镇,元代置县,民国时建特别市,现代的上海是一个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弄堂里的商业化也是非常的流行。在这样的商业氛围下,上海人比较讲求实惠而淡漠政治,关心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上海人重视读书,读书会和仕途产生联系,上海人也很重视主顾,你做老板,我来给你打工赚一些钱。还有就是,上海人很会把政治的东西转化成商业的,他们不关心政治,但可以把它拿来赚钱。所以啊,长期以来形成了上海人追求合理化,规范平等的制度,这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政治制度起到了借鉴作用。

       蔡丰明:民俗文化对于构筑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重要基础。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作为整个国家文化的保护计划,但是我们比较多的还是从乡村社会这样一个背景下来探讨民俗文化,而从城市语境中来探讨还是比较缺位的。现在谈到的城市民俗文化的保护我感觉有三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是现代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先进形态,它需不需要民俗文化保护?如果我们认为城市民俗也是值得保护的,那么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它与乡村社会的保护区别在哪里?

       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二就是保护的路径问题,城市中如何进行民俗文化保护呢?它和乡村社会民俗文化保护的差异和不同点体现在哪里?这个就是一个保护路径问题。第三是面对现在城市化带来的大量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破坏,我们应该怎么进行保护?

       对于城市民俗文化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延续城市文化传统,增强城市文化认同;第二我认为是构建城市的和谐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就是塑造城市自身的文化形象,彰显城市鲜明的文化个性。在民俗文化价值问题的研究上,我们既要强调民俗的共同性,又要强调它的差异性,要强调它在城市特点中保护的独特价值问题。

       那么现代城市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有四个方面:第一,城市中的文化包容性强,它为各种民俗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二是科学技术先进,使得民俗文化的保护更加科学和有效;第三就是组织机制严密,而这套组织机制对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与各种方法的实施是非常有利的;第四是文化理念新颖,它更能体现出民俗文化保护事业与方法的时代性与前沿性。 对于城市民俗文化保护的途径与方式,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是最原始的记录性保护,即运用一些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如笔记、照片、录音、摄像等),将存在于当地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濒临灭亡与失传的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真实地记录下来,使其能够得以长久的保存与传承。记录性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普查、信息录入、名录编制、文献出版等等。

        第二个叫做收藏性保护,就是通过某些收藏、存储的方式,将民俗文化中一部分有形物体置放到具有较好科技保护条件的场所——陈列馆与博物馆中进行保存。这种保护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使保护对象较少受到自然因素的侵害,延长保护对象的保护年限。除了静态保护,现在还提倡动态保护,采用虚拟博物馆与数字化交互式博物馆,这是博物馆的先进技术在民俗学保护中的应用,现在这个方面也做的比较好。

       第三个叫做活动性保护,就是让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继续活动与发展,寻求新的生机,使其在今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以获得新的生命。

       第四种就是生态性保护,就是将保护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保护主体对象本身,而是扩大到与保护主体对象有关的整个生活场景、生态环境,将与保护主体对象有关的整个生活场景、生态环境一同完整地保护起来,以使保护对象更好地显示出一种文化的整体感与生命感,为保护对象的生存发展营造一种更好的生存空间。

       在当前城市民俗文化保护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资源濒危、生态破坏、传承人缺乏、条件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第一就是要更新观念,城市发展要和历史结合,物态保护要和非物态保护结合,碎片保护要和整体保护结合,工程建设要和持续发展结合。这些理念我认为在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都非常重要。第二就是加强立法。第三个是机制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两种机制的功能。城市民俗文化保护应该走一条与乡村民俗文化保护不同的道路。

       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都市化是一个多重层面的,政府、学者眼中有一个都市,民间也有一个都市,两种想象是有差异的。在都市传说中,一类是由原来乡土社会中的传说发生的都市化转变,例如关于闹鬼空间的“鬼载”传说,就是乡村传说都市化演变的一个例子,它不是真正意义上都市空间新造出来的传说。我们关于闹鬼空间的“鬼载”的记忆,一代一代地流传到城市,所以它造成大批的传说都市化,这类传说里关于鬼神的信仰不是体系化的,与乡村里体系化的鬼神信仰不同。另一类则是在都市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传说,如在地铁、高架这种真正的新的都市空间的建立过程中形成的传说,没有这个空间就没有这个传说了。那么这样一个真正的都市传说,事实上就是一个都市的神话了,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传说了,它为这个都市附上了一种民间的想象。这两类都市传说也可以说是民众对都市的两种想象路径,即传说的都市化与都市的传说化。

       我们的现实是一个瞬间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认为它是一个过渡的生活空间。它既是习俗、传统、过去的一个交接点,也是未来空间的新生点,我认为在现实当中这两个空间两个世界的交汇,会出现那种交错的变化,尤其是今天都市以全新的生活方式出现的时候,民间的模糊的、那种错乱的、尴尬的,甚至是被挤压变形、扭曲的东西在我们人的生存空间中造成了很多困惑。一方面是对过去传统的那种肯定和坚信,另一方面,我们对未来世界是恐惧的,这两种肯定的和质疑的东西把它交织在一起就会形成那种怪异的想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就讲两点,第一个要讲的就是现代性都市社会化的设计对原都市习俗的无情摧毁。大家都研究变化,民俗文化在变迁,在经历社会化的变迁,研究变迁必须研究为什么变、怎么变,要抓住变的要害。现代化的都市不是像我们习俗化那样是自然而然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婚礼、葬礼都是传承下来的,而社会化的东西有很多是人为的,它可以设计未来。民俗自古以来是客观地传承的,是民众的逻辑,不能创造,也不需要设计。

       所以特别要记住,民俗学家不要到处给人出招,说我想出这么一个民俗,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说这个就是新民俗,比如短信拜年,这个是新兴的,但不是新俗,是个形式,拜年的形式过去是讲究叩拜的,现在呢是发下短信,这个变化不是根本的民俗。所以现代化的都市,社会化的设计,无情地摧毁着习俗。生活在变化,很多习俗都在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个问题就是它无情地冲击摧毁的是什么东西。它可以冲击很多的硬件,如城镇化改造、平房变成楼房,出现很多的城中村,这一点对原有的文化意识是一种严重的挫伤。还有就是新区营造对原社区群体习俗的消解。上海滩里弄时期的习俗消解了多少?基本就没了。还有国家体制下大都市改造对社区习俗的关注和容纳的程度是多少?要调查。比如上海的玉佛寺,过去拆掉了,不允许你用,民间信仰都没有了,现在容纳到什么程度,容许过浴佛节,能过到什么程度,不超过什么样的范围。要去了解一个大城市的这些变化,先知道变化,再去找习俗。再就是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空间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民俗文化空间主要是城市庙会、城市节日,抓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是如何过节的,在家里面怎么过节,在公共空间怎么过节,很多农村的古老习俗在城市里面再过就已经发生变化了,希望年轻的学者们要多关注。城镇化过程当中,他们是怎么把古老的习俗、古老的节日和庙会逐渐地扩大化、夸大化或者向体制内引导,或者加工打造,你都要分析清楚。那些政府出来拿钱办的什么文化节等等,它有一个作用就是把古老的节日扩大了,使节日适应城市,这个是现在的趋势。什么是现代居民可以接受的?

       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要“还节于民”,政府不要劳民伤财,把钱给百姓,让百姓自己过年、过庙会。现在的莆田妈祖庙会就是莆田老百姓自己干的,政府不再出面了。体制内曾经遏制的那一时代,群众不敢用自己的民俗过日子,但今天宽松了,今天的容纳程度有了,她(民俗)就出来了。再就是要注意,原来的社群和个人对原习俗生态所抱的观念要做评估,看看变了没有。我们要领会我们这个国家体制内的宽松度,根据这个去评估一下,接着再做调查。总之,我们现在的都市民俗正在摸索,要注意动向,而不是急于做大文章,下大结论,时候没到。我们现在的关键是把握动态变迁的状况,这也是文化生态本身,这个文化生态要把握住,要不然错过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的很多东西解释不清楚。另外就是,在大城市里进行生态调查,千万不要把现代化的东西和传统完全对立起来,传统进入大城市以后,很快就和现代结合了。不用你张罗,居民自己会,不是我们民俗学家、社会学家或是搞旅游的人去开发打造能解决的问题,是老百姓自己把它重新再造,这在民俗学上是规律。政府主导的民俗文化管理向民众主体自理的逐步过渡是都市民俗复兴的关键。民俗的主宰者是民众,民众自己往前走,民众走到一个阶段自然而然知道该淘汰什么,你让他淘汰,他不舍得淘汰的,就会重新启动起来,而且有新的形式。这一切都必须由主体民众来决定,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一拍脑瓜就改变了民俗,民俗就没有了,是不可能的。

       尊重民众的主体位置,老百姓的主体地位奠定以后,你跟群众结合起来,听听他们怎么想,他们下一步想怎么过,他们会有办法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民间有那么些个真正的传承人,实实在在的传承人,到一定的时候他们都在发挥作用,你不用国家奖励他叫代表性传承人。所以研究既要注意立足于民俗学,还要立足于尊重主体民众,这是推动民俗发展的根本之一。

三、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都市民俗学的兴起,不仅使民俗学的研究内容有了改变,也对民俗学既成的理论、方法等提出了重新考察的要求。日本民俗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逐渐沉寂,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开拓出新的理论方法,用原有研究乡土社会的理论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在都市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都市民俗学要站稳脚跟,对新的研究理论方法的探讨也就非常必要。

      郑土有(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教授):我们研究都市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大而空的空谈,而是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去探讨都市民俗文化的形成、它的功能、它的价值等一些相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有一个切入点、一个具体的载体。居住空间是一个城市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或者说是包容性的这样一种物理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是研究建筑,而是研究建筑以及居住在里面的人的生活。人不是一个抽象体,人每天都要在房子里生活,所以我们通过研究上海的里弄,就可以研究上海的普通人每天的日常生活,这个是我们民俗学研究的范畴。还有从浦东的石库门建筑当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上海的文化、上海的城市个性。因为这个城市的个性也不是抽象的,而是要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他的行为当中,才能提炼出一个城市的个性和一个城市的精神。从这样的一个细微的,或者是从生活中的柴米入手,来探究这些人的精神、生活,从这些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探求一个城市的精神。这就是我们民俗学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耿敬: 对于现代化的民俗,它一方面面临着整个学术思维训练,一个就是实地调查的艰难。我们知道,采取一种传统的乡村农业的民俗方法去做调研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个人,可以随便找一个事象,民俗学调研的时候喜欢研究事象,这样实地调查资料收集过程相对简单,所以我们容易做这个东西。当然更好的民俗研究是做过程的考察,而不是做节日的时间节点,今天是什么节日今天就去了,但是一个节日的准备可能要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如果对过程进行一个实地调查的话,那个实践会更好,能够切入这个民俗支架背后的逻辑体验。

       郑土有:研究都市文学要考虑时空两个方面的因素,不能够笼统地讲一个问题,它实际上是有一个时间段的问题在里面。都市不是只有一个类型的,而是有很多的类型,时间的不同、都市的类型不同,都市的传说是不一样的,这个在具体研究的时候是要考虑的。民间文学也好,民俗文学也好,实际上都是在讲我们现代哲学。但是我们在具体研究的时候往往都忽略了跟现代的、跟当下的结合。

       我们现在研究都市传说经常借用布鲁范德的理论,那么布鲁范德的那一套理论在我们中国的都市传说研究当中,它的恰适度到底有多大,哪些理论是适合研究中国都市传说的,哪些实际上是和我们的都市传说接不上关系的,我觉得在我们的研究当中,这个可能应该是作为一个重点来看,不能在我们研究某个问题时把布鲁范德的理论,他的那本书拿来作为一段证据,来证明他是对的。实际上,他的这个东西有时候可能说得不对,他所讲述的背景可能和我们所讲的背景是不一样的,他的理论中所反映的东西和我们的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研究一下,布鲁范德的理论对我们都市民俗学研究的适用性,这方面我们要做一些分析,这个也是我们在做研究当中确实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研究都市传说的时候,要考虑它真正的来源。有很多传说,它可能是某个人在网上编出来的,然后我们把它当宝贝,实际上,民间还不知道,或者说是在网络上流传,然后反馈到民间,可能民间有几个人说这个事情,这个就要引起我们的警觉了。研究得轰轰烈烈,实际它只是由某个人编出来的。当然,这个东西也并不是不值得研究,但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来源问题。如果是从网络上发现的,我们首先要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去研究,而不能把从网络发生的当做民间发生的来研究。另外,影视剧本或者网络游戏企划案也是我们现在研究的比较薄弱的一个东西,在民间文学类的文化产业中,如何对传统民间故事进行再造?如何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陈志勤:都市民俗学对个体的研究要突破外围的资料,用问题意识和前人的研究进行对话,你会发现许多需要去调查的东西。关注个体的体验,是对群体中的个体的关注,不要把它从主体中脱离开来。对于一些新兴民俗或者新趋势的研究,要突出一些地域性的反映,还有一些习俗的变化,都应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这种变迁过程呈现出一种趋势之后,就应该考虑一些东西,需要和整个人文学科已有的研究进行对话。

       在现代化、都市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正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都市民俗学大有可为之处。中国的都市民俗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理论方法还是研究实践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4 年第4期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Y1IbEkczM_Uix3j4MvRZ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5-11 15:50 编辑 ]

TOP

【学生课堂】蒲河故事会 | 万全药店(5.16)

       有两个人,一个叫全无知,一个叫都不懂。他们只想碰巧赚大钱,就合伙开了一爿药店,叫万全药店,开张那天,全无知和都不懂三更天就起床了。爆竹一放,两个人都在柜台内等着生意,等到太阳丈把高,却不见一个人影,心里很着急,不停地唉声叹气。

       好半天,才见一个人,拿着一折红纸向药店奔来。全无知和都不懂一齐站了起来,问道:“客家,你买什么药?”来人说:“两个老板,不抓药,我是赶来贺喜的。”他们接过贺信,觉得也算吉利,便高高兴兴地请来人到里面去坐。来人连连推辞说:“我姓陈,是个皮匠,过去我一直在这爿药店门口做手艺,今后还请两位老板多关照。”都不懂、全无知齐声答应。陈皮匠道了谢,走了。

       陈皮匠一走,又有一个人向药店走来,这人真是来买药的。都不懂、全无知笑脸相迎,问:“客家想买什么药?”那人说:“我想买两个铜板的银翘。”他们一听都傻了眼,银翘是什么药啊?只好请客人稍等一下。让他们到里面商量一下,商量结果,只好叫都不懂的儿子拿二两银子,到铜匠店里浇铸成银球。客人等了好一会儿,都不懂的儿子拿着银球回来。都不懂一面把银球放在戥上称了称,一面对客人说:“两个铜板买二两银球,快拿去吧。”客人拿着“药”高高兴兴回去了。客人刚走,全无知叹了口气,说:“第一笔生意就亏大本。倒霉啊!”都不懂说:“别着气,大生意还在后头哩。”

       果然,又有个买药的进了药店。那人把三个铜板往柜台上一放,说:“买白芨。”都不懂、全无知也不知道什么是白芨,还以为是白鸡。连忙着人到街上去买只白鸡。白鸡买回来,都不懂就交给客人说:“三个铜板一只白鸡,快拿回去吧。”客人莫名其妙,说:“这是白芨吗?”全无知说:“这怎么不是白鸡!刚才尾巴上有一根黑毛都被我拔掉了。”客人心想:三个铜板买一只鸡,倒也便宜。也不再争辩,便回去了。客人一走,轮到都不懂叹气了,他说:“客人怎么专买这些东西。真倒霉啊!”全无知反过来安慰道:“别着气,大生意还在后头哩。”

       果然,又有了一笔大生意,一个客人把一把铜板往柜台上一放,说:“买附子。”都不懂、全无知一听简直呆了:“他要买父子!”二人慌忙跑到里面商量。全无知说:“他要买父子,只有你和你儿子去了,我只有女儿和老婆,人家不会要的吧。”话没说完,外面又有人喊起来:“店老板,买砂仁噢!”都不懂一听,忙说:“听,人家又要买三人了。这个只有你和你老婆、女儿去了。”都不懂的儿子,全无知的老婆、女儿一听,全都嚎啕大哭起来:“我们不去,我们不去。”

       门口的陈皮匠听到哭声,以为是吵架,急冲冲跑到药店里面。都不懂、全无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把事情说了一遍,陈皮匠一听,连忙向外奔去,说道:“我也不能在这儿做生意了,如果人家要陈皮,怕连我也要当药卖了。”

故事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
采录时间及地点:1981年 兴化县周庄镇
采录者:毛家旺  刘庆富  教师  大专
讲述者:戴良华 兴化县周庄镇村干部  初中

蒲河是辽河之源,辽宁大学北校区就坐落在蒲河南岸,蒲河故事会,绕蒲河而居,因辽大而生。“蒲河故事会”是辽宁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开展的一项故事讲述实践活动。以喜马拉雅FM为声音媒介,再现口头传统的魅力,对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蒲河故事会”将会继续陪伴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用美妙的声音,讲出自己家乡或身边的民间故事,希望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就像蒲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依然如歌如风,扎根于大地。“蒲河故事会”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欢迎供稿、提供音频,请关注公众号,直接在后台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播介绍:一个大三的中文系女同学,热衷于在寝室读笑话,没人笑也要读的那种,正处于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的阶段,对自己的期待,是活得明白。
图文编辑: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qmh9THffCgIGhmgSDQUmw

TOP

【物质生活】说山菜·忆时光(5.13)

       我的家乡——本溪,是座美丽的山城,地产丰富,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她作为国家重要钢铁生产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自己最辉煌的青春;她在辽篮最困难的时候,站出来陪着辽篮走出困境,在七个赛季里见证了辽篮的崛起;她孕育了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本溪水洞,东北道教的发源地铁刹山、高句丽王城的开国之都五女山,还有一年四季都分外妖娆的关门山。在这里,峰岭耸翠、重峦叠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溪靠着富饶山峰,形成了明显的山地文化,人们对山野菜也有十分浓厚的情感。

       奶奶生于四十年代,在本溪已经生活了78年,在这座小城,她经历了文革、粮食短缺、还有大洪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繁荣。每每长谈,她总会源源不断的讲起这座城市过去的风光,让我对家乡的变化有着持续的印象,这其中她最喜欢跟我聊她年轻时的顽皮事儿,诉不完的是她对旧时光的依恋。

一、采山菜,涩涩苦味


       奶奶少年时代生活在本溪县泉水乡,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大人一起挑着筐去山里采菜,在那个轿车没有普及的年代,从家走到山上要一个多小时。每年春天五一左右,山上的野花开了映着绿叶,山菜也成熟了,人们结伴去采山菜,筐里包里满满的都是,满足极了。有蕨菜、猫爪子,它们长在榛树和柞树附近,大多数都沾酱料或者拌凉菜吃。刺嫩芽、刺五加,它们算是山菜中的精品,因为它们不仅味道鲜美,更是上等的药材,泡成药酒能活血化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曲麻菜、水芹菜大多做成饺子馅,带着芹菜独有的清香。采山菜最怕的是遇到成群的蜜蜂,或者撞见蛇。不过那也是常事,只要不打扰到它们,他们也不会轻易攻击人,但一定要小心结伴而行,所以山菜采摘并不容易,它的价格也并不便宜。但是山城人民仍对山菜依旧情有独钟,夏天每到一处市场,一定会遇到卖山菜的,一小堆的不起眼,买下来可比肉和海鲜贵。炎热的夏季,大鱼大肉不适合人们的口味,反而一盘盘绿莹莹的山菜清凉可口,成了人们生活的宠儿,也述说着山城人民的悠然淳朴。

二、采蘑菇,慧眼识珠

      
       到了秋天,山上成片成片的蘑菇是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让长途跋涉上山采蘑菇的人们忘却疲惫,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在奶奶的家乡泉水东山,每当放大雾后的树林里就会长出许多蘑菇。榛子蘑长在榛树附近,是本溪最盛产的蘑菇,采蘑菇的人很多,他们的筐里衣服里还都是满满的。由于产量大,很多外地人前来大量收购,很多榛子蘑都被拿到市场去卖。黏团子长在松树根下,它伞盖橙红色,有一层粘液,里面像蜂窝一样,个大肉厚,不易晒干,而且非常招虫子,所以采这蘑菇一定要特别挑剔,最好带把小刀。伞褶或伞柄有任何一点点虫噬的痕迹都不能要,因为虫噬往往都是在地下从伞柄根部开始,钻进蘑菇里排卵繁殖。采的时候看着好像问题不大,但到晾晒时,温度升高虫卵就会迅速孵化,好端端的蘑菇,转眼就变成了一团团的蛆虫。黏团子长得很快,雨后一天就会长很大,三天以后几乎就没有好的了。所以采这种蘑菇要与虫子抢时间,通常越新鲜的颜色越浅,质量就越好些。松树伞长在松树附近,它的伞盖背面是条纹的,近些年本溪的山地里已经很少见了。还有一种叫树鸡蘑,黄色的长在梨树根下,形状片片相叠,基部重合像鸡冠子一样,味道极其鲜美。在奶奶这么多年采蘑菇的经历中她只见过一回,因为它是长在打雷时击倒的梨树根下,所以十分罕见。当然,奶奶也遇到过毒蘑菇,那时候年龄小没经验,摘了一根很长的笔直的蘑菇,拿给大人看这才被告知这是毒蘑菇,叫蹬腿蘑,它独一根生长白色的带有黑点。

三、品滋味,苦尽甘来


       采好的蘑菇拿回家后摘根挑好,可以撕开用水潦之后腌渍,或者可以用线穿好晒干,这样保存下来的蘑菇可以留着过冬使用,这是贫穷年代山里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就这样年复一年,夏天吃山菜冬天有蘑菇,大山的馈赠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山城人民。

       山水无言,家乡中熟悉的味道,是奶奶春天采的山菜里的清香爽口,是奶奶秋天采的蘑菇里的鲜美营养。家乡静谧的山水如同不美丽但却睿智富于灵性的少女一样,让人褪去浮躁,安心下来享受这淳朴的山城生活。站在平顶山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层层的大山日夜守护着我美丽的家乡,太子河水如玉带般在山下静静流淌,这时心里从未有过的平静,而又为这样美丽的山城骄傲,内心激动澎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2017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婷婷。
撰       稿:李婷婷
图文编辑: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lqCAYcU5J70uwrswTdEc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5-16 20:36 编辑 ]

TOP

乌丙安 孙庆忠 | 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上)

       题记: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威专家,乌丙安教授始终站在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的最前列。他有关“非遗”的著作,以及“非遗所思”的系列博文,为我们理解和反思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考路径,也为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截止当下,自然遗产保护、世界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记忆保护和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在联合国名下所进行的全球性的遗产保护工作。如何认识这5种保护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如何认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如何寻找遗产保护的可行性路径?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2011年4月8日和8月12日,乌先生先后两次应邀专程来北京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现将访谈辑录成篇,以期引导和启发各学科共同推动的农业文化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一、遗产:概念诠释与保护类型


       孙庆忠(以下简称“孙”):老师,感谢您专程来北京为我们传道解惑!近年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步,农业文化遗产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很多问题还没有梳理清楚,因此我们特别渴望您能利用这个机会帮我们解惑,引导我们从事农业文化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咱们首先就来谈谈遗产的问题,我们到底怎么来理解“遗产”这个事儿?

       乌丙安(以下简称“乌”):从遗产本身来讲,它最重要的属性是要传的,而且遗产的语境,就是跟前代已经有了距离,因此一提到遗产那就得回到历史。有的遗产可以划定界线,有的是不可划的。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像文物那样是固化了的物质文化遗产,其年代很难划得非常精细,原因就是时代的变化有相当错综复杂的历史过渡,今天我们提到遗产是因为今天的历史跟过去的历史在观念上的进展。我们当今为什么提出了那么多的遗产,是因为社会文化变迁的速度太快,已经不容许我们再犹豫了,有的地方一夜之间就没有了农业,至少在那个特定的空间里没了。社会转型给历史带来的压力就是用速度来标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农业文化遗产也好,都出现了一种危机感。当你还没觉得它是遗产的时候,它已经越过遗产的栏杆跳过来了,所以对遗产的概念必须有现代意识。我们常常讲人与人之间的代沟,其实正像是遗产的界线。过去我们说25年左右才能有一代,现在80后已经被90后和00后看作是很古老的年代,以这种眼光看遗产我们才发现,最近从联合国到我们国家,保护遗产的呼声如此之高,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孙:一提到遗产我们就会想到祖上,想到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在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对于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应该怎么看呢?

       乌:这里我们打一个比方就清楚了。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的研究不是在研究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我们这一代研究的就是农耕文化。祖先把农业文明交给我们,也哺育了一代一代的祖先,我们身上流着的血液里面都是农业文明的血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天也没有改变,你怎么夜猫子,怎么夜生活也离不开这个基本规律。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个家底,就是咱们的遗产,不管它是残破的还是恢弘的,不论它是不值几个钱的还是金银满窖的。对这些个财产我觉得首先应该是精神上情感上的认知,我们必须要尊重并热爱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像对母亲和父亲、对祖母和祖父、对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崇敬一样,这种情感必须和你对遗产的情感完全联系起来。这绝不像现在有一种遗产观,就盯上老人的钱,家里留了点财产儿孙们就争得打破了头。我们所说的继承遗产首先继承的是一份祖上的情感,一代一代的文化哺育养育之恩。为什么祭祖呢?祭祖就是要珍视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按照农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一种仪式那就是双膝跪下,带着崇敬的心情、浓厚的情感来祭祀它。所以我们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或者由此延伸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带着崇敬的心情,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都要尊重它,珍视它。有了这种观念和情感,才能考虑用什么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这种尊重和热爱不是贪财性的留恋,农业文化的遗产是整个人类的共有财富,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把它保护好,而不是在我们这儿出败家子。我经常谈我们这一代经历的农业变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饱含着历史沧桑,子孙后代无论发展到什么样的超现代化,都要记住祖先是怎么过来的。这就是精神家园,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行!把祖先留下的东西都分光,这还是不错的,总算分了,或者继承了一点点,怕的是一脚踹开、糟蹋、抛弃,绝对不承认这是遗产,根本拿它不当回事,这是最无知愚蠢的,也是最残忍的和缺乏人性的。如果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来看遗产的本质,我们就会把农业文化遗产,以至于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遗产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保护下来。

       孙:您这里提到的就是我们当下对于文化遗产的一种崇敬的态度,有了这样的一份情感才能和过往生活,和我们的祖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及遗产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在联合国的名下有自然遗产保护、世界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记忆保护和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5种遗产保护类型。现在要明晰的是,这几种全球性的遗产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是怎样的??我们怎么能用一种您说的更为公益的全球的眼光来面对这几种遗产?

       乌: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首先应该看到一点,现在国际组织提出了若干遗产的名目进行保护,严格讲是措手不及的。因为来不及系统地整理,所以各个组织管理之下,分别出来几个遗产的保护。咱们就拿现在我们知道的5种保护来说吧,自然遗产保护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把这个承载地球所有生物的遗产没有保护下来,其他都是空谈。这个小小的地球村,物种毁灭和失去的速度是惊人的。因此,保护自然遗产是第一义的,这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界是一个共生的系统,彼此相生相克,所谓自然和谐就是这么来的。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看人文,悠久的农业文明离不开自然生态,否则什么农业都没有了。农业文明是第一个发展起来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基,由此衍生的农业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无论是工业社会还是后工业社会,人类要摄取食物,都离不开吃。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我们国家试点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正是凸显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价值。农业文化遗产本身所居的位置对人类来讲跟生态保护是一样的。至于农业文化遗产里面哪些值得保护,怎么保护,这是另外一个题目。因此,每次在辅导和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时候,甚至于执行工作的时候,我都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得太猛,还没有来得及保护别的遗产的时候先突出保护了它,原因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得太快了。其实应该先顺理成章地把农业文化遗产这个根基保护好,在此基础上衍化的那些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包括信仰等等才会保护得更好。我们现在来不及,我们所有的遗产都是在仓促上阵中进行保护的,与其说保护,不如说是在有人喊救命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需要抢救。所以我们的保护一开始政府就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这种说法本身就已经呈现临危待命的处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跟农业文化遗产的衔接本来应该是正向的,应该在保留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才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面还牵扯到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物保护,它可以单独拿出来,不影响农业。它唯一跟我们衔接的就是农业文化遗产如果不保护好,那么文物保护也同样会受到侵害。如果在征地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文物,文物保护就搅和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间了。有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才能想办法研究或恢复当年祭日、祭月、祭天地、祭社稷、祭先农,就这样文物保护又跟非物质遗产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接下来就是世界文化记忆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农业文化遗产直接衍生的遗产,在这个原生性遗产的基础上,出现了那么多智慧的结晶,而这些恰恰是最原生的农业文化遗产的财富之一,遗憾的是散失太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包括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的,是老农在那里口述,巫师在那里演示信仰仪礼,是行为上的传承。而这个文化记忆是用手抄的文字甚至用古代木板印刷的文字固化下来的,这些东西散失也是大灾难。我们以最简单的一件事来说,当我们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时候,看到了稻鱼共生系统,却很容易忽视漫山遍野的那些曾经进入农耕社会视野里的准备要做可用材料的东西,比如说药材和可以嫁接使用的野草,这对农业文化来讲都是必要的。这些东西我们的先祖、历史上的有识之士已经把它固化并作为间接的知识传下来了。比如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记忆的遗产。这些典籍虽说是以古代中医药学经典作为世界文化记忆加以保护,但是它们也都紧紧关联着农业文化。《黄帝内经》里有专章研究农业食物,它论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本草纲目》里有谷部、菜部和果部的专论,这些都是农业文化遗产里最核心的内容,所以这些遗产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应该是衔接在一起的。当下我们已经有了现代科技手段,对上述几大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应该是集团化的,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学科的综合的科学研究,这是最佳的方案,而不是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只抓农民是怎样唱秧歌的,农民是怎样跳傩舞的,怎样祭祀祖先的,而对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这些农业文化的本源弃之不理。我们应该知晓农民在种庄稼的时候才唱秧歌,如果脱节了的话,等农业文化遗产的工作者进行调查和保护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同样道理,农业文化遗产关注了农业的产食活动,却把种庄稼和打庄稼停歇时候的跳舞、早晨起来要祭祀烧香等中间环节都越过去,那又是一个损失。所以我越来越急切地希望“集团军多兵种作战”,现在是时候了。我们应该加快各个遗产保护前期的或中期的工作,使它们尽快地衔接起来。我们民俗学调查有这种传统,下田野的时候常常集合各个门类有特长的人去做。所以我觉得这5种类型的遗产从发展趋势来看是有可能逐渐互相关照的,最后形成集群式的按照科学程序的整体的遗产保护。

二、文化遗产保护:情感的学问与实践


       孙:在5种类型的遗产保护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根基性的,它是产食文明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对于精神方面的探寻。从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到农业文化遗产的推进,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定位和拓展,这种内在的逻辑我们清楚了,那么这些遗产保护所追求的最核心的精神理念又是什么呢?

       乌: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今天保护是用什么理念干的? 第二个就是这些遗产本身存在的内在的核心灵魂是什么?这两者契合了,我们才能检验今天的保护是否对头。不要以为我们提出了保护,我们就会做得很好。如果不知道农业文化本身的灵魂而只是保护了一些皮毛,最后还是会失去这个遗产。如果我们曲解了农业文明最核心的东西,就有可能在做好事中破坏了它。现在有个词叫做“建设性破坏”,这个词当然是悲剧性的词,应该掉着泪说这话,就是太像好心,实际是在糟蹋,其后果越是现代化手段实施的多,越是破坏得惨。

       文化积累到文明的程度,它最突出的东西不在于物质本身,在于物质背后所隐藏的最深层的期盼、愿望、心理,这是农业社会里最高信仰的那些东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直到后来的儒释道继续延伸的百家争鸣,都在探讨农业文化本身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前景,人类将向何处去,怎么样人类才能永存下来?农业要不停地改良品种,要不停地整地加肥,发明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农具,其目的就在于解决人类生存这一核心的问题。这样就得从农业文化遗产的所有的操作层面一步一个脚印去保护,把人类对宇宙的企盼最终推衍出来。千万年来人们想追求的恰恰是这个东西。我们通常说如来佛的手心,农业文化本身的核心就像如来佛的手心一样,是谁也离不开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农耕民族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如今都化成了各种类型的遗产,包括非物质遗产的节日、庙会,充满了这些理想。这些东西是我们要保护的,我们归根结底保护的不是这一块儿梯田,不是这一块儿稻鱼共生系统,而是通过这些看到我们祖先在变化多端的自然条件下,怎么样对待大自然,怎么样从大自然那儿摄取精华,怎么样去寻找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一家一户的温饱。这个理念对我们难道没有意义吗?我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必然回归这种理念。从这里可以引申出我们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神圣目的,那就是通过具体的保护和继承能形成新时代的一种精神动力,这个动力促使我们两千年后还为这个目标奋斗,我们的子孙依然以此为支撑,更好地生存与生活。我们不能把农业文化扫地出门,把祖先的遗产轻易就一脚踹开。历史上其实有很好的经验,我们注意到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但是最核心的东西是不能动摇农业文化的根基。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曾经有一段扭曲的历史,说老实话,我们砍掉了太多农业文明最宝贵的东西,最后的结果是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是必须咬紧牙关承认的事实,虽然在情感上不愿接受。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我们看到,那些浸透在生活中的崇高的理想和愿望,最后不是还在保护吗?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也成为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吗?那些祛五毒的观念,跟大自然的炎热、瘟疫作斗争,在饮食上讲究而不将就,那个粽子实际上是一种药膳,不是说拿一个叶子包着米煮着吃就行的,古代都是要用草木灰的水,或用矿物质的灰水泡一泡。那都是祛瘟解毒的,其中包含着很多的科学性,是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生活经验。每逢端午大家早晨就去采艾蒿草药,多美、多纯洁的一种灵魂需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承的。

       同样道理,庙会就是香火正旺,而不是乌烟瘴气,它的背后是人们良好的愿望。我们曾经有一个时期要把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精华摧毁,其实也就摧毁了我们农业文化遗产最根本的东西。但实际上广大农民心目中最良好的愿望是摧毁不了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这些曲折的历史反思农业文化遗产到底值多少钱,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不要小看这一点一滴的保护。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比祖先高明得多,但是从另一个历史角度看我们又觉得我们真的不如祖先。在祖先创造的农业文明里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人和土地的和谐,要比我们今天做得好。打猎的都知道举起弓弩来马上放手,为什么呢?因为看到了那猎物怀着一个小犊,已经快临产了,要保护自己射杀的对象,要按生态循环的规律保护种群,这都是农业文明告诉我们的。农民珍惜土地,该轮作就要轮作,宁可忍受耕作面积减少,也得把这块土地再养护好,所以在治山治水方面农业文明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最后就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湿地水域曾经失去了那么多,而且忘掉了祖先对湿地水域的崇敬。易经八卦里面专门有一个“兑卦为泽”部分就是要研究“泽”的,泽就是湿地水域,就是润泽滋养大地为生灵造福的大自然恩惠。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多么富有智慧。我说这些话是要说明,今天我们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根基之根基加以保护是很有道理的。

       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里每次都提到,我们现在先走了一步,其实我最痛心的还不是丢了几个舞蹈,丢了几个跳傩的巫师,最重要的是丢了最古老的生产方式在耕作期间的那种理念,甚至包括细微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种理念。它是在一颗谷粒儿上呈现出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精髓。我们历代的祖先重农是有道理的,今天农业提的位置也很高,但我们实践得怎么样?我们很多人有这种错觉,好像后工业时代是对工业时代的否定,同时后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是对农业文明的彻底的否定,这种“非前代”是很可怕的思想。我们应该看到清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进了北京,在把明王朝推翻以后却保护了明陵,仅仅是阴谋吗?它要肯定大明这个朝代了不起,后代皇帝不掘人家前代的祖坟,才留下了明十三陵,至今变成世界的遗产,让大家都来瞻仰。清代尚且如此,我们怎么能“非前代”呢?怎么一定要把自己家的祖坟掘了呢? 败家子就是这么败家的。

       保护遗产是一种情感的学问和实践。你要祖宗的遗产吗?那你对祖宗遗产要尊重。我常给年轻的博士、硕士讲,同学们要学会跪下来,双膝跪倒是农业文化创造的最尊贵的礼节,它只给最尊贵的祖先和大自然跪下来,所以叫敬天祭祖,每逢传统节日都要敬天祭祖。然而,在保护过程中,我们却听到一些奇怪的言论,说我们要把传统节日都打造成狂欢节。疯了!祖先遗训忘了!怎么能所有的节日都狂欢呢?你先得祭,祭完了才能庆,祭典和庆典是交叉组合的,每一个节日里头都必须先祭而后庆。你敢保证明年就不歉收吗?谁来管你的歉收呢?敬天,大自然管理,它给我们恩惠,不要得罪它;祭祖,祖宗告诉你怎么做,祖宗传给了我们生产、生活和抗灾的经验和能力,应当虔敬地感谢他。

      “春节”,我一直觉得这叫“过年”,“年”跟“节”不是一回事,“年”是一个最大的农耕周期。它的时间长,年期是农业文明、农业文化带来的周期,一年一度的春夏秋冬,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今年丰收了多少、歉收了多少,都在这个时候要调整。所以这个期间的活动,每天都有它的文化元素。北方很多地区都有“一进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还有地方是一进腊月就是年。一直到正月十五,还不够,还得延长到正月十六,有的地方一直到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还不行,还往前延伸,反正到了极限的时候宣布,立春了,春耕开始了。我们的老祖宗对这些全都熟悉,这一年四季的周期安排是自然自在的。农民经过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已经形成了我们把它叫做“农业文化基因”的东西,在他的整个机体里面都有这个因素。他对那块地方的水土和对牧场空气的感觉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怎么看节日,怎么推动节日的发展?为什么到了正月十五变成“闹元宵”,为什么在大年三十子时的时候,多好的春晚也不看了,必须要出去举行仪式,就要放鞭炮,就要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所以过去祭祀都在过节的时候。真正庆典的时候,那是到了正月十五,这些过完了以后第一个槛就是“打春”,“鞭打春牛”仪式,就是老牛进地了,开始种庄稼了。从这儿开始,全部进入产食活动。男耕女织,包括七夕的牛郎织女,在天上也好地上也好,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好,都是在做这些农事。由这儿才发明了蚕桑,才发明了至今世界上谁都仰慕的一种织物,这可是中国老祖先做的。缫丝技术之高,简直就是鬼斧神工。为什么我们敬天祭祖呢,就是让我们知道这些技艺、这些人类的智慧怎么来的。农耕文化每一年的周期都会在这些地方表现出来。当我们把南方各地不同类型的傩、跳神的仪式、歌舞挖掘出来以后就会感到,就在那块土地、那块山场、那块水系,每年种植的时候跳,收割的时候跳,收藏起来祈求明年丰收的时候跳。在跳的过程中,所有的神词里面把大自然的神、农业的神都要念到,都要感谢到。那一刻间你不得不惊叹,我们那些老祖宗怎么那么精致地把这些都传下来。年复一年,一辈传一辈,把这些支撑他们灵魂的农耕经验和精神文化全部塑造出来。

       孙:这点恰恰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或者非遗保护的精髓所在,也是最高的价值追求了。

       乌:对。至少我们先解释到这儿。我们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首先树立这种理念,而不是去挖一个舞蹈,挖了舞蹈我们县就出名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出一个旅游项目,我们就可以赚钱了。不只如此吧! 这个舞蹈当初推演到今天成为最美的舞蹈,它背后追求的是什么?这恰恰是重要的。所有的项目、具体的物或人的行为的遗产保护,背后都隐藏着很深的核心的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没有一个不带着这种情感和这种理念传艺的。为什么有时候老艺人在那里舞蹈,立刻就有震撼力,但他的徒孙嘻嘻哈哈嬉皮笑脸在那里演示节目的时候,你就觉得那不像是遗产,主要是他没有那种传承遗产观念,他也没理解和悟出这种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也好,国际组织也好,人类既然还有这点良知,还在考虑保护遗产,就不是在作秀或只是为了赚钱,就是动真格的,就得知道我们不如爷爷,爷爷那点儿比我们高明多了。他们对着青天跳着傩舞,跪下来祈求,即使是三年大旱他还在祈求,他们那一大堆愿望该多么地美好!我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我们曾经对大自然动容过吗?流过汗淌过泪吗?那种虔诚恰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遭遇发展”:现代文明与现代野蛮


        孙:您在多次的演讲里,曾经提到过文化遗产保护是情感的学问和实践。我原来没理解这么深,今天您这样一讲我对于此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明白了您过去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您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人为的破坏是在农耕文明的心脏上插了一把刀。这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可以暂且不去深究。但在当下,当农业文明遭遇工业文明,当全球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发展观念的时候,农业文化遗产的凋敝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虽然曾以悠久的农耕文明而自居,但是这几千年的遗产在无法抗拒的现代化的席卷之下,终结的命运已经在劫难逃了。您如何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和现代化之间的关联?我们深切地关怀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急切存留它的特殊价值又在哪里?

       乌: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很现实,也是我长久以来所想的。刚才讲的可能有些沉重,但是用今天的语境来对待它,是可以解决的。现代化的趋势我们感同身受,因为我们身处其中。我平常很自得其乐的是自己 83 岁还在玩电脑玩动漫。有时候我想,我父亲要是活着也许也喜欢这个,上个世纪 20 年代末,他只弹过祖父买回来的一架德国制造的风琴,那时我觉得我父亲已经很时髦了。我常常给小学生讲,马克思是没看过电影的,列宁是没看过电视的,毛泽东是没使用过电脑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这之中有一个东西不能变,就是刚才讲的情感。我们知道农业文化的根基动摇了,农业文化的形态消失了,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上,还想看大车店里跑出的一串拉粮食的大马车吗?没有了,现在全是物流,上百吨的大卡车。你那车三吨都拉不了,车轱辘还要坏,牲口还有病,这生产力在那儿放着。这种变化是自然的,也不必去凭吊它。那么我们怎么去认识它呢?我觉得脑子里应该有一个根本的主心骨支撑你,就是对文明的更迭和转型要不要有一种科学思维的准备。

       农业文化终结的条件有的是剧烈变化的,比如说中原地区现在割麦子是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从前麦客们拿着镰刀开镰的场景不见了。但同时也要注意,在中国的大地上是一个复杂的农业社会,有多少块土地甭说两千年后的今天,至少再有一千年,还有一些地块儿依然是一刀一刀在割着,这就是我们农业文明找到的典范。比如红河哈尼族的梯田,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形态,除非将来完全脱离这种农业生存的条件。因此,现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先把存活着的一块一块地保护下来,它可能变成很精致的绿色食品的“盆景”。比如黄土高原上窑洞前面有一些曲曲弯弯的地,始终不可能有大的机械来支持它。农民依然拿着磨好的刀割莜麦的,他们心知肚明哪块地先割,因为黄土高原的地势层次不一样,先熟的后熟的不能同时作业。立秋以后或寒露的某个时候正好最后一块割完,绝对是按照从春到秋到冬的次序,那个小小版图,依然是农耕文化的根据地。这一个典范就代表着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根基。难道不可以留下来吗?把它留下来以后,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会通过各种交通手段到那儿看看,立刻就会震惊的。这块地依然是农业文化的宝地。你尝尝那里的莜麦面,那是最宝贵的绿色食品。我的意思是说,今天的遗产保护跟现代化不矛盾。我在德国讲学的时候注意到,他们给我做饭就到那些个绿色生态商店去买大小不一的土豆和番茄,不像超市里的黄瓜齐刷刷都一样。现代文明、后工业时代,哪一个最高级的餐桌上没有农民农忙农闲吃的那点土餐?上来的鸡蛋要特别说一句,这是生态的、绿色的、母鸡是吃蚂蚱的,这说明宝贝还是宝贝。所以农业文化遗产里面那些宝贵的东西依然是农业文明的高水平的东西。当今的社会转型,出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化的矛盾,但我们必须坚信,古老的农业文化本身就是过去农业文明遗留下来的好东西,它是农耕时期古代文明的一部分。不要把今天的现代化一律叫做现代文明,因为已经证实是有现代野蛮伴生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与现代野蛮一对双胞胎。当讴歌现代化的时候,现代野蛮已经在那里摧毁农业文化传统的文明部分了。正因为这样,联合国才在它遗产保护的宗旨上提出了现代化来得异常迅猛,有直接摧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要看到现代化不都是文明。比如说原子能真的就是为人类造福的吗?为什么日本的一场地震灾难,没有去骂老天爷的地震,恰恰去骂核辐射?为什么紧接着德国立刻下令要去核?现在各国军事装备的竞争,难道不是现代野蛮吗?怎么能说是现代文明呢?所以别把科学看成百分之百的良知。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可能的程度下容忍着野蛮。我们必须唤起这种理念,就是现代化要摧毁所有的遗产,而这些遗产又那么宝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家底儿看护下来,不要糟蹋它,不要把所有化学毒物都扔到这些个遗产上。为什么我们现在眼光就这么低,把遗产拿来马上就卖钱,马上开发。我们的遗产真的就值那点旅游钱?现代化面前的保护,应该越来越多地尊重遗产,尊重传承人和传承群体,没有他们遗产就休想保护下来。中华大地上的农耕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经过的磨难都是令人痛心的。日伪时期,过去都是小麦产地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全都被强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罂粟,生产鸦片烟。现在回忆起来那就是一种掠夺,那是用鸦片烟毒害了你们的民众,又拿去在世界上去赚钱,肥了日本军国主义。我们的农业文化怎么承载这些灾难!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觉得我们必须有一个崇高的理念,我们应该大规模地做。遗产的保护必须要有大的投入,富起来的国家再不投入,而想把祖上留下来的这点最精华的遗产利用保护之机去赚钱,这是非常不道德的,甚至于说是很残忍的。

       曾经有一位地方政府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请我给他们省估算一下“非遗”保护能在他们省的GDP里占多少百分比。我想如果把非物质遗产的性质弄清楚,他就会知道想从这里要钱去增加GDP的份额,跟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宗旨是完全相对立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责任和义务,是公益性的,政府要在财力、人力、物力和智力上给予最大的投入,你要对得起民族的历史文化,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农业社会,对得起农民,怎么可以向遗产保护索要 GDP 份额呢?再举个例子,某省申报了一个祭祖仪式项目,想弘扬中国的传统道德,那个仪式很完整,祠堂也都在,可是当专家评委准备评它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时,发现这个遗产项目其实是作为旅游项目表演用的,几乎在那个祠堂里天天在祭祖。这个遗产还能保护吗?那个嫡系长门长孙每天在那里跪着烧香,我说要是祖先有灵的话,当场就把这个祠堂整塌了,叫所有不孝子孙都压在那里。祭祀祖先是庄严的仪式,它传达的是一种精神,怎么可以天天卖票赚钱?更有甚者,神圣的祈福纳祥的泼水节也已经遭到了过度开发的破坏。该节日来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浴佛节”,我国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都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至今已传承数百年。到了节日,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所有病灾,得到幸福和吉祥。这个节日的节期是每年傣历四月中旬举行三至四天。现在却把这个神圣的节日开发为一年365天疯狂嬉闹天天泼水的旅游项目,大赚其钱,而且大字广告就在那里张贴着“西双版纳天天欢度泼水节”,看了这个我都为佛教文化和民族节日遗产掉泪。我想即使是最欢乐的泼水节仪式,也不应该失去原有的庄严、虔敬和对遗产的尊重。怎么竟然为了开发旅游赚钱擅自篡改成“天天过泼水节”,让东南亚佛教国家的友人都为我们蒙羞。因为什么?人家来这儿是要参拜的,过佛教节日的,而我们却在胡闹。这些例子都历历在目,这叫保护吗?可悲的是,现在还有一些市场文人,公开在媒体上喊叫:“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的保护方式就是现代产业化开发”,这跟原来的保护宗旨是顶牛的。事实上我们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合理利用的方针就是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做有条件的有范围限定的适度开发,绝不可以是造成破坏性后果的过度开发。

       为此,我们现在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引导保护工作。尽管把民俗文化遗产都留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要把它曾经的形态记录下来,传播开去,让当代和后代的人们都能记住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怎样传承发展下来的。

       农耕文明繁荣的时期,农民离不开家乡这块土地。但在现代化冲击下,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施展农业技术的空间,于是背井离乡出外打工。这是最大的历史变革,也是农业文化被彻底摧毁的一幕。但是谁能去理解,每年到过年的时候,原来守家在地的亿万农民又从外地,跋山涉水、车马劳顿地赶回家。认识这个现象吗?我们的官方也好,商界也好,只认识到“春运”这么一个高度,春运的特点就是要挣农民工返乡潮这笔钱。没有人说农民回家过年很艰难,要不要对他们有3天或者4天火车票减价,长客票减价,甚至飞机票也对他们打折,所有的候车室、长客总站、空港,全都挂出大幅标语,“热烈欢送农民兄弟回家过年”,志愿者成群做好服务接待工作,能做到这点吗?农业文明社会的良知没有了,只把这么一个社会转型球踢给了农民,让农民受尽了苦。难道我们对农民百姓没有愧疚吗?我呼吁了3年,春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事节日,不要乱加改造。年还是老样子,它就是高跷龙灯民间社火等农民的艺术,农民的祭祀。在那里古代没有发明出街舞,没有发明出轮滑。所有的节日都是给农民过的,没有给现代化大都市准备过的。

       我在德国讲学曾在那里过了两次圣诞节,一位汉学家跟我说,乌教授你们平安夜过得很有意思啊。我说中国人绝大多数并不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但他们却要过圣诞节,这个节日已经被世俗化了,你们不也是这样吗?他说我们还达不到你们那么狂热,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点,每年过圣诞那天,圣诞老人很早就回北极了。我说为什么呢?他说有一个国家连夜在步行街上吃得一塌糊涂,购物啊,减价打折啊,这个国家他就不再去了。因为圣诞夜是安静的,它的礼物要轻轻地,顶着平安夜的星星,红鼻子小鹿鲁道夫晃着铃铛拉着雪橇,然后把这礼物从烟囱上带进去,往孩子们床头搭着的袜子里装礼物。可是到了中国呢,没有人过圣诞节,他们在过购物节、饮食节,所以圣诞老人早早就回去了。这似乎是德国朋友用开玩笑的方式批评我们吧?我们是洋节胡乱过,自己家的传统节日还抛弃了,这是农业文明的后代吗?我们的节日“闹元宵”了不得,外国的哪一个狂欢节也没有我们那样闹得欢、闹得好。申报“非遗”正月十五报上来的最多,好多绝活农民全都恢复了,像浙江仙居农民老艺人全力以赴在那儿率领中年农夫农妇耍的那个“线狮九狮图”绝活是闹元宵灯会里最受欢迎的国宝级遗产,九个狮子在拥挤的灯会人群头上穿来穿去,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我想拿这些例子来证明农业文化遗产的珍贵。可以说那些想一脚就把农业文化遗产踢开、踏碎的想法和做法是违背文化法则的,是极端错误的。现在我们的政府在财政上已经动用十几亿的财力往“非遗”保护上投了,这是很好的迹象啊! 一说到现代化和保护传统遗产我这话就比较多,那是因为我对现代野蛮实在是不仅不敢恭维,而是十分愤慨。 (未完结)

乌丙安 孙庆忠 | 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下)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Dv9zpqOsL_QYDUHgIIPsg

文章原载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图文编辑:李文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kVf8s9O4E3c2WSi448xb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5-18 22:24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粘软香甜的萨其玛(5.28)

     “世界面食在中国”。说起面食,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会做、会吃的了。不光说山西的刀削面、河南的烩面、陕西的羊肉泡馍,就连各个少数民族的面制点心,也是品种繁多,独具特色,将面食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满族的面制糕点。早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就有:“满人嗜面,不常嗜米,种类极繁。”满族人将面制品统称为“饽饽”,即为“manz**饽饽”。我们常说的“满点汉菜”中的“满点”指的就是manz**饽饽。相较于中原地区的面制品,“manz**饽饽”的特色之处在于它的“粘”。像我们所熟悉的满族特色主食:油炸糕,粘火勺,苏子叶饽饽等都是这类。

“粘” 食 情 结


        为什么满族人如此偏爱粘食呢?这就要从满族人的生活环境说起。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夏季逐水而居,冬季就在地窖中猫冬。受到东北漫长严寒时节的影响,满族人主要以狩猎为生,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太阳升起便吃过早饭出门打猎,到了晚上不猎不归,体力消耗极大。粘食、甜食热量高,容易有饱感,便于外出射猎活动时携带,这就使得满族人对粘食有着特殊的感情。清军入主中原后,在饮食上,一方面保持自身传统风味,另一方面又与汉族饮食文化相交融,食材选择和制作方法都更为丰富,无论是民间小吃还是清宫御点,都深受关内外人们的喜爱,如今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的萨其玛便是其中的一道特色名点。

        萨其玛,原意为“狗奶子糖蘸。”或许有人会问,“狗奶子”和萨其玛有什么关系?其实,“狗奶子”是产于东北的一种形似狗奶的野生浆果。起初,满族人用“狗奶子”作萨其玛的果料,将面条炸熟之后,用糖浆混合成小块。萨其玛是清代关外的祭品之一,道光二十八年《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中提到:“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随着满族入关,萨其玛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了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在北京又称之为“沙其马”、“赛利马”。萨其玛的制作与食用在一些清代笔记中有记载,如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里:“萨其玛乃manz**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进,遂成方块,甜腻可食。”《光绪顺天府志》中提到:“赛利马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猪油蒸成,味极美。”可以说,绵软香甜的萨其玛,在当时不论老少都不掩对它的喜爱,又因为它长时间储藏不易变质而成为贡品的首选,在老满族人生活中占据很大的分量。

名 称 由 来


       关于萨其玛的传说有很多,有的甚至将它与清太祖努尔哈赤联系起来。据说,当年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各部落经常进行远征,将士们需要自己携带干粮。一次,行军途中休息时,将士们席地而坐,啃着干粮。努尔哈赤发现其中一个名叫萨其玛的年轻将领,吃的食品与众不同,便上前询问他。原来,这种食品是萨其玛的妻子为他做的点心,味道好,分量轻,长时间不易变质,非常适合远征携带。努尔哈赤吃过之后,大加赞赏,并以这位年轻将领的名字命名这道点心。如此一来,军队里许多将领和士兵的妻子,都来向萨其玛的妻子学做点心,放进丈夫的行军干粮袋里。就这样,萨其玛在军队中普及开来,并迅速传入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糕点。

      这个传说虽然充满爱意,但难辨其真伪。最为可信的说法是“萨其玛”得名于满语的异译。因为萨其玛在制作时有两道工序是:切成块,码起来。这里的“切”字在满语中为“萨其非”,“码”字在满语中是“玛拉穆毕”。因而,“萨其玛”由这两个满语缩写而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朝乾隆年间《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萨其玛,把白面(指用鸡蛋和好的)经芝麻油炸后,于糖稀中掺和”。满族入后,由于当时找不到汉语代称这种食品,便直接采用满语音译。我们现在所说的“沙琪玛”也是一种音译。


味 蕾 记 忆


       如今,我们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都能见到各式包装精美的萨其玛,黑糖味、蜜枣味、奶油味等多种选择。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追求,萨其玛这种传统糕点在制作工艺和风味上都有所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依旧承载着老满族人传承下来的饮食记忆。

       一块块萨其玛,泛着金黄,散着果香,点缀着青丝玫瑰,咬上一口,品味这份软绵香粘的美食,给我们带来的是精彩的生活滋味。留于唇齿间的软糯蜜丝,包含着满族人的生活智慧,以及满汉交融中的饮食文化碰撞。酸甜苦辣,人生百态,甜是能让人们产生幸福感的味道。有句俗语说:“喜欢吃甜食的人性格比较好”,或许就是和味觉带来的情感有关。满族人的粘食离不开甜,由最初的抗饿食甜到后来的饮食惯习,满族人一直都在将味蕾记忆延续下去。粘食对满族人来说是舌尖上的故乡味道,记得之前参加满族祭祖活动时,一位老大爷满含深情地说:“常年在外,要说最想念的还是这口粘食,软糯香甜,吃的舒坦。”

参考文献:
[1].冷传平.满族饮食文化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2月.
[2].冷明.满族入关后饮食文化的演变[J].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1月.
[3].何雨.东北满族饮食中的面食文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妍
图文编辑:闫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5wkHEhirD5zrmR3A_V5z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6-1 22:11 编辑 ]

TOP

“2018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调研座谈会在辽宁大学召开(6.2)

        6月1日上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示范项目——2018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后文简称大学生故事会)调研座谈会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举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白旭旻和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民间协会故事委员会副主任刘蕾亲临辽宁大学对大学生故事节的筹备事宜进行调研。辽宁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庞艳华和吴玉杰副院长,民俗学教研室周福岩教授、隋丽副教授和邵凤丽副教授,艺术设计教研室李芳凝副教授和李天扬老师;广播影视学院声音研究院副院长石竹清副教授;艺术学院副院长范妮教授和王群一老师以及部分民俗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文学院副院长吴玉杰和周福岩教授主持。吴玉杰副院长简要说明辽宁大学创新性的采用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广播影视学院三院合作的形式筹备大学生故事会的设想,介绍了该活动的背景、方案简介和组织形式,她说,承办故事会的初衷是希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新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的魅力,为传承民间文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白旭旻主任指出,大学生故事会要放低门槛,专业组和业余组应分别设立,做到覆盖面最大化,更好地展现大学生和特殊群体的才华,传播社会正能量。并进一步设想,大学生故事会中产生的优秀作品要联合新媒体的专业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计划在3~5年内将大学生故事会打造成为在校大学生或有志于从事表演专业人员的输出地。艺术学院副院长范妮教授从专业角度出发,对话剧或短剧作品的时长限制、参演人数的设置和故事表演、舞台戏剧单元的内容细化方面都提出了十分具体可行的建议。

       文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李芳凝副教授就绘本单元提出建议,认为应将其分成单幅插画和绘本两个部分,考虑到绘本展示的空间限制,建议对参赛作品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规范。

       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周福岩教授指出,故事本身就有表演性,不同的媒介有利于展现不同的艺术气质,文学、艺术不分家,双方相互成就,尽量保持当下的完整性。

       艺术学院王群一老师结合多年表演教学经验提出,应进一步细化原创故事类的主题类别,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创作方向,更有助于产生优秀的作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白旭旻再次强调大学生故事会在各个平台的展示和推广更有利于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专业和业余之间的互动,使特殊主题、特殊人群的表演呈现成为可能性。

       座谈会期间文学院本科生精心准备了现场故事讲述和相声表演的环节,展现了大学生对于民间文学的创作和表演成果,隋丽老师播放了去年举办的辽宁大学首届民间文学戏剧节的视频短片,介绍了辽宁大学在民间文学戏剧表演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据悉,2018大学生故事会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故事委员会、《民间文学》杂志、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辽宁大学共同承办,各项筹备工作将在下一阶段全面展开。


撰       稿:隋丽 张丽丽
图文编辑:张丽丽
摄       影: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Xtf0hEi1zKSceSOqOU-YQ

TOP

【物质生活】胃与心的满足——牛庄馅饼(6.6)

一.家的味道—胃与心的满足


       小时候,我们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盼啊,盼啊,盼着长大。长大后,我们离开了溶于血脉的故乡。

       求学的日子,工作的日子,每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闪耀,远远望去,恰如漫天的繁星,为迷途的人儿指明归家的方向。我们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总有一盏灯为我们而亮,那是鹅黄色的温馨,是内心最深处的柔软。总有一副碗筷为我们摆放,那是家的味道,是味蕾不会忘却的记忆。我们会心一笑,盼望着归家的日子。归家的日子,早早地起床带着老婆、孩子,驱车两个小时,寻求儿时家乡的味道。点完菜,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告诉孩子“儿子,牛庄馅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馅饼,真的,爸爸不骗你”。扭头,看着妻子,说:“最好的东西我都想分享给你。”有饭,有爱,有记忆,有情怀,这是生活的味道。

       食物是情感的升华,味蕾是记忆的载体。牛庄馅饼是牛庄镇人无法忘却的味道。这样一个小小的馅饼,不仅填满了我们的胃,更是温暖了我们的心。


二.璀璨—源自远古的忠诚与坚守


       一盘色泽诱人而喷香的馅料,一个宽阔平整而干净的案板,一个历经百年而耐用的铁锅,一捏一翻一烙,皮薄馅厚的一张馅饼徐徐落于案板。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倏然而生。历史,就仿佛这画卷,那些多余的平俗笔画无疑滑向角落,在千百年的尘封里,不著一丝痕迹。而那些顽强的精彩,饱经无情时光的打磨,骄傲却有些孤清地穿越到了未来。那注定是一种曼妙而踏实的美丽。牛庄馅饼在这近百年的时光里,父传子,师传徒,一传十,十传百。逐渐的打磨、传承、发展。这是牛庄镇人对食物的追求,也是牛庄镇人对生活的向往。

       传说总是众口不一,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牛庄馅饼的起源,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牛庄馅饼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的牛庄回民刘海春;另一种说法是牛庄馅饼是由牛庄人高晓山的父亲高富臣首创。据牛庄镇志记载,上世纪初牛庄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当时牛庄的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小吃,牛庄人高富臣当时在集市上卖各种面食,生意红火,后来发明了馅饼。而据刘海春的儿子刘庆丰说,父亲当年从海城有名的“马家馆馅饼铺”出徒后,回牛庄在最繁华的街上卖馅饼,买刘家馅饼的人都得早起去排队。牛庄馅饼究竟是起源于刘海春还是高富臣已经不可考,但就两家馅饼在牛庄的知名度看,均可谓是开山鼻祖了。

       牛庄馅饼虽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但真正形成地方特色并广为人知是在上世纪70年代。正所谓璀璨源自远古的忠诚与坚守。高富臣的儿子高晓山在继承父辈们的技术基础之上大胆地改良了原先做馅饼用的矾泡面。使得馅饼外焦里嫩,肥而不腻,皮薄得恰如两张纸,端到桌上还能看见馅饼里的葱花。据说当年凡是在牛庄举行的大大小小的会议,会议代表和各级领导都点名要吃高晓山的馅饼。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牛庄馅饼就走向了全国。

       上个世纪80年代,身怀绝技的高晓山去世后,三个曾经师从高晓山的徒弟佟向福、崔春清和赵洪财接过了高晓山的衣钵。这其中尤以赵洪财最为出名,在1988年北京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上,他被邀请给国家领导人烙制牛庄馅饼,牛庄馅饼在餐桌上成了最受欢迎的主食之一,从此名声大噪。2008年牛庄馅饼被列入了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三、代代相传的技艺


       有幸拜访了牛庄馅饼的传承人赵洪财师傅。师傅五十多岁的年龄讲起馅饼来神采奕奕,目光深邃而悠远。一言一语都是对馅饼深刻的情感。师傅讲到“一生一业,这辈子也值了。”热情的师傅说我为了欢迎我们大老远的跑来,一定要现场给我们烙儿馅饼。边做边讲解道:

1.首先是和面。要先用筷子加水绞面,再用冷水扎面。这样做是为了和出的面兼具筋道和柔软,这样包出来的馅饼才能够皮薄馅大。

2.其次是调陷。蔬菜和肉都要要适量,不然会影响口感。一般是要求7分瘦,3分肥。

3.做烙饼,一定要用平底锅烙。

4.烙馅饼讲究:"三翻四烙"翻3次面,每面个烙过2次,两个面就是4次,大约烙7.8分钟看见馅饼由于热气的原因已经鼓起就可以出锅了。

      看着师傅纯熟的手艺和热气腾腾的馅饼,我不禁想到了那远古的忠诚与坚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匠人精神呢?

四.味蕾的记忆,生活的向往


       快乐的日子,难过的日子,我们总是想念,想念家乡的味道。于是,放假的日子,便是归家的日子。我们踏遍大街小巷,寻求记忆中的味道。味道是有记忆的,而家的味道是味蕾不会忘却的记忆。

       这是生活的向往,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别忘记,万家灯火总有一盏鹅黄色的灯为你而亮。别忘记,归家的日子好好品尝家的味道。让自己的胃和心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刘丹.牛庄馅饼无缘“中华老字号”[N].鞍山日报,2008-06-27(A04).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王静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z7WZGVcShDTRyqKhYvEvw

TOP

【校园活动】端午粽飘香,传承文脉长——辽宁大学第二届端午文化校园体验活动(6.15)

      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振兴纲要的精神,促进民俗文化的校园传承与推广。通过端午节日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2018年6月14日下午3点到5点辽宁大学文学院师生在B4下沉广场开展了题为端午粽飘香,传承文脉长的端午文化校园体验活动。

      在辽宁省民协刘蕾秘书长的带领下,激动人心的民间鼓乐霎时响起,辽宁大学第二届端午文化校园体验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之后,文学院韩春虎院长和非遗代表杨晓彤女士先后上台发表了讲话,并由辽宁大学文学院韩春虎院长、庞艳华书记、李海波副书记、吴玉杰副院长、郭醒教授、周福岩教授、吉国秀教授、隋丽副教授、邵凤丽副教授为18位非遗传承人现场颁发聘书。

       在观众们热情的掌声下相关文艺演出持续进行,主要有:由盛京格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大家带来旗袍走秀,由非遗传承人孙志海为大家带来古彩戏法表演以及由文学院学生进行的诗朗诵《离骚》。

非遗传承人绝活展示


1.古彩戏法(传承人:孙志海)

2.剪纸(传承人:刘素萍)

3.金属丝编(传承人:郭文)

4.水晶珠(传承人:张萍)

5.面塑(传承人:纪宇)

6.糖人(传承人:李凤艳)

7.锡伯族剪纸(传承人:李英杰)

8.满族剪纸(传承人:初春枝)

9.折纸(传承人:尹才)

10.龙凤字(传承人:张凤闻)

11.蛋雕(传承人:杨春刚)

12.手绘书签(传承人:赵伟)

13.剪影(传承人:姜泓厚)

14.软陶(传承人:刘海英)

15.彩线编织(传承人:周婷婷)

16.盛京满绣(传承人:杨晓桐)

17.非遗辽瓷(传承人:孙天舒)

18.剪纸(传承人:冯元平)


赞助单位


沈阳菁华商业管理学校

盛京格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


主办单位


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沈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学国学院

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


       精致的香包、飘香的粽子、绚丽的五彩线,无不传递着端午的气息。那一针一线连缀着人们的心意、那一根根五彩细丝代表着人们的祝福。人们在缕缕米香中观看非遗传承人的表演、体会端午的文化韵味。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根系。我们需要端午,同时也需要深入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每个节日的意义、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

撰       稿:王鹤铮
图文编辑:王鹤铮
图片来源: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g3oGZ02VAD0VDtMusPHS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6-20 21:16 编辑 ]

TOP

【学术讲座】王加华 | 中国古代耕织图中的地域意识与观念(6.16)

       6月15日下午,辽宁大学文学院邀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加华教授在文华楼219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古代耕织图中的地域意识与观念》的精彩讲座。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周福岩教授、吉国秀教授、隋丽副教授、邵凤丽副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李洪军副院长以及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由周福岩教授主持。

       讲座中,王加华教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几幅精致的中国古代耕织图,并讲解耕织图是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题材的绘画图像,由此展开了讲座内容。

       王加华教授讲到,我国体系化、系列化耕织图的真正开创者是南宋时期的楼璹,他创作的《耕织图》以江南地区的畈田为具体描绘原型,是后世绝大部分耕织图的蓝本。结合历史背景,他分析了中国古代耕织图的描绘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推动。经济方面,农业是江南经济发达的重要体现,耕织图之所以被不断创作出来,其主要目的在于劝诫与教化劝农;文化方面,江南是一个以艺文、图书、兴学、隐读为地域特色的文化型社会,耕织图体现出强烈的江南情怀与江南意识;政治方面,江南是彰显政治认同与王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隐喻与象征。由此得出结论,从农耕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域的等级性、地域的立场差异性及空间的社会属性等问题。王加华教授强调,研究耕织图的目的不在耕织图本身,而是把耕织图当成一面镜子,通过耕织图映射出更深刻的文化主题。

       随后,王加华教授提出延伸思考,民俗学的图像研究应该“见人、见物、见生活”,探究图像的生成系统以及图像背后的文化心理、社会生活。

       最后,在座师生与王加华教授就讲座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周福岩教授非常赞同王加华教授的研究路径,认为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符号化解读,十分富有启发性,值得大家细细领悟,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加以运用。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王加华教授另辟蹊径的研究视角和精深透彻的学术见解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文中耕织图来源于网络)

主讲人简介:

王加华,男,1978年生,2006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博连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杂志(CSSCI)编辑部主任。兼任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史、乡村社会史与村落民俗学。在《文史哲》《民族艺术》《清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5部,拍摄非遗影像纪录片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两度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撰       稿:冯姝婷
图文编辑:冯姝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COIQBGsp7_9Hp62P1LJSw

TOP

【传统节日·端午节】年年岁岁,安康端午(6.17)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因“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时,因此“端五”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端午节有多种叫法,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

         其一,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其二,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此观点;

        其三,部分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其四,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端午节的习俗



· 吃粽子

        粽子,在东汉就已出现,不过一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五月五,是端阳,满村满街包粽忙。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大米江米白如雪,艾叶箬叶绿油油。”

       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不过各地的粽子,一般都是用箬壳包糯米,只是形状和内含的食材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形状有三角形、 四角形、 圆锥形等等,北方人喜食甜粽,里面放枣、豆沙等馅儿;南方人喜食咸粽,里面放鲜肉、火腿、咸蛋黄等馅儿。

·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相传屈原死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划船到汨罗江打捞屈原,后演变成端午节的习俗。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
       如今它演变成多人的集体划桨竞赛,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赛龙舟不仅是一种节日传统,1980年更被列为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赛龙舟盛传于世。

· 驱五毒

       端午时节正值五月,处于温热的仲夏时节,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开始大量活动,四处觅食,极易伤人,疾病瘟疫也容易流行,所以人们将农历五月初五看做是毒气流行的恶月恶日,便想出各种办法来驱赶五毒,也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

       这一天小孩儿要穿五毒衣、五毒鞋。人们用红纸剪出五毒的形状,贴在墙壁、炕沿或窗户上,叫“剪五毒”;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吃五毒饼和“五红”。五毒饼就是在饼上画上五毒的图案,人们希望吃了它,可以消病强身,健康长寿;“五红”即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和黄鳝。吃“五红”是为了吓退五毒,希望它们不要进自己的家。人们还会饮雄黄酒,或是将其涂抹身上、喷洒在房间各处。

· 挂艾草、缝香包

       《荆楚岁时记》中写到:“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农历五月,爱犯皮肤病, 人们就到山林里采各种草药,用来洗澡沐浴。

       采集的草药中最有名的一种就是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能防蚊虫,去毒气;用艾叶泡澡、洗脸,能消毒杀菌,对身体有好处。这些草药不仅可以挂在门口,也可以缝进布包内,变成香包。

      “五月端午日头红,做个香布袋巧玲珑。五月端午日头升,戴上香布袋来驱虫。拴个扳脚娃,毒虫都害怕。戴个扳不倒,毒虫都吓跑。”香包既美观又实用,大街小巷里,人们佩戴颜色鲜艳,款式各异的香包,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系五彩绳

       为端午节增添色彩的不只有溢满香气的香包,还有色彩缤纷的五彩线。五彩线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以前对颜色的选择很有讲究,一般由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组成。

      将美丽的五彩线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系在手腕、脚腕、颈项上,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并在过完节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把它解下来扔到水里,五彩线就像一条条游动着的小水蛇,据说这样能够把不好的运气都带走。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作为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萧放教授认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终归是抱有感情的,他说:“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端午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传统节日,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是端午节俗的两大主题。自六朝后,两大主题一直存在于端午节俗之中,服务于民众的生活。”

       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更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时代在发展,我们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根据当代社会的实际与民族文化建设的未来需要,对传统节俗进行传承与移易,以令其可以自然而然地、实实在在地存活在现代生活里并为其服务。

参考文献:
1、《我们的传统节日·夏》邵凤丽、冯姝婷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5
2、《端午节》于淼编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8
3、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萧放,民俗研究,2009(04):229-238

撰       稿:金丹妮
图文编辑: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Ql4uwF0SiDCMrqqtM-IV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6-20 21:14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指甲花:染红女儿纤纤指(6.26)

       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所以中国女性对手部装饰也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对美甲艺术的关注已不亚于对服装的关注度,俨然成为了一种新时尚。美甲艺术是一种对手部装饰的美化,女孩子们通过不同样式,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美甲来展现自身的魅力。可以说在人们不断关注服装上美的同时,美甲艺术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美甲艺术日趋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第二种时尚。

        美手、美甲文化最早出现在人们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人们将手指、手臂画上各种图案,求神灵赐福,祛除邪恶。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至今,它多被当作一种美的装饰和象征,但我们依然还能发现它闪烁的历史光芒。

一、俗染纤纤红指甲


       说到指甲的艺术,我忘不了的是小时候老家房前奶奶亲手栽种的凤仙花(指甲花),那些散落在寻常百姓家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凤仙花,不择土壤,算不上什么名贵花草,除了点缀装扮房屋,一般主要用来阻挡蛇虫“百脚”以及作为当时女孩子们最耀眼的装扮。正可谓“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凤仙花俗名“染指甲草”,也叫“好女儿花”。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记载,这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植物,花开之后,取其花、叶,放在钵里反复捶捣,捣碎以后,加入少量明矾,便可用来浸染指甲。而用凤仙花染指甲的风俗由来已久,唐代的李贺有《宫娃歌》“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就是宫女们染指甲的真实写照。另有唐代《事物考》记载“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同代诗人郑奎妻《秋日》诗云:"洞箫一曲是谁家,何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可见,唐代民间就有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的习惯了,并一直流传至今。

       尤其是中国西南一带更是将“染指甲”作为一项七夕习俗,如清代朱象贤《闻见偶录》记载:“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四川绵阳地区《盐亭县志》记载:“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无庸置疑的,染指甲也是女性的专利,纤指蔻丹,熠熠动人。这里说的是童稚捣凤仙花的汁液涂抹指甲,她们把手指甲、甚至脚趾甲染成橘红色,觉得这样很美。尤其在逢年过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更是如此。如清代赵翼《陔余丛考·金凤染指》云:“凤仙花,红者捣碎,入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直至退甲方渐失之。”

二、少女身、医者心


       扬州古历有六月六女子用凤仙花染指甲一说。当然,也不一定非是在六月六。或早或迟,大致总归在夏季。以乡间而言,时令都在栽秧之后。那么,姑娘们为什么要用凤仙花染指甲?说来这里的故事内容很丰富很有趣,其中还有一点象征意味和医学道理呢。

      凤仙花四、五月播种,六至八月盛开,色泽鲜艳,此花病虫害极少,蜂蛾亦不接近,像是洁身自爱的一位“少女”。也有老人认为,用凤仙花染红指甲,可使手指不缩筋,也是为了能在做女红时,双手更美观、更健康。

       另外,用凤仙花染指甲,有美肤、健体、壮骨、拔毒等功能。

       美化:若人有灰指甲、疣指甲,或粗糙不平,或有黄褐斑等。一经凤仙花染过,或恢复如初,鲜亮光滑。
  
       健体:因小孩子皮肤较嫩,将凤仙花捣碎,为小孩子裹脚后跟,走路便不会那么疼了。

       壮骨:在农村,一趟栽秧季节过后,妇女们指甲必然要秃一层。若被凤仙花染过,指甲便会坚硬起来。

       拔毒:若指头被毒虫咬伤,或有疮痂肿痛,用凤仙花染过,便会消肿。

       总之,凤仙花染指甲,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是女子最美的化妆品,同时也是治疾的百药草。

三、十指不沾阳春水


        除了对指甲进行染色外,明清时期妇女还有蓄指甲的风俗。尤其是年轻的妇女,常将指甲留长至寸许,有的甚至达到数寸。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就常提到这种情况。如《红楼梦》第七十七回,述宝玉私下看望晴雯,“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指咬下”,交给宝玉留作纪念。

       另外,她们还想方设法对自己的指甲进行保护,由此产生了护指套。指甲套的作用除了保护指甲不折不碰外,还像戒指一样可以装饰指部,戴上后可增加手指的纤细感和修长感。更为惊叹的是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诞生了假指甲,为贵族专有,一般用金或者银等贵金属打造,还会镶嵌宝石,有些会加入复杂的景泰蓝细节。豪华金属指甲套是当时最豪华、最专业的美甲饰品,也是最早的人工指甲。

       而这种艺术也让我们想起了清装戏里老佛爷、皇后等权位高女性的“指甲套”,虽然美丽,但是行动极为不便。不过,中国古代对于女性的评价“十指不沾阳春水”倒也是和指甲套不谋而合了。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虚荣,证明其贵族身份,它更多的是代表了权力和地位。在很多清代妇女的画像、照片中皆可以看到这种装饰品。

       而我们所公认的现代美甲艺术起源于欧美,盛行于美国好莱坞,并通过各国时尚的最前沿——演艺界得以传播。中国的现代美甲艺术起步较晚,仅有十多年的光景,但因中国自古就有染甲之俗,使得这一艺术能够很快被广泛接受并快速传播,成为现代女孩子们争相追逐的新看点。

结语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历史的长河在不断流淌,但从古至今女子们喜染指甲的风俗却留存至今。从染甲的历史到现代美甲的转变中,它的身份象征意味逐渐淡去,而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为现代女性所青睐。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身心健康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孔诗曼琦. 中国当代女性美甲技术[M]. 东华大学, 2016
[2]. 胡星儒, 王义芝.中国古代美甲漫谈 [J]. 寻根, 2007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u-73egDg864MzVfAYx58A

TOP

【田野实践】辽中蒲河村五月十三日祭关圣大帝田野调查札记(7.2)

       满族先民在远古时期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和敬祖观念,祈求子孙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并逐渐形成族人、家人定期聚集祭神拜祖的祭祀习俗。而关帝信仰,至今仍散布在满族众多人口当中,人们在家庭礼仪空间及社区礼仪空间内共享着这份神力。相应地,农历五月十三在祭祖祠内举行的祭祀关圣大帝活动,也成为蒲河村肇氏家族一年一度集体性的盛会。2018年6月26日(农历五月十三)清晨,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邵凤丽副教授带领民俗学研究生杨乐乐、金丹妮驱车前往目的地蒲河村,参加肇姓家族祭关圣大帝暨辽中蒲河爱新觉罗家庙落成242周年庆典。

村落概况


       蒲河村也可以说是爱新觉罗包朗阿密雅纳支村,他们历史悠久。雍正年间密雅纳支奉命调辽西驻守巨流河,因为密雅纳支的田地都在辽西,而且当时天下太平,清朝又实行亦兵亦农政策,无战争时他们便是农民,所以密雅纳支因田而调来辽西,世代在辽西繁衍直至今日形成了以蒲河村为首的爱新觉罗姓氏满族村,蒲河村家庙的建立也为附近村落的密雅纳后人提供了交流情感增强家族感情的机会。解放后,为提高粮食产量,便开始逐年修建水利,开发水田。1971年,为修建黑鱼泡水库,在政府动员下,蒲河村村民从村子西边的河堤处搬迁到现今住址,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同姓血缘结合的村落。

      村落位于辽中县北25公里处的珍珠湖东侧,为渔村兼带耕种。沿途清静而自然,一条条清幽静谧的村中小路,一片片果蔬飘香的农家田园,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绿油油的麦地间的一条一车之宽的主干道上,几辆车左右交叉相间停放。一下车,最先入眼的便是两尊威严的石狮和古朴简单的“祭祖祠”门楼,穿过门楼,一条凹凸细长的土路尽头即是肇姓家庙的祭祀场所,有关肇姓家族名人和光辉历史的海报张贴在道路两旁。进入家庙,门口右侧竖立着赐福民众、神圣庄严的索罗杆。这里不知装了多少肇姓人朴素的祈愿和情感。

      肇江耀老人,原为家庙负责人,一位劳苦功高的“大家长”。历经波折与艰辛,为重建家庙,续写家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祭祀前期


      安静的村庄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不一会儿,黑猪送至,身着满族旗袍的男男女女陆续出现,胸前佩戴朵朵代表喜庆的红花与热闹的场面相互映衬,预示着祭祖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抬黑猪至报恩堂前,猪头朝东,肚子朝北,背朝南,左前腿系红绳。并拿扫帚按从头到脚方向扫猪身两侧,绑住三蹄,左前腿系红绳。满族村民围在报恩堂前呈弧形排开,穿满族服饰者站在最前排,女在西,男在东。

祭祀流程


1、致欢迎词

       欢迎词:今天是农历五月十三,即关圣大帝诞辰之日,也是我们蒲河家庙建庙242周年的纪念日,我们每年都会选在这个日子来祭祀关圣大帝和我们的祖先,我代表蒲河满族家庙全体成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

       市、县、镇数位领导莅临庆典现场

2、萨满舞

      喜登萨满孙铁峰携徒弟表演萨满舞

3、宣读祭词

     主持人宣布,满族民众全体下跪,肇普莱宣读祭关圣大帝祭词。

4、领牲

     家庙负责人肇启功宣读祭祖词,并指导主祭人进行领牲仪式。

     奏乐领牲

     领牲仪式结束,黑猪被抬出家庙,燃放礼炮,村民陆续上香祈福许愿。

5、满族舞蹈

     烟雾缭绕之中,优美的体态,婀娜的身姿,“满韵祈福”翩翩而舞,尽显满族风情。

6、广场舞

      由满族村民组成的广场舞表演,艳丽的服装、飘摇的彩扇、优美的节律、灵动的步伐无不彰显着肇氏族人的热情好客。

7、助兴表演

     唱民歌、唱小戏、唱庙会歌,好不热闹!正可谓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戏连台。

8、八大碗

      祭祀活动结束后,大家共享满族特色八大碗。将祭祀用的猪做成食物搬上餐桌。满族人认为祭品是带着福气的,它不仅会带来好运,也寄托着肇姓人的祈愿和情感。

(图片来源:金丹妮、杨乐乐)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y4dklBPhFrdYwkz8XXEk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2 23:01 编辑 ]

TOP

写满历史记忆的索绳——锡伯族“喜利妈妈”(7.29)

       锡伯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从清朝时期开始,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它进行了四次迁徙,先后迁往北京、盛京(今沈阳)、新疆、云南等地,为了纪念这段西迁历史,锡伯族人民把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称之为“西迁节”、“迁徙节”或“四·一八”节。锡伯族崇尚祖先崇拜,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女祖先“喜利妈妈”和男祖先“海尔堪玛法”。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锡伯族女祖先“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条绳子?


     “喜利妈妈”是什么呢?过去,在锡伯族民宅上房西屋的西北角,有一块木板,上面放着一个神秘的黄布口袋(现在也有用牛皮纸袋)。平时,它静静地挂在那里,从不轻易打开,也不轻易触动。只有除夕的时候,才由家中的男当家人毕恭毕敬的打开,将里面挂有一串小弓箭、小靴子、嘎拉哈等小物件的红色索绳拿出,斜拉到东南角上方,摆上贡品,烧香祭拜。到了二月二把它收起来装回纸袋中挂回原处,这就是锡伯族人供奉的“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一条两丈九尺长的麻绳,名曰“天地绳”,也称之为“索绳”、“长命绳”,上系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摇篮、铜钱、布条、嘎拉哈(猪羊的背式骨)、木锹、木叉等物。

       据说远古时候,锡伯部落出动围猎,留下名叫喜利的姑娘照看老年人和儿童。围猎人一直不归,喜利姑娘战胜各种困难,消灭旱魔,保护了老年人和18个孩子,并把孩子们抚养成人,锡伯部落得以繁衍兴旺。玉帝认她为女儿并封为“喜利妈妈”,所以锡伯族供奉“喜利妈妈”是保护小孩的,“喜利妈妈”是神话了的人,是锡伯族的女祖先。

       也有一说是从《魏书》记录并考证而来的,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市郊阿里河镇森林中的嘎仙洞是锡伯族先人活动的地方,他们没有文字,又崇尚祖先,便把家族的繁衍情况记刻在木头上,但记事的木头不好保存和流传,后来人们便想出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家谱,每生一个男孩儿,就往喜利上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孩,添一个红布条。这样一代传一代,后辈对自己的祖先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那为什么叫“喜利妈妈”呢?“喜利妈妈”(sirimama)由“喜仁妈妈”(sirinmama)演变而来。在锡伯语中,“喜仁”(sirin)是“藤蔓系”的意思;“妈妈”则为奶奶、老妪。合起来意为“世系奶奶”,谓指娘娘神。还有一说:“喜利”,在锡伯语中是蚕丝的意思,而“妈妈”则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女性主神,因此称为“喜利妈妈”,表明了锡伯人对子孙延嗣的美好祝愿。无论是何解释, “喜利妈妈”都是锡伯人虔诚供奉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女神。

什么时候敬奉“喜利妈妈”?


       每年除夕,锡伯族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敬祭“喜利妈妈”的仪式。

     《锡伯族》一书记载:照管“喜利妈妈”的都是本家年龄最大的老奶奶。每过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照例进行室内外大扫除后,老奶奶就把“喜利妈妈”的一头从牌位上解下来,摊在炕下,将当年增加的子孙的标志一一系上后,把这一头拴在东南墙角上,在屋里拉成个直角形,令人观赏。一直挂到来年正月十六日,全家人吃顿“托忽儿布达”(葱花儿油拌面)以示吉利,进行祭祀后,才由老奶奶收放原处。

       年三十中午十二点以前,将“喜利妈妈”和家族祖先的供品摆好。一般为喜利妈妈供二十五个馒头,为家族祖先供15个;其它供品一般要有枣、栗子、苹果和香蕉等水果。沈北地区的锡伯人认为喜利妈妈不吃荤,所以不供鸡、肉之类。但有的地方供桌正中间要有一只鸡,这只鸡要把两个翅膀展开,头也要抬起来,像凤凰一样,象征吉祥如意。

      除夕夜敬祭时,由家中男主人将“喜利妈妈”请出,将天地绳拉开,从屋内西北角拉到东南角,两端挂在房梁上。然后焚香点蜡,按辈分大小行三次叩头大礼。跪下后,还要虔诚祷告祖先,保佑一家平安。除夕敬祭“喜利妈妈”仪式后,也到了传统习俗“接神”的时候,锡伯人已经把他们的保护神——“喜利妈妈”请到了家中,这时就高高兴兴地吃饺子、放焰火。

     “喜利妈妈”一直展示到农历二月初二,才收拢放回原处。这一天,为了送“喜利妈妈”还位,先摆设香供,供品是用荞麦面做的不规则的面片,上面撒下红糖,锡伯人称为“荞面特哈烙”,分给大家吃,谁吃到谁就会身强体壮。
索绳上的各种小物件代表什么?

       名为“喜利妈妈”的索绳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那对于锡伯族人民来讲意味着什么呢?请接着往下看。

       索绳:长两丈左右,一般用九股丝绳从中间分开往两头搓,并要找全家中儿女双全的二位老太太来做。

       树杈:一个“喜利妈妈”上有两个树杈,形似民间儿童玩的弹弓。在索绳的两端各系一个,树杈的下部要尖,方便钉在墙上。

      小弓箭:三寸大小,用木头和竹竿做成,表示男儿。添一男孩,两个嘎拉哈之间就添一张小弓箭,期望他继承先辈传统,长大成为能骑善射的英雄。在小弓箭边挂一个铜钱,表示这个男孩成人后会理财,使家道兴隆。在小弓箭边挂一个小缨帽,表示这个男孩后来当了官。挂箭筒意味着将来成为好射手。挂明肠,即晒干的羊肠,表示弓坚箭强。(锡伯族使用的弓弦,常用羊肠制成)而悬挂扳指,意味着男儿长大后可以拉坚弓硬弩。

       彩色布条:长约四寸,表示女孩。希望她日后精通女红,成为贤妻良母,这一辈有几个女孩,就有几块布条。

       嘎拉哈:原名“背式骨”,借“背”音表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个嘎拉哈。

       摇篮:又叫“悠车”。象征娶了一个儿媳,盼望她传宗接代、早生贵子。

       靴鞋:在吊篮旁挂小靴小鞋,是说这一代儿孙满堂。
  
       挂水桶:表示风调雨顺;挂木锨意在表示收成丰获;挂犁铧表示农业盈收。

       从上述物件可以看出“喜利妈妈”有结绳记事的文化内涵,是家族繁衍的标记,是锡伯族没有文字时代的家谱。索绳上系的各种物件按不同时间顺序排列,有各自的象征含义。这是表现世代承继情况的绳索,象征每一个生命的标识,所以被锡伯人看成保佑子孙繁衍和家宅平安的圣物,恭敬而虔诚的予以供奉和崇拜。

“喜利妈妈”现在还有吗?


       文字的产生弱化了“喜利妈妈”结绳记事的功能,而锡伯族族民对“喜利妈妈”的崇敬却只增不减。现在族民仍然保留着供奉“喜利妈妈”的习俗,对于如今的锡伯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1.祈求平安幸福的心理需求

      人们不再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简单的实物家谱,而是把它视为一个能够保佑家室平安、子孙满堂的女神。每逢春节,都要把“喜利妈妈”请出来,由屋内的西北角挂到东南角,然后上香叩头,祈祷“喜利妈妈”保佑全家太平、子孙满堂、安居乐业。祈祷之后由家族中长辈讲述家族繁衍的历史,到农历二月二再收起来。而平时则供在西北墙角上。到此,“喜利妈妈”完成了从家谱到女神的演变。

2.由来已久的女性崇拜习俗

      首先,“喜利妈妈”的制作是由儿女全、家庭人口多的老年妇女来完成,制作“喜利妈妈”所用的东西,也要到当地人口多、辈数全的人家里去找。其次,锡伯族一些对女性崇拜的传说和习惯,推动了“喜利妈妈”由家谱到女祖神的转变。锡伯族特别尊敬姑姑,在给祖先上供之前要先敬姑姑,姑姑在家说一不二,家里有大事要请姑姑回来拿主意。这是锡伯族母系社会对女性崇拜的遗风,原本记录人口状况的家谱,在不断地崇拜中逐渐演变成了女祖神。

      “喜利妈妈”在一代代锡伯人的传承中完成着它的使命,她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无声地讲述着家族的历史,默默保佑着家族的平安与幸福。对于锡伯人来说,那条充满记忆的索绳是他们对先人永恒的惦念,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神圣又庄严的朝拜。

参考文献:
1. 关伟著.沈阳锡伯族社会历史文化丛书 锡伯族风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
2.李阳,王焯,董丽娟著.沈阳锡伯族社会历史文化丛书 锡伯族文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张丽丽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wWsLVYhqRG_6BXLLpYbu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8-5 15:26 编辑 ]

TOP

神秘傩舞再现原始遗韵——山西“爱社”(8.4)

     “傩”(nuo),古老神秘、独特可畏。傩舞表演者常伴以狰狞凶悍的假面和色彩鲜艳的服饰,舞蹈动作刚劲简朴,鼓声呐喊喧天,营造神圣庄严的气氛。源起可追溯到“神无大小,灵者为尊”的上古时期,那时没有我们现如今便捷的百度谷歌,因此人们不管做什么都来一卦或通过各种方式与神交流,希望从神那里求得心中所愿,弥灾纳福。逐渐“傩”包含了傩仪、傩祭、傩歌、傩舞等多种文化形态,并幅射进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风俗风情,千年悠悠岁月不免为它蒙上一层古朴神秘的面纱。

      今天大家跟随小编一起轻轻掀开这层薄纱,看看这来自上古的神秘力量究竟是怎么回事吧~前方高能图预警,小伙伴们酌情点开大图哟~

小编小编,我要提问了~“傩”到底是什么啊?


     “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成为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巫术活动,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傩”的历史非常悠久,内涵也十分丰富。与傩有关的活动中包含了很多元素,其中既有极具普遍性的“假面舞蹈”、“大洪水与祖先传说”的故事母题,驱逐疫鬼的愿望;一些特殊地区的傩活动,也具备一定的特殊元素,如侗族的“屠牛”等,还有一些地区类似的活动不以傩命名,但其娱神活动确实具有傩元素,如苗族的“跳香”、甘肃陇南的“蹿神”等。


       儺,行有度也。如果从“傩”字的字形来看,分解为“人”、“又”、“隹”。从“人”,是指“傩”是与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从“又”,《说文解字》中无此古字,只有一个字形非常接近的“堇”字,“堇者时也。”,这说明“傩”可能与农事节气关系紧密;从“隹”,“傩”似乎与远古农耕民族的鸟灵崇拜有关。因此,“傩”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祭祀活动,它祭祀的对象是象征光明、代表人间正气的太阳鸟,通过傩祭来驱逐邪气,祈求鸟神(傩神)保佑水稻丰收。从良渚、河姆渡、高庙等遗址中的太阳神鸟纹饰、傩具,也印证了远古农耕民族的崇鸟风俗。

      如果从《论语》、《礼记》等古籍记载到《辞源》、《辞海》等辞书诠释,均将“傩”视作“驱逐疫鬼”的仪式。比如《吕氏春秋》季冬篇中曾说:“命有司大傩”,宋朝人也曾释义大傩为"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可见宫中所举大傩仪意在阴阳调和、五谷丰登、民强国富和统一天下太平。

小编小编,那“傩舞”是怎么回事呀?


      古人举行“大傩仪”要跳傩舞,因而自古便有“无仪不起舞,无舞不成仪”之说。

乡人傩

       傩舞源于原始的巫舞,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舞蹈形式。《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此典故后,大约自清朝起,"乡人傩"通称传统节日中出现的民间舞蹈,并将其引用于寺庙的碑文中。

大傩仪舞者·汉代画像石

      到了汉代,宫廷傩舞规模盛大。大体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方相氏”。由四人组成,每人各占一方。表演者,头戴面具,身披熊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人人赤发彩衣,手执数尺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之神的名字,伴随音乐锣鼓起舞,表现驱邪捉鬼、驱除疾病等内容。

江西鹰潭傩舞

      大约自宋代起,傩舞从宗教目的逐渐转化为以娱乐性质为目的。如今傩舞结合多种民俗生活以及各地域的浸染,在艺术形态上更是迥异,印记了深深的地域风情。

小编小编,“傩舞”表演者为什么要戴面具呢?


      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面具是神的象征和载体,表演者戴上一张威严狰狞的面具便是神的代言人,成为沟通人类和神灵的“通灵者”。民间工匠凭着传统的刀法技艺雕刻出各种不同的造型面具,让人一看就能分辨出面具角色。

小编小编,我又要提问了~怎么都是南方地域的傩文化呢,我们北方没有吗?


       并不是没有哦~傩文化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只是黄河流域和西南地区相对较少。先秦时期长江流域是楚国的地盘,《汉书·地理志》记载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楚先民对伟大的大自然力量极其崇拜。《白虎通·五行》:也载道:“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可见楚先民将凤看作是先祖祝融的化身,并以凤为图腾。长江流域的傩文化自然而然形式内容更丰富。当然,北方也存在傩文化。比如北京雍和宫的“跳布札”、河北武安的“”捉黄鬼“、山西曲沃的“扇鼓”傩礼等。根据地域曲六乙先生将傩文化分为:北方萨满、青藏苯佛、巴楚巫、百越巫、中原、西域傩六个傩文化圈。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支来自我的家乡山西省寿阳县,古老罕见的傩舞“爱社”。当地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耍鬼”。

     “爱社”傩舞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史前黄河流域中部,在发展的过程中嵌入了轩辕黄帝与蚩尤部族于阪泉争战的历史传说故事。该故事在书中也曾有相关的记载:“黄帝让众战士假扮成二十四家魂头鬼迷惑对方,以智谋大获全胜。”《寿阳县志》中有记载,“清代中叶,轩辕皇帝与蚩尤部族阪泉之战后就流传有‘爱社’的表演并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三盛行寿阳庙会,要到附近的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春祈、秋报、迎神、祈雨接连不断。”每年的白露时节在庙内进行一系列祭祀仪式,用来求助雨神。

      “爱社”傩舞需要二十四名演员全部站在轩辕庙内并排好次列,呈正方形方阵。阵型中间站着六名扮演大鬼的表演者,并佩戴相应的大鬼面具,鬼面大致有黄色、红色、蓝色、白色等多种颜色。表演的过程大致分为六部分,包括一是武势,即众将士战前准备阶段;二是倒上墙,即摆阵对垒阶段;三是直墙,即队形发生变化阶段;四是小场,即攻城失利再次摆阵阶段;五是过关,即众将士脱去靴子进行偷袭,从而跨越夺取胜利阶段;六是耍桌,即胜利后众将士回城受到百姓爱戴阶段。六个部分包含了六个不同的情节,而这些情节全部源自轩辕黄帝在阪泉大战蚩尤的战争场面,即相互斗争、改变策略、奋勇前进、大获全胜、回城庆祝的情景,整个舞蹈给人一种积极取胜的奋发感。

       今天,小编带领大家简略了解了“傩”。它最初源于狩猎活动,目的是提高狩猎成功率;进入农耕时代后,演变为鸟神崇拜并伴有仪式,旨在阴阳调和、五谷丰登;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交流日益频繁,“傩”不断趋向于娱乐性质,在地域上呈现不同特色。当然,揭秘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它的古老神秘让我们趋之神往、不断挖掘,同时它的濒危也警醒我们应肩负保存和传承先祖遗产的任务。

——小编

参考文献:
[1]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紫晨.《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J].《民俗曲艺》(台北),1991年(1)
[3] 晋华 .起源于远古的民间舞蹈寿阳傩舞爱社[J].《百姓生活》,2016年(3)
[4](清)马家鼎、白昶修.寿阳县志[Z].山西省图书馆.20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介绍:闫晓娇,辽宁大学文学院2017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撰       稿:闫晓娇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SB_Bymxq4higYUZ_0xGOQ





TOP

【非遗之窗】指尖下的舞蹈——初春枝满族剪纸(8.12)

       剪纸是中国的一门古老的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它像满山遍野的山花一样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年复一年的地开放在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其中,民间剪纸艺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剪采赠相亲,

银钗缀凤真。

叶逐金刀出,

花随玉指新。

                                            ——《采胜》


       这首诗就完美的展现了人们剪纸时的优美动作以及高超的剪纸技艺。俗话说得好:“巧手折剪锦绣乾坤,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玩转一纸乾坤。”在民间剪纸艺人的指尖下,一把剪刀、一张纸便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价值与影响。只需寥寥数剪,一幅幅灵动的、吸人眼球的图案便跃然于纸上。

       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初春枝指尖下的满族剪纸的风采。

满族传统文化滋养下诞生的生活艺术


       在辽宁省沈阳市有这样一位剪纸艺人,她叫初春枝,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剪纸的传承人。初春枝生于沈阳,母亲是满族人。在初春枝小的时候母亲便将剪纸作为玩具展现在她的面前,正是在母亲的带领与感染下,初春枝慢慢的开启了自己的剪纸世界。初春枝的剪纸生涯要从小学时候说起。那时,受母亲的影响她总是喜欢用刻刀在纸上画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初春枝便有意识的致力于创新,剪刻出许许多多新的图案。所以,初春枝的作品所展现的题材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作品的题材内容主要是从其母亲那里继承而来的、剪刻出来的传统满族民间剪纸。这类作品没有明显的题材意识或者有较少的创新意识。比如:传统满族剪纸中的花鸟虫鱼、结婚庆典中加入了少量设计元素的喜字等等。第二类作品的题材内容则是她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展现满族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的剪纸。如《忙年》《柳树妈妈》等等。

       初春枝热爱满族剪纸不仅与其家族对她的影响有关,更与其受到了满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满族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满族剪纸最早在明代开始流行,到了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满族人民更是用剪纸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那五颜六色的挂钱、红通通的窗花不仅仅美化装点了人们的生活,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甚至,在满族民间,存在着小孩子拿剪纸当玩具来玩的现象。足以见得满族剪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初春枝的满族剪纸,是以反映辽沈地区满族传统社会生活为特征的民间剪纸艺术,其作品依附于满族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环境,主要表现辽沈地区满族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满族民俗文化特色。

      满族信奉萨满教,而萨满教信奉的神灵众多,为了在祭祀时一目了然,能够准确、快速地沟通到相应的神明,人们将想象出来的神灵形象具象化,剪出各种形象用以区分。由此便衍生出萨满神像剪纸。满族这种独特的神灵崇拜观念在初春枝的满族剪纸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嬷嬷人》剪纸。在萨满教的各类神灵中,比较有名的是嬷嬷神。它是满族的母神,也叫老太太神或母亲神,是嬷嬷人的统称。嬷嬷人象征着满族的祖先崇拜,它代表着繁衍与生育。因此其也是满族民俗剪纸的俗称。再比如初春枝的《柳树妈妈》剪纸。“柳树妈妈”,又称“佛朵妈妈”,是一种树神。满族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柳树妈妈”孕育而来,把“柳树妈妈”看作是庇佑子孙的母亲神。因为对柳树的崇拜与热爱,在满族人中产生了“柳树妈妈”剪纸。初春枝更是继承了满族传统的柳树妈妈剪纸形象又积极创新,融汇了自己独特的剪法使得柳树妈妈这一剪纸内容更为生动丰满。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初春枝指尖下的满族剪纸就是对这句话的完美印证。正是受到满族传统文化的依托以及初春枝对满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参与和深刻体会,那一幅幅灵动的展现满族民间风俗文化的剪纸才得以在众人面前展现。

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使命感


       传统技艺的持续流传离不开民间手工艺人们自身的积极参与。初春枝便是那积极参与到促进满族剪纸技艺的持续传承与发展行列中的人之一。正如初春枝前辈所说:“我始终觉得我有一种使命感,就是要把咱们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失传。”剪纸这一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其珍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剪刻的画面、风格、技巧如何,更加在于透过剪纸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那一幅幅带着民众殷切期望的美好的生活画面。即,剪纸所承载的一方水土所孕育出的当地所特有的文化。初春枝也正是深刻的认识到了满族剪纸的珍贵之处,才积极的投入其中去深入的挖掘满族剪纸的艺术价值,将满族剪纸的艺术魅力展现在民众眼前。她曾这样评价剪纸:“一刀一剪纸一张,心手相应展锋芒,刻出宇宙春常在,剪得乾坤更辉煌。”也正是由于生活中的亲身实践,初春枝前辈创作的作品才能够扩散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去并且给更多的人带来心灵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忙年》、《阳光照耀万物兴》、《剪五毒》、《东北民俗》等一系列作品便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初春枝深入了解满族文化将生活中的民俗场景融汇在剪纸中,甚至用剪纸来记录那些在民众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的民俗文化。那丰满灵动的画面,粗犷流动的线条,朴实浑厚的底蕴,无不传递了满族民众独有的审美趣味,展现了丰富的满族民俗风情,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那正是满族民众独特的审美追求与精神世界的具体体现。

       饮水思源,我们在感叹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的同时更加不能忘记那些穿梭于日常生活中的把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创造、传承、发展下来的民众。一切优秀的民间文化都需要有人的传承,需要民众一代一代的把这些文化事项带到子子孙孙后代的眼前。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才会对这个世界有着更加丰富的了解与体会。正是由于那些看似平凡的民间艺人,才让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隋丽.初春枝满族剪纸(参考书籍序言部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7.
[2]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陈国龙.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地域文化特色[J].传播力研究.2017.
[4]邱禹.用剪纸记录满族符号——初春枝的满族民间传统剪纸艺术[J].文化月刊.2014.
[5]许昊,吴一凡.满族剪纸艺术的萨满情结[J].艺术教育.2018.

(图片由初春枝老师提供)

撰       稿:王鹤铮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q5_SgXES4J9wg4Qwt-TF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9-4 17:00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