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

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


                                                                     ——诸城市非遗保护工作札记


    刘旭旭


   诸城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丰富的非遗资源的形成提供滋养。近几年来,诸城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维,依据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顶层设计,采取多种举措,唤醒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自觉。2010年,文化部在潍坊设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诸城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借力于实验区的规划愿景和政策支持,走出了一条带有诸城特色的非遗保护新路子。2015年,诸城派古琴和诸城茂腔分别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和山东省地方戏振兴扶持工程支持,在全国开展巡演活动,这既是国家和我省对诸城市近几年非遗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在“申遗热”之后诸城市非遗保护向纵深发展的转折点。2016年,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播出以诸城派古琴为内容的节目之后,标志着诸城市近几年来形成的非遗保护成果开始成为诸城向外展示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
(一)、实施抢救性保护,完善保护名录建设。抢救性保护是以非遗普查为基础,以现代化的记录方式为手段,在非遗濒危状态下以紧急抢救的态度对进入保护视野内的非遗项目进行原生态、全方位的记录和保存,形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在内的存档资料,其主要手段包括采集、立档、研究等。从2006年开始,为全面掌握诸城非遗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诸城市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按照全国非遗普查要求,诸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先后进行了四次针对非遗项目的全面普查。2015年8月,在全市又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传承人口述史调查,访谈传承人400余人次,将进入保护名录的每一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行了到户摸查,并建立传承人联系详单,对传承人的年龄、工作情况和联系方式进行了登记。在全面的非遗普查的基础上,诸城市建立了非遗资料室,存有照片2.3万张,视频资料500小时,录音370小时,文字记录230万字,收集实物300多件。所有存档资料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建立了非遗项目数据库、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非遗历史资料数据库等。在此普查基础上,诸城市积极加强保护名录建设,从2007年起,共分四批公布县级非遗项目106项,进入潍坊市级项目35项,省级5项,国家级 3项,诸城派古琴在2008年被联合国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止目前,诸城市共分三批公布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35人,使进入县级保护名录的项目都认定至少一名代表性传承人。此外,诸城还有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5人,省级1人。
(二)、推进整体性保护,建立传承长效机制。整体性保护是指除了要保护单一的非遗项目外,还要维持非遗项目所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平衡。整体性保护是维持非遗本真性的重要措施,也是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其实现的最有效途经便是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组成部分,诸城市立足于整体性保护的要求,积极完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软件建设,实施非遗“六个一”保护工程,为每一个进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建立一个长远保护规划、一个专家指导组、一个工作班子、一个传习展示场所、一套完备档案、一册普及读本。同时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注重非遗项目的物质载体建设。例如,针对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修复了桃红冢,建起了祭拜厅、黑龙浮雕壁。针对公冶长的传说,修复了公冶长墓,建起了牌坊。针对张择端的传说,修复了张择端故居,建起了画圣坊。针对舜的传说,修建了大舜苑,复建了大舜庙等。借助于这些场所,传承人在此开展传承活动,这些物质载体的修复及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诸城市非遗传习、展示不可缺少的基地。针对整体性保护要求,诸城市还充分利用现代节庆营造非遗保护的良性文化生态系统。目前,诸城市已形成大舜文化节、茂腔艺术节、社区文化节三大品牌节庆。在节庆举办的同时,也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展示、宣传和传承活动。例如在大舜文化节期间,除了举办祭舜大典和舜的传说讲述活动外,还开展茂腔展演、民间剪纸展览、手工艺品展销等。在茂腔艺术节期间,也通过举办茂腔培训班、茂腔大赛、茂腔学术研讨会、茂腔艺人座谈会等,也极大的促进了诸城茂腔的良性传承。在社区文化节中,非遗展演更成为常规的保留节目,通过政府买单,文化惠民的形式,为诸城派古琴、诸城茂腔 、诸城竹板快书 、诸城派东路大鼓等提供展示平台。诸城市通过打造品牌节庆进行非遗传承和传播,提升了传承人的文化自信,提高了民众的文化认同,改变了非遗被冷落、漠视的状态。
(三)、注重活态保护,探寻传承新模式。将非遗纳入到保护名录之中,不是完成了普查和申报就完成了保护工作的使命,非遗保护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非遗生命力的延续,将那些濒危的、边缘的非遗重新恢复到人们的生活视野之中,成为活的文化遗产。因此,在非遗保护中,诸城市认识到非遗保护不是静止的、固态的,而是动态、活性的。非遗是以人为载体的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就在于人的保护。诸城市实施了“传承人培训工程”,将举办传承人培训班作为非遗保护的常态化工作,先后举办过茂腔传承人培训班、剪纸传承人培训班、曲艺创作培训班,多次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山东省和潍坊市举办的传承人群培训。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又将并将诸城剪纸、诸城派古琴、诸城派东路大鼓、诸城竹板快书培训纳入到市文化馆免费培训之中,每周开课一次,零门槛招收社会学员,通过这种方式壮大传承人队伍。针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掌握熟练技能的年轻人较少的现状,诸城市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有能力的年轻人开展传承工作,将他们纳入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中。截止目前,诸城市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年龄不超过45岁的代表性传承人,如姜燕、王桂东、李治国、钟珊、赵梓皓、李家磊等,他们成为诸城市非遗传承和传播的主力军。
   (四)、强调生产性保护,搭建惠民平台。生产性保护是指在保持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传统医药类等非遗核心技艺的基础上,采取批量化手工生产,在实现非遗良性传承的同时,为传承人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保护方式。诸城目前有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非遗43项,约占诸城市非遗总数的四分之一。自开展非遗保护以来,诸城市始终坚持“以生产促保护、以利用带动传承”的工作方针,在诸城黑陶、剪纸、席编、条编、诸城面艺、密州酒酿造技艺等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中开展文化产业扶持和生产性保护。通过为传承人与企业搭建合作生产平台的方式,促成了非遗项目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能够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大企业有诸城密州酒业、诸城惠发食品、中粮宾馆、佳士博食品等,利用大企业经营的优势,吸收更多非遗传承人参与生产性保护中,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同时,诸城市也鼓励一些小企业和非遗作坊按照“以利用促保护”的原则,开展非遗项目的利用和保护。例如,鼓励诸城铭秋月文化公司利用“苏轼与超然台”的传说、“半潭秋月”的传说等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衍生产品生产。针对诸城派古琴项目,引导成立了虞舜古琴文化传播开展斫琴及古琴谱、琴乐光盘和乐器模型制作等文化产业项目。其他非遗项目,如诸城黑陶、诸城竹板快书、诸城剪纸、无忌席编等,也都在政府的建议和支持下建立了手工作坊,传承人将文化效益转化成了经济效益。同时,诸城市也积极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销平台,组织传承人参加潍坊文展会、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在诸城市举办的“十月山会”中,设立非遗专区,组织传承人参展,免费向他们提供摊位。
(五)、重视非遗传播弘扬,实现成果全民共享。对非遗进行传播和展示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非遗展示宣传可以让保护的成果惠及全民,让渐离生活的非遗回归日常。近几年来,诸城市也十分重视非遗展示和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非遗月等特殊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如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等,举办“我眼中的非遗”征文比赛,引导学生、社区居民等自觉参与到非遗传承中。二是,与传统媒体《今日诸城》、潍坊人民广播电台、诸城电视台等建立合作关系,与诸城文化网、文广新局微信公众号、诸城信息港等新媒体建立密切联系,在举办各种非遗活动同时做好媒体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三是,建设非遗展示场馆、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在诸城市博物馆设立非遗综合展示厅,在诸城名人馆设立诸城派古琴展室和大舜文化展室,在臧克家故居建立非遗博物馆,在张择端故居建立诸城民间传说展示厅,在青少年宫设立诸城茂腔展示厅,在艺术团设立地方戏曲展示室等,并鼓励有条件的镇文街文化站设立自己的非遗展示场所。同时,在一些特殊时间内,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如在诸城市文化馆举办传统工艺展、民间剪纸展等。四是,加强学术研究,开展科普教育。截至目前,诸城市已出版与非遗相关著作多部,《诸城大舜的传说》、《丁耀亢的传说》、《传说诸城》等已经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近期出版的《舜风遗韵》更是一部对诸城市非遗保护成果总结的著作。除了公开发行专著外,诸城市还在文化遗产日和非遗月期间印发非遗科普读本,面向市民免费发放。五是,在中小学中开展特色非遗教育,提升青少年对非遗的认识。到目前,诸城已建成在明诚学校、实验中学等9个非遗教育基地,将诸城龙都小学建成剪纸特色学校、文化路小学建成古琴特色学校、百尺河镇中心校建成东路大鼓特色学校、诸冯学校建成大舜文化特色学校等。


[ 本帖最后由 hetuoke 于 2016-6-13 16:2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