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5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文献梳理

题名:《童话里的原始思维质态》
作者:吴文艳
分析概括:这篇论文借鉴了弗莱的原型批评和普罗普德形式主义研究理论,从人类早期的民间童话的研究里分析人类原始思维形态的存在模式。作者认为,童年的生民天然地与原始生命相契合,幼儿的思维与原始思维之间存在着同构对应的关系,而面向儿童的童话之中存留着这种与儿童生命相契合的原始思维,主要有三点表现:贯穿始终的文化精神洗礼、超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万物有灵物我同一的泛灵性。

TOP

文献梳理

题名:《格林童话的叙事特征》
作者:彭懿
分析概括:格林童话是介于民间童话与创作童话之间的文学作品,但它的民间童话成分远超于创作成分,而它的民间童话叙事特征也是格林童话的最大魅力之一,这些“容易记忆的特征使民间童话在代代口传的过程中能够保存下那些异彩纷呈的内容。这些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一个公式化的开头。诸如“从前,有一个地方……“”这样的开头像一个邀请,让人从现实世界走进童话的世界。
2.有一个公式化的结尾。“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开头将人们从无尽的幻想中带回现实的生活。
3.时间、地点及人物不确定。往往只说有一个国王或是一对儿夫妻之类的,有明确姓名的很少,这是因为民间童话讲述的并不是真实的故事,对真实性没有任何奢望。
4.重复。情节的重复给人鲜明的印象或是使故事饱满;重复意味着模仿,对于人类尤其是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
5.酷爱数字“3”。民间童话以固定的公式进行活动,数字一、二、三、七、十二是拥有魔法的意义和力量的数字。
6.最前部和最后部。如果某个国王或是某个人有三个儿子,一些事情总是大儿子优先,而小儿子总是扮演着“蠢儿”的角色,但结局总是小儿子获得成功。故事中对较年轻的兄弟总是给予许多最后的希望。
7.孤立状态。格林童话中的登场人物总是处于一种鼓励的状态,如果按戏剧来说,就好像是在黑暗的舞台上,使主角一个人被灯光照亮。
8.单线索叙述。基本没有插叙或倒叙这些现代文学中常见的叙述手法。而以前的背景材料往往以对话的方式表现。
9.极端与对比。好坏分明,贫穷与富有、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等等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命运更是极端,要么一步登天,过上无比幸福的生活,要么下地狱,遭受惩罚,报应分明。
10.不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用行动来表现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11.时间一致性。在某一紧要关头恰好某一事先规定的期限到了。这是童话的一种重要的构成样式。

TOP

文献梳理

题名:《童话论》
作者:李慧
分析概括:(由于此篇论文内容宽泛,涉及面太广,在此只选取部分于本次选题可能有助的部分进行梳理)
1.对于中国“童话”而言,一方面,是从日本儿童文学那里拿来的“童话”这个词语以及等同于“儿童读物”的范畴定位和含糊定义;另一方面,是从世界各国拿来的蔚为大观、精妙纷呈的童话成品。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于童话的界定向这个“模子”里套,总有削足适履的感觉。
2.中国最早对童话进行研究的是周作人、赵景深等人,尤其是周作人。他们把童话进行了分类,区别开了民间童话与文学童话。并且,他们从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对民间童话进行研究,把民间童话视为原始社会的产物,即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有紧密联系,甚至童话就是从神话、传说中演化而来。他们对民间童话和神话、传说等做了详细的区别辨析,并由此对童话进行界定,但是这种界定依旧有很强的模糊性。作者认为这种含混合模糊与童话自身的特殊性有关。一方面,民间文学是民间童话与文学童话的重要源泉,而民间童话又是民间文学的一大分支,因此童话与民间文学是一个交叉的复杂状态。而在研究民间童话时,学者又在民间文学内对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的演进进行辨析,这就导致了双重的复杂状况。
而在西方学界,对于民间童话与文学童话的区别界定,主要在于前者指称口传文学中由讲故事人讲述的民间童话,后者指被记录下来、进入书面文学流通的那些故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区分。
3.通过对《睡美人》版本的流变分析,作者认为童话一开始呈现的是如今被我们称为“民间故事”的面貌的远处形态,民间童话最初的时候并非特意为儿童所作,里面有许多性、暴力、粗俗的元素。在从一种口传文学转而被记录、书写的过程中,渐渐地被修改,发生了改变,然后走近了儿童的生命,成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而在这一过程中,《格林童话》发挥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它继承者民间童话从民间文学或民间故事而来的渊源,成为第一次有意识对民间口述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的自觉;另一方面,它成为把童话转化为儿童所专有,成为有目的地以这种样式去“教育”儿童的第一次开拓性尝试。
4.通过《青蛙王子》版本演变可以看出《格林童话》由民间童话向创作童话过渡的趋势。而在安徒生那里童话完全实现了纯粹文学化。
5.民间童话作为民间口传文学的一部分,和神话、传说一样,是由集体创作的,没有单一的作者。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区别在文本表现上主要在于故事中是否有具体时间、地点、人名可据。
6自童话进入中国视域以来,人们对于它的理解长期处于混杂的状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童话”一词是舶来品,和中国文学发展情况并不完全适应
b童话这一类文学作品从世界各方蜂拥而来,又因为翻译等原因,造成了视觉上的纷杂与认识上的困惑
c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之间的瓜葛难以厘清
d外国童话译入国内较为混杂,未进行发展史脉上的整理

TOP

文献梳理

题名:《浅析民间童话中体现的中德文化》
作者:刘美坤
分析概括:这篇论文的作者主要以家乡的童话故事“老猴精”与德国民间童话《狼和七只小羊》、《小红帽》作对比研究,分析中的文化的异同。从人类学和儿童教育的角度可以看出中德民间童话中含有的初民风俗和道德价值观。从民间童话的构成要素上看,中德民间童话中暴力和色情因素是共通的特点。而在哲学方面,中德民间童话体现除了两国不同的文化特点,德国民间童话更倾向于教导孩子明辨是非黑白,而中国民间童话则更深入一点,让儿童知道世界不总是光明或是黑暗的,人和事也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这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不无相关。

TOP

文献梳理

题名:《<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
作者:彭懿
分析概括:1.在我国曾出现过的《真实的格林童话》《成人版格林童话》打着还原出版格林童话的幌子来谋利,使《格林童话》陷入争议,事实上这两部作品都不过是源自日本作家《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而这是她们自己的文学创作,而非是《格林童话》的某一版本。
事实上,《格林童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多次修改再版,一共有七个版本。这篇论文运用文献学及版本学的研究方法比照格林童话的各个版本,得出初版格林童话不是儿童文学,第七版格林童话才是儿童文学,儿童的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确立了现代儿童观后的产物。作者试图在儿童文学的语境下,借用现代民间童话的理论,寻找格林童话的主要特征及其叙事规律,构建一个收集、整理及改写民间文学的模型,从而为今后中国的儿童文学改写民间文学提供参考与借鉴的范例。
2.拿破仑的入侵使德国结束了中世纪时代,开始由四分五裂走向统一,同时德意志民族意识被催醒。在赫尔德宣扬文化民族主义,主张从民间文化入手,重构德意志民族文化,再塑日耳曼民族精神的背景下,一大批浪漫主义先驱搜集民间故事,出版了各种民间童话集,格林童话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是,格林童话将“真实”与“忠实”作为整理民间童话的原则,保持了口头文学朴实无华的原貌。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变革,导致口头链条的中断;中产阶级发展壮大,“儿童房间”出现。格林童话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得以成功。
3.第一版格林童话受到了某些方面的批评,比如法国与意大利色彩浓厚,不是纯粹德国的民间童话,另外就是内容没有面向儿童。基于此,第二版格林童话修改幅度较大,删增较多,主要删去了法国与色彩浓厚的故事以及过于残酷血腥的故事。此后数版篇数不断增加并且精加工,一方面融入宗教色彩以增加教育与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删除暴力和可能引起性联想的描写以适合儿童。
另外,格林兄弟在1825年出版的小开本《格林童话选集》使格林童话真正得以声名远扬、家喻户晓。
4.格林童话并非全部来自民间口述,书面和口述是他的两大源泉。格林童话中为数不少的故事来源于古书、小说或民间故事集。
5.格林童话里流淌着法国童话的血,并非纯粹的德国民间故事。部分口述人来自法国家庭或是有着法国血统,格林童话或直接或间接受到了法国文化的影响。以《小红帽》为例,这篇童话实际来自佩罗的创作。
6.从《白雪公主》和《玫瑰公主》这两片童话在厄伦堡手稿版与出版的对比看,威廉格林对格林童话进行了文学性的修改与润色,增强了它的阅读性。
7.格林童话来源于民间文学,初版中还保留着民间故事原始状态的样貌,格林童话经过不断修改增删,去掉了血腥暴力、有性暗示、违反伦理道德的部分,这也是因为格林兄弟以及19世纪人们现代儿童观念的确立,儿童的独特地位得以被发现,格林兄弟最终将儿童作为了自己的主要读者,格林童话最终才转向了面向儿童。
8.格林童话既不是完全的创作童话,也不是完全的民间童话,而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特殊的童话文体。

[ 本帖最后由 周斌 于 2017-10-30 00:17 编辑 ]

TOP

意义及未来展望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面向的特殊文体,以其奇思妙想为儿童创造了一片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童话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也把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希望注入其中,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本源性的生命力。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童话在中国的地位显得较为尴尬,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童话就是天真幼稚的代名词。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对童话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深层次的,反映了儿童的独特个体地位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我们看到,如同《格林童话》这样的世界闻名的童话佳作,正是在十九世纪西方现代儿童观确立的背景下产生的。我们似乎忘记了,日出之时,太阳有不同于正午的光辉。作为人成长过程的初始阶段,儿童有这一时期的特殊的思维建构与认知模式。童话恰恰是因为契合了儿童的心理,才会受到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在长期的历史中,我们受到传统文化之中等级观念的影响,受到“长幼尊卑”等传统思想的暗示,人们觉得,儿童只要听大人的话就行,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
民间童话最初是一种口头文学,是在上一代向下一代的讲述中传承下来的。时至今日,口传文学大多衰落,民间童话也不例外。但是我们看到《格林童话》这样的童话集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的借鉴。它是格林兄弟收集德国民间的童话编集而成的童话集,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影响。《格林童话》在创作童话与民间童话之间达到了一种良好的平衡。对于收集而来的民间资源,格林兄弟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大肆篡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修饰,去除其中的糟粕,使之更具有阅读性,更得儿童喜爱,但没有对其民间性造成过大的破坏。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各地都有丰富的民间童话资源,但是往往束之高阁。我们也有如叶圣陶这样的大师去写作童话,可是并非面向儿童。提到童话,人们想到的为什么总是西方童话,为什么中国没有一部自己的“格林童话”呢?我们不该置自己民族的宝贵资源而不顾。
对于中西方童话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借鉴西方对于童话的认识和一些拓展性发掘,比如将其进行影视化改编等,这无疑对童话的传播,增强民族童话的影响力具有较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西方童话在题材、形象塑造、价值观上都有同有异,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不同的地方,只有将我们的民间童话里的最独特的部分也挖掘出来,才能够使中国的民间童话在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同时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儿童讲述我们的童话。
我们期盼着,人们用一种更加平等尊重的眼光去关爱儿童;我们期盼着,人们用一种更加认可重视的心态去对待童话;我们期盼着,我们用更大的热情去发掘我们民族的、我们民间的童话宝藏。

TOP

木兰的姓氏之争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魏(《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归德府志》《商丘县志》[3]《虞城县志》《亳州志》《完县志》等);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朱(清《忠孝勇烈奇女传》、民国《木兰忠烈将军救世真经》)。[4]
花木兰的这一姓氏是在民间的俗称,以为木兰姓花,有三种可能:一个可能是因为木兰本就是一种花名,花木兰就是由木兰花倒装而来;再可能因为木兰小名“花姑”,所以叫“花木兰”;而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明代戏剧家徐渭写的杂剧《四声猿》。[4]
《四声猿》中有一折戏的名字叫《雌木兰代父从军》。这出戏的剧情从北宋《乐府诗集》之《木兰辞》演义而来,但在《木兰辞》文中,木兰是没有姓氏的。出于戏剧演出的需要,徐渭给木兰取了个“花”姓,突出了木兰的女性美,他还将木兰的父亲冠以“花弧”的姓名,其实所谓“花弧”就是“花糊”的谐音,暗指姓名糊涂不清的意思,这是文学家惯用的手法。[4]
以后,京剧大师梅兰芳改编京剧《木兰从军》,他当时较为慎重,在查阅资料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没有给木兰加上姓。直到解放后,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将京剧《木兰从军》改编为豫剧,取名《花木兰》,并在全国巡回演出,还拍成电影,影响广泛。至此,“花木兰”这个称谓在民间耳熟能详,流传开来,使大家就真误以为木兰就姓“花”了。

TOP

家乡故事分享

篓子石的传说
在英山县境之西与安徽金寨县毗连的地方有一座巍峨雄伟的山峰,峰巅耸立着两颗巨大石头。石头形状酷似篓子,有棱有角,就象人工加工过的一般。两石篓之间还竖立着一根断石,奇怪的是断面的另一端呈弧状,就像山民用的扁担。山里人说仙人挑担篓子石就是这里。但人们还传颂着一个动人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仁慈神仙看到我们的祖先过着“草为食,叶当衣”的苦日子,普天之下,尽是穷山恶水,生态凄凉的惨。神仙动了恻隐之心,他决定冒着触犯天规的危险,下到凡间准备将东去的长江堵截住,使江水回头向南,流经英山,使这一带变成美丽富饶的“鱼美之乡”。使天下凡夫农汉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选择一个漆黑夜晚,挑着一担篓子,篓子大得出奇,他将大别山一带的三山五岭,散布如棋的小山包收集起来,装进篓中,然后一担接一担地挑去堵塞长江。长江浩浩东流,气势磅礴,要想堵住它,凡人的力量谈何容易?
夜越来越深了,突然远处村舍传来悠悠的鸡叫声,到了五更天,天快亮了,这位神仙心里很急,眼看凶狠的江水只差一担山石便会堵住。因为“神不露机”,如果天一亮就会前功尽弃。必须赶在天亮之前堵住长江。于是,他奋起神威,用佛手将一座石头山“咔嚓”一声劈成两半,装进篓子,沿着草盘和方家畈交界的那连绵起伏的“长城”般的大山脉飞驰往东而去。突然间,一座险峻高峰拦住去路,高峰直刺长空,乱石纵横,蒿草蔽天,陡峭无路。这位神仙暗暗叫苦,恰在此时,第二遍鸡叫声又传来了。“鸡叫三遍天下明”。他一急,卷起仙袍,疾步登山,一刻也不敢停留,一杆子烟功夫登上了高峰极顶。
就在这时,“砰咚”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扁担被压断了。两只篓子稳稳地落在山顶 上,断扁担一端落在两篓子中间,另一端竟呼呼地飞走了。渐渐消失在遥远起伏的西方群峰中,最后坠落在石头咀街上。若有人不相信,可以去看石头咀镇上头边一公里处,至今还有个村庄名叫“扁断铺。”
从那以后,每逢清明节都有人杀猪宰羊上山祭奠。“仙人挑担篓子石”的佳话在民间就这样传开了……

TOP

民间文学

1.1846年,英国汤姆斯最早提出“民俗学”概念,民间文学是民俗学中口头传述部分
2.英国班尼,民间文学形式:故事、歌谣、俚语
3.在苏联,“民俗学”主要是指口头文学或口头创造
4.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1916年,梅光迪最早使用“民间文学”概念,到五四时期,民间文学被认为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段宝林认为:民俗是人民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
6.1955年《民间文学》创刊,至此,“民间文学”便普遍运行于我国文艺界和学术界

TOP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  口头性  变异性  传承性  
1.集体性  A.表现在内容上,反映着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     民间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大众化或民间化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平常认为民间文学“俗”的一个原因。它虽然不带有个性化的思想感情,但也不是没有独立见解,很多作品带有不同于官方或知识分子思想体系的朴素的观点。 例子: “状元杀和尚”  B.体现在它的创作方式——群体创作、群体流传  (1)在集体活动的场合,你一句,我一句的完成创作,如一些劳动歌谣、仪式歌谣等的创作,也包括在一些民歌对唱的场合。  (2)先由个人完成作品的初坯或雏形,其后在流传中由众人加工和再创作。 (3)有些民间文学作品先由个人完成并有明确的传承线索,主要指民间艺人的创作。比如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等。  C.集中体现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必然是大众化的、通俗易懂的、传统的,同时它也很讲究艺术形式的精粹以便于广泛流传。民间文学并不是没有艺术性,也不是艺术性弱,而是没有个人创作那样的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和前卫性的艺术创新。 比如民间曲艺当中的木偶戏、相声、快板、说书等等。
2.  口头性     包括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主要通过口传心授形式,显著标志是用口头语言包括 方言土语进行创作和传播。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民间文学在形式上的轻便灵活,语言通俗、形象、鲜明,易于掌握,易于流传
3.变异性   内在原因:集体创作中不断加工、修改和靠记忆保存,靠口头传播
外在原因:社会历史条件,地域和民族的不同,环境  四个方面:口传心记,靠记忆保存;没有著作权观念,任意人可以修改;  流传环境不同,例如老虎外婆型故事,河北:狼外婆;山西:老狐精;山东:马郎精;潮汕:猪哥精;云南:老变婆;  时代发展,社会生活内容和人的思想认识发生变化。  • 给猫取名字等类型故事  • 都属于同一个类型——循环式  • 故事传布愈广,时间愈长,演变也就越大。但无论演变到什么程度,里面总会留下痕迹,让人们可以追踪出它们的来源
4.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1).内容上的传承性,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都有其主流倾向和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骤然发生根本、彻底的变化,比如惩恶扬善、轮回报应、多子多福、郎才女貌、鬼神信仰、祖先崇拜等传统观念,在民众深层心理结构中是根深蒂固的。这是民间文学有一些常见的传统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类型
2)艺术形式的传承性      包括结构、语言、讲唱方式等方面,都有相对稳定的传统形式。民间故事的结构方式有一些惯用的套路:一般故事都是单线索展开;有许多故事的情节是三段式的结构,如三道难题,三次考验或三次历险。俄国故事开头“在光荣的城市里”,结果“我那时也到过哪儿”,以增加可信度。我国悲剧故事通常以美妙的幻想结束,有的化为石头、宝石、星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