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在山西介休召开

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在山西介休召开

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在山西介休召开。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09-4-6 19:5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宗迪老矣

看到照片,深感宗迪老矣。
恨那本《天书》喝了我弟兄太多的血!!!

TOP

回复 2# 的帖子

也可能是我拍照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09-4-12 20:35 编辑 ]

TOP

就剩下“吃”了? 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怎么过?

本报记者  苗  春

2009年04月13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论坛开幕式上的《清明颂》表演
  苗 春摄
  绵山“寒食宴”上缅怀介子推的面食“子推燕”
  苗 春摄



  4月5日前后,清明节发源地之一——山西绵山微雨纷纷,杏花淡淡;云雾霭霭,群峰巍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节)论坛”在这里举行。专家们紧密结合当前的诸多热点问题,畅所欲言。


  过传统节日就剩下“吃”了?
  一提元宵节,就想起元宵;一提春节,就想起饺子;一提中秋节,就想起月饼……这些我们民族独有的食物,已经成为崇尚“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最热衷的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仅仅只有这些食物,还有独特的精神内涵、神仙祖先崇拜、相关习俗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增添的新形势和新内容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笑言,“我们的传统节日,内涵非常丰富,不能‘过节光剩下吃’!”
  冯骥才说,一个民族的精神DNA特别鲜明地表现在传统节日里,但是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确实总体上在“淡化”。他认为原因有五点:一是传统节日不少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这个向城市文明、工业化文明转化的时代,注定有一些要“淡化”;二是全球化时代受各种信息冲击、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导致我们与传统节日日渐疏远;三是近百年来采用公历,而传统节日都是农历,年轻人不太会换算;四是自从清末民国时期到“五四”运动以来出于“哀其不争”的心理,传统节日文化被“扬弃”;五是我们自己历史情怀缺失,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淡漠。他认为,目前仍然可以称得上是“活态”而且具有全民性的传统节日,大概只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几个,其余的都“七零八落”了。
  近年来,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逐步恢复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传统节日在农村比城市要活跃得多。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指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把主要研究工作放在民间节日习俗的调查和研究中。每个民族的节日文化都有两个载体,一个是民众的节日生活,节日习俗;另一个是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字记录。目前的相关研究绝大多数都以古典文献也就是知识分子的文字记录为主要材料,这是忽视民间文化的表现。


  传统节日的内容应不应该变?
  在究竟如何承续和发展传统节日方面,专家们存在着不同意见。
  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指出,由于普遍缺少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们的年节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已被很多人所曲解或淡忘,不少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使节日习俗产生了明显的异变。比如,说春节倒贴“福”字为“福到”,说元宵节吃元宵是为“团圆”,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取名为“七巧桥”等,都是由于知识的缺失而对传统节日事象的妄说。此外,由于西洋的基督教文化和东洋的日本文化已进入我们的节日生活,有的作为新的节日活动渗透到我们的传统节日里,甚至被不少人误认为是自己的传统。比如12月31日夜到寺庙听“新年钟声”,本是日本的节俗,最早是苏州寒山寺为了日本游客的需要组织举办的活动,在我国不过30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城市的寺庙,已从公历的除夕延伸到农历的除夕,由服务日本游客转为吸引本国民众,俨然成为我们传统的节日风俗,不仅一般百姓搞不清,而且一些旅游、宗教、文化部门有时也积极参与。他认为,这些都是应该警惕的。
  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我们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正在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北京庙会经常有许多民俗风情出现,有些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外来的东西。2008年北京春节地坛庙会的标志物鲤鱼旗,就来自日本。在日本,端午节的时候要挂鲤鱼旗,家里有几个小孩就挂几条旗。萧放把这一点看作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变化”。他说,“我们传统节日的创新,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以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为例,说明今天各地流行的节庆活动,不少是在各种现实力量的促发下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所以,对于目前的节日现状,不必过于忧虑。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过程,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地来自于过去的某个原点,其中甚至常常融入当代的内容。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世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


  节日与假日合并后别再拆分
  2007年,国务院经过长期的调研,确定把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作为法定假日,在2008年开始实施。最近,有人主要从拉动内需应对金融海啸考虑,提出恢复“五一”长假,取消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的假期。对此,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反对。大家认为,传统节日放假,给百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和平台,这个假不是没有任何文化内涵的放假,与周六周日的双休不同。政府把节日和假日合并在一起,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而一旦再分开,将来无法挽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学君说,“节”是民众自己的事情,它的产生来自民众集体的需要和智慧,是每个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并且具有集体性;“假”是国家、政府的事,国家、政府现在把民众的事纳入政策、计划之中,过节放假,使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予以制度化,进入保障范畴,是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她还指出,节日假与平时假有很大不同,平时假一般是个人休闲、娱乐,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自可以自由选择;节日假则不一样,不同的节有不同的文化要素和过节的特征,是平时假所没有的,也不需要的。节日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包含着诸多感情因素,有安抚心理的作用,如赶回家过年,如清明节想方设法祭奠自己的先人,从身心上调动我们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我们社会成员之间同宗同祖的亲和力。这是平时假日所完全没有的。如果把节日假等同于平常休假,把过节等同于平时的休闲、娱乐,那么这个节就丧失了“节”的意义,更丧失了把“节”列入法定假日以代表、显示一个国家民族特征的国家民族意义。


  重建我们的节日文化
  专家们指出:政府给放假了,媒体上“忽悠”了,专家指点、讲解了,商家准备下丰富的节假日产品了,但是,归根结底,过节是老百姓在过,不是政府也不是专家过。
  “每个人都应该是节日文化的主人,只有经过全民的努力,把传统节日变成自发性的节日,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冯骥才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大力营造氛围,通过对少年儿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通过社会各界进行各种公益活动,通过学者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呼吁,最终重建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通过全民的努力,使民众从旁观、漠然完全变成自发性参与,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百姓也才能回过头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TOP

三晋风情:子推馍飘香清明 杨柳青青风筝舞  

--------------------------------------------------------------------------------

中新网 山西新闻  2009年07月24日 03:52


  中新网4月4日电题:三晋牛年清明时节面面观

  记者 张恩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人间。

  “纪念先贤,缅怀先烈,慎终追远,共创和谐”是中有关部门为今年清明节期间统一部署的活动主题。

  年年岁岁,古老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一直埋在此间人们心中。节日期间,山西主妇在家忙着捏蒸“子推馍”面食,孩童趁三天假日采来柳枝嬉戏一通,青年人户外踏青之余,痛快健身,一比高低。春意盎然的三晋大地,古老的民间节日,又添增着许多新的情趣。

  蒸一锅“子推馍”寄情思

  尽管时代在发展变迁,清明节为纪念春秋时期先贤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依然是中国人心中占据着相当位置。民俗学者考证,在中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五个传统节日中,清明(寒食)节是唯一有明确发源地的节日。山西绵山是清明(寒食)节发源地,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

  在山西许多地方,居民平日习惯食用面食,馒头也成最常见的食品。这几天,“子推馍”又开始摆放在餐桌。农家主妇们找用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再用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馍”,用旺火蒸出 栩栩如生“子推馍”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

  山西“子推馍”,农家人又称老馍馍,一个子推馍重约一斤,里面包着鸡蛋或红枣,上面捏制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食用“子推馍”也有讲究。据说,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要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馍馍。男孩子则最喜欢吃“大老虎馍馍”。

  在山西一些乡村山村,“子推馍”除了自己食用,还常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村里孩子给自己老师送。人们一起在分享节日的美食。

  “子推馍”加深了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清明期间,山西农家人以此寄托对先辈的怀念,在外乡人眼中,淳朴的人们将为这个春天又添几分诗意。

  插一支柳条畅怀迎春日

  晋南乡下一些的孩童又忙起来。男孩子这几天头顶一幅用刚吐露新芽的柳枝编制的柳条帽。挺胸行在上学路上,一个个威风凛凛,煞是好看。插柳的风俗也在此间已流传许多年。

  据老人们说,此习俗当年是为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春日折下几枝“清明柳”编制后戴在头上以示怀念。在晋中市介休乡下,当地有说法,此俗是为纪念介子推。记者发现,现如今孩子们没有更多的讲究,只是把一顶顶柳条帽当为游戏娱乐中的道具。

  在一些地方,也有人把“清明柳”有预报天气的功效流传开来。“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柳条充成一件简易的天气预报工具。人们意为,今年此间旱情严重,也许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期望而已。

  朴素的民俗中含蕴有纯朴的愿望。当年春日踏青时,晋南妇女总用柳条鞭打一番卧室墙壁,称为“摔蝎子”。打完后,再贴一张“观音杨柳符”以达到禁蝎目的。其实人们在打扫厅堂,整理家中的环境卫生。

  如今大地人又把插柳习俗得到新的演绎。利用清明节假日在室外空间栽一排松柏及杨柳,为家乡大地增添几许新绿。

  春日痛快健身一回

  清明期间,喜好体育运动的人们在户外支起一副秋千架、摆开拔河赛的阵势。青年人也在踢毽子。与清明节这一传统相关的民俗活动,含有体育韵味的内涵。

  记者见到,在太原汾河公园里,一些人们在尽情地放飞风筝。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放风筝者带来好运。

  清明节上午,太原市区数十里的汾河公园两岸,全成了风筝的世界。行人驻足太原迎泽大桥上,极目遥望长空,那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艳丽的嫦娥,还有桔色的蝴蝶、绿色的蜻蜓、灰黑的苍鹰,千姿百态的各式风筝在蓝天下迎风飞翔,各显风姿,为这座古城的春日平添许多亮色。

  太原人喜爱风筝由来已久。几张麻纸、几节竹条、一卷丝线,在人们的手中便很快被扎成一只只风筝。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风筝的形状越来越多,制作材料已经由当初的麻纸进化为绢、绸、纱、防雨布等。春日里放飞风筝,已成为当地许多人生活中的乐趣。

  今年清明期间,山西介休市绵山风景名胜区正在举行“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据了解,历时七天的活动中,秋千、拔河、蹴鞠、踏青、踢毽子等活动是这个传统的节日中最注目的亮点。(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