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5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小组第二次分工
1、补全初次任务分配不足:
文献总综述:周明洁
论文文档补全:周斌、李响、马学文、周明洁
《格林童话》目录整理:黄雅兰、陈思盼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倪玥、张馨月
【以上四项的完成截止时间为13周周五(11.24前)】
2、第二次任务分配:(即调查报告主体部分写作)
中西童话现状、小组研究过程:李响
调研结果(包括分析和研究结论):
       一、通过对比陈述导致中西童话现状的内因
        (一)对比中西童话题材:陈思盼
        (二)对比中西形象塑造:张馨月
        (三)对比中西童话功能:黄雅兰
        (四)对比中西童话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倪玥
      二、通过对比陈述导致中西童话现状的外因
        (一)文化渊源与价值观:周明洁
        (二)中西童话影视化影响:马学文
      三、研究结论(对于上述内因外因的总结):马学文
   3、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周斌
   4、整理小组所有研究成果并汇总成一个文本:倪玥
【上述任务中,李响、陈思盼、张馨月、黄雅兰、周明洁、周斌的任务完成截止时间为14周周日(12.3前)。倪玥、马学文的任务完成截止时间为15周周三(12.6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延误予以四天备用时间,即小组所有研究成果汇总最迟要在15周周日12.10前完成。小组研究成果将在16周上课时上交。】

TOP

中西童话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问卷面向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结果得出,在民间文学的接受上,童话所占的比例居中,可见童话并不是民间文学中接受最广的部分,但童话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有各种中西方童话,因此,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中西方童话的差异。在童话的接受上,大学生对于西方童话文本的熟悉度大于中方童话,而在流传程度上,中西童话各有流传较广和流传不广的作品,可见西方童话的接受和熟悉大于中国童话。对于童话的定义,“面向儿童/具有奇幻色彩/文本短小精悍/没有历史背景依托/蕴含一定道理”这几个特征的选项占比差异较大,说明大学生对童话定义不统一,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在对中西方童话熟悉度和中西方童话流传度两个方面为何不统一。在童话的接受来源方面,大约四分之三的大学生是通过书籍了解童话,接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是通过影视化作品,剩下十分之一的是听人讲述。对于童话的功能定义更多的是:教育、娱乐、审美、解答儿童疑惑;而这几个功能所占比例不同,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童话的编纂与流传的差异造成了对于童话接受和定义上的不统一。中国童话更多的与“教育功能”联系起来,西方童话则更多的与“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联系起来。认为西方童话有趣的比例是认为中国童话有趣的一倍多。“最熟悉的西方童话的影视化作品”出现频率最高的西方童话的与“最熟悉的童话”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西方童话基本一致,这证明影视化是童话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最熟悉的中国童话影视化作品”一题中,出现许多无效答案。由此不仅能看出大部分人对于童话和其他民间文学类型的概念不清晰,并且可以看出中国童话影视化作品的稀少,这同样是导致中西方童话接受差异的原因。
综上所述,西方童话的接受度和熟悉度大于中国童话,西方童话在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以及趣味性等方面比中国童话强烈,而中国童话具有更浓的教育意味;了解接受童话的途径主要有书籍、影视化作品和口头讲述,而影视化增加了童话的接受程度,影视化成为了西方童话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正是传播、功能、趣味性以及影视化程度等造成了中西方童话接受和熟悉上的差异。

TOP

1、题材原因
《民间童话故事选》和《格林童话》的对比
一、从共有的题材对比两者:
(1)劝导从善(真善美教育)、是非观、善恶观
该题材在《民间童话故事选》和《格林童话》中占比都较大,这可能源于童话最基本的教化功能,即通过颂扬美德从而达到实现儿童的道德品质提升的目的。
(2)人物(动物)间的关系、情感(亲情、爱情、友情等)
《民间童话故事选》中对人物(动物)间关系及情感的描写更多地涉及亲情和友情,对于爱情的描写涉及甚少。这可能是受到了我国古代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因而造成了该题材的缺失。
《格林童话》中则以亲情和爱情两种情感关系为主,两者的占比大致相当,对于爱情的描写略微突出一些,且爱情题材的童话的结局基本上以圆满为主。
(3)宗教与政治
《民间童话故事选》中出现的有关宗教政治题材的童话甚少,基本可以认定为缺失。这可能源于我国的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一直都很微弱,而政治制度也具有严密的运作系统,因此在童话中涉及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格林童话》中有关宗教的童话虽然不多,但却自成体系,大多以描写上帝或神职人员为主。这可能源于长时期里西方宗教都处于统治地位。
二、两者所特有的题材:
《民间童话故事选》:
(1)表现阶级矛盾
该题材主要是讲述官民矛盾与冲突,反映劳动人民受到阶级压迫等不公平待遇时群起而攻之的带有反抗色彩的童话。这可能是由我国古代特殊的封建社会制度带来的阶级矛盾所引起。
(2)对客观现象来源的解释
该题材主要通过对客观现象和事物的来源的解释来实现对儿童的教育教化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对事物本身的解释,这也体现了我国童话功能上偏向于其单一的教化功能。
《格林童话》:
(1)滑稽搞笑
该题材主要是讲述了一些主人公滑稽搞笑的行为的故事,对儿童的教化意义不大,可能更侧重于娱乐功能,实现儿童获得短暂快乐的目的。
(2)教人智慧
该题材主要通过对主人公在童话中的聪明举动教会儿童如何处理类似事件,侧重于举一反三,锻炼儿童智力的提升,激发儿童开动脑筋。
总结: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论是共有题材还是特有题材,这两本童话书反映出中西童话在题材上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各有各的特点。而这些差异是与地域、社会、阶级、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不能片面看待,也不可以直接简单地进行优劣的划分。

TOP

2、形象塑造原因
2.1主人公身份:
不同点:
中国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平民百姓;而西方童话的主人公除了平民百姓之外还有王子公主等贵族,还有的以具有神奇力量的精灵等作为主人公。
2.2人物(动物)性格:
不同点:
中国童话更强调人物(动物)勤劳善良、孝顺感恩的美德;而西方童话更强调人物(动物)机智勇敢的品质,以及冒险精神等。虽然中西童话对所有这些个性特质都有塑造,但上述强调的部分才是各自人物(动物)能否获得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相同点:
都具有人物(动物)形象塑造片面化、极端化的问题。
    (1)片面化:善的人物极善,恶的人物极恶,几乎没有圆形人物。
    (2)极端化:文本透出的对于人物的评判十分极端,对于站在正义一方的人物,他的残忍可以被视为勇敢;而站在与之对立面的人物,他的善良可以被视为愚蠢。例如《民间童话故事选》的《为妈妈报仇》故事中,小鸡们采用极其血腥残忍的手段折磨曾咬死鸡妈妈的野猫,然而这种行为却被认为是正义的。又如《格林童话》的《背囊、号角和帽子》中的男主人公,对于邀请他吃饭并诚心与他交换宝物的三个烧炭佬,毫无感激之心也不信守承诺,反而设计夺取了他们的宝物,然而这种行为被看作是聪明的追求幸福之举。他强迫国王将公主嫁给他,公主不满这个丈夫,想要骗走他的宝物恢复自由之身,却被认为是“不忠”。
2.3人物(动物)命运:
    相同点:
    都塑造了一系列拥有美好品质的主人公,他们最终都会得到好的归宿。同时也都有一些能作为反面教材的童话,塑造了一些贪婪、忘恩负义的形象,并使他们最终都得到了惩罚。可见中西方童话都蕴含了善恶是非观念。
    不同点:
    (1)西方童话中人物命运经常会受到“运气”因素影响,许多主人公因为“好运”而“碰巧”获得幸福或成功。而中国童话中没有“好运”因素,主人公通常是由于勤劳善良而受到贵人相助才获得幸福
    (2)中国童话对于人物的美德十分强调,主人公必须是勤劳善良的、或机智勇敢的、或孝顺感恩的,才能“好人有好报”。而西方童话中,不具有美德也能获得幸福,例如《青蛙王子》里的公主,有的甚至忘恩负义但是因“好运”也可以获得成功,例如《背囊、帽子和号角》的主人公。
2.4女性角色:
    不同点:
西方童话中的女性大多比较被动,纵使具有善良的品德,也要通过王子、仙女等人的帮助才能获得幸福,且西方童话通常以爱情美满作为女性获得幸福的标志。中国童话中的女性相对来说更加主动,并且具有牺牲精神,可以为爱情、亲情或集体牺牲自己,中国童话并不像西方童话那样注重爱情,爱情圆满、亲情圆满和集体的圆满都可以作为女性实现价值的标志。
总结:
从形象塑造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西方童话无论是在主人公类型的选择上,还是主人公性格的塑造上,灵活性都强于中国童话,而中国童话比较局限在“好人好报”的故事模式中塑造道德楷模。但是正是因此,中国童话的道德教育功能比较强大,而西方童话中一小部分故事隐含着不积极的价值观。
此外,中西方童话对于女性的不同关注也是值得探讨的,应当肯定中国童话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TOP

3、功能原因
(1)教育教化功能(品德方面):
以《民间童话故事选》为代表的中国的民间童话注重对儿童进行精神教化的功能,童话创作的出发点是教育育人,旨在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特征。
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西方童话关注儿童,张扬儿童个性,着力于儿童从中受到启发而自我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民间童话强调对儿童的教化作用,西方童话重视儿童天性的发挥。
(2)认知功能(知识方面):
中国民间童话重视教化,因此儿童从中了解到的是有关传统价值观的知识,即道德知识;而西方童话在讲述中还传达着自然、科学、人文的知识,能够扩大儿童的认知面。
(3)审美功能(审美语言方面):
1、在审美标准和美学风貌方面,中国民间童话突出“和谐”与“平衡”的观念,而西方儿童文学则充满了个性解放的鲜明特色。
2、西方童话内容显得丰富多彩,有动植物、人物、神魔、法术等多种类型,中国童话内容显得贪乏单调,大多数通过动物和人物来展现。西方童话相比较而言,语言更生动,情节更丰富,更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发展。
3、西方童话中的环境被虚化,更具幻想性,也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宣扬。
(4)心理情感功能(人格方面):
1、中国民间童话宣扬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特别强调集体的力量;《格林童话》强调个性发展不同,主体常常是个人历险。
2、中国童话习惯将“儿童”视为不健全的缺乏判断力的群体,童话中总是把他们成长的进程框定在预设轨道里,儿童常常犯错;相反,西方将“儿童”视为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儿童有自己的经验成长。
(5)娱乐功能(生活游戏方面):
西方童话重娱乐和游戏精神,追求快乐原则;而中国童话看重“载道”、“树人”的使命感,娱乐性很少,说教气偏重。
总的来说:中国民间童话更突出教化功能,其他功能相对弱化,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格林童话》在教化、认知、审美、心理、娱乐等方面都有兼顾,功能相对比较全面。

TOP

4、故事性和趣味性原因
(1)中西童话的故事性:从故事性来看,中国民间童话的故事性没有西方民间童话的故事性强。中国民间童话的故事性不强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上,以《民间童话故事选》中收录的故事为例来看,中国民间童话的情节比较单一,呈现出类型化的模式,而且类型化的往往是比较单调无趣的题材。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类型化模式是这样的,甲地人民受苦难,经过老人/高人/神仙/传说指引得知解救之物/解救之神/解决之法在乙地,英雄A离开甲地去往乙地,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都不放弃,A要么到达乙地感动神仙/获取灵物成功化解甲地灾难(灾难的化解有时需要A的献身,有时不需要),要么死在途中或乙地,由B接过A的重任继续上路(B一般是A的儿子/兄弟)。很少(但不是没有)出现女性人物上路历经磨难,大多数女性都是在家等待,或等到男性英雄回来,或等待男性英雄直到死去。像这样类型化模式的故事有《水珠》、《运河水的故事》等。而西方民间童话的故事情节就要丰富的多,虽然西方民间童话中也有一些类型化的模式,但是类型化的题材往往更有趣,比如王子公主题材。
(2)中西童话的趣味性:从趣味性来看,中国民间童话的故事性也没有西方民间童话的趣味性强。中国民间童话的说教性和现实性太强,比如有大量童话是在反映劳动人民受到阶级压迫等不公待遇的,这样的主题大大降低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中国民间童话的爱情故事较少,爱情故事其实是充满了许多浪漫的幻想、充满了许多趣味的,而中国民间故事在爱情故事上的缺失使其失去了这种趣味。相反的,西方民间童话中有很多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增添了西方民间童话的趣味。

TOP

导致中西童话传播和发展现状的外因
1、文化渊源与价值观
总体而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强调实用主义,从诸子百家为治国理政各抒其见开始,中国文化就表现出明显的入世倾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在对人的培养上,倡导“发乎情止乎礼”,通过以“礼”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从而达到培养对社会有利的“君子”的目标。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见大量教导儿童、规约儿童的作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即是《弟子规》。此外,中国文化重集体而轻个人,对人的独特个性关注较少,而强调一种集体的“大同”,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化轻视对儿童天性、个性的发掘,忽视儿童的生理、心里特点,而以一种较为机械的方式,对儿童进行规约和教导。
此外,中国有着悠久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有着鲜明的政治功能,这也导致传统文学格外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所谓的正统文学中,缺乏浪漫、自由的色彩。乃至《聊斋志异》之类的民间文学故事,也具有明显的说教性。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平等、冒险的精神源远流长,个人主义获得发展的土壤。而宗教信仰的广泛传播,也使得西方文化比之中国文化,较少地强调实用性。及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更是被提到了首要地位。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的弘扬,也促进了西方社会了解人的发展过程,从而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性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如卢梭的《爱弥儿》,即是儿童教育的研究专著。
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儿童的关注较少,对儿童的教育,也以“礼”为统一标准和目的,而缺乏对儿童本身的关注。西方文化对“人”的重视,促使西方文化关注到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培养更具科学性。由此,中西方童话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中国童话重规训,重约束,重教养;而西方童话重趣味,重生动,重适宜。

TOP

2、中西童话影视化影响
众所周知,西方童话影视化工作一直是非常出色的,在电影发展的初期阶段,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人员已经开始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并拍摄成电影,时至今日仍然乐此不疲,无论是好莱坞改编的真人电影,还是迪士尼制作的脍炙人口的卡通电影,都非常好地将西方传统童话故事搬上了银屏,重现、创造出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得以让更多地人认识和了解,由此将自己文化的童话故事推广到全世界范围。
较为著名的西方童话电影有《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美女与野兽》、《阿拉丁》、《人鱼公主》等等,实际上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童话在改编成电影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细节修改,在符合儿童观看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由于电影工业最为发达的美国成立较晚,本土童话故事乏善可陈,于是其童话改编电影的视角并不局限于一国一地,在背景上更是在不同的地域之间不断地跳跃选取,充满了异国情调。而从纵向上来看,即便是相同的经典童话,好莱坞的电影人仍然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电影故事不断进行重构与改编,提出了全新经典童话故事的电影改编方式,从而使得这些影片能够让广大观众耳目一新,具体表现在情节的进一步简化、与时俱进的动画主题、对配角形象进行重点塑造等。因为这些创新的策略,使得西方的传统童话故事得以在不断地翻拍之中融入新的观念和时代风气,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童话电影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完整的商业产业链。以迪士尼为例,在拍摄众多童话卡通电影以后,通过打造主题乐园以及贩卖相关商品,成功将传统童话故事变现,并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挖掘传统童话故事当中,即便是西方电影工业,也拍摄过不止一部中国传统故事的卡通电影,而反观中国国内相关影视作品却寥寥无几,实在是一大遗憾。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也兴起过一阵改编童话故事为电影的风潮,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运用包括动画、木偶、剪纸、折纸在内的多种独绝特色的艺术形式改编童话电影,尤其是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代表的水墨动画片,就连西方观众和同行也为之赞扬,由此成功地将许多传统童话故事呈现给国内海外的观众,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童话电影完全不同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道路。但是,受制于当时动荡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国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工业产链,也没有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创作改编制度,加之以中国传统童话发展薄弱的缘故,这一盛景并没有得以延续下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得以接触的依然是《大闹天宫》、《天书奇谈》之类的动画电影。就在国内童话改编电影这段青黄不接的时候,西方童话电影带着早已发展完善的体系闯进了中国,随即可以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中国本土的童话电影。中国传统的童话电影由此受到沉重打击,一蹶不振。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以后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一批人致力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童话影视作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依然无法撼动这种固化的格局。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情况是基于中国传统童话故事的固有弱势的,而这一弱势也反过来加剧中国童话改编影视化的困难,恶性循环,使得局面更加不利。
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西方童话影视作品较之以中国童话影视作品更加脍炙人口和深入人心,也是并非不能理解了。

TOP

原因总结
通过对中西方童话的横向与纵向上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民间童话故事在人物形象、文化渊源、价值观、选材题材上都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而其中差异的部分又较为明显。
首先,相同之处表现在人物(动物)形象塑造片面化、极端化的问题,同时在描画人物形象命运的时候也表现出非常主观的善恶是非观念,很多时候善恶是非并非一个能够直接衡量的因素,因此人物的好坏全在于作者的主观认同。而且中西方民间童话故事的创造目的基本上都出于劝导从善、三观教育等,所以基本上能够看作是出于文化和政治上方便统治的目的。
与相对明显的共同之处而言,中西童话的不同因素可谓是既复杂也广泛。从形象塑造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西方童话无论是在主人公类型的选择上,还是主人公性格的塑造上,灵活性都强于中国童话,而中国童话比较局限在“好人好报”的故事模式中塑造道德楷模。但是正是因此,中国童话的道德教育功能比较强大,而西方童话中一小部分故事隐含着不积极的价值观。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因素造成的人文主义发展的不同,中西方童话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中国童话重规训,重约束,重教养;而西方童话重趣味,重生动,重适宜。虽然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但这些差异是与地域、社会、阶级、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不能片面看待,也不可以直接简单地进行优劣的划分。
虽然在文学中并不能以优劣对二者进行高低之分,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在群体接受的基础上而言,中国童话故事相较于西方童话故事劣势是非常明显的。根据面向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童话在民间文学的接受比例不是最高的,但在童话的接受上,大学生对于西方童话文本的熟悉度大于中方童话,而在流传程度上,中西童话各有流传较广和流传不广的作品,可见西方童话的接受和熟悉大于中国童话。同时,由于童话这个理念本身也并非发源自中国本土,因此在对于童话的定义认识上大家都在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尤其是对于中国童话和其他民间文学类型的概念不清晰。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现当代时期中国童话发展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困难,尤其是薄弱的文化产业导致童话的影视化发展相对不足,又反过来进一步限制了中国童话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童话发展的不足,发展本民族特色文化,才能走出自己的童话发展道路。

TOP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面向的特殊文体,以其奇思妙想为儿童创造了一片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童话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也把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希望注入其中,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本源性的生命力。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童话在中国的地位显得较为尴尬,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童话就是天真幼稚的代名词。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对童话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深层次的,反映了儿童的独特个体地位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我们看到,如同《格林童话》这样的世界闻名的童话佳作,正是在十九世纪西方现代儿童观确立的背景下产生的。我们似乎忘记了,日出之时,太阳有不同于正午的光辉。作为人成长过程的初始阶段,儿童有这一时期的特殊的思维建构与认知模式。童话恰恰是因为契合了儿童的心理,才会受到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在长期的历史中,我们受到传统文化之中等级观念的影响,受到“长幼尊卑”等传统思想的暗示,人们觉得,儿童只要听大人的话就行,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
民间童话最初是一种口头文学,是在上一代向下一代的讲述中传承下来的。时至今日,口传文学大多衰落,民间童话也不例外。但是我们看到《格林童话》这样的童话集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的借鉴。它是格林兄弟收集德国民间的童话编集而成的童话集,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影响。《格林童话》在创作童话与民间童话之间达到了一种良好的平衡。对于收集而来的民间资源,格林兄弟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大肆篡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修饰,去除其中的糟粕,使之更具有阅读性,更得儿童喜爱,但没有对其民间性造成过大的破坏。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各地都有丰富的民间童话资源,但是往往束之高阁。我们也有如叶圣陶这样的大师去写作童话,可是并非面向儿童。提到童话,人们想到的为什么总是西方童话,为什么中国没有一部自己的“格林童话”呢?我们不该置自己民族的宝贵资源而不顾。
对于中西方童话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借鉴西方对于童话的认识和一些拓展性发掘,比如将其进行影视化改编等,这无疑对童话的传播,增强民族童话的影响力具有较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西方童话在题材、形象塑造、价值观上都有同有异,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不同的地方,只有将我们的民间童话里的最独特的部分也挖掘出来,才能够使中国的民间童话在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同时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儿童讲述我们的童话。
我们期盼着,人们用一种更加平等尊重的眼光去关爱儿童;我们期盼着,人们用一种更加认可重视的心态去对待童话;我们期盼着,我们用更大的热情去发掘我们民族的、我们民间的童话宝藏。

TOP

文献梳理(马学文部分)
(1)《中国童话发展史》中童话理论体系的构建
该论文以《中国童话发展史》为主线和案例,从“以童话概念及童话特征为理论体系的中轴”和“以童话观为中心,以论带史构建童话理论体系”两部分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童话发展史》这本书中关于童话的概念认定以及理论体系。
同时列举了书中具体的观念,例如“童话不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不能把幻想看作童话的基本特征,以为没有幻想便没有童话”,并做出具体分析来阐释整体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层次分明,论述得当,不仅是我们阅读《中国童话发展史》的指南,也是我们建立一个对童话整体概念认知的先导。

TOP

(2)《中国童话的历史记忆》
该文从童话概念出发,回顾了中国童话的发展历程,同时也细数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了“如何为中国孩子甚至全世界孩子创作更优秀的童话作品”这一问题。随即以作者本身对于“艺术宝库”这一认识开始进行思维发散,联想到西方童话的起源,并与当下中国童话进行了侧面的对比,发现搜集整理中国童话的困难,并推荐陈蒲清先生的《中国古代童话小史》一书。而在最后提出了对应的观念:“中国古代童话没有儿童本位一说”。

TOP

(3)《中国童话薄弱原因探析》
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中国童话薄弱的原因,并且展望新时期中国童话出现的新迹象。首先便从中外两面阐释对于“童话”的定义和作用,进而例举出一系列较为著名的童话作品来梳理童话发展的脉络。第三部分则开始从中国童话进行分析,提到中国童话薄弱的重要原因:与希腊印度文明相比中国文化早熟、精神信仰缺失导致现实与理性挤压了中国童话精神的灵异世界。
之后又审视中国当代童话发展概况,发现中国过去的儿童文学作品历来把教育放在首位,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则把教育与幻想结合在一起, 展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体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TOP

(4)《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童话与中国童话特点分析》
该论文主要从以《格林童话》作为代表的德国童话故事和中国童话故事的人物特点、情节特点、体现寓意等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及德国童话的魅力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列举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童话作品,也不乏优秀的中国童话作品。通过对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童话与中国童话故事,同时也让我们通过童话这一小的方面对中德文学多一份了解,有助于我们日后更好地学习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并且在详实的对比中较好地以德国具体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进行侧面辅助说明,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为什么以《格林童话》为发表的德国童话故事可以发展地如此完整和全面。

TOP

(5)《试论中国童话的民族化》
该论文首先简要概括了中国童话发展概况,提出中国的童话发展严重偏向于西方文化,非民族化现象十分突出的问题。接下来以一些国内成功的童话创作为例来分析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民族特色的,重点以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民间童话的发展体系,以《小鲤鱼跳龙门》(金近)和《山羊花花》(菡子)作为具体的例子说明来强调作家要以民族情绪和文化的情感纽带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三部分则从语言和节日的民族性出发,先引用高尔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名言,以古代民谣、诗瑶为例,指出童话人物的对话也应该显示其民族的独特性;之后又提到日本江户祭、罗马狂欢节和东南亚地区的泼水节,强调故事中的传统民族性。而且在对比中发现各个国家的有些童话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竟然有些相似。并在最终再次说明童话中民族性的重要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